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浅谈我国高校管理权力结构及改革的基本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吕胜  余萍 《科技创业月刊》2005,18(10):101-102
简述了我国高校管理权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校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适当分离,并以行政权力的实施来维护学术权力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高校学术之风建设是支撑高校教学和科研工作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对提升高校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加强高校学术管理部门廉政风险防控为视角,分析当前高校学术管理部门廉政文化建设存在的不足,并提出高校学术管理部门廉政风险防控的可行性路径。  相似文献   

3.
高校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关系视角下权力结构均衡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阶段,高校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关系表现为行政权力对学术权力的"挤出",以及在校院系运行模式中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失衡。本文认为解决处理二者关系的关键是构建一种均衡的权力结构,并对均衡权力结构的构建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4.
现阶段,高校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关系表现为行政权力对学术权力的“挤出”,以及在校院系运行模式中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失衡。本文认为解决处理二者关系的关键是构建一种均衡的权力结构,并对均衡权力结构的构建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5.
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使各高校必须不断深化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本文通过对我国大学目前的内部治理结构与外部治理结构及其子关系的理解,认识我国高校在治理问题中,应该首先建立协调的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关系,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协调才是重构高校治理结构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郭永凤 《科技创业月刊》2006,19(10):167-168
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利的关系一直是高校乃至教育界有争论的话题,不论从过去的以行政权利为主导还是到今天的予以以学术权力为主体的转变,两者的关系是众说纷纭,各有其理。随着高校规模不断地扩大,理顺高校内部的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关系对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更有效的运行、高校更健康的发展必要性已十分明显。主要从两者的内涵、性质、以及现状进行了反思,认为两者是一种既相对独立、又具交互性、协调发展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现代大学内部存在着两种最主要的权力模式: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有关这两种权力之间关系的研究对于现代高校的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如何使高校中的这两种权力协调运行,从而寻求一种最佳的决策管理模式,是我国现代高等教育管理学研究的热点与重点问题。本文在阐明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基本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这两种权力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使这两种权力协调发展的构想。  相似文献   

8.
提高高校学报影响力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结合高校学报的现状,分析了高校学报的学术影响力及其局限性,提出了提高高校学报影响力的对策:①学报资源非本土化;②学报学术质量一流化;③学报栏目策划个性化;④学报编辑加工科学化。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高校非在编学术机构的发展现状的梳理,对于教学、科研工作的实际促进与服务作用,以及已经具备的内部环境,外部社会背景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探索非在编学术机构在高校发展的空间,以及发展可能性的条件.进一步探索学术机构管理创新,制度创新,为科研管理的体制与机制创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王慧敏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3):159-159,156
遏制学术腐败,倡导学术良好风气绝非当今时尚,实则古已有之,也非中国特色,国外众多名校纷纷与之有染,该问题的科学处理是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议题。本文通过反思2009年教育界影响较大的悲剧事件,品读新出台的教育发展战略实施纲要"促进教育公平""去行政化""形成良好学术风气"等政策要求,指出学术权力行使的失衡是滋生学术腐败的根源,也是制约高校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症结所在。坚持大学自治理念,规范学术权力行使程序,加强师德建设,令高校学术新风在自由与规制之间徜徉。  相似文献   

11.
学术不端行为近几年在高校有不断蔓延之势,本文从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两方面分析了学术不端行为的具体表现;提出了改进科技评价体系、营造和谐宽松的学术氛围、加强学术道德教育和将科研诚信纳入科技管理工作中等构建学术不端行为防范体系。  相似文献   

12.
周炜  蔺楠  张茜 《科研管理》2022,43(1):14-21
    以1980至2020年发表的相关文献为基础,对学术创业的研究内容进行梳理,内容如下:(1)总结了已有研究中常用的学术创业概念和分类;(2)围绕学术创业主体,重点阐述了个体层面学术创业活动的研究成果;(3)对学术创业领域常用的理论及其适用问题进行了诠释;(4)从社会经济和基础科学两个方面介绍了学术创业的影响;(5)提出学术创业的研究展望,即关注数智经济阶段学术创业类型的变化、拓展学术创业研究的理论视角、扩充学术创业的研究主题以及在进一步完善国内学术创业研究体系的同时,深化中国制度背景下学术创业问题的探索,如儒家文化环境中的学术创业动机,不同地区/省份的学术创业差异等。通过对已有研究的梳理,为中国学术创业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部分学者不顾科研规范,践踏科研道德,制造科研上的假冒伪劣产品并呈现出扩散态势,败坏科研风气,阻碍科研进步。作为人类思想巨擘,马克思在长期的科学研究过程中坚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客观公正、科研底线三大原则,恪守科研规范,推动科研规范升华为科研精神,堪称学界典范。探究和宣传马克科研规范思想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宋伟 《科学学研究》2007,25(1):38-41
认为作为科研组织,在其内部管理权力结构中,学术权力占据重要位置。科研组织内的科学基金支持、科研成果评价、研究人员职称晋升等科学研究活动,都必须通过学术权力进行管理,这也就是学术权力在科研组织中存在的基础。学术自由、专家管理是学术权力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遵守科学道德和学术诚信为教育主题,探索制定适合我院研究生培养过程各个阶段学术诚信教育活动的方式和实施方案,通过各种实践活动,积极引导全院研究生养成遵守学术诚信和科研道德的自觉习惯,从而达到杜绝学术不端行为、维护良好学术风气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科研诚信是科研活动中必须遵循的基本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目前我国高校的科研活动存在着种种问题,论文剽窃、经费弄虚作假、成果评选潜规则等学术不端行为时有发生,而导致这些现象出现的一个原因就是现行学术评价制度的不完善。该文分析了现行学术评价制度的特点,认为它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科研人员急功近利的心态,催生了学术不端行为,并此基础上提出了应健全学术评价的评价机构和制度体系,淡化科研评价激励约束功能,从而促进高校科研诚信建设。  相似文献   

17.
对国内外学术谱系的起源与发展、概念界定、研究方法以及学术谱系平台和计量指标进行梳理分析,并结合已有研究对科学家的学术谱系现状与发展进行探讨。研究发现,我国科学家的学术谱系研究尚属起步阶段,研究多是定性研究;国外研究依托学术谱系库的建立与文献计量学的发展,定量研究逐渐增多。由此提出我国有必要建立特色学术谱系平台,构建适合中国特色的学术谱系的计量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8.
对临床医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硕)的培养往往以科研能力为主,而对其临床技能的培训不够,而且皮肤科病种繁杂,与专硕的临床水平相比,学硕的临床水平不高。在对皮肤科学硕的培养中,如何避免顾科研而失临床,选择合理的培养模式值得思考。该文就皮肤科学硕的培养方法进行了思考,提出了关于开展皮肤科学硕科研教学和临床教学的几点方法及建议。  相似文献   

19.
郭洋  谭春辉  王仪雯 《现代情报》2021,40(12):55-63
[目的/意义] 虚拟学术社区开始成为科研合作的重要平台,本文通过对虚拟学术社区科研合作行为的博弈分析,有利于维系与推动虚拟学术社区科研合作关系的形成。[方法/过程] 基于理性人假设,从虚拟学术社区科研合作团体和科研合作个体两个主体出发,构建KMRW声誉模型分析虚拟学术社区中科研合作策略选择与稳定性,并引入贴现因子、激励因子、惩罚因子,进一步对科研合作进行分析。[结果/结论] 研究表明:虚拟学术社区科研合作中,声誉会对科研合作个体的行为产生明显影响,而贴现因子、激励因子和惩罚因子的存在使得科研合作个体的声誉价值增加,促使形成的虚拟科研合作团体达到均衡状态,并据此提出促进虚拟学术社区科研合作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20.
宋玲玲 《现代情报》2017,37(10):137-143
[目的/意义]本文基于学术迹和学术矩阵的学术测度测算国内航空、航天领域期刊的学术矩阵参数和学术迹,实证探索研究期刊评价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学术迹和学术矩阵学术测度方法对期刊各类学术成就进行量化评估,充分展现期刊整体学术水平提供了一种更为行之有效的方法,提高并深化了学术评价的直观性和全面性。[方法/过程]以国内航空、航天领域的10种核心科研期刊为研究对象,以CNKI数据库为数据来源,采集10种期刊的可被引论文数、零引论文数、h指数、总被引数和h域引文数5个独立数,基于学术迹和学术矩阵的学术测度测算它们的学术矩阵参数和学术迹,实证探索研究期刊评价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结果/结论]通过学术迹的动态变化趋势比较发现它们的学术迹整体呈发散状走势,有效学术贡献的累积期至少需要2~3年;学术矩阵的各项指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诠释期刊之间差异产生的原因,并主要从总学术贡献、发文的即时关注度、学术潜力爆发期和整体发文水平等方面对期刊学术成就差异进行总结。这对于学术期刊提升自身学术水平及科研影响力起到了客观且正确的敦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