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7 毫秒
1.
对永州市中小学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永州市中小学学生家长文化层次偏低、对"体育、艺术2+1项目"了解程度不高,但非常支持和需要"体育、艺术2+1项目",家长将学校、家庭和社会相结合作为学生接受"体育、艺术2+1项目"的重要手段;家长最想让孩子参加的体育项目是球类项目、艺术项目是绘画类项目。  相似文献   

2.
<正>江苏省如皋市从2005年开始在部分初中及小学进行体育、艺术"2+1"项目的试点;2006年在全市乡镇中心小学和初中逐步推广;2008年在积极推行阳光体育运动的过程中,调整思路,重新定位,有机整合,以阳光体育运动为导向,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大力推行体育、艺术"2+1"项目,把深入开展体育、艺术"2+1"项目的研究与构建校本课程相结合,  相似文献   

3.
<正>让体育去打造学生的健康身心,让艺术去陶冶孩子们的美好情操。11月2日,教育部在宁波市北仑区举行了全国中小学体育、艺术2+1项目推进会议,交流、观摩全国"体育、艺术2+1项目"实施以来的经验做法,研究、部署  相似文献   

4.
“体育、艺术2+1 项目”体育技能类项目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天津市现行的"体育、艺术2 1项目"为实证材料,运用问卷法、专家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其体育技能类项目学习领域各目标之间的相对重要性和交互效应进行矩阵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体育技能类项目优化进行探究性研究。结果表明,构造的天津市市区部分中小学校"体育、艺术2 1项目"体育技能类项目学习领域各目标权重的专家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并优化出体育技能类项目、开设顺序以及对学习领域目标的直接和间接支持度。  相似文献   

5.
杨磊 《体育教学》2012,(4):71-72
国家开展"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的核心任务之一,是让每一个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通过学校的体育学习与活动,能够熟练地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国家教育部的"通知"还要求,各地各校要开齐开足音乐、体育、美术课程,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把"体育、艺术2+1项目"的相关内容纳入教学计划中,创新教学  相似文献   

6.
<正>现在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各有关学校高度重视体育与艺术"2+1"项目推进工作,体育与艺术2+1项目有它独特的价值,但其价值观念要很快被地方性教育所吸纳,则需要一个实际体验的过程。如今,在地方性教育中,偏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推动体育、艺术2+1项目的广泛实施,2010年11月2日教育部在浙江宁波举行全国中小学‘体育、艺术2+1项目’推进会议,旨在交流、观摩全国体育、艺术2+1项目实施以  相似文献   

8.
《体育师友》2015,(6):40-42
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调研等研究方法对"体育、艺术2+1项目"有效运行的个案进行分析。南昌市东湖区作为江西省内实施"体艺2+1项目"的先行者,其体育类项目运行的有效经验,对于阳光体育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直接的借鉴与指导意义。有效运行经验总结:制定科学方案,凸显校园特色阳光体育;行政主导的过程监督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多渠道组织活动,助力竞技体育;多途径的宣传教育,集合社会各界力量。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凤凰山庄特色的旅游资源为个案,通过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在全域旅游视角下对山西省体育旅游进行调查研究。结论:(1)凤凰山庄拥有丰富、独特的自然体育旅游资源,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空间;(2)凤凰山庄的体育旅游资源具有巨大的发展机遇;(3)凤凰山庄体育旅游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某些景区的开发力度欠缺。建议:(1)对凤凰山庄体育旅游资源深度挖掘;(2)"旅游+体育"开发模式;(3)"体育+旅游"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0.
<正>一、前言为落实教育部关于在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以及《中山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开展"体育、艺术2+1项目"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认真落实"阳光体育健身工程",改变学生在校体育锻炼时间有限、活动项目匮乏、学生参与低、管理难度大、时间不落实、场馆器材落后、学生兴趣不高等状况,我校自2010年9月至今开  相似文献   

11.
在实施和落实"体育、艺术2+1项目"过程中,不同地方、不同学校都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非正常问题,如:人为挪用课堂、偷梁换柱、分组不合理、管理不到位、评价体系不完善等等,它们或多或少的影响甚至阻碍了活动的开展。作者根据问题针对性的提出了一定的讲解问题的方法。希望"体育、艺术2+1项目"能够真落实到位,真正为学生的体育和艺术发展服务,让学校培养出新一代的各具才艺的人才。  相似文献   

12.
区域性推进“体育、艺术2+1项目”的思考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体育、艺术2+1项目"(以下简称"2+1项目")是教育部为了落实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推动学校体育和美育的改革与发展,逐步推进的一项重要项目工程。其含义是通过学校的课内外体育教育和艺术教育活动,让每个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都能较好地掌握  相似文献   

13.
运用调查统计等方法研究各省市体育高考方法及项目设置的基本情况,分析并反思其中存在的差异及不足。提出形成"1+1"(身体素质测试+专项技术测试)的考试方法和"5+8+X"的项目设置模式,旨在统一各省市体育高考的方法和项目设置模式。  相似文献   

14.
体育艺术学的出现是国家美育与体育相融合的重要体现,但对体育艺术学的认识和研究仍相对滞后。为了探索我国体育艺术学的研究热点,本文以中国知网中涉及"体育艺术"的期刊文献为资料来源,采用词频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描述当前体育艺术学的研究热点,并对其进行分析与解读。研究认为:从1981年至2021年,体育艺术学研究可以分为缓慢发展期、快速增长期和相对稳定期;研究热点主要聚焦于"体育、艺术2+1项目"、艺术教育、学校体育等。基于此,本文认为:体育艺术学研究具有明确"双减"政策下学校教育的新思路和厘清"新文科"背景下高校学科的新定位两方面的时代使命。  相似文献   

15.
王德刚 《体育学刊》2013,20(1):68-70
“体育、艺术2+1项目”对学生体育技能的学习要求高于课程标准对同一水平学段学生技能学习的要求,这决定了学校体育只有调整现有的教育教学模式,才能顺利实现“2+1项目”目标.教师教学任务调整而其他教学要素不变的“专家教学模式”可有效发挥教师专项特长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打下坚实的技能基础.部分课时学生按所选项目重新组成班级进行学习的“专选教学模式”可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学习中得到系统而高效的运动技能提升.而“专项社团模式”可有效拓展学生课外体育活动载体,巩固学生的运动技能体系.专家教学模式、专选教学模式、专项社团模式逐阶递进且各有侧重,对稳步推进标准相对较高的“体育、艺术2+1项目”工程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国学校体育》2021,(2):42-44
<正>运动技能是学生体育锻炼的基础,缺乏运动技能是学生不参与体育锻炼的重要原因[1],因此,学校体育非常重视学生运动技能的学习。教育部2011年就提出在义务教育阶段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即通过学校组织的课内外体育教育和艺术教育活动,让每名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能够掌握2项体育运动技能和1项艺术特长,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  相似文献   

17.
<正>2014年广州市番禺区教育局以"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为平台,鼓励广大体育教师积极开展体育课堂教学改革,最大化发挥体育教师的专业特长,让每一名学生在体育课堂享受特色项目体育教师的授课。以此为契机,番禺区围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这一主题,积极探索关于"体育大课堂"这一教学组织形式的创新与实施,研制下发《番禺区中小学"体育大课  相似文献   

18.
运用Cite SpaceⅢ可视化分析软件,以1981-2019年CNKI收录的1779篇体育艺术领域研究论文为数据,绘制体育艺术领域研究的论文发文量、高产作者、机构、关键词、前沿和演化等知识图谱,旨在全面把握国内体育艺术研究动态,为大中小学体育艺术理论研究与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研究表明:1.国内体育艺术研究进程可分为低潮徘徊期、快速发展期和相对稳定期三个阶段;2.艺术体操与"体育、艺术2+1项目"、体育舞蹈与艺术表现力、体育教学与教学艺术、体育艺术专业人才培养与艺术教育、艺术院校与体育课程改革等研究是学者关注的热点;3.部分高产作者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研究团队,与其他高产作者合作程度较低;4.体育院校是体育艺术领域研究的主要机构,研究机构之间合作非常疏散,基本处于一种各自为营的状态;5.围绕"艺术院校"、"人才培养"和"艺术表现力"三个关键词来展开的有关体育艺术人才培养和艺术教育研究是当前的研究前沿;体育教学-艺术-体育舞蹈-教学艺术-教学-体育艺术-体育院校-艺术院校-艺术表现力-人才培养-艺术教育这一主线则是国内体育艺术领域研究的演进脉络,有关中小学美育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将成为下一个科研热点。  相似文献   

19.
基于国家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大背景,研究采用文献调研、问卷调查、实地考察、专家访谈等方法对浙江省中小学校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的状况进行调查与分析,揭示实施过程中所存在问题,提出完善"体育、艺术2+1项目"工作的对策与建议,为政府主管部门制定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调查法,运用统计学原理,对南岳衡山体育旅游的前景进行分析,提出南岳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要以产业市场发展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据,并完善"体育+旅游"模式,建立新的开发模式,充分挖掘体育与旅游两大产业优势,全方位,多角度实施对南岳衡山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