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祝福》是鲁迅的代表小说之一,文章应用明暗两条线索进行组织。祥林嫂死于中国人民的相互祝福声中;旧中国的劳动人民死于封建,资本主义的祝福声中,祥林嫂更死于她自己的魔掌中,她更是在自己对自己的祝福声中忽忽地离去,留给他们的除了她的那些“阿毛的故事”外,另一无所有。  相似文献   

2.
《祝福》是鲁迅的代表作品之一.在这篇小说中,鲁迅塑造了祥林嫂这样一位20世纪初生活在中国乡镇社会底层的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小说对这一人物的塑造是极其成功的.也是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典范之一,这一人物形象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她已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宝库中的一个艺术典型.读这篇小说,仿佛置身于这里描写的环境之中,自己似乎凭着所见所闻所感,成了祥林嫂悲惨遭遇的见证人,从而唤起了如同小说中的"我",对祥林嫂命运遭遇的无限同情和对封建社会制度的深恶痛绝.  相似文献   

3.
在小说《祝福》中鲁迅先生着力塑造了祥林嫂这一勤劳、善良、朴实的农村妇女形象。作品通过对她一生悲惨命运的描绘,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对鲜活生命的摧残和迫害。在大多数人看来,祥林嫂只是一个遵从封建礼教秩序的旧中国农村妇女形象,同时也认为,作者笔下描绘的是一个令人窒息的没有任何生气的社会环境。然而笔者却认为这种认识并不全面,因为,作品在沉重的黑暗中,还透着一条光明的“尾巴”,尽管它很微弱。这条光明的尾巴,就是祥林嫂在走向人生的末路时,对鬼神的“疑惑”。1.祥林嫂的反抗性表现在她对封建等级观念及封建婚姻制度的反抗上。她…  相似文献   

4.
《祝福》是鲁迅的代表作品之一。在这篇小说中,鲁迅塑造了祥林嫂这样一位20世纪初生活在中国乡镇社会底层的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小说对这一人物的塑造是极其成功的,也是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典范之一,这一人物形象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她已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宝库中的一个艺术典型。读这篇小说,仿佛置身于这里描写的环境之中,自己似乎凭着所见所闻所感,成了祥林嫂悲惨  相似文献   

5.
祥林嫂是鲁迅小说《祝福》中塑造的寡妇形象,她一生都在追求着幸福,但这种幸福却在祝福声中一步步地走向消亡。本文试从欲望的角度,透过祥林嫂追求幸福的人生历程,来揭示祥林嫂身上的新意义。  相似文献   

6.
孔孟之道是两千年来剥削阶级用以奴役劳动人民的精神枷锁.伟大的革命家鲁迅,不仅以犀利的杂文抨击了当时尊孔复古的逆流,还以短篇小说无情地揭露了孔孟之道的吃人本质.写于一九二四年的《祝福》便是其中的一篇.一九一一年的资产阶级辛亥革命只赶跑了一个皇帝,封建制度、封建礼教仍然统治着人民大众.以一九一九年爆发的“五四”运动为起点,至一九二四年间,无产级级领导的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猛烈地冲击着封建主义的旧制度、旧礼教、旧风俗、旧习惯.《祝福》反映的就是辛亥革命失败后、北伐战争之前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现实.它通过劳动妇女祥林嫂悲惨命运的描写,对封建宗法的思想和制度进行了血泪的控诉,向人们发出了捣毁纲常礼教的战斗呐喊.这篇小说主要写了祥林嫂的悲惨的一生.祥林嫂是一个惨遭封建势力迫害而具有  相似文献   

7.
鲁迅的短篇小说《祝福》,通过祥林嫂这个典型人物的悲惨遭遇,愤恕地控诉了封建礼教的代表者——讲究理学的老监生鲁四老爷对厂大劳动妇女的摧残和迫害,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礼教的残忍和野蛮。鲁迅通过祥林嫂的悲剧,反映了封建宗法制的社会里千万劳动人  相似文献   

8.
20世纪 2 0年代 ,正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时期。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民主、科学” ,而阻碍中国进入民主、科学时代的最大障碍 ,就是中国两千年遗留下来的腐朽、愚昧的封建思想。中国妇女则是中国封建思想最大的受害者。要想对中国封建文化思想的流弊和余毒进行深刻揭露 ,在文学作品中创作反映社会现实的妇女典型形象 ,是重要的手段之一。鲁迅先生用他那敏锐的眼光洞察到这一点 ,创作了小说《祝福》 ,可谓匠心独运。在这篇小说中鲁迅先生创作了不少妇女形象 ,如祥林嫂、四婶、卫老婆子、祥林嫂的婆婆和柳妈。下面从中选取三位有代表性的妇…  相似文献   

9.
鲁迅小说《祝福》讲述了两个故事,一个是“我”的回乡故事,另一个是“我”讲述的祥林嫂的故事。在苏教版的教学参考书中,对小说主题是这样概括的:“小说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旧中国黑暗的社会现实,通过祥林嫂这一艺术形象深刻地反映了旧社会在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摧残下劳动妇女的悲惨命运,揭露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这种理解抛开了“我”的故事所蕴含的深刻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鲁迅的小说《祝福》中,柳妈应该说是一个小人物,但正是这个小人物却对主人公祥林嫂的死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柳妈是一个“吃素戒杀”的人,从她的政治、经济地位来说,她与祥林嫂一样,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劳动妇女,也是个被压迫受剥削的下层人物;但由于封建伦理观念、迷信观念的毒害,在祥林嫂的悲剧命运中,却又不自觉地扮演着“帮凶”的角色,不自觉地一步步逼着祥林嫂往死路上走。因此柳妈既是一个可怜可悲的人物,更是一个可恶、可恨的人物。柳妈于祝福时到鲁四叔家,她也是前来帮工的,她的到来原本对于祥林嫂就是一种威胁和伤害。往日的祝…  相似文献   

11.
鲁迅小说《祝福》发表以来,强烈震撼着读者的心灵,激励着人们同封建主义进行斗争。作品之所以具有如此巨大的感染力,是因为它的主人公祥林嫂被黑暗的封建社会吞噬掉的悲剧,真实地反映了传统劳动妇女的悲惨命运,控诉了吃人的封建宗法制度和封建礼教,形象地揭示了反封建斗争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人们在分析《祝福》中的祥林嫂时,谈到她死于何时...  相似文献   

12.
谈谈《祝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关于《祝福》,我们一直认为它高度概括地反映了“政权、族权、夫权、神权”四条封建绳索对中国劳动妇女精神和肉体的折磨。作为对《祝福》客观社会意义的分析,这样说固然不能说是错误的,但鲁迅的着眼点,显然不在揭露全部“四权”。在小说中,封建政权始终没有用行政...  相似文献   

13.
<祝福>是鲁迅先生农村题材小说中一部倾力描写中国农村妇女悲剧命运的优秀短篇小说.通过对祥林嫂在封建时代被夫权、父权、族权、神权"四权"交替压迫,直至被摧残致死的悲惨命运的描写,在无情揭露和批判吃人的封建制度的同时也痛心疾首地暴露了祥林嫂的不觉悟.可以说,在那个万恶的封建年代,作者塑造的祥林嫂这个形象无疑是千万个农村妇女悲惨命运的缩影.  相似文献   

14.
鲁迅是“五四”时期最早关注农村妇女命运的作家之一。他的小说《祝福》塑造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成功的农村劳动妇女典型——祥林嫂。祥林嫂是辛亥革命后贫穷落后的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她勤劳、善良、质朴、顽强,但在旧社会,她不但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反而成了一个被践踏、被迫害、被愚弄、被鄙视的人物,以至最后被旧社会所吞噬。造成祥林嫂悲剧的根源是什么?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5.
中等学校的语文课本曾多次改编,鲁迅先生的《祝福》都列人必读课目,相应地也编印了教学参考文章。这类文章大同小异,如中师《文选和写作》第七册“教参”指出“祝福”的中心思想是“无情地揭露了封建宗法思想和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愤怒地控诉了封建统治阶级残害劳动人民的罪行”(见123页)。高中语文第二册“教参”中的说法是“揭示旧中国劳动妇女在封建思想和封建制度统治下的悲惨命运,对万恶的旧社会吃人的封建礼教提出了有力的控诉”(见133页)。这些概括,文字上略有不同,都是在一个表层上滑行,未能在鲁迅这位伟大的启蒙主义者  相似文献   

16.
鲁迅先生在小说《祝福》中,通过塑造祥林嫂这一饱受奴役与摧残的人物形象.反映了辛亥革命失败前后我国农村悲惨的社会现实.深刻批判了封建“四权”——政权、族权、神权、夫权对旧中国女性的压迫.控诉了封建制度的罪恶.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读罢此文.我们在为祥林嫂悲惨命运扼腕叹息之余,又深深地感叹作者高超的写作艺术。  相似文献   

17.
高明 《语文天地》2011,(4):13-14
鲁迅先生的小说《祝福》一文,描述了祥林嫂悲惨的一生,对吃人的封建礼教进行了无情的抨击和揭露,从而揭示了造成祥林嫂悲剧命运的社会根源。在社会将祥林嫂一步步推向死亡之境的过程中,祥林嫂有无反抗?如果有的话,她到底反抗什么呢?  相似文献   

18.
鲁迅曾经悲愤地说:“我还记得中国的女人是怎样被压制,有时简直并羊而不如。”祥林嫂就是一个“并羊而不如”的农村劳动妇女,她一生受尽摧残和压迫,从来没有争取到一个“人”的地位。在封建宗法思想、制度的重压之下,她象大石底下的小草,默默地枯黄、萎死,最后象尘芥一样,被扫出了人间。  相似文献   

19.
鲁迅小说《祝福》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农村妇女祥林嫂的典型,这一典型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千千万万劳动妇女的悲剧。造成祥林嫂悲剧的原凶是封建礼教,封建礼教在作品中具体表现为封建的五权:夫权、父权、族权、神权、政权。就是这五根绳联合绞杀了祥林嫂。  相似文献   

20.
鲁迅先生在小说《祝福》中塑造了祥林嫂这个旧中国劳动妇女的形象。她的一生是惨遭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摧残的一生。传统分析一直认为,祥林嫂死于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的毒害。这固然不错,但笔者以为,如果要全面认识其悲剧的原因,仅此一点,是远远不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