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王春节 《现代企业教育》2014,(14):F0003-F0003
随着市场元素多元化的发展,按照人才的不同发展要求对人力资源进行匹配,并且相应的产生不同的员工培养模式。在保证企事业单位员工的执行力的基础上,依靠企事业单位文化以及员工的执行能力,提高团队和个人的职业素养是在激烈竞争中培养人才最根本的要求。本文依据作者的工作情况对现代管理中的企事业单位员工的培养情况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与分析。  相似文献   

2.
当前,中职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其职业素养与企业需求有不小的差距。笔者在用人单位实地走访和调查发现,不少企事业单位正在运用中华传统文化来培训和培养员工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那么,作为中职教育应该也能够在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的基础上,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贯穿中华传统文化,以此来改善和提升中职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本文就此进行了理论阐述和举措探讨。  相似文献   

3.
大学毕业生是国家建设的主要人力资源,是企事业用人单位技术和管理岗位上的主力军.大学毕业生人文精神素质修养的程度,不仅关系到大学毕业生本人能否被录用,能否顺利升职,更会直接影响到所在企事业单位整体文化氛围营造效果,也会关系到企事业单位文化留人机制的正常运行.所以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充分认识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对毕业生职业生涯和对用人单位健康发展的重要性,并需不断探索和完善人文精神培养的路径,这对指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推进企事业全面稳健发展,都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是很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人才是企事业单位最重要的并且需要不断开发的资源,人力资源在单位所有的资源排序是处于第一位的,因此科学的开发并且积极地调动单位员工的工作能力,最大限度的使用这种资源,才能为单位创造更多的财富,促进单位的整体性能发展。本文着重对企事业内部员工的工作热情以及积极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人才是企事业单位最重要的并且需要不断开发的资源,人力资源在单位所有的资源排序是处于第一位的,因此科学的开发并且积极地调动单位员工的工作能力,最大限度的使用这种资源,才能为单位创造更多的财富,促进单位的整体性能发展。本文着重对企事业内部员工的工作热情以及积极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企业文化建设是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生生不息的物质和精神支柱。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不仅是改革发展的需要,也是进一步提高广大员工综合素质的需要,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需要,一个企业如果没有自己富有特色的文化,员工的思想就可能成为一盘散沙,就难以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7.
一、企事业单位需要的思想素质 高等教育培养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专门人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要求往往要通过企事业单位的用人部门反映出来,高校培养的学生其思想素质是否适庆用人单位的需要,一方面要看这些单位对人才思想素质的要求,另方面就要看大学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  相似文献   

8.
随着办公现代化进程的飞速发展,各企事业单位对员工的办公软件操作能力的要求也日益提高。本文介绍了高职院校学生的办公软件实训内容的设计、实训组织方式、实施过程与考核形式。  相似文献   

9.
一、明确培养目标,加大实务教学课程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财经学校的培养目标应是面向基层企事业单位,从事会计核算与会计事务的管理工作者。按照培养目标要求,财经学校在教学课程安排上,应加大会计实务教学课程,压缩文化和专业理论课程。在学期安排上,前四个学期学生在校学习文化和专业课,后两个学期安排学生到实习企业顶岗实习。使培养的学生在知识结构方面,达到具有一定的文化和专业基础知识,在能力结构方面,达到具有从事行业会计实务操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职业技能、社会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表达能力等职业素质能力是高职生就业与创业的基本能力.在近年来企事业单位的人才招聘过程中,几乎所有的用人单位都要求毕业生能做、能说、能写、有组织能力并拥有某个方面的特长.高职院校在培养企事业单位所需要应用型人才的过程中,应加强社团文化建设,以社团活动为平台,培养高职生的就业与创业素质能力.  相似文献   

11.
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职业教育要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不断推进体制创新、制度创新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安排学生到企事业单位顶岗实习的探索与实践,表明这是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缩短工作适应期、提高就业质量和就业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坚持生涯自主发展指导思想,坚持全员、全域、全程、全局的原则建立完整持久的开发体系,以便突破个人与组织的隔阂,缩小学习与工作的距离,缩小现实与未来的屏障。而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就需要政府在立法、经费、基础建设等方面做出努力,学校则要加强生涯教育和辅导,而企事业单位需要变革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建立员工与组织协调发展的机制,社区也需为此完善交流和学习的网络。  相似文献   

13.
随着市场经济的加速发展,我国的会计工作进一步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各企事业单位也对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提出了更高的岗位要求。为适应企事业单位的用工需要,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培养工作也面临新的挑战,各高职院校通过加强对会计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更好的服务于地方经济,满足我国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有各行各业,有固定的机关厂矿,也有流动分散的企事业单位,如地质勘探,森林采伐,铁路、桥梁建设,供变电线路架设以及水上、陆路交通运输等,而  相似文献   

15.
纵观我们的常态课教学,大家基本上都已达成共识,即课堂上要安排交流与讨论环节,以示领会了新课改精神,契合了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时代要求.于是课堂上学生应以小组为单位,围绕某一问题而进行讨论,最终得出结论并向全班宣布.这样的课堂气氛活跃,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仔细分析便会发现,有些课堂学生并没有进行有效的讨论,没有从讨论中有所收获,只是为"论"而论,当然也就达不到教学的目的了.为切实提高课堂效率,讨论环节需要巧设计、巧安排.  相似文献   

16.
职工高等学校与企事业单位密切合作,是“坚持一要改革二要发展的方针,使成人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引自《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改革和发展成人教育的决定》)的关键.实践证明,凡是与企事业单位合作搞得好的,学校就办得兴旺,朝气蓬勃,凡是没有与企事业单位合作,或者合作得不好的,学校就办得萧条,不太景气.为了适应水利建设事业发展关于培养人才的需要,长江职工大学在从事职工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中,积极争取有关企事业单位的通力合作,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企事业单位在招聘和用人标准上越来越强调综合能力素质,而目前高校并没有把大学生当做自己的"客户"来对待,也没有把企事业单位当做自己培养出的学生的"客户"来对待。本文试图将创新贯彻人本管理、追求零缺陷管理、力求实现精益管理思想应用于教学管理中,以提升高校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高校校园绿化是校园环境建设和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也是展示学校形象的窗口之一.培养一支懂技术、会管理的绿化员工队伍对高校园林绿化养护工作尤为重要.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地处自然和文化双遗产景区,校区既有搭配种植的梅花、玉兰、海棠等常见园林植物,也有自然生长的具有观赏性的臭牡丹、水麻、野棉花等野生植物;既有陆生植物,也有水生植物;既有容易管护的高大乔木,也有需要精细管理的草本花卉.因此要求园林绿化员工具备一定绿化管护知识和技能,对绿化员工进行了培训尝试,为高校绿化员工培训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就业需求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和高校人力资源专业本科生的问卷抽样调查,深入了解了企事业单位对人力资源专业本科毕业生的能力需求以及学生对自身的认识,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希望能为高校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提供借鏊,也使该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有更加广阔的就业前景。  相似文献   

20.
计算机应用专业利用学校、师资等优势,通过打造高效的服务平台和优质的服务团队,加强建设对外合作交流能力,并精心制作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最终构建成计算机社会服务新模式。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开展计算机社会服务可为地方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输送大量的人才,整体提升区域内企事业单位的员工计算机能力水平,同时,通过社会服务专业也促进了课程体系改革,提升了师资队伍力量,提高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加强了校企之间的合作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