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丛书从广视角、多侧面揭示了徽文化发祥之地--歙县的深广文化内涵.丛书揭示了徽文化崛起之谜明清两代徽商所积累的大量财富奠定了徽文化的经济基础,千百年繁荣的封建宗族构成了徽文化的社会基础,尊奉程朱的新安理学构成徽文化的基本内核.丛书介绍了徽文化在徽戏、新安画派、新安医学等方面的主要建树.丛书还介绍了徽州古村落等文化遗存.  相似文献   

2.
丛书从广视角,多侧面揭示了徽文化发祥之地--歙县的深广文化内涵。从书揭示了徽文化崛起之谜:明清两代徽商所积累的大量财富奠定了徽文化的经济基础,千百年来繁荣的封建宗族构成了微文化的社会基础,尊奉程朱的新安理学构成徽文化的基本内核,丛书介绍了徽文化在徽骊,新安画派,新安医学等方面的主要建材,丛书还介绍了徽州古村落等文化遗存。  相似文献   

3.
奥林匹克文化作为世界先进文化的一部分,它的指导思想——奥林匹克主义,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徽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缩影,包含着中华儒文化的精髓,它的指导思想——新安理学,在中国思想史上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比较研究发现:奥林匹克主义和新安理学在倡导教育、和谐发展、树立模范等方面的追求十分相似.这给中西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增强了信心,为奥林匹克文化在中国的宣传消除障碍,也为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4.
基于徽文化的旅游商品设计是以徽文化为思想基础与价值取向的设计活动,其核心价值的内容包括主体人的价值,客体徽文化、旅游、商品的价值及设计自身的价值,其拓展价值在于,探究、揭示出的是以徽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与以旅游商品设计为个案的现代设计之间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5.
作为我国三大地域文化之一的徽文化,历史脉络悠久,精神内涵丰富,其经由影像媒介所呈现的美学问题值得深入探讨。通过对当代影视作品中徽文化符号的梳理与考察,有助于我们了解其中的符号表达、符号表征与美学内涵,进而把握当代徽文化的脉络。本文基于徽文化符号在影视作品中的视觉形象构成、叙事空间构建以及美学符号承载精神内涵展开论述,尝试总结徽文化的影视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6.
徽文化作为我国三大地域文化之一,拥有丰富的资源,然而这些资源却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徽文化旅游发展受限,因此有必要把徽文化旅游与生态旅游融合起来发展。论文从旅游资源、产品、市场、支持系统等方面对徽文化旅游与生态旅游融合发展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徽文化旅游与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徽派艺术是集艺术性、主题性、探索性、创新性于一体,形式多样、题材广泛、意韵丰沛,富有鲜明的徽文化元素。融会贯通,油画新安,当代安徽油画离不开徽派艺术的母体,其发展与前景将和徽派艺术血脉相连,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新安油画。本文将从徽派艺术的建筑、雕刻、版画和新安画派中的造型风格阐述其对当代安徽油画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8.
徽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范例,胡适因为父母的教育和家乡环境的熏陶受徽文化的影响很深。胡适自身对徽文化也有重要的影响。胡适与徽文化的地缘关系十分重要,它反映了传统文化因素在胡适的文化思想背景中发挥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它反映了胡适对待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态度,传统与现代在胡适的身上是并存的而不是对立的。  相似文献   

9.
中国新安全观是对传统安全理论的超越,是当代中国实现伟大复兴的新宣言,是新时期下中国发展国家关系的准则。中国新安全观是以中国新安全观核心要义为基础、以国家安全观和亚洲新安全观为支撑的国家安全战略。以国家利益论评析中国新安全观,可以完整、准确、科学地从安全、经济、政治、文化等国家利益的核心方面说明中国国家利益对中国新安全观的需要,深刻揭示中国新安全观的全面性、先进性、时代性和发展性。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中华主流文化传承与创新代表的徽文化,休闲与休闲体育早以自己独特的内涵和表现形式存在于民族悠久的历史中.通过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实地调查等方法,初步探讨了徽文化的休闲观,总结出了以“理”释“仁”、以人为本,实现“天人合一”,体验生命快乐和宗族“同乐”的超前自由休闲观等.目的在弘扬徽文化和为现代休闲研究提供更多的理论借鉴和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11.
新安医学     
《黄山学院学报》2006,8(3):F0003-F0003
新安医学是中华医学中独具特色、有重要地位和影响的医学流派。新安医学名医家众,名医著多,从宋代至清末,新安医家有史料可查的名医就有668人,有225人撰、辑了461部医学著作,新安医著涉及经典著作的注释整理,临床诊治经验的总结,古医著的辑复,类书与丛书的  相似文献   

12.
遵循中共十七大对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提出的新要求,应在以下三个新起点上推进徽文化研究:一是提炼徽文化的基本价值,二是增强徽文化的时代性,三是推进徽文化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3.
徽州文化旅游资源,正面临生态环境恶化等冲击,文物现存大量流失,应该在徽文化人文资源的研究、保护和开发利用上,立法、管理、推介各方面同时采取有力措施,使徽文化旅游得到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徽州古建筑在中国古建筑之林独树一帜。皖南古村落的规划特征明显且极具艺术性。探寻其成因渊源,论证皖南古村落的规划融合了晋唐文化与自然境界,融入了风水文化、儒商文化及徽商文化,体现出徽文化的深厚底蕴,是徽文化的物化表现。  相似文献   

15.
徽文化门类众多、内容广博,和寿春楚文化同为安徽具有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在现今新文化产业大发展的背景下,具有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与发展。皖南古建筑的类型样式与设计风格既融会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精髓,又创造出极其鲜明的区域特色和个性特征,皖南古建筑不仅融入了皖南地域的自然景观,而且蕴藏着徽文化丰富而深邃的人文内涵,体现着徽文化的审美取向。  相似文献   

16.
徽文化是中国三大文化之一,其英译研究具有重大意义。对于目前徽文化英译中词汇空缺、句法结构差异、缺乏对"美"的文化考量等现象,译者应采用增译及意译的方法翻译词汇,构建完整的句法结构,把握原文整体意象,以满足原文的修辞和审美需求。  相似文献   

17.
徽文化是我国三大地域文化之一,既有鲜明的特色和浓郁的区域特征,又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而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关联度高,两者的融合发展,能够促进区域经济的良性循环,徽文化因旅游业的带动而发扬光大,旅游业因徽文化的融合而富有更深的文化内涵.针对目前徽文化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现状和不足,提出新的策略与构想,从而更好地满足现代社会不断增长的文化旅游需求.  相似文献   

18.
以“徽州古道”和“徽剧”为素材,将“徽文化”代表性元素融入音乐作品创作,从作品创作来源、创作过程、艺术特色、创作特征、思想衍生、价值影响等方面进行阐述和解析。基于徽州文化创新转化模式探索实例,提出要汲取“徽文化”精华、将传统文化多元化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张恨水是徽文化氛围中成长起来的作家。他对徽文化的坚守多于开拓。张恨水所接受的文化和他的人生经历造就了他自有的人生、人格和品位,造就了他的文学贡献。  相似文献   

20.
徽州文化是颇具特色的一种地域文化;徽州民谚、民歌与民谣是徽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有关于此的英译研究在徽文化研究领域尚属空白。以徽州民谚、民歌、民谣与徽文化的关系为切入点,探寻其英译策略,可以在译语中传真与重构徽州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