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通过对黄助昌在《语文建设》2107年第2期发表的《诗歌教学:“新批评”与“知人论世”有机兼容》一文进行商榷、探讨,进一步准确认识“知人论世”在古诗词鉴赏中的重要作用。文章梳理了“知人论世”的历史源流及其在古诗词鉴赏中的重要价值,提出“知人论世”在古诗词鉴赏中灵活、适时、自主的运用策略。  相似文献   

2.
“知人论世”是高中语文文学类文本解读的传统方法,基于社会一历史视域的解读,“知人论世”有其合理性与历史意义。但在现行教学实践中存在种种弊端。加之课程与教学语境下“文本细读”的提倡与实践,更有利于完成“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因此,以“知人论世”为切入点,在继承“文本细读”重视文本、语言价值的基础上,提出“循着文本的层次突围”的解读方法,旨在达到丰富文本内涵、指向学生个体阅读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一、问题的提出 《中学语文教学》在2010年第五期的“课堂观察”刊登了《在思辨中知人论世》一文.文章分三部分,分别是:课堂回放、执教者与观察者对话以及观察者论“知人论世”.在该教师的口述中,其教学指导思想“主要是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来引导学生鉴赏孟浩然其诗其人”.其相应的课堂流程也是为着实现这个目的而环绕开展.该教师说:“我们在‘知人论世’时,往往并未达到读其诗文进而知其人.”  相似文献   

4.
“知人论世”是一种延承了两千余年的诗歌解读手段.但在概念理解、方略实施等方面,“知人论世”仍缺乏有效且明晰的界定与廓清,进而成为语文教学低效的一个重要“祸源”.以几首新诗的教学为例,梳理新诗教学的现状,了解“知人论世”方法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深入探究“知人论世”背后隐存的问题;同时,从建构完善的角度,积极思索并介绍一些实践性规约,借以改善语文教学,提升教学效益.  相似文献   

5.
在古诗词教学中,“知人论世”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和原则被广泛使用。写作这篇论文就是从古诗词教学的着眼点出发,点出当下语文教师在使用“知人论世”这一方法上存在的误区,就如何将“知人论世”灵活运用其中展开论述,充分发挥“知人论世”在古诗词教学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古典文学作品离现代久远,其创作多追求言少意多,给学生的阅读带来一定的困难。孟子提倡“知人论世”说和“以意逆志”说,历代多数学者把它视为文化典籍的历史解释方法,为广泛接受古典文学作品提供了科学的鉴赏方法。《蜀道难》是李白浪漫主义山水诗中获得巨大声誉的一首,教学该诗,以“知人论世”说和“以意逆志”说理论引导学生阅读鉴赏,有利于学生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和创作方法。一、“知人论世”说和“以意逆志”说的内涵首先必须让学生了解“知人论世”和“以意逆志”的内涵。“知人论世”的“世”是时代、历史、社会、环境。文化典籍的…  相似文献   

7.
王娟 《学周刊C版》2023,(28):106-108
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开展深度学习活动,是语文教学的一个全新发展路径。对此,文章将结合现阶段语文教学的实情,对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深度学习的必要性展开分析,明确小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要点,在此基础上,建构起“观照文本”—“贯穿内外”—“设置问题”—“绘制导图”—“鉴赏解析”—“读写结合”—“知人论世”—“专项活动”等为逻辑主线的深度学习系统,让学生在深度学习活动中同步增强语言、思维、审美和文化素养,将核心素养的思想真正渗透于小学语文教学中。  相似文献   

8.
学期初,我们集体备课《桂花雨》。为开阔视野,我们从四个维度展开了“对话”。一、与作者“对话”中国文化讲究“知人论世”。孟子说: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概而言之,即“知人论世”。  相似文献   

9.
刘琦 《现代语文》2014,(5):109-110
受西方叙事学与结构主义等理论的影响,有些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过度关注文本本身,无视“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等传统教学方法;与之相反,另一些教师虽然习惯性地运用“知人论世”,却存在程式化、泛浮化等趋向。笔者以为:知人论世,“人”应包含作者、读者;“世”,不仅要着眼作者所处特定的历史情境,也要着眼当下时代语境。因此,知人论世,既要联系作者与时代背景,指领学生读懂文本的真实意蕴,又要适时观照时代流变中其人其文的评介,引导学生感悟文本的深刻含蕴,还要结合当下语境,鼓励学生从文本中读出新意。  相似文献   

10.
孟子提出的“知人论世”的观点,不仅具有文学批评理论建构的意义,而且具有文学作品阅读实践的指导作用。“知人论世”既是阅读欣赏文学作品的前提条件,也是一种基本方法。从一定的角度而言,“知人论世”是读者打开文学作品堂奥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11.
一、知人论世 孟子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鲁迅先生也曾说:“倘要论文,最好顾及全篇,并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要不然,是容易近乎说梦的。”所谓“知人论世”,就是读者在阅读文学文本的时候,要了解作家的性格、生平、时代背景,把作品内容、时代精神与作家本身情况联系起来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2.
“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子诗学在中国诗学思想史上占重要地位,其诗学的核心观念“知人论世”、“以意逆志”已成为中国古典诗歌解读的主要途径。本文试图通过对“知人论世”诸概念间的内在理路进行考察,对后世相关诗学实践作进一步的剖析,并试图通过在与西方文艺阐释学的相互观照中进行一次“活化”中国古典诗学的尝试。  相似文献   

13.
“知人论世”是鉴赏文学作品的重要方法之一.它可以帮助读者体味作品寄托的情感,把握作品传达出的内蕴以及认识一个全面的、动态的读者.但是,“知人论世”也有其局限性.有时候人品和文品是不一致的,这使文学鉴赏容易步入误区;另外,有的人偏爱穿凿附会,曲解作品的本意,这些都对文学鉴赏不利.而真正的文学鉴赏就是要克服其弊端,将“知人论世”与“作品本体研究”紧密结合并灵活运用,这样,才能更好地品味出文学作品散发出来的独特的美感.  相似文献   

14.
孟子提出的“知人论世”的观点,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实践具有指导作用。“知人论世”既是欣赏文学作品的前提条件,也是一种基本方法。从某种程度上说,是打开文学之门的钥匙。  相似文献   

15.
“知人论世”历来是文学批评的一条重要原则,也是中学语文教学中正确深入解读文本的一个重要工具。“知人论世”中“人”和“世”具体指“作者写作时的生活状况、作者的生平和思想、作者所处的时代社会环境”等。“人”和“世”的有关内容,我们可统称为作品的背景资料。这些背景资料是学生文本解读必不可少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邹从平 《现代语文》2014,(12):118-119
要正确理解文本,提高学生对文本分析、鉴赏和评价的能力,“知人论世”应成为教师教学不可或缺的一种方法。“知人论世”最先由孟子提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清代章学诚也说过:“不知古人之世,不可妄论古人之文辞也。知其世矣,不知古人之身处,亦不可以遽论其文也。”可见,理解文章需要“知人论世”。简单地说,“知人”是指在阅读作品时必须了解作者的身世、经历、性格、志趣、思想状况及创作动机等;“论世”是指联系作者所生活的时代去考察作品的内容。  相似文献   

17.
一、“知人论世”的含义。“知人论世”是说要读懂前人的作品 ,就应该知晓作者的身份、思想、经历、家世…… ,应该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社会环境及作品产生的具体背景。“知人论世”见于《孟子·万章》。《孟子·万章》说 :“一乡之善士斯友—乡之善士 ,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 ,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以天下之善士为不足 ,又尚论古人。颂其诗 ,读其书 ,不知其人可乎 ?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根据朱自清《诗言志辨》的分析 ,“知人论世”并不是说诗的方法 ,而是谈交友方法和修身原则。“尚”是“上”的意思。就是说 ,一个称得上…  相似文献   

18.
贾长峰 《文教资料》2011,(30):52-53
在当前的中学语文文学教学中,不少教师对“知人论世”理解有误,致使教学效益低下。本文以《岳阳楼记》为例,指出教师应正确理解“知人论世”,以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9.
我国古代许多哲人诗家对诗词鉴赏发表了一系列真知灼见,本文拈出“知人论世”、“以意逆志”、“作者未必然。读者何必不然”三题。结合诗词鉴赏的实际进行论述。指出:“知人论世”是诗词鉴赏的基础。“以意逆志”是诗词鉴赏的深入。“作者未必然,读者何必不然”则是诗词鉴赏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熟练掌握近体诗的分析方法,是提高本科生对近体诗欣赏能力的有效途径。本文介绍了孟子的“知人论世”、“以意逆志”分析法以及杨载的“起、承、转、合”法与金圣叹的“前解后解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