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古人作诗填词都很讲究炼字。在一首诗中,最能表达诗人思想感情、体现诗人匠心的字是“炼”过的字。一首诗词往往会因为一字或几字炼得好而境界全出。一般来说.炼字主要是锤炼诗词中的动词、形容词和虚词。  相似文献   

2.
古人写诗填词特别讲究"炼字".炼字,就是为了表达的需要,在用字谴词时进行精细地推敲和创造性地搭配,使所用的宇或词获得简练精美、形象生动、含蓄深刻的表达效果.其根本目的是为了"炼意",也就是更好地表达诗歌的意境.古人炼字,不出炼实词和炼虚词两个方面.只有把握古人炼字的技巧,才能掌握古诗鉴赏的钥匙,更好地理解诗词全句乃至全篇的意蕴.  相似文献   

3.
什么是”诗眼”?“诗眼”是指“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魏庆之《诗人玉屑》)。历代诗人在作诗填词时,都要反复锤炼,推敲字词的生动、形象、贴切、华丽。所以杜甫曾说“新诗改罢自长吟”。孟郊写道:“夜学晓不休,苦吟神鬼悉。”贾岛的“推敲”故事,更是成为诗人铸字炼句的佳话。 在教学诗同时,我们也应细心体味诗人炼字的用意所在,要结合诗词形象思维的艺术创作规律,咀嚼“诗眼”。有些字看上去倒也平常,但一经诗人洗炼的安排,就有特殊而深刻地表现力;有的字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思想感情;有的字创造了浓郁的意境;有的字点染了艳丽的色彩;有的字勾画了动人的形象;有的字具有重迭映衬或反复递进的关系;有的字起到了强调的作用。教师应抓住这些富有特殊表现力  相似文献   

4.
马天荣 《语文天地》2013,(11):31-32
古人作诗写词讲究炼字炼句,以使之传神动人。鉴赏诗人炼字炼句的技巧和作用,不仅有助于深入体会诗歌丰富的内蕴,而且能提高鉴赏能力与水平。鉴赏诗人炼字炼句技巧和作用,主要着眼于一个"懂"字,即理解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表达作用,并能体会语言美,让古诗的意境毕现。一、从诗词的"题眼"入手  相似文献   

5.
汪秋民 《学语文》2009,(1):46-46
所谓炼字,就是写作时推敲用字,使准确生动;有时是用简笔,惜墨如金,力求数字乃至一字传神。在我国古代诗词名作中,这种几经锤炼而得来的传神妙笔俯拾皆是。我们今天学习语言,可以从著名作家耶里学炼字的精神,从而训练我们的语言,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这里说一些古今名家炼字炼意的事例,与爱好语文的同学一起品味。  相似文献   

6.
诗是语言的艺术,一首好诗的诞生,应当经过炼字、炼句、炼意的过程。只有炼字才能找到成就诗歌的建筑材料,只有炼句才能构建诗歌的基本框架,只有炼意才能营造诗歌意境的天空,并最终成就诗歌品格的崇高。传统诗歌在这方面已为我们树立了楷模。在当代中国诗歌已沉入低谷,且久久不能“雄起”的局面下,重提诗歌写作中的“炼字、炼句、炼意”,尤显重要。  相似文献   

7.
我国现代诗人徐志摩的名篇《再别康桥》,以其经久不衰的魅力吸引着一代代的诗歌爱好者。歌咏之余,萦绕在脑际耳畔的那种美,挥之不去,令人回味。古人云:“炼句不如炼字,炼字不如炼意。”《再别康桥》之美就美在意境上,可谓“四美成具”。  相似文献   

8.
炼字 ,即指遣词造句 ,运用字词的功夫。有的人不注意锤炼字词 ,诗文写作出来虽也能表情达意 ,但却摆脱不了平淡俚俗。自从韩愈帮贾岛从“推”和“敲”两字中斟酌定一个“敲”字后 ,至今都把修改文章叫作“推敲” ,可见要想写好诗文 ,就得仔细推敲文字 ,这就是炼字。一、炼字炼意 相互照应如何炼字呢 ,毛泽东说 :“写文章要讲逻辑性。就是要注意整篇文章 ,整篇说话的结构 ,开头、中间、结尾要有一种关系 ,要有一种内部的联系 ,不要互相冲突。”注意处理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就文章的字词锤炼而言 ,是很重要的。例如唐人王湾《次北固山下》“海…  相似文献   

9.
在诗歌创作中,为了表达的需要,诗人要在遣词时进行认真的推敲,以期作品中的文字获得简练精美、形象生动、含蓄深刻的效果,创造出新的艺术美感。这种艺术加工的方法,称之为炼字。字是情感的载体,炼字的本质实际上是炼意。同学们在鉴赏诗歌时,要抓住“字——意”这个纲,从字人手,体会作者的情感。  相似文献   

10.
虎豹无文、同犬羊,诗人要追求语言的美感,也就需在“炼字”“炼句”上下工夫。只有炼出具体生动的独具美学内涵的词语,才能使“意”具有感染人的力量,诗圣杜甫的“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成了不同时代的诗人都追求的一面旗帜,古典诗词更是侧重炼字。一、动态事物的具象美——炼动词诗的语言美,首先表现为诗的具象美。宋代诗人梅圣俞曾道:“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例如李白《塞下曲》描绘出征战士的形象时这样写道:“晓站随金鼓,宵眠抱玉鞍。”“随”和“抱”字炼得好,鼓是进军的信号,所以只有“随”字最…  相似文献   

11.
什么是炼字和创意呢 ?所谓炼字就是对诗歌中的字挑选、修改、锤炼 ,使这些字能够塑造鲜明独特的艺术形象 ,能够最大限度地充分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达到“言人之未言”的境地。“创意”就是在炼字的同时 ,作者不断地调整思想 ,使思想更加深入 ,使感情更加独特、丰富 ,使自己对生活有独到看法 ,对人生有独到的理解。创造出独特的意境。“炼字”和“创意”的最终目标就是要达到“言一字而意无穷”的境界。那么究竟怎样“炼字”呢 ?不管炼动词、形容词、数字还是炼虚词 ,一个总原则是能够炼出一个鲜明的形象。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 :“…  相似文献   

12.
在唐诗中,为达到“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效果,诗人们十分注重对字、句的锤炼,所以就有“两句三年得,一吟泪双流”、“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感慨。由此可见,一首诗的形成是经历了重重推敲与考量的结果。在诗中讲究炼字,是使全诗意境上升的一种重要方法。王国维认为意境是诗词之本,“有境界则自成高格”。所以,  相似文献   

13.
一字牵神韵     
我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有的“新诗改罢自长吟”(杜甫):有的“夜学晓不休。苦吟鬼神愁”(孟郊);有的自诩为“江湖苦吟士,天地最穷人”(杜苟鹤):有的则感叹“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卢延让),“吟成五字句,用破一生心”(方干)。我国古代的文学家十分强调炼字,他们认为炼字与炼意、炼句一样重要.都是“锤炼文章”的重要环节,是使文章具有精练美的主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4.
一字生辉     
诗歌用最凝练的文字诠释着最绚丽的情感,用最简单的语言表达出最深刻的内涵。古人作诗是非常讲究炼字的,字炼得好,能够准确地表现事物的特征,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言已尽而意无穷,从而引发读者的联想并体会其弦外之音。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这“闹”和“弄”字就是古人炼字炼出来的。诗歌的炼字如此重要,那么,作为读者如何鉴赏诗歌中炼出的如此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字呢?在教学实践中,我是这样引导学生体会诗歌语言中生辉一字的韵味和魅力…  相似文献   

15.
从诗词语言的艺术表现手法来看,诗词是一种运用各种语言材料和各种艺术表现手法恰当表达丰富内容和情感又极富美感意味的文学文体。所以从诗词语言的艺术表现手法入手来鉴赏中学古典诗词,应该成为中学生学习鉴赏的重点之一。我在这里只就诗词语言表现手法中的炼字、炼句和炼意谈谈认识。  相似文献   

16.
从诗词语言的艺术表现手法来看,诗词是一种运用各种语言材料和各种艺术表现手法恰当表达丰富内容和情感又极富美感意味的文学文体。所以从诗词语言的艺术表现手法入手来鉴赏中学古典诗词,应该成为中学生学习鉴赏的重点之一。我在这里只就诗词语言表现手法中的炼字、炼句和炼意谈谈认识。  相似文献   

17.
议“推敲”     
“推敲”一词,出自一段诗坛佳话:贾岛于驴背上吟改自豪诗作,路遇韩愈车骑,“神游象外,不知回避”,韩愈非但不怪,反而帮助敲定诗句。后世便以“推敲”为“炼字”的诗例之代表,且几乎成为“炼字”的同义语,如刘坡公《学诗百法》谈锤炼;“或一句中炼一字,或一句中炼两字,下笔之时,须要加意推敲。”不过,“推敲”是否能够做为严格意义上“炼字”的典型诗例,却关系到能否从中引出“炼字”基本规律的问题。吴士文《修辞格论述》谈:“炼字之说,比较笼统,没  相似文献   

18.
古人创作诗词时强调炼字、炼句,往往巧用一字或一句,境界大出.古人炼字、炼句的技巧很多.正因为这样,古代诗词才显得灿烂多姿,含蓄隽永,成为宝贵的文学财富.这里简单谈谈几种常见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每一首诗歌,乃至每一句诗句,都有一两句关键的句子或一两个关键词,称为“炼句”或“炼字”。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其中“明”、“疑”、“望”、“思”都是炼字,而最后一句就是炼句,游子思乡的感情透过这些炼字和炼句油然而生。一幅美术作品的命题中,也往往会有炼字或炼词,  相似文献   

20.
对于我国古代诗家词人在追求意境这一审美目标中注重“炼字”的问題,历来论述不少,且有很多高论。尽管如此,也还想谈一点自己的体会。古人常把“吟安一字”当作诗词“工拙”的关鍵。《苕溪渔隐丛话》说得很有趣:“诗句以一字为工,自然颖异不凡,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这个点铁成金的灵丹,自然是指点睛之笔,也就是在意境之“眼”上炼字。《诗人玉屑》说:“古人炼字,只于眼上炼”,《诗法家数》也说:“诗要炼字,字者眼也。”正是此谓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