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邱学华教授曾经说过:“要使学生学好数学,必须使学生喜欢数学,数 学教师能把学生都教得喜欢数学,乃是最大的成功。”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想 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激发来形成学生学习的兴奋点,让学生处于乐学状态 ,把激发兴趣与培养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就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下面以活动课“古今 数学知多少”的教学为例谈谈激发兴趣与培养能力。一、导入部分:游戏引趣,诱发思维设计导入部分时,不但内容要为新课做铺垫,而且形式要新颖、生动、活泼,这样才能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诱导学生的…  相似文献   

2.
学习者的动机、兴趣、态度等情感因素在根本上影响着学习的过程和结果。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国家对高水平外语人才的需求日渐迫切,相应地对中学的外语教学也就有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改变这一状况,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是我们应当不断思考和探索的重要课题。本文就对初中学生如何激发兴趣、培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其英语水平作简要的探讨和论述。  相似文献   

3.
兴趣是培养能力的先导江苏华罗庚中学(213200)李南中现代科学教育特别提倡和强调“激发兴趣”、“强化动机”、“教会学习”、“发展智能”。实现认知活动与情意活动的相互融合、协调发展是课堂教学所追求的理想境界。理论与实践都已证明,在有烦脑与反感、紧张与...  相似文献   

4.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也常说:“有兴趣就喜欢学。”、“有意思就愿意学。”是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而在教学中培养并激发学生兴趣,就成为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我抓了激发兴趣、形象记忆和教以方法,而这些又都建立在实验基础上.从这些基点出发,摸索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努力实现物理教学“打好基础,培养能力”这一目标.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物理教学的必要条件教学工作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共同认识过程,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在于教师怎样引导.“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说明了它是吸引人们注意的源泉,在有极大兴趣的基础上,就  相似文献   

6.
突出愉快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外语教学应坚持以“学”为中心,遵循学的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参与欲。课堂上尽量为学生创造一定的外语环境,提高学生感知的自觉性,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外语教学变得更生动、形象,促使学生用外语思维,强化语感。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遵循“愉快教学”三原则:实——教知识,授学法,讲、练、评三结合;趣——重情感,多鼓励,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兴趣;活——抓联系,善启发,注重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他们学有所获,学有所乐,真正成…  相似文献   

7.
舒静 《时代教育》2007,(6Z):87-87
吸引学生奋勇开拓.不断进取的方法是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巾学习.如何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里说的学习兴趣是指学生渴求获得知识和探究某种事物或参与某种活动的积极倾向,能直接活跃地推动学生自主学习。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耍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成绩,就必须注意英语兴趣的激发.在外语教学实践中确实有一些有效的方法能使学生产生“轻舟己过万重山”的学习劲头。[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何敏 《政治课教学》2012,(12):50-52
新课程理念,对教师的课堂高效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不断优化自己的教学方式,催生高效课堂。教育家洛克说过:“教师的巨大技巧在于集中与保持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高效课堂。高效课堂表现为主动性、生动性、生成性:主动性指的是学生的学习状态,学生会“主动”激发兴趣,从而获得知识,培养能力;生动性,指的是追求课堂的情感价值,突出“学乐”和“乐学”,学生乐在学中,变“怕上学”为“怕下课”;生成性,指的是课堂要敢于变各种“句号”“叹号”为“问号”,从而收获不曾预约的精彩生成。一、优化情境,激发兴趣,催生主动性课堂兴趣是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是学生积极参与、积极思考、主动学习的原动力。教学中,教师要不断优化自己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催生主动性课堂。  相似文献   

9.
汪萍 《池州师专学报》2001,15(4):129-130
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外语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本从优化外语教学角度,重点叙述了如何创设愉快、问题、语言、活动四种情景,以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进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学习和运用知识的技能。  相似文献   

10.
激发兴趣培养能力──九义物理教材启动式教学有感王军九年义务教育物理教材已历一个循环。纵观这一教材,有一些鲜明特点:以故事、现象、实验突出物理问题的提出;“想想议议”“阅读材料”有助于学生激发兴趣、活跃思维、提高表达能力;实验部分加大了学生自己动手的份...  相似文献   

11.
吴学连 《教师》2012,(22):79-79
新《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学习兴趣更是最好的“老师”,对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很强的学科,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数学教师应重视的问题。提高学习效果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因而在教学中培养并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成为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兴趣是指人们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和情感状态。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兴奋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巨大内驱力。正如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所说:“一切有效的活动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教学实践证明:学生一旦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就会表现出巨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习效果也会不断提高。由于政治课教材缺乏一定的趣味性,导致一些学生对政治课缺乏学习兴趣。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呢?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我们做过以下尝试。一、以卓越的人格力量打动学生,发挥“爱屋及乌”的效应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教…  相似文献   

14.
如何使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更具有效率,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呢?笔者认为激发兴趣、方法指导、培养能力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三大法宝。  相似文献   

15.
体育“激发教学”浅论聂和生(新干县金川中学)一、“激发教学”的意义“激发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激发的手段,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也称之为“激发兴趣”。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对人的学习和工作都具有重大意义。它能推动人去寻找知识,激励人去用心...  相似文献   

16.
如何提高语文“练”的效率○陈林如(宜春师范附小)练习,是巩固知识,培养能力,形成技巧的基本途径和有效的方法。但传统的“练”,片面强调“多练”、“苦练”,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同时,由于“练”得不科学,“练”的效率也很低。看起来,学生成天读...  相似文献   

17.
学生阅读能力和兴趣的培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任务,而合理的“导读”设计对于完成这一任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认为通过开阔视野、激发兴趣、培养能力、强化训练的途径,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导读”过程中行之有效的做法。  相似文献   

18.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这两句话生动地说明了“兴趣”在一个人求知过程中的作用。我认为情和趣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有情才能引趣,有趣才能动情。对此我是有一段认识过程的。在我教书的27年中,我大部分时间是教高年级语文兼班主任,尤其是近十年,我几乎是连续担任毕业班的教育教学工作。1985年,我校提出在课堂上“激发兴趣,培养能力”;第二年提出“激发兴趣,狠抓双基,培养能力”;第三年又提出“激发兴趣,狠抓双基,培养能力,减轻负  相似文献   

19.
冯君 《教书育人》2001,(9):28-29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其迅速,那种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现代的要求。在物理教学中,我们必须注重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启发学生思维,培养能力,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掌握探求知识的能力与方法,培养正确的观点,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使人类的认识不断提高。 在教学中怎样启发思维培养能力呢?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启发思维、培养能力的前提 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本来就不是生而有之的,青少年对各种新鲜事物都好学、好问,感觉敏锐,富于幻想。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根据物理学的特点,激励学生的学习要求,培养他们对物…  相似文献   

20.
李素红 《湖南教育》2002,(10):32-32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何才能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政治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激发兴趣。教无定法,但教而有法。如何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正是教学技巧之所在,即如何解决“怎样教”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较好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创设情景。在政治课教学中,创设情境主要是通过设疑,来激发学生的思维欲望,使其处于一种“心愤愤,口悱悱”的状态,学习心理的动力系统中最活跃的因素“兴趣”被充分地调动起来,有了学习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课堂教学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