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语文]情景作文(张锐)情景作文,指在特意安排的真实情景中,让学生身临其境去体验,并立即写出自己观察、体验的结果。情景作文的特点是:①快.善于抓住时机,迅速捕捉观察对象,快速记下自己的认识和感受。②实.写实实在在的人或事,物或景,写出真情实感.③新.写出  相似文献   

2.
一、抓住有利时机,巧妙命题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情感的兴奋点,对他们接触过的事物、感兴趣的话题及时激情,巧妙命题。只有当学生对某件事表现出极高的兴趣和热情时,才会成为其提高写作水平的原动力,才会在写作中全身心地投入,使习作言之有物,并在情感宣泄中学会遣词造句,突出重点。那天我课上得正酣,教室里飞进一只大黄蜂。学生有的尖叫,有的抱头鼠蹿,有的躲在别人身后,有的举起书本去拍打,有的去打开窗……待大黄蜂飞走之后,我给了学生几个题目,如《教室里来了一位“不速之客”《》惊魂五分钟《》与大黄蜂的遭遇战《》谢谢你,我们的英雄》等…  相似文献   

3.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如讲授《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时,我播放了一首《三国演义》的主题曲,学生在荡气回肠的音乐声中强烈感受到了历史的气息,当学生思绪激荡时,我抓住时机提出:"同学们,让我们伴随着歌声去了解三国的历史吧!"  相似文献   

4.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如讲授《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时,我播放了一首《三国演义》的主题曲,学生在荡气回肠的音乐声中强烈感受到了历史的气息,当学生思绪激荡时,我抓住时机提出:"同学们,让我们伴随着歌声去了解三国的历史吧!"这一电教情境的过渡导入,  相似文献   

5.
说起写作文,很多小学生会产生畏难情绪。他们害怕写作文,不愿写作文,连教师常常视作文教学为难事。要让每个学生喜欢写作,并能写出一篇像样的文章,实在不容易。尤其在小学三年级,小学生从写话练习到文章的写作,是一个质的飞跃,写作指导就更不容易了。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熟练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所以,在小学生作文入门阶段,我们教师就应抓住时机,激发学生的兴趣,教给学生写作的技巧,让学生爱上写作。在入门教学中,我主要抓住以下方面进行作文指导。  相似文献   

6.
作文的窍门     
如果说写作文也有窍门的话,那么我认为抓住自己写就是最大的窍门。所谓“抓住自己写”,不是说文章只写自己,不写客观的人物事物,而是说,不管写什么,都要写出自己的思想感情来,都要写出自己的感受、感觉或体验。或者说不论写什么,都要抓住自己问:我对它(他)的看法怎么样?认识怎么样?感觉如何?感受如何?等等;然后抓住这些思考、组织、写文章;而不是去想别人对它(他)是怎么讲的,书上是怎么写的,媒体是怎么宣传的,然后按这些去组织编排文章。抓住自己写,就是“从我出发”,“写出自己的思想感情”,“说出自己心里的话”。做人,立身处世,要多为别…  相似文献   

7.
职高作文教学要结合专业,结合职高学生的学习特点,要考虑到学生就业的需要进行教学。抓住时机,充分利用职高学生所学专业知识指导学生作文,使学生认识到作文与专业就业的关系,由“要我写”变为“我要写”。  相似文献   

8.
综写作是一种个性化非常强的创造性劳动。这种创造性劳动如果没有情境的创设、灵感的激发和思维的开拓,是很难获得理想成效的。就像一堆干柴,如果不去点燃,那么它永远是干柴,而就不能燃烧。因此,我认为,在作文教学中,充分挖掘学生的思想潜能、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点燃学生的写作激情至关重要。一、抓住时机,点拨诱导现实生活中常常有许多令人非常动情的事情,这是写作的好素材。然而这些素材大都如电闪石火,稍纵即逝,而一般人往往不留意这些动情的瞬间,失去写作感知的最佳时机。事后想提起笔来写,就会觉得感情已经冷却了,难以写出当时的情景…  相似文献   

9.
作文教学中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散思维是指一种沿着不同方向去思考,不墨守陈规,不拘于传统方法,没有固定范围的局限,从一点向四面八方想开去的思维形式。它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和核心。作文教学中学生发散思维该怎样培养呢 ?   一、一题多角度立意。   一题多角度立意就是引导学生对同一题材,从不同的角度去扩散思考,确定不同的中心,以求写出不同思想内容的作文,使学生不被“陈规”所束缚,不人云亦云。例如:前不久,我抓住同学们谈论黄包车堵塞街道这一热门话题进行写作,要求同学们根据铜鼓“黄包车越来越多”这一题材自由命题作文。诱导学生多角度思考立…  相似文献   

10.
学生的生活内容是丰富的。可是,为什么一到作文时就感到无话可说、无话可写呢?缺乏必要的观察能力和良好的观察习惯使他们不能及时捕捉到作文的素材。因此,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把学生周围偶发的生活事件及时组织到作文中去。一次,班级结合劳动课,开展了为期一周的“...  相似文献   

11.
陈绍录 《新疆教育》2013,(14):118-118
作为一个教师,面对的是各种类型的学生,有品学兼优的学生,有某方面特长的学生,也有可能是心理有障碍的学生或行为有偏差的学生。对于这些学生,我认为:正因为学生的具体情况不同,所以作为教师就必须端正思想,正确认识学生,研究学生,要用“心”去教育学生。并抓住恰当的教育时机、选择恰当的教育方式进行,使所有的学生都能接收教师的教育,在人生的道路上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2.
如何指导学生作文.使他们具有真情实感,达到妙笔生花呢?我以为应从“教方法,重实践、抓时机”三方面入手,使学生学会观察,学会体验,善于抓住激情与灵感,切实提高读写能力。  相似文献   

13.
班主任面对的是个性各异的、活生生的学生,这决定了班主任工作永远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而如何创造和抓住教育时机,利用有效的教育方法对学生进行管理与教育,是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应当思考的问题。曾发生在我班里的一件事,至今使我能以忘怀。  相似文献   

14.
王芳 《考试周刊》2012,(4):179-180
新学期开始.学生总是带着一种新的期望开始。不管以前的学习成绩如何.或多或少都有一种新鲜感,都在内心给了自己一个新的起点.新的希望。学生对于一个新任的老师也带有一种新的期望,那么我们就要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把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使教育教学工作更好地开展。我暂且把这个称为“新学期效应”,如果把握好这个时机,牢牢抓住学生的心理.就能为下一步的工作做好铺垫。  相似文献   

15.
正一、补写文本的空白一篇课文中,总有一些意犹未尽的地方,需要补写,也叫补白。这些地方形成了文本的独特空间,对文本的中心往往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要抓住教材中的独特空间进行补白,适时地引导学生揣摩、构思,让学生写出文本背后隐含的内容,这将会使学生深刻地领会到文本中的内涵。我在执教苏教版六下《孔子游春》一课时,就抓住了文本中读写结合的补白点,让学生进行读写结合训练。  相似文献   

16.
教学过程是一种简约的、经过提炼的认识过程,抓住参与时机,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明确参与教学活动目标,让学生愿意去尝试、探索,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整个过程.  相似文献   

17.
做为班主任,要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引导学生,提高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培养他们的进取意识。在我们班组的一次文艺活动中,我抓住问题,进行适当启发,收到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参与者和管理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班主任要充分读懂学生,去爱每一位学生,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要科学管理学生;要抓住时机,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方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姚静 《学子》2014,(11):48-48
新课程标准中提倡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大胆猜想,以促进学生猜想能力的提高,最终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那么,面对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数学教师应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猜想,来激活学生的思维呢?一、抓住导入时机,鼓励学生猜想引导学生猜想需要抓住时机,而导入是不可错过的时机之一。一般而言,良好的导入可以扣住学生的心弦,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数学教师要抓住导入时机,鼓励学生大胆猜想。  相似文献   

20.
对高考题的研究要立足于课堂、服务于教学,以延续和发展高考的导向价值.为此,要抓住高考题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时机,深挖细掘、正本清源,如从深层去剖析考题的命题立意、从上位去拓展考题的应用价值、从长远去构架教学的培养目标等,使教师素养和教学理念得以更新,使学生认知得以完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