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学武术教材少年拳第二套,是以小学少年拳第一套为基础组成的套路动作,难度和强度都比第一套有所提高,并且选编了少量的擒拿动作。少年拳第二套共有十二个动作,其套路的动作包括:基本手型有拳、掌、勾;基本  相似文献   

2.
(一)动作名称第一段预备式:并步对拳 1、轮臂马步拉打 2、左弓步双冲拳 3、弓步压肘弹踢 4、腾空撩踢 5、腾空飞脚 6、右弓步冲拳 7、马步拉打 8、里合弓步推掌 9、弓步插掌 10、弓步挑拳第二段 1、轮臂转身箭蹬 2、搂手弓步冲拳 3、丁步下栽拳 4、轮臂旋风脚一劈挑掌 5、仆步拍地 6、腾空飞脚 7、腾空转身摆莲 8、仆步穿手亮掌 9、虚步冲拳 10、并步按掌收势 (二)动作说明第一段预备式:  相似文献   

3.
赵宏杰  王金庄 《武当》2014,(9):33-33
八极拳修炼的明劲、暗劲和化劲,是八极拳的三层境界,也是修炼的三个阶段。 一、明劲八极拳明劲的修炼,是八极拳的初级阶段。这是一个较为漫长的学习过程,首先要掌握好掌法(立掌、切掌、劈掌、推掌、按掌、甩掌、撩掌),拳型(仰拳、平拳、栽拳、立拳、螺旋拳),步法(马步、弓步、虚步、趟步、闯步、震步、碾步、搓步),桩法(站桩、搂桩、靠桩),在此基础上开始学习八极拳(大架)、八极小架、六大开(顶、抱、掸、提、胯、缠)、金刚八式(撑捶、撑掌、  相似文献   

4.
杜军 《体育教学》2003,(2):21-21
一、抓住兴趣点提问所谓兴趣点,就是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思考理解的知识点。由此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发挥非智力因素对教学的促进作用。如小学低年级学生想象、思维能力都比较差,插图导入可以丰富想象、激发兴趣、启发思维,帮助他们理解动作。教立定跳远时,教师先出示挂图让学生观察,并提问:图中的动作像什么动物跳?它是怎样跳的?学生通过回答,加深了对动作的理解,从而为学习立定跳远奠定了基础。又如在少年拳第一套的跳步推掌教学中,学生于初始阶段已粗略地能依形体动作要求,演练“跳步推掌”这个富有刺…  相似文献   

5.
一 、动作名称 预备势 第一段 1.虚步双勾手 2.翘脚步右格肘 3.戳脚步右崩拳 4.戳脚步双勾手 5.翘脚步双采手 6.戳脚步左刁右推掌 7.进步左挑拳 8.提膝左冲拳 9.戳脚步左崩拳 10.弓步右劈拳 11.提膝右叠肘 12.戳脚步右反击掌 第二段 13.戳脚步右贯拳 14.翘脚步双秘肘 15.戳脚步双帮肘16.弓步左推掌17.戳脚步右秘肘18.戳脚步下冲拳19.半马步左扑掌第三段20.虚步顿肘左冲拳21.戳脚步右冲拳22.提膝右反击拳23.翘脚步左架右推掌24.右上搂勾踢25.左上搂勾踢26.进步双采右贯…  相似文献   

6.
【学习内容】 简化太极拳第五、六组动作(12~17动) 拳型、独立步及贯耳、穿掌、挑掌、蹬脚的规格。 【动作提要】 十二、高探马——后脚跟步,虚步推掌。 十三、右蹬脚——左脚上步,穿手分抱,分手右蹬脚。 十四、双峰贯耳——落脚上步,弓步双贯拳。 十五、转身左蹬脚——转身分抱,分手左蹬脚。  相似文献   

7.
少年规定拳     
编者按:为加速少年儿童武术运动技术的规范化,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国家体委于1987年编排了《少年规定拳》。经过全国“武士杯”少年武术比赛等十多年的检验,深受广大武术运动员、教练员的欢迎。为满足广大武术运动员和教练员的需要,本刊从本期起连载少年规定拳。动作说明预备式两脚并步站立,两手五指并拢,直臂贴靠两腿外侧(图1)。注:实线表示右手和左脚下一个动作的路线,虚线表示左手和右脚下一个动作的路线。第一段一、弓步推掌左腿屈膝半蹲,右腿向右后方退步成左弓步;同时,两掌交叉向前平推,右掌在外,两掌的掌外沿朝前,掌…  相似文献   

8.
小学武术教材编选了武术操和少年拳各一套,以及部分基本动作和组合动作,作为三至五年级的基本教材。小学武术教材的重点应是基本动作和组合动作,因为它们是学习套路的基础。在三、四年级的教材里,就已把五年级的少年拳(第一套)的部分动作拆出来,提前进行单个动作的教学,为教学套路动作打下基础。少年拳(第一套),虽然只有八个动作,但要做到套路连贯、动作准确、协调,也是比较难的。只要我们重视在三、四年级出现的基本动作和组合动作的教学,把少年拳第一套中的单个动作教好,成套动作是能够教好的。八个动作中有的是比较难的,要集中力量采用分解法和重复法  相似文献   

9.
简化太极拳     
【学习内容】简化太极拳第二组动作(4~6动)。太极拳的步法要领和虚步规格。【动作提要】四、搂膝拗步——连续上步,左右搂膝弓步推掌。五、手挥琵琶——后脚跟步,虚步错手合抱。六、倒卷肱——连续退步,左右虚步推掌。【动作说明】  相似文献   

10.
中华武术拳种林立,流派众多。虽然风格不同,技法各异,但是构成拳械套路的数十个动作皆紧密衔接而又相对独立,且各有其名称,这就是势名。因武术各拳种套路名目繁多,所含动作结构千差万别,故势名不计其数,但按势名构成特征可分为两类,即术语组合势名和形象化势名。一、术语组合势名术语组合势名多用于长拳类拳械和部分传统项目。如长拳中弓步推掌、弹踢冲拳、刀术中虚步藏刀、马步劈刀、剑术中丁步下截、提膝下点,形意拳中进步崩拳、退步横拳等势名均属此类。其中冲拳、推掌为手法术语,弓、马、虚步为步型术语,提膝、弹踢为腿法术语,进步、退步为步法术语,藏刀、劈刀为器械方法术语。武术术语则是采用专门请言确切表达武术动作方法的特定用语,用字简炼,含意精确。譬如手法术语“冲拳”专指由腰间旋臂直向迅猛击出力达拳面之拳法,别的术语不能替代,也不允许有第二种解释。诸如拳术中  相似文献   

11.
<正> 少年拳(第一、二套)是国家教委新颁布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中一项重要内容,它是由踢、打、推、冲等攻防动作组成套路的运动项目。我对少年拳的教学体会是: 一、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教学初应向学生讲明武术是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之一,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介绍武术的健身价值,说明武术不受场地、气候、年龄、性别等条件的限制,运动量可大可小,可用于经常锻炼;破除学生对武术的神秘感,消除学习武术的畏难情绪,增强学好武术的信心。  相似文献   

12.
武术运动是非周期运动项目,动作复杂多变;因此其教法,包括示范面和示范位置的选择,很值得探讨。本文就中学体育教学大纲中武术教材——“少年拳”第二套中几个典型动作的教学方法进行剖析,供中学体育教师参考。“少年拳”第二套中第一动作,“转臂砸拳”是其中一个较为典型的例子。“转臂砸拳”这一动作前后方位变换,同时,上肢有较复杂动作,因此教学中必须采用分解教  相似文献   

13.
长拳动作名称,一般都是描述静止动作,分为上肢动作与下肢动作、“如虚步亮掌”一看这个动作名称,就知道下肢动作是虚步、上肢动作是亮掌、整个套路动作名称基本都是按照这个规律。  相似文献   

14.
马杰 《武当》2012,(8):40-41
手打歌诀手打三节不见形,设若见形不为能;钻横裹拨一旁走,手能劲发任意行。手为左右两拳,在技击中运用最广泛,变化最多,既有左右之分,又有单手双手之别。拳有阴阳之分,掌也有阴阳之易,还有掌拳互变之妙用。在技击中,擒拿、点穴、却骨、摔法等,无论采用哪一部位打法,都脱离不开两手的封闭、领化,所以说手打在技击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它包括了拳、掌、勾、爪、指等。在技击打法中,主要用砸、劈、钻、拿、盖、掳、推、刁、击、撩、啄以及反背拳、切削掌、剑指等多种打法。  相似文献   

15.
配乐少年拳     
<正>配乐少年拳是在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少年拳(一、二套)的基础上,配上节奏分明,旋律优美的武打片《再向虎山行》主题音乐而成的。在节奏处理上配乐少年拳不同于广播操机械地按节拍做动作,而是根据套路内容来  相似文献   

16.
<正> 少年拳(二)是中学体育课的武术基本教材,整套动作短小精悍,简单易学,具有刚柔相济,攻防并施、体用兼备的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如能抓住“技击性”这一武术最本质的特点,让学生不仅掌握动作的准确做法(会打拳),又能懂得动作的技击涵义和特点(知拳理),这对于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帮助学生正确地掌握和运用技术无疑是十分有益的。 现根据本人多年钻研及教学体会,将少年拳(二)各个动作的攻防涵义及应  相似文献   

17.
一、图解第一小节(路)拳诀:躬蹬攉挑势为高,左右弯弓似射雕;开弓蹲意千斤重,剪纵踵步理裆腰;提膀吊点悬猴势,击打虚抽扎连锤。1、立身起势(图1~4),是中架子套路起始动作,要求平心静气,目正身端,忘掉一切杂念,立起拳意,同大气环境自然融合在一起,全心投入,自是天罡正气,塞地冲天,头顶虚领,目光内敛,耳润凝听,唇微合,齿轻叩,舌抵上腭,频频咽津,意气下沉,上虚下实,身桩稳固,两掌背合,指尖朝下,提手高至胸前,双掌外翻,变两拳背合向内拧,朝下按置于腹前,上左步,双手掏腋,单腿跪膝,即摆开了肢体的三轴六面,是传统的三体式功架;接下来双手托月,虚步推掌,白鹤亮翅,云鼍沉舟。作完这几个动作后,往下做才是躬蹬攉挑中架子拳路正题。就以上几个小小的动意,也各有它自己的名称和劲诀。即"束身掏腋倒  相似文献   

18.
第一套第一节:伸展运动预备势:立正、两手握拳屈抱腰间、眼左平视,挺胸、挺颈、收腹落臀、两肘内夹(见图一)。1.拳变掌,两掌平向前推,眼看掌(见图二)。2.两掌经两侧回收至腰,胸前翻掌向上托掌,  相似文献   

19.
<正>一、手型陈氏太极拳的家传拳架及推手技击技术方面,手型和手法是习练拳架和实战技击的技术动作关键,手掌、手型、手指根据拳架和防卫技击的技术动作需要,规定出人体和四肢形态,如:手型、掌型、指型、拳型等等,根据防卫技击需要,做一些技击技术动作,如:挡、擒拿、点击穴位等等。现按“掌、勾手、握手(擒拿手)、拳”分述如下:(一)掌1.立掌(见立掌图):掌平面基本垂直地面,五指并拢,成1瓦拢状。用于挡、拨、推等;2.横掌(见横掌图):以腰椎为立轴,沿身躯的圆柱形外弧面运行,要四指并拢用于挡拨对方、砍切头颈部等动作。  相似文献   

20.
第四段 (二十六)虚步穿掌 上身直起,左脚不动,右脚移回半步以脚前掌虚点地面,左腿略屈膝,右腿伸直,成为高势虚步;右掌同时变拳,臂外旋使拳心朝上,屈肘收抱于右腰侧;左掌则随之从后由左腰侧向前平伸穿出,成俯掌,掌心朝下;眼看左掌(图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