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高考》2009,(7)
世界海洋最深处为北太平洋西部马里亚纳群岛以东的马里亚纳海沟(11034米)。马里亚纳海沟为一条洋底弧形洼地,延伸2550公里,平均宽69公里。主海沟底部有较小陡壁谷地。1957年苏联调查船测到10990米深度,后又有11034米的新记录。1960年美国海军用法国制造的“的里亚斯特”号探海艇,创造了潜入海沟10911米的纪录。一般认为海洋板块与大陆板板块相互碰撞,因海洋板块岩石密度大,位置低,便俯冲插入大陆板块之下,进入地幔后逐渐溶化而消亡。在发生碰撞的地方会形成海沟,在靠近大陆一侧常形成岛弧和海岸山脉。这些地方都是地质活动强烈的区域,表现为火山和地震。  相似文献   

2.
马谷峰 《地理教育》2010,(10):52-53
误区一:想当然——凭主观想象 案例1:在大陆板块互相挤压碰撞的地带,常形成山脉;在陆地板块内部张裂地带,往往形成裂谷。例题:海底地形中的海岭和海沟是怎样形成的?学生回答:海岭是大洋板块互相挤压碰撞形成的,位于消亡边界:海沟是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张裂而形成的,位于生长边界。从答题中不难发现症结所在,把海底地形的成因等同与陆地地形的成因去分析。  相似文献   

3.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彼此碰撞或张裂,形成了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在板块张裂的地区,常形成裂谷或海洋,在板块相撞挤压的地区,常形成海沟、岛弧、海岸山脉及巨大的山脉。地球上海陆的形式和分布、陆地上大规模的山系,高原和平原的地貌格局,都是地壳板块运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彼此碰撞或张裂,形成了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在板块张裂的地区,常形成裂谷或海洋,在板块相撞挤压的地区,常形成海沟、岛弧、海岩山脉及巨大的山脉。地球上海陆的形成和分布、陆地上大规模的山系、高原和平原的地貌格局,都是地壳板块运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地球表面2/3以上被海洋覆盖,但来自海洋的全球环境数据却极其有限,因而阻碍了我们对海洋中发生的自然现象的理解。实时数据的采集对研究地震、海啸、海底火山喷发及洋底地壳运动等自然现象及灾害的预防至关重要。例如,菲律宾海洋板块向欧亚板块潜没过程中,琉球岛海沟与南海海槽沿线时常有大地震发生,但由于缺少预报,地震给日本等周边国家造成巨大损失。观测系统的高额建设费是阻碍海洋实时观测的因素之一。对此,80年代曾有人建议利用淘汰的海底同轴电缆作为系统传输途径。同轴电缆因传输载量低而在逐步被光纤取代。因此日本科技厅开…  相似文献   

6.
阿碧 《初中生》2013,(1):52-53
"我感觉到一种强烈的与世隔绝,像是在外太空的星球表面。"这是美国导演卡梅隆从马里亚纳海沟归来后的感想。马里亚纳海沟什么样地球上深度大于6000米的海域很少,只占海洋总面积的1.2%。在深海海域,不少地方有海沟存在。海沟是海洋中的沟槽,一般两壁较陡,形状狭长,水深大于  相似文献   

7.
1995年 8月,日本海洋科技中心开发的无人探测机“海沟”号潜到了关岛南部约 300公里处的马里亚纳海沟最深处的 1092米处。在此约 35年前,美国海军对从法国购进的载人潜水船“ Birch Scarf”进行改装后重新命名为“的里雅斯特”号,并将其潜入到该海沟的海底。钛合金操作臂 当时由于没有比重轻的浮力材料,只能将汽油作为浮力材料使用;人乘坐的吊舱是锻钢制的球体,总重量超过 150吨。 Birch Scarf方式的潜水船被称为第 1代潜水船,以海洋科技中心拥有的“深海 6500”为代表的载人潜水船被称为第 2代潜水船。第 2代潜水船与第 1代最大…  相似文献   

8.
本章讲世界的陆地和海洋.是从海陆分布和地形两个方面将陆地、海洋有关甜识结合在一起辨述。“大洲和大洋”一节,先从给学生一个有关地球上海陆分布的整体认识——大部分被海水覆盖入手,进而分别讲述陆地和海洋的划分——七大洲和四大洋,其中介绍了有关陆地和海洋的一些基本概念,但仍以形成大洲,  相似文献   

9.
陆地与海洋     
【考点点击】一、陆地(1)陆地的组成要素和地壳变动:主要造岩矿物。三大类岩石。地壳物质循环的组成、过程及其对地表的影响。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板块运动对地表的影响。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自然界的水循环及其意义。生物在陆地环境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土壤的形成及其在陆地环境中的作用。(2)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地理环境的整体性。(3)陆地资源和地质灾害:陆地自然资源的特点。陆地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资源问题。中国主要自然资源的特点。主要地质灾害及其防御。二、海洋(1)海水的性质和运动:海洋表层平均盐…  相似文献   

10.
深海探秘     
从地球的海陆分布看,我们生活的星球实际上是一个“水球”。其表面约70.8%被海水覆盖,海洋的平均水深是3800米,其中超过2000米的深海区占海洋面积的84%,占地球面积的60%。海洋中最深的海底是位于菲律宾东北的马里亚纳海沟,深度达到11022米,垂直高度超过陆地上最高的珠穆朗玛峰(8848米)。  相似文献   

11.
大海有多深     
《家庭教育》2005,(7B):47-47
问不倒博士说:海洋最深处在北太平洋西部马里亚纳群岛以东的马里亚纳海沟。马里亚纳海沟的平均深度为2550公里。1957年。苏联调查船测到10990米的深度。后又有11034米的新记录。1960年。美国海军用法国制造的“的里亚斯特”号探海艇,创造了潜入海沟10911米的记录。  相似文献   

1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题。向池塘投入一块石头,可以产生一系列同心圆的涟漪。海啸就类似于这些涟漪。只是产生海啸的不是石头而是具有更大能量的地理运动,如海底山体滑坡、海洋岛屿的塌陷、火山爆发、地震。甚至是小行星或者彗星撞击地球等都有可能引起海啸。到目前为止,引起海啸最常见的原因是海底地震。海底地震通常发生在消亡地带,这里是新的板块产生、旧的板块消亡的地方。当海洋板快与陆地板块的边缘相互卡住时,就会慢慢积聚能量。当两个板块互相分开后,由于能量突然释放就会造成断裂,部分海底上升,部分海底下沉,仿佛上帝伸出无形的…  相似文献   

13.
科技之窗     
地球海洋将在10亿年后干涸据日本科学家的一项研究,地球的海洋将在10亿年后干涸,步火星的后尘,地球上的全部生命将消失。该研究负责人村山成德教授说,考虑水份消失的速度加快,大约在10亿年里,地球表面的最后一批水将会消失。东京工业大学的这篇文献说,海洋沉没在风化层土里,与构造板块一起成为地球中央岩心上的内层。他说,这是所有有水星球生命形成的历史必然。在表面的水份完全消失后,步入生命的灭绝。该校地球和自然科学教授村山成德说,地球的水份消失过程在火星曾发生过。他说,这个报告是根据测量地球表面下的温度和进行2000…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回声测探仪的应用,人们发现,海洋底部同陆地表面一样.崇山峻岭、深沟峡谷此起彼伏,高原盆地平原丘陵交错出现。在大洋的某些地方,地形起伏甚至比陆地表面还要大。例如.已知的大洋海沟最大深度达11000米左右;矗立在5000-6000米洋盆上的夏威夷群岛,仅露出海面部分就达4170米,相对高差近万米,比陆地上的最高峰珠穆朗玛峰还要高。以后,科学家们发现,世界大洋底部竟然还有一条巨大的山系,对它以及对洋底的全面研究,使得国际地学界关于海陆演化的看法,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相似文献   

15.
大约两亿四千万年以前,在我们的行星上生存过巨大的鳞甲动物——恐龙.这些庞然大物占据了陆地、天空、海洋,然而遗憾的是,到了6500万年前后(即中生代末),恐龙却遭到了灭顶之灾.这一起“大宗灭绝”一直是生物学家们的注重中心,他们展开了论战,形成了不同的结论,至今日,这起“大宗灭绝”之事件仍是个不解之谜.  相似文献   

16.
一、编写指导思想和教学内容的选择 受人类对海洋的认识和开发技术的限制,20世纪中期以前,人类对海洋的开发利用,主要体现在渔猎和海上航运方面。海洋对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远不及陆地那样直接、深入和持久。传统上讲,自然地理环境一般指陆地环境,因此,在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地貌、气候、动物、植物、陆地水、土壤这六大要素中,海洋水通常不在其中。  相似文献   

17.
敬畏大海     
说起海洋文学,我梳理了我的阅读,突然觉得占整个地球7/10的海洋和3/10的陆地,在文学范畴来看,恰好形成反比,相差悬殊。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海洋文学还有着拓展的空间和深入的潜力。  相似文献   

18.
谢军 《新高考》2006,(10):55-58
【考点归纳1 1.陆地(l)陆地地形。中国地形的总体特征以及各类地形的特征和分布。(2)三大类岩石。地壳物质循环的过程及其对地表的影响。(3)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板块运动对地表的影响。(4)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自然界的水循环及其意义。(5)中国的外流区和内流区。中国主要湖泊的分布。(6)长江、黄河的概况、水系及水文特征。京杭运河概况。(7)生物在陆地环境形成过程中的作用。(8)土壤在陆地环境中的作用。(9)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地域分异规律。2.海洋(l)世界海陆分布。海底地形。(2)海洋表层平均盐度、温度的分布和变化规律。(3)…  相似文献   

19.
一、知识结构 "陆地和海洋"部分包括两大板块内容——海陆分布和海陆变迁.《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该部分内容标准的要求是:①海陆分布.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②海陆变迁.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都在不断运动和变化之中;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初中生》2007,(7):96-98
与各国的空中边界一样,海洋边界也是无形的。因此。在这些特殊的区域,会实行特殊的划界方法和手段。虽然在海洋上或空气中,我们不能像陆地边界那样树立界桩、界标等明显的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