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历史流动地存在于人们永不间断的理解和阐释中,“历史”,是被阐释的历史。这是因为历史学的特点,使历史实际、历史文献、历史认识者是相对独立又密切关联的“三极”,缺一不可。这也就决定了历史研究是在认识论的范畴和认识论的意义上展开的,历史认识是具有阐释性的认识,对历史真理的认识和判断,离不开历史的阐释。“强制阐释”和“公共阐释...  相似文献   

2.
文章主旨即阐释在设计学科中对"生态"概念的理解,在生态学、生态哲学等学科背景下,着重以设计学科为主要视角对"生态"概念进行学理性梳理与分析。通过对设计历史及其实例的阐释以及中西方设计历史发展对比,强调了在设计学中,"生态"的出现、发展与现状,并指出对"生态"的理解过程即设计学科本身、设计历史的发展过程。另外,明确设计学科中"生态"的概念,对于理解和掌握"生态设计"这一新的分支学科来讲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其概念的明确,也可使多学科交叉过程中出现的概念混淆、理解错位、使用不当等情况得以改善。  相似文献   

3.
<正>对历史概念进行阐释是高中历史教学重要环节之一。《礼记·大学》中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这是最早对家、国的概念进行阐述的文献。对家国概念进行阐释是历史教师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契机。在高中历史课堂中如何使用家国概念来达成家国情怀素养的培育,本文就以西周重要制度为抓手,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的培养,以帮助其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增强学生的担当精神和自身的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历史”概念的阐释进行文本梳理,对其“历史”概念作全面理解,为我们理解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也即其历史科学提供基础。我们认为,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所言的“历史”是人类社会的历史;历史的前提是现实的个人;历史从根本上而言就是人类实践的展开:历史是人及其实践活动前提与基础,历史表现为人类社会生存方式的变化和发展,历史与人自身的发展相统一。  相似文献   

5.
一、对什么是历史的不同回答关于“历史”,迄今还没有任何一位史家对其下一个比较科学或者说比较确切的定义或概念。而“史学概论”教学中首先就会遇到“什么是历史”这个大问题,它既是一个重要的史学理论问题,也是“史学概念”学科体系中的基础概念之一。因为这门学科中的许多概念和理论,诸如“什么是历史学”,历史学的学科性质,以及历史认识过程的许多内容都与“什么是历史”这个问题密切相关。在教学中不对这个问题作出较为深入的分析和阐释,则后面的教学进程会受到影响,所以任何从事“史学概论”教学的教师,都必须在教学中对此…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教学是永远具有教育性的。不同学者对此持不同的观点。为什么会存在不同的分歧.笔者认为根本的原因是对“教学”和“教育”这两个概念内涵的不同理解所造成的。本文认为,“教学”和“教育”这两个概念的“方向”一致时,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就成为一种必然。否则,就成了一个矛盾的命题。  相似文献   

7.
1 错误概念的界定 错误概念,它与“前科学概念”、“相异概念”等有着相近的意思.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理解。并且使用时也会有不同的选择。错误概念是历史上研究之初,学者们首选的术语,意思是“对事物含糊的(vague)、不完善的(inperfect)或者错误的(mistaken)理解(understanding)”。本文探讨如何转化学生头脑中的不符合科学事实的错误的概念,  相似文献   

8.
高丙中以为民俗有其“作为传统、历史现象”的一面,却又因“随着时代发展”传统民俗的“消逝”,主张取消民俗的“传统性”标准,拓展民俗概念的内涵。关于民俗之“民”,高氏以为“任何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世界”,在“生活世界”里“任何群体的人都是‘民'”。他还抽掉了“传统性”对民俗的规定,实现了对“俗”的内涵最大量扩充。本人认为高氏对民俗概念的扩充违背了学术研究实事求是的原则;其对民俗之“民”和民俗之“俗”的解释会使民俗研究对象失去独特性或封闭性,使民俗学失去作为一门学科的基本依据。本人以为民俗研究的对象主要是社会中、下层文化,是一个民族的传承文化。我国拥有丰富的民俗资源,将保证民俗研究的长盛不衰。  相似文献   

9.
翟锦银 《文教资料》2005,(3):141-142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发现,部分学生对于一些历史概念模糊不清,缺乏明晰的认知。这既限制了学生解题水平的提高,也影响了认知能力的提升。为了增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与把握,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以及《历史科考试说明》都要求对于历史概念的阐释必须贯穿于平时  相似文献   

10.
历史教学中涉及对重要历史概念理解和把握的教学检测活动往往面临如此困境:多知识性的巩固,少深刻性的引领;多活动性的场景,少科学性的预设;多浅表性的问答,少层次性的思维。所以,创设一些有效的活动方式检测学生对历史概念的迁移力和理解力,实现深层次的培养目标就显得尤其重要.在这方面。美国的H.LynnErickson的“‘概念一过程’设计模式”和PatrickRael的“‘路线图’练习框架”两种“做历史”的方式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1.
论关联模式下的语用推理和隐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联理论突破了传统的语境观,提出了“认知语境”的概念和基于关联原则的推理模式;关联理论从认知的角度对隐喻做了全新的阐释。本文分别总结了关联理论模式下的语用推理和隐喻观,并结合当代隐喻学者以及语用学家的研究成果,探讨了推理在隐喻理解过程中的角色和隐喻本身在语用推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一) 要加强中学历史基础知识的教学,首先就得教会学生在概括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基础上,掌握住最基本的历史概念。每一节历史课几乎都要让学生形成若干新的历史概念,或加深理解若干旧的历史概念。历史概念究竟在怎样的条件下才能形成,并让学生牢固地掌握呢? 先从具体的例子说起。有一位教师在初中一年级讲“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一节课时,就要求学生形成“自然经济”的概念。“自然经济”这一概念,在学生学习奴隶社会的历史时已经可以接触到,问题在于是否已经具备理解和掌握这一概念的具体的基础知识。由于这一节课的教材中缺乏有关自然经济的具体史实,教师在讲述中只能给它下  相似文献   

13.
由于在对职业教育制度这一概念理解上出现分歧,使用上存在“误用”、“滥用”等问题,本文试从对职业教育制度概念的语用分析入手,随后通过对一般意义上的制度和教育制度种种理解的剖析,结合职业教育的性质和本质特点,采用内涵定义的方法准确界定了职业教育制度概念,并对其内涵进行了深入阐释。  相似文献   

14.
从语言文字的角度来说,翻译就是译者首先作为读者对文本进行理解、阐释,再将其以目的语文字形式传介给其他目的语读者的过程。现代阐释学中,“理解”是与原作品对等的、积极发问和主动探索的过程,因而文本理解,即文本阐释在翻译中就显得尤为关键。现代阐释学没有给“理解”活动作出界定并不意味着文本阐释的空间是无限开放的,它也具有一定的理性和尺度,超越了这个界限,翻译就会泛滥甚至失去意义。  相似文献   

15.
民俗有什么功能,是当代民俗学者必须回答的一个问题.由于中西方民俗学者思维方式不同,他们对民俗的理解有不同的看法,对“民俗的功能”的认识也各有不同的理解.其中有五种功能是民俗在社会生活中所发挥的主要功能.当然,民俗的功能不是长期不变的,民俗应社会生活的需要而产生并为其服务,因此会随其功能的变化而变化,其功能的消亡而消亡.  相似文献   

16.
人们发现,在文献中追根溯源得到的关于民俗事项的解释已与现实大不相同。邓迪斯在《元民俗与口头文学批评》一文中对这一问题做了阐释,他强调民俗学者不应当只按照自己的理解和前人的经验来分析某种民俗事项,而应把对民俗事项的解释权在一定程度上交还给民众,这对于还原民俗语境的真实性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中国人常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很少有人怀疑自古以来人们对此话的意思理解错了。然而,我们可能真的错了。这里选登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不在山水之间》一文,目的就在提醒人们重新审视什么是更接近其本义的理解,尽管用后现代的观点说“文本”意义本来就有不确定性,不过对“智”“仁”如此重要的概念,协商探寻一种耍准确的诠释,无疑是颇具人文价值的,不啻关乎语言文字,而且关乎历史教育。  相似文献   

18.
钱穆先生的文学研究是在其哲学、历史及思想研究的背景下展开的,具有开阅的学术视野及独特的理论思维。本文主要分析了钱穆先生对中国传统诗学中“比兴”这一概念的阐释,从中可以看出钱穆先生对“比兴”概念的发展与创新。论文主要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了钱穆对“比兴”概念在传统诗歌领域中的理解;第二部分论述了钱穆先生将“比兴”这一传统诗学理论扩展到中国整个文学领域及艺术领域之中,具有鲜明的独创性。第三部分主要论述钱穆先生将“比兴”概念放之于文化及思想的高度进行观照,从而得出“比兴”中蕴含的深刻的中国文化及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19.
马维娜 《江苏教育》2008,(13):20-20
这里借用“集体记忆”的概念,也只是选取其中某一方面的意涵对所要分析的问题加以解释.并不表明“集体记忆”的全部意涵仅止于此。也不表明不同时代不同学者对“集体记忆”的理解可以企求达成一致。这样.就如同对一项重大教育改革措施出台的记忆一样.我们更多关注的是这段“往事”的历史延续与延展,更多强调的是“过去”这一事件对“当下”乃至“以后”教育现实和教育行为的重大影响力。  相似文献   

20.
数学理解(即“数学认知理解”)是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不仅影响着学习者认知过程的顺利进行,而且还深刻影响着学习者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数学理解所涉及的意义和内涵十分宽广,国内外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其内涵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如赫伯特(Hiebert)和卡本特(Carpenter)认为:“一个数学的概念或方法或事实被理解了,那么它就会成为个人内部网络的一部分……理解的程度是由联系的数目和强度来确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