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从葱的根、茎、叶中分离内生真菌,并进行初步抗菌活性检测,得到具有高抗菌活性的菌株。方法:1.用PDA培养基分离葱的内生真菌;2.用查氏培养基进行发酵实验。3.进行滤纸片抑菌实验。结果:从葱中分离出的17株内生真菌,均具有抗菌活性,其中,抑菌圈直径大于1.0cm的高抗菌性菌株有11株,占总分离菌株数的64.71%。结论:葱内生真菌具有类似宿主植物葱一样的广泛抗菌性(分离得到的17株内生真菌均具有抗菌性),但由于宿主植物本身所具有的强抗菌性,使分离得到的菌株种属多样性较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从葱的根、茎、叶中分离内生真菌,并进行初步抗菌活性检测,得到具有高抗菌活性的菌株。方法:1.用PDA培养基分离葱的内生真菌;2.用查氏培养基进行发酵实验。3.进行滤纸片抑菌实验。结果:从葱中分离出的17株内生真菌,均具有抗菌活性,其中,抑菌圈直径大于1.0cm的高抗菌性菌株有11株,占总分离菌株数的64.71%。结论:葱内生真菌具有类似宿主植物葱一样的广泛抗菌性(分离得到的17株内生真菌均具有抗菌性),但由于宿主植物本身所具有的强抗菌性,使分离得到的菌株种属多样性较少。  相似文献   

3.
从楚雄采集核桃样品,进行内生真菌的分离、纯化及鉴定。以德氏孺孢、链格孢、疫霉、拟盘多毛孢和灰葡萄孢为指示菌,对分离菌株进行了抗菌活性筛选。结果显示,从核桃内生真菌根、茎和叶中共分离得到22株内生真菌,分别属于6个属,其中,青霉属和镰孢属为优势类群。抗菌活性研究结果表明,有四个核桃内生真菌菌株(青霉属2株、镰孢属2株)对链格孢有抑菌作用,且抑菌效果较明显。其中属于青霉属的cx13和属于镰孢属的cx09对多种病原菌具有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发现的新的生物活性物质有51%来自植物内生菌的新物种,而仅有38%来自土壤微生物,可见植物内生菌资源巨大的开发潜力。马齿苋作为一种药用植物,其内生放线菌尚没有学者对其进行研究。本文从菌种的分离、菌株的多样性分析、抑菌活性菌株的筛选和新的物种的鉴定四个方面,概括了马齿苋内生放线菌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5.
《商洛学院学报》2019,(6):18-25
采用组织块分离法,从采自商洛的野生艾蒿根、茎和叶中分离到54株内生菌,其中35株细菌,19株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为供试靶标菌,采用纸片法对分离的艾蒿内生细菌进行了拮抗活性的筛选,以棉花枯萎病菌、烟草赤星病菌、茄病镰孢霉为植物病原菌,用对峙法对内生真菌的拮抗活性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分离到的内生细菌和真菌在野生艾蒿中的数量分布均表现为在根中最多,茎中次之,叶中最少。从内生细菌中筛选出了4株具有较强拮抗活性的菌株,分别是BS-6和BR-6菌株对枯草芽孢杆菌有较强拮抗作用,BR-9和BS-12菌株对大肠杆菌有较强拮抗作用;从内生真菌中筛选到2株对植物病原菌具有拮抗活性的菌株,分别是FS-8菌株对棉花枯萎病菌有较强的拮抗作用,FR-4菌株对茄病镰孢霉具有明显的拮抗作用。由此可见,野生艾蒿组织中内生菌含量较为丰富,而且其中存在对细菌和植物病原菌具有较强拮抗活性的菌株,其内生菌资源应进一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6.
肉桂挥发油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琼脂平板二倍稀释法测定了肉桂挥发油对11种62株临床分离细菌和5株白假丝酵母真菌临床分离株的最低抑菌浓度,统计分析了它们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白假丝酵母菌等共5个种属的MIC50和MIC90,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比较分析了肉桂挥发油分别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白假丝酵母菌共5个种属菌株抑菌活性的强弱.结果表明,肉桂挥发油对所有受试细菌和真菌均有较强的抗菌活性,最低抑菌浓度(MIC)为0.071.11mg/mL,且对耐药菌株和敏感株有相同的抗菌活性.肉桂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抑菌活性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活性明显低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的活性(P<0.01);对白假丝酵母真菌的活性均明显强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P<0.01).  相似文献   

7.
从关白附(Aconitum Coreanum(Levl.)Rapaics)中分离出内生菌共29株,通过TLC检测筛选出2株可能产生生物碱类成分的内生菌.对筛选出的2株内生菌株的发酵培养物分别以纸片法和MTT法进行抑菌和细胞毒活性测定.实验结果显示,2个内生菌株发酵产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具有良好的抑菌作用,对肝癌细胞SMMC-7721、胃癌细胞SGC-7901具有良好的细胞毒活性.通过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2株内生菌分别被鉴定为类芽孢杆菌属和芽孢杆菌属细菌.  相似文献   

8.
从峨眉山采集健康的一把伞南星(Arisaema erubescens(Wall)Schott)植株,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从植物的组织液中分离内生细菌,采用牛津杯法筛选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有拮抗作用的抗性菌株。研究结果表明,从一把伞南星中分离得到内生细菌23株,经过初筛和复筛共得到2株对大肠杆菌有较强抑菌活性的内生细菌:YC06、YC09,这两个菌株的发酵产物对大肠杆菌也有抑菌作用,抑菌圈直径均在13.0 mm以上。  相似文献   

9.
为了筛选对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具有拮抗能力的放线菌,从小麦根际土壤中分离获得1株具有较好拮抗能力的菌株21-3.根据培养特征、生理生化反应及16S rDNA序列分析的手段对其进行鉴定,并且对该菌株的抑菌活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菌株21-3为灰略红链霉菌(Streptomyces gri...  相似文献   

10.
目的:将深海来源的16株真菌经发酵培养与活性筛选,获取活性菌株以供筛选药源活性产物。分别经真菌普通培养基和人工海水培养基发酵获得样品,采用MTT法测试抗肿瘤活性,纸片法测试抗真菌活性。结果:菌株中有3株经过普通发酵培养基发酵和4株经过海水培养基发酵的样品在100μg/mL浓度下对K562细胞的抑制率大于60%;抗真菌活性测试中,仅有菌株16-02-1的发酵样品对受试白色念珠菌ATCC 10231和土曲霉W-1均呈现一定的抑制活性。结论:深海来源真菌在不同培养基中发酵获得的样品,抗肿瘤活性各不相同,经过筛选获得高活性菌株为寻找药源活性产物提供了菌株。  相似文献   

11.
对药用植物云南萝芙木进行内生放线菌的分离.使用酒精和次氯酸钠对样品的根、茎、叶和果实进行表面消毒.采用两种分离培养基和三种分离方法并且分别添加重铬酸钾进行分离.共分离到17株内生放线菌.  相似文献   

12.
以70%乙醇和1%的次氯酸钠溶液为消毒剂,经过严格的表面消毒,从香樟树的枝、叶和周皮等组织中分离到内生菌21株,其中,真菌11株,细菌10株.分别以樟疫霉、玉米青枯病菌、玉米大斑病菌、黄瓜灰霉病菌、魔芋白绢病菌等9种植物病原真菌为指示菌,筛选到一株对植物病原真菌具有稳定拮抗活性的内生细菌.  相似文献   

13.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solate and characterize endophytic fungi from the stem tissue which can produce fragrant ingredients in Aquilaria sinensis (also called agarwood) to determine their antitumor and antimicrobial activities. Twenty-eight fungal endophytes were isolated from agarwood by strict sterile sample preparation and were classified into 14 genera and 4 taxonomic classes (Sordariomycetes, Dothideomycetes, Saccharomycetes, and Zygomycetes) based on molecular identification. Of the 28 isolates, 13 (46.4%) showed antimicrobial activity against at least one of the test strains by the agar well diffusion method, and 23 isolates (82.1%) displayed antitumor activity against at least one of five cancer cell lines by 3-(4,5-dimethylthiazol-2-yl)-2,5-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 (MTT) assay. The diameters of inhibition zones of YNAS07, YNAS14, HNAS04, HNAS05, HNAS08, and HNAS11 were equal to or higher than 14.0 mm against Staphylococcus aureus, Escherichia coli, Bacillus subtilis, B. subtilis, Aspergillus fumigatus, and B. subtilis, respectively. The inhibition rates of YNAS06, YNAS08, and HNAS06 were not less than 60% to 293-T, 293-T, and SKVO3 cells, respectively.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endophytic fungi associated with agarwood will provide us with not only useful micro-ecological information, but also potential antimicrobial and antitumor agents.  相似文献   

14.
土壤放线菌分离纯化实验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精品实验项目"细菌纯种分离和培养"的实施,在环境专业本科生中开展了土壤放线菌的分离、纯化实验。在老师的带领下,学生从崇明岛采集了土壤样品,利用浇注平板法、划线分离法对土壤中的放线菌进行分离、纯化并得到其纯菌。由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初步判断:该放线菌为灰黄链霉菌。通过实验中的学习,学生亲身体会了野外采样的过程,锻炼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加深了学生对微生物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促进了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和提高。  相似文献   

15.
内生真菌与牧草寄主形成互利的共生体,一方面植物为内生真菌提供光合产物和矿物质;另一方面内生真菌促进植物生长发育,增加了其抗逆性等.但是内生真菌可产生多种麦角生物碱,家畜采食这种牧草后,会产生中毒综合征,所以在未来的研究中应以创造有益的牧草一内生真菌共生体作为目标,从而提高牧草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菌落特征的观察,从油泥中筛选出一株区别于校园土壤中的放线菌;并通过对两菌株摇瓶发酵代谢产物的核磁共振氢谱比较,为后续研究的深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从油泥和校园土壤中分离纯化的两菌株其菌落都与培养基牢固结合、不透明、较干燥、正反颜色不同,有泥腥味.但菌落正面"干粉"前者呈浅灰色,而后者呈白色;菌落反面呈棕褐色,前者明显深于后者;核磁共振氢谱表明两种菌的代谢产物有明显差异.因此,不同环境中的放线菌菌落特征有差异,其色泽表现出对环境的适应;其代谢产物也有差异.  相似文献   

17.
与陆生放线菌相比,海洋放线菌已经进化出了独特的代谢途径,它们的次级代谢产物显示出化学结构多样性、复杂性以及更强的生物活性,这些活性物质为新药研究、开发,特别是抗肿瘤药物开发提供丰富的先导化合物。本文对海洋放线菌抗肿瘤活性物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