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素养着重表现在发展和提高学生的“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这五个方面的能力.本文就从应用·拓展的角度来简单地说一说:如何通过仿写这一普遍的手段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2.
吴茱萸提取物的抗氧化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吴茱萸提取物清除羟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02^-)的作用。方法:用硫酸亚铁和过氧化氢反应产生·OH;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产生·O2^-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吴茱萸正丁醇提取物1、正丁醇提取物2和乙醚提取物对·OH和·O2^-的清除作用。结果:三种提取物及Vc清除·0H的IC50分别为145.0、141.0、335.0、2.3μg·mL^-1;正丁醇提取物1清除·O2^-的作用无法测定,吴茱萸正丁醇提取物2、乙醚提取物及Vc清除·O2^-的IG50分别为270.0、0.185、0.0575μg·mL^-1结论:本研究中的三种吴茱萸提取物均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并呈量效关系。吴茱萸脂溶性成分清除·O2^-的作用非常显著,与Vc有相似作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在学生的学法和教师的教法已经面·临深刻变革的情况下,课堂教学的评价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评价的理念、评价的原则和评价的艺术性方面作一些探讨,以求进一步规范课程教学评价行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向量内积公式:a·b=|a|·|b|cosθ(其中θ为a与b的夹角),则|a·b|=|a|·|b|·|cosθ|.  相似文献   

5.
8月15日至16日,浙江省教育厅职成教教研室在杭卅举行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师《法律·生活·职业》课程备课活动,来自全省各地的120多名德育课老师参加了备课活动。  相似文献   

6.
邓友平在《课程·教材·教法》2009年第3期撰文指出,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课程评价是课程实施取向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在应试的重压之下,考试成绩成为衡量教育教学效果的首要目标。因此,课程评价体系与课程资源的相关程度决定着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7.
内容简介: 《哈克贝利·芬历险记》是《汤姆·索亚历险记》的姊妹篇,故事几乎是接着《汤姆·索亚历险记》叙述下去的。故事一开篇,主人公哈克贝利·芬就跳出来作了一番自我介绍.并申明了他和汤姆·索亚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解救圣婴     
黑皮 《红领巾》2010,(7):96-97
全名:里卡多·伊泽克森·多斯·桑托斯·雷特 生日:1982年4月22日 国籍:巴西、意大利 现效力俱乐部:皇家马德里  相似文献   

9.
观点     
《福建教育》2009,(12):2-2
【对教学成效的反思有利于教师信念的重构】李国强、邵光华在2009年第10期的《课程·教材·教法》上撰文指出,一般来说,教师信念是指教师在教学情境与教学历程中,对教学工作、教师角色、课程、学生和学习等相关因素所持有且信以为真的观点和看法。教师信念对教师教学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新课改带来很多新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0.
张晓林 《中国德育》2009,(12):57-59
美国一名普通教师海伦·姆拉斯拉在当班主任时,每学期末都会为每位同学写一份热情洋溢的评语。若干年后,他的一名学生因公殉职。人们在学生的贴身口袋里发现了一张纸条,是海伦·姆拉斯拉当年写给他的评语。在这位学生的葬礼上,其他学生纷纷告诉海伦·姆拉斯拉:“您给我的评语一直压在我的写字台上,  相似文献   

11.
题目:求证:sin15°·sin30°·sin75°=1/8.该题是现行高.中课本《代数》上册(必修)第229页上的例3.粗看这不过是一个小题,但细究之,该题却闪耀着数学方法的熠熠光辉,它不但涵盖了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的诸多公式,而且从不同角度审视解法亦灵活多变.试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钟建林 《福建教育》2009,(7):F0004-F0004
2009年5月15日下午,第三届“我与新课程”征文颁奖大会暨第二届“智慧·互动·成长”全国青年教师教学风采展示活动在福州市钱塘小学拉开序幕。500多名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相似文献   

13.
一、有关“课程”的界说 “课程”一词在汉语中,最早出现于唐宋时期。唐孔颖达在《五经正义》里为《诗经·小雅·小弁》的“奕奕寝庙,君子作之”句注疏,道:“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依法制。”“课程”一词主要指学习的范围、领域、时限、进程等,也含有所分担的某种工作的程度之意。  相似文献   

14.
梅芳 《福建教育》2010,(6):36-37
笔者曾经对人教版教材课后“思考·练习”的落实情况进行抽样调查,发现:每班随机抽取的10名学生中,二年级上册课后“我会填”部分,78%学生填写了,但有教师批改的仅占20%;高年级“资料袋”“阅读链接”基本作为学生自学材料,课堂上很少被关注,课外也没有相关拓展。可见,课后“思考·练习”不受重视是当今阅读教学的普遍现象。领会、把握课后“思考·练习”的编写意图,用好“思考·练习”,有助于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  相似文献   

15.
观点     
【要确立“学习性评价”在课程与教学中的地位】丁邦平在《课程·教材·教法》2008年第9期撰文指出,“学习性评价”是“发生在教师和学生日常教学互动中的评价”,“渗透于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教学与评价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通常很难在两者之间划清界限”。“学习性评价”理论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与学生有效学习的视角出发,  相似文献   

16.
一.说课设计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快慢,即加速度大小与力有关,也与质量有关。 ·通过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定量关系。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   

17.
引入和研究了与H(·,·)-增生映射相关的广义变分包含.借助预解算子,给出了与H(·,·)-增生映射相关的广义变分包含的迭代算法和收敛定理.  相似文献   

18.
说明:本文以青岛·泰山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七一九)(以下简称《教材》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9.
通过“阅读·理解·应用”过程,培养学生归纳和严谨求实的作风;培养学生探索发现能力、应用知识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理念下的探究式教学案例——科学探究:摩擦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在课程实施中倡导以“主动·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探究性学习方式,本文就现行初中物理教材中“科学探究:摩擦力”一节的探究式教学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