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 小学常识第三册中《怎样使小水轮转得快》一课,要求学生通过玩小水轮的实验,知道影响小水轮转动快慢的因素。课本中的两个对比实验,由于水流量控制不好,实验效果欠佳,有的学生甚至作出相反的结论。 为此,我将实验装置作了如下改进,收到了显著的实验效果。如下图:  相似文献   

2.
发电站"时,为了让学生弄清楚水力发电的方法和原理,需要学生做一项研究"影响小水轮转动快慢因素"的实验,学生通过该实验可以知道小水轮转动快慢与水位高低、水流量大小、水流冲击小水轮叶片位置3个因素有关,即:水位高、流量大、水流冲击小水轮叶片外侧,小水轮转动快;水位低、流量小、水流冲击小水轮叶片内侧,小水轮转动慢.  相似文献   

3.
在做“研究影响小水轮转动快慢因素”的实验时,要做三组对比实验:水位高和水位低、流量大和流量小、水流冲击小水轮叶片外侧和水流冲击小水轮叶片内侧。在做每组对比实验时,要同时控制一个不同条件和两个相同条件,由于各种原因学生很难同时控制这三个不同的关键点:水位、流量、水流冲击小水轮叶片位置,导致实验现象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在做“研究影响小水轮转动快慢因素”的实验时,要做三组对比实验:水位高和水位低、流量大和流量小、水流冲击小水轮叶片外侧和水流冲击小水轮叶片内侧。在做每组对比实验时,要同时控制一个不同条件和两个相同条件,由于各种原因学生很难同时控制这三个不同的关键点:水位、流量、水流冲击小水轮叶片位置,导致实验现象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我教《小水轮》一课,学生做实验时,发现有的学生把水冲在小水轮的轴上,不管水位提多高,小水轮总是转动不起来。由于水冲叶片的位置不固定,小水轮有时能转,有时不能转;有时转得快,有时转得慢。结果,研究水位高低和水流量大小跟小水轮转动快慢关系的实验,效果很不理想。为了保证研究水位、流量实验活动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6.
现有小水轮是教学仪器厂生产的组合式塑料制品材料,这种小水轮材料轻、体积小,对实验“水流有力量”这个知识点效果是好的。但是正因为它体积小,在进行本课难点“水位高、流量大,水轮转动快”的对比实验时,只要有水冲它,它都能快速转动,水流量大小变化带来的小水轮转动快慢对比不明显,观察效果不好,对突破教材难点有困难。  相似文献   

7.
一、根据学生能力的实际情况,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案进行教学。比如,本地学生对小水轮很陌生,平时没接触过,而学生经常玩风车,风车是靠风力转动的,与小水轮有相似之外,我就利用风车与小水轮结构的相似,自然而然地引到小水轮上。同时,由于小学二年级学生的组装能力还比较差,我就让几个同学为一组,相互协助,共  相似文献   

8.
课前,我给每个孩子准备了一套组装小水轮的器材,以及塑料盘、专用杯、杯底塞、水。一上课,我微笑着摆出小水轮模型,“小水轮。”孩子们惊喜地喊了出来,有的站得高高的想看个究竟,有的显出跃跃欲试的样子,多么想自己也能有一台呀。“你们桌上就有组装小水轮的材料,试一试,...  相似文献   

9.
世界是如此诚实而公平地存在着,而每个人眼中却都有着一个与众不同的小宇宙。不同的人在各自的小宇宙中,发现着不同的色彩,演绎着各自的人生。烈日。沙漠。两个焦渴疲惫的旅人。取出唯一的水壶,摇一摇。一个旅人说:“唉呀,太糟糕了,我们只剩半壶水了!”而另一个旅人却高兴地说:“是吗?真幸运,我们还有半壶水!”其实,人生中的好多事就像那半壶水一样,换个角度,就有不同的心情,不同的答案。  相似文献   

10.
在上《小水轮》一课时,要求学生运用对比的实验方法进行实验。二年级的学生对此知之甚少,于是我在做实验前,首先介绍什么是对比实验,对比实验方法要注意的事项,并反复强调在对比实验中,我们要验证的那项条件不同以外,其它的都要相同。比如说,我们验证水位高是否使小水轮转得快,那么,水落到叶片上的位置,水流量的大小都要是一样的,只有水位可高、可低,并且还做了演示,结果只有少数学生按老师的要求在做,大多数学生  相似文献   

11.
(一)各课的教学重点及能力培养(二)教学材料一览表课次课题教学重点重要能力培养1小水轮通过实验观察,使儿童初步了解到水力的大小与流量、落差和力距有关。培养学生简单制作能力2让儿童认识到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简单实验能力和动脑筋想办法的能力讥相俘3船的故事使儿童了解一些不同用途的船想象力4壶咀高低的科学引导学生把握各种壶的相同之处提高儿童观察事物、’研究事物的能力。5春天-使儿童了解春夭的特征}怡乔祝给黔能刀6桃树和松树使儿童了解两种树在形态上的一些不相同的地方。重点观察桃树。培养观察力7秤让儿童通过称东西的实践,…  相似文献   

12.
一、教学目的1.通过本节课教学,使学生知道关于连通壶的基本知识及其应用。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比较能力。3.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二、教学重点水在相通的容器中,水面总是保持相平。三、教学难点设计对比实验(壶嘴高于壶口、壶嘴低于壶口、壶嘴和壶嘴口高度相平八四、课前准备1.演示材料:漏斗。水、直尺、各种各样的茶壶(日常用)、壶嘴高低不同的投影片等。2分组实验材料:每组各一套壶问号壶是低嘴壶,2号壶是壶嘴与壶口相平的,3号壶是高嘴壶)。五、教学过程(-)通过观察导入新课1.首先在黑板上贴出三幅壶…  相似文献   

13.
一、研究背景与过程在小学数学“分数的意义与运算”这一领域的教学中,常常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后,学习“分数大小比较”这一内容。在进行这一内容的教学时,由于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不同,会有不同的课堂教学过程。为此,笔者与杭州崇文实验学校的部分骨干教师,对运用两个差异较大的教学设计进行“分数大小比较”的教学过程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的基本过程是选择两个教学班,对这两个班的学生进行前测和个别访谈,主要了解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程度和对分数大小比较方法的掌握情况,然后分别对这两个班运用两种不同的教学设计进…  相似文献   

14.
<正>哪壶不开提哪壶从前,有对父子开了一家小茶馆。知县白老爷是一个贪财好利的主儿,经常来白吃白喝。虽然父子俩受不了,有气,但也没办法。有一段时间老掌柜病了,小掌柜司炉掌壶。等老掌柜病好以后,发现县太爷再没来了,问其缘由,小掌柜一笑说:"我给他沏茶,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吹牛从前宰羊时放完血,屠夫会在羊的腿上割开一个小口,把嘴凑上去使劲往里吹气,直到羊全身都膨胀起来,用刀轻轻一拉,皮就会自己  相似文献   

15.
《小水轮转了》(苏科版)一课,我曾上过好多次,总觉得这课教学材料好找,课堂上学生容易动起来,但偏偏每次研究课也好,示范课也罢,课都上得平平的,没有出现我期待的效果,我不得不重新审视起这节课的教学。 《小水轮转了》一课教材的编排顺序是:做个小水轮——使小水轮转起来——怎样使小水轮转得更快——看一看各种各样的小水轮。我  相似文献   

16.
八、力学实验(六) 25.小水轮实验 实验用具与材料: 小水轮、脸盆、水杯、水等。 实验方法与步骤: ①用手分别以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小水轮,注意观察、力的大小与小水轮转动得快慢有什么关系; ②把小水轮放在脸盆里(如图),用水杯在相同的高度上、以大小不同的流量,用水冲小水轮叶片的外端,注意观察水的流量大小与小水轮转动得快慢有什么关系; ③同②把小水轮放在脸盆里,用水杯在距小水轮不同的高度上,以相同的流量用水冲小水轮的叶片,注意观察水杯距小水轮高度大小与小水轮转动得快慢有什么关系。  相似文献   

17.
“壶”与“壸”不同。“壶”字容易错写成“壸”。如:①火炉上茶壸的盖子被水蒸气冲开了,壸盖巴哒巴哒地抖动着。小瓦特探索地问:“奶奶,茶壸里有什么东西?”②百龙矿泉壸例①见中师语文课本《文选和写作》第三册第141页。该书1986年版,1994年第八次印刷。已有八届学生用过此书了,却至今未见勘误。例②见《中国电视报》1992年1月21日第八版,这是一篇醒目的广告,正值春节时发行。两例中的四个“壸”字,均应改写为“壶”。  相似文献   

18.
在汉语拼音教学中,我本着“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的思想,想方设法设计环节使学生易于接受,牢固掌握。如:一、声母“b”与“p”的音,学生一时辨不清,我就发给他们每人一张纸,让他们挡在嘴前(别粘在唇上).发“b“”p”音。学生们在发音中比较,在比较中体会发音的不同,反复练习几次,很快发现发“b”音时纸片动得幅度小,甚至不动(因为不送气);发“p”音时,纸片动得幅度大(因为送气)。同样,教学“d”与“t”“、g”与“k”“、j”与“q”“、zh"与“ch”都用此法,学生有了兴趣,很快分辨清楚了音近字母的发音。二、复…  相似文献   

19.
1.换位思考——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假如”班主任应以“爱”字为中心,经常设想“假如我是学生”、“假如学生是我的孩子”。作教师的一般都有一颗爱心,都很爱学生,但施爱的方式和手段不同,带来的教育效果会截然不同。作为班主任,应少把“爱”字挂在嘴  相似文献   

20.
壶用热水器(也叫热得快),是一件普通的家用小电器。由于它便利、小巧,深受广大家庭的喜爱。可是在使用时,有些人常常忘记操作规程:水开后,忘记拔电插销就拔出热水器;烧上水后,因某种原因忘记了,造成水被熬干。这既损坏了热水器,又很不安全。为此,我设计了“安全壶用热水器”,它可以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