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自我决定理论的基本内容对518名大学生进行心理测量和模型构建,目的在于了解锻炼动机的内化和行为促进的机制,同时寻找一个有效的干预手段,为培养学生自主锻炼和终身体育锻炼习惯养成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社会支持使外部动机逐步内化为内部动机,研究获得一个能够预测和解释大学生锻炼自主动机、锻炼意向和行为的简洁模型;(2)锻炼动机的内化和行为促进过程中,3种基本心理需要具有不同的中介作用,自主需要的中介强度最大,属于完全中介。(3)社会支持对大学生锻炼自主性动机、锻炼意向与锻炼行为影响显著,是内化动机和促进锻炼行为的有效干预方式。  相似文献   

2.
基于自我决定理论(SDT)构建结构方程模型(SEM),探究教练员自主支持、基本心理需要与自主性动机影响运动员心理疲劳的路径机制。结合本土化研究取向,采用问卷调查法对344名现役少体校排球运动员进行整群抽样调查,利用AMOS19.0对SEM进行验证。研究结果:(1)教练员自主支持、基本心理需要与自主性动机均可显著预测运动员心理疲劳(P<0.001);(2)基本心理需要、自主性动机在教练员自主支持与运动员心理疲劳间起显著中介作用,具体由3条路径产生的间接效应组成,即教练员自主支持→基本心理需要→运动员心理疲劳(β=-0.26,P<0.001)、教练员自主支持→自主性动机→运动员心理疲劳(β=-0.04,P<0.001)、教练员自主支持→基本心理需要→自主性动机→运动员心理疲劳(β=-0.09,P<0.001);(3)基本心理需要、自主性动机在教练员自主支持与运动员心理疲劳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基本心理需要→自主性动机的链式中介起完全中介作用。结论:通过SEM拟合度验证,有效支持自我决定理论预测模型可以有效解释中国运动员心理疲劳程度。教练员自主支持、基本心理需要的满足和自...  相似文献   

3.
目的:以基本需要理论为基础,探讨感知到的教练员自主性支持通过基本心理需要为中介对运动员疲劳和训练满意感影响的路径模型。方法: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相结合。对13名国际健将级运动员进行访谈,并对840名大学生运动员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17.0和AMOS18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建立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教练员自主支持、3种基本心理需要与疲劳负相关,与训练满意感正相关。教练员自主支持预测3个基本需要,即能力需要、关系需要、自主性需要正向预测训练满意感,负向预测疲劳。结论:基本需要理论在中国运动员中是适用的,能力需要和关系需要是教练员自主支持和疲劳、训练满意感的中介。  相似文献   

4.
通过探讨我国中学生在体育课上的自主支持感、身体自尊及生活满意感之间的关系,验证基本心理需要和身体自尊的中介效应潜变量路径模型,对基本心理需要理论(Deci&Ryan,1985)进行了检验.1 200名6至9年级的中学生参与了自主支持感、基本心理需要、身体自尊及生活满意感的量表测验,结构方程模型各项拟合指标指数支持了假设模型.结果显示:各变量之间呈正相关关系,且相关性均非常显著,基本心理需要在自主支持感与身体自尊关系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而身体自尊在基本心理需要满足与生活满意感关系间也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为促进青少年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中学体育课老师有必要营造一种自主支持的课堂氛围,满足学生心理发展的三种基本需要;基本需要理论在强调集体主义文化的中国中学生体育课堂中的适切性良好.  相似文献   

5.
以自我决定理论为基础,检验能力、自主和关系感对自主支持感与学生的动机定向之间关系的中介作用。采用问卷法对232 名小学4~6 年级 的女生进行调查,结构方程模型的结果显示:学生知觉到的来自体育教师的自主支持对能力、自主和关系感这3 种基本心理需要有着显著的预测作 用,同时,每种基本心理需要对学生的动机定向有着显著的预测作用,基本心理需要对自主支持感与学生动机定向之间的关系具有完全中介作用。 因此,为了使学生形成自主的动机定向,体育教师应该尽量营造自主支持的教学情境来满足学生基本的心理需要。  相似文献   

6.
魏瑶  李迎 《湖北体育科技》2022,(12):1035-1038+1097
目的 自主性动机是激发与维持青少年身体活动的重要动力系统,为了探讨基本心理需要感知对青少年身体活动自主性动机和参与行为的影响机制。方法 本研究对323名中学生随机样本进行心理和行为问卷测量。统计分析自主、能力、归属等基本心理需要感知,自主性动机和参与行为的均值及相关系数矩阵,并运用AMOS软件对变量数据进行结构方程模型拟合,修正模型路径并获得最终潜变量模型。结果 能力需要感知(β=0.524, p<0.01)、自主需要感知(β=0.376, p<0.01)直接影响参与行为,能力需要感(β=0.313*0.672,p<0.01)、自主需要感(β=0.202*0.672, p<0.01)和归属需要感(β=0.496*0.672, p<0.01)通过自主性动机中介路径,促进身体活动参与行为。结论 自主需要感知通过能力需要感知、自主性动机的链式中介路径,间接促进青少年身体活动参与行为。  相似文献   

7.
《体育与科学》2019,(2):115-120
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提升青少年体力活动水平促进体质健康意义重大。采用父母支持问卷、锻炼行为调节量表和青少年体力活动问卷,对1084名青少年进行抽样调查,运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探讨父母支持、锻炼动机与体力活动的关系,试图构建父母支持促进青少年体力活动的路径模型。结果表明:1)父母支持能正向预测青少年体力活动;锻炼动机各维度(外部调节除外)能正向预测青少年体力活动;2)锻炼动机各维度对青少年体力活动影响效果不同,体现为自主性动机比控制性动机影响大;3)父母支持通过两条路径影响青少年体力活动,第一条路径是直接影响,第二条路径是通过内部调节动机间接影响,即内部调节动机在父母支持与体力活动之间起中介作用。这启示我们,父母支持水平的提高有助于青少年自主性动机、体力活动水平的提高,父母为青少年创建良好的支持性环境,是提升青少年体力活动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体育锻炼对大学生攻击行为的影响以及情绪调节能力与领悟社会支持的中介和调节作用。方法:采用体育活动等级量表、情绪调节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以及攻击行为量表对南昌市各高校451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构建有调节的中介模型,运用Bootstrap方法对中介效应进行检验,采用process4.1对模型进行分析。结果:(1)大学生体育锻炼与情绪调节能力、领悟社会支持(r=0.66,p<0.001)(r=0.70,p<0.001)呈显著正相关;体育锻炼与攻击行为(r=-0.65,p<0.001)呈显著负相关。(2)情绪调节能力在体育锻炼与攻击行为之间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其部分中介效应值为-0.04,占总体效应的21%。(3)领悟社会支持调节了情绪调节能力中介效应的后半路径。结论:体育锻炼负向预测大学生攻击行为;体育锻炼对情绪调节能力起正向预测作用;情绪调节能力正向预测领悟社会支持;情绪调节能力和领悟社会支持负向预测大学生攻击行为;情绪调节能力起部分中介作用;领悟社会支持通过情绪调节能力影响攻击行为的后半路径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究大学生心理需要满足程度对体育锻炼行为的内在机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428名在校学生的心理需要满足、锻炼动机、锻炼行为进行测量,运用三步中介回归分析锻炼动机对心理需要满足和锻炼行为的中介作用。结果显示:大学生锻炼的心理需要满足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锻炼动机水平比较高,锻炼行为不足;由于锻炼动机的加入,心理需要满足中自主需要对大学生锻炼行为的回归系数由0.162降为0.144,能力需要对大学生锻炼行为的回归系数由0.105降为0.096。锻炼动机在心理需要满足和锻炼行为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教师在教学中,需考虑学生的自主选择,重视学生的心理需求,内化学生的锻炼动机,促进大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将青少年课外体育锻炼时间、频次、强度及锻炼内容等4个影响因素作为因变量,选择青少年课外体育锻炼后心理效益作为果变量分别建立回归模型,探讨影响因素对心理效益的影响力度,为今后青少年课外体育锻炼健身处方的科学设计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