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以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来解读台湾新世代作家朱天心的《采薇歌》与张爱玲作品的传承。从弗洛伊德的恋父恋母情结和“本我、自我、超我”人格三结构说来诠释小说主人公与已婚男人的畸恋和堕落历程,并从中寻找朱天心作品与张爱玲作品的传承关系。  相似文献   

2.
卡夫卡日记和书信中的相关评述及梦记录为读懂《乡村医生》提供了线索,作家与作品、作品与作品之间的复杂联系由此可得到更深入的理解;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是理解这一作品的重要参照,《乡村医生》的若干场景可以从弗洛伊德《梦的解析》找到来源并得到解释,而这一作品反过来也可以看作对精神分析理论的戏仿;语言学一精神分析的分析还可以切入到作品的微观层面,在此基础上进行结构主义式的整合,呈现作品生成的机制;以文学、哲学和宗教传统为参照,作比较研究与寓意解读,可以揭示出这一作品深广的意义空间。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和荣格的伊赖克辍情结理论对张爱玲的小说《心经》进行了解读式的分析,探讨了受困于伊赖克辍情结中男女主人公内心的挣扎和矛盾,揭示了不可抗拒的宿命论和伦理道德对主人公情感的必要约束。  相似文献   

4.
正艾米丽·勃朗特的《呼啸山庄》在英国文坛乃至世界文坛都有着重要的地位,人们从符号学、原型分析、主题学等各个方面对它进行阐释,形成了一门"呼学"。其中的女主人公凯瑟琳的深层心理亦可以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来阐释。人格心理学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的各种学说中比较重要的分支,根据人格分析理论,弗洛伊德把人格分为三个部分:  相似文献   

5.
主要是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来解读张爱玲的长篇小说《半生缘》。笔者在分析文本时是以精神分析理论为指导,并结合张爱玲的人生体验,从无意识,"三重人格结构"和梦的理论三个方面对《半生缘》进行剖析。在这样的深度挖掘下,《半生缘》这个作品的内涵得到了一个新的阐释。  相似文献   

6.
孔林林 《现代语文》2006,(10):51-52
在谈到张爱玲的《金锁记》这篇中篇小说的时候,人们给了她众多的赞美之词,曾被誉为“坛最美的收获之一”;对于中国现代学史上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作家,其价值和成就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为人们所肯定。从开始的从精神分析学上的弗洛伊德的思想运用的解读,到后来的对其进行的女权主义的理解,再到对其进行叙事技巧的探讨。一部中篇何以进发如此大的魅力呢?  相似文献   

7.
从1977年《色·戒》小说的发表到2007年《色·戒》电影的上映,其引发的讨论一直与政治历史叙述有关。由对小说女主人公王佳芝的精神分析入手,探究张爱玲在小说中如何用"人性"书写瓦解政治历史叙述,继而探讨张爱玲的政治历史观。可以看出,"人性"书写是张爱玲对政治历史叙述的逃逸之路,是另一种政治性表现。  相似文献   

8.
弗洛伊德人格理论是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本文试从弗洛伊德人格理论的角度对田纳西.威廉斯的著名剧作《欲望号街车》中的三个主要人物布兰奇和其妹妹斯黛拉以及妹夫斯坦利的人格结构进行分析,揭示出他们的人格与其行为的密切关系;同时指出这种批评方法对于解读这部作品不失为一个全新的角度。  相似文献   

9.
张爱玲新近出土的《雷峰塔》、《易经》延续了其一贯的家庭叙述。而这两部作品所叙述的内容,几乎在她早期的作品中都有所涉猎。她不断重复书写的动机何在?通过对其生平梳理和文本解读,可归纳为以下几点:消解家族在"族谱"意义上的崇高以及在"血缘"意义上的温情;从个人潜在的心理因素上来说,这种书写还是一种"复仇",向曾带给她身心伤害的整个家族的"报复";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来看,又包含了以此来减轻自己童年的痛苦以及找寻自己存在的意义两方面的动机;以及期待打开美国市场,书写旧日"传奇";缓解写作焦虑,寻找写作灵感。  相似文献   

10.
《沉香屑——第一炉香》是张爱玲的一篇短篇小说,主要讲述了葛薇龙从一个青春洋溢的女大学生,经过一系列的心理挣扎之后堕落为洋场中交际花的故事。本文将使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方法,尤其是使用"潜意识"和"性本能"来分析,揭示其内在的心理过程,进一步揭示出"人的普遍弱点"和"人的精神困境"。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来解读《透明的红萝卜》,莫言借此把自己童年记忆的百宝箱中压抑得最深的一种欲望——原欲,给予了一次痛快淋漓的宣泄。  相似文献   

12.
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中的本能论和人格论来分析多丽丝?莱辛的短篇小说《屋顶丽人》中三位主人公(汤姆、斯坦利以及哈里)的行动与心理,进一步从微观视角来论证其与弗洛伊德理论的契合.  相似文献   

13.
谢晓芳 《海外英语》2015,(3):198-199,205
《呼啸山庄》是英国女作家艾米丽的代表作,也是她的惊世之作,在英国文学史甚至世界文学史上闪耀着不朽的光辉。这部作品之所以经久不衰,是因为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写作技巧。该文拟以"梦"为切入点,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引论为指导,从叙述者洛克伍德的梦、人物凯瑟琳的梦及作者艾米丽的宗教观这三个方面研究《呼啸山庄》中女主人公"我要回家"的深刻涵义。  相似文献   

14.
茅盾的处女作《蚀》深受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影响。运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对小说中主要人物进行分析,揭示中国青年知识分子在特定历史环境下灵魂深处苦闷与放纵、折磨与抗争的矛盾,剖析其心理活动的深层次的原动力因素,从人性的视角对《蚀》进行一种全新的诠释,进而佐证茅盾在中国文学由传统走向现代历史进程中,将中西异质文化批判继承并有机融通,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文学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5.
张恨水和张爱玲都以"家族"为母题创造"民国版的红楼梦"。在张恨水的《金粉世家》和张爱玲的《雷峰塔》这两部小说中,对底层人物的设定、以及女性解放的走向上有着内在的同异性。而在对父权社会的精神状态的描写中,《雷峰塔》如步《金粉世家》后尘,直抵社会状态之本真。  相似文献   

16.
《封锁》是张爱玲小说集《传奇》中的一篇,1943年11月发表于《天地》杂志。在这篇小说里,正史被消解成了一道背景:传统的“真”与“伪”的二元对立的价值体系被颠覆;全篇弥漫着一种张爱玲特有的悲凉氛围。  相似文献   

17.
王光英  张广奎 《时代教育》2007,(6Z):145-145,149
张炜的《古船》展示了上个世纪中国人的苦难,而这种苦难从老隋家三兄妹隋抱朴、隋见素、隋含章的人物描写上更是表现地淋漓尽致,在这三个人物中隋抱朴又更具有代表性。本文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分析了隋抱朴追求超我和倍受压抑的力比多的人格结构及其心理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8.
凯鲁亚克的《在路上》是"垮掉派"的经典之作,以文学形式体现了二战后"美国梦"扭曲的表现形式,半自传的叙述手法更能增加读者的参与性.本文着眼于作者自身的精神状态和理想结合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探讨凯鲁亚克是如何将其心理特征刻画在作品人物中的。  相似文献   

19.
在对张爱玲作品的研究中,大多数学者倾向于将张爱玲作品的基调定位为苍凉。但是,她的作品不只是给读者营造了一个充斥着冷峻、黑暗、病态心理等的“苍凉的世界”,也有温情的一面,也给人以希望,只是她将其表现得很微妙,需要读者细细品味。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角度看小说《色戒》,可以看出张爱玲独有的温情。而小说中的女主人公王佳芝就是张爱玲温情视野的最佳践行者。  相似文献   

20.
根据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美国作家薇拉.凯瑟《啊!拓荒者》中的女主人亚历山德拉的性幻觉的三个阶段,记录了其女性身份从否定到苏醒到认同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