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查卫方 《化学教与学》2013,(6):94-94,55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是初中化学中唯一模拟生产实际的演示实验,但是由于在实验室条件下,获得一氧化碳不太容易及考虑到实验安全,一些学校常采用视频实验。文章就如何获得一氧化碳及实验产物的验证作一些归纳与讨论。  相似文献   

2.
研制了一套“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装置,巧妙设计了一个全封闭的反应体系,一氧化碳的制备、一氧化碳与氧化铁的反应、产物检验和尾气处理的一体化设计,优化产物铁的检验方法,大大提高了实验的安全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3.
初中化学第三章第五节一氧化碳的性质实验,由于一氧化碳有剧毒,点燃而爆炸,一般化学教师怕做这一类实验。但化学教学的实验性与直观性强,做好一氧化碳的可燃性、还原性实验,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为此,我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对该实验装置进行了以下改进(附图)。  相似文献   

4.
教学目的:1.通过实验和实验分析,使学生掌握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了解其用途;2了解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在性质上的差异;3.了解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毒性及其对环境的污染,加强环保意识.教学重点: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在性质上的差异.教学方法:实验演示,分析对比,实验准备:1.演示实验:课本【实验5-10]和埃验5-11,2投影灯片:煤炉里煤层上方的蓝色火焰;CO与COZ的性质对比.3录像:小老鼠煤气中毒4.实验改进:封闭式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银.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间匐我们已经学过,碳在空气…  相似文献   

5.
改进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教材中的实验大都是验证性实验,我们在教学时要改变传统的实验模式,让学生主动操作、探索,得出结论。如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演示实验,我改为探索性实验,在教学中首先进行预习点拨:一氧化碳能与氧气反应,它能否象氢气一样夺取氧化铜中的氧呢?两者还原氧化铜的装置是否相同?请同学们先思考下列问题,再设计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装置:①通入的一氧化碳能否都与氧化铜完全反应?②如何使未反应完的一氧化碳不散逸到空气中?③如何检验生成的气体?④应将氢气还原氧化铜的装置作哪些改进?  相似文献   

6.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是用于说明一氧化碳的还原性的实验 ,但沿用教材上的演示实验装置存在以下不足 :装置、操作复杂、费时 ;反应体系开放 ,容易污染环境 ;一氧化碳不能完全与氧化铜反应 ,造成一氧化碳的浪费 ;实验现象不明显。为缩短时间、简化操作、便于观察和防止污染环境 ,我们对原实验进行了如下改进。一、实验用品1 50mL锥形瓶、1 50mL烧瓶、分液漏斗、玻璃导管、双孔橡皮塞、橡皮塞、连有螺旋状铜丝的橡皮塞、石棉网、酒精灯、石灰水、甲酸、浓硫酸等。二、装置图改进装置如附图中B所示。附图 实验装置三、实验步骤1 检…  相似文献   

7.
初中化学教材中给出了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的两种装置 ,其一是用气球收集尾气 ,其二是点燃尾气。这两种装置中 ,由于玻璃管水平放置 ,生成的二氧化碳不易排出 ,从而阻碍一氧化碳与氧化铜接触 ,使得反应进行的时间较长 ,现象也不明显。结合木炭还原氧化铜、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的装置 ,对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做如附图所示的改进。改进后的装置有以下优点 :实验节省时间 ,通过对比实验 ,实验用时只有原来的 1/ 3。现象明显 ,一氧化碳和氧化铜能够充分反应 ,用原来一氧化碳的一半量 ,也可以看到明显的现象。所用仪器少。另外 ,通过…  相似文献   

8.
浓H2SO4H2C2O4NaOH溶液初中化学课本对一氧化碳的可燃性、氢气的燃烧及氢气与空气的混合气体爆炸两个实验只作了梗概的叙述,本文拟详述这两个实验的具体做法。一、一氧化碳的可燃性实验1.制备一氧化碳(1)取5克左右草酸晶体放入小烧瓶内,再注入25毫升左右的浓硫酸,按图1所示的装置装配好仪器。(2)用酒精灯给烧瓶加热,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用排水法收集一氧化碳气体。取一个集气瓶放入水槽中,先注入三分之二体积的水(留三分之一体积的空气),然后收集满一氧化碳气体(得到一氧化碳和空气的混合气体),用毛玻璃片盖好后上下…  相似文献   

9.
初中化学在研究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时,安排了一个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这实验仅用以说明一氧化碳的一个性质——具有还原性,而我对该实验的装置只稍作改进(如下图),就可以对一氧化碳的诸多性质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关于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操作,初中化学教材(82年2月第一版)119页实验3-12中介绍为“往玻璃管里放入氧化铜粉末,加热,然后通入一氧化碳”,实验装置图为: 我们就实验过程及尾气的吸收作了如下改进,改进装置图见图2。鉴于一氧化碳与空气的混和气体的爆炸极限  相似文献   

11.
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借助生活中的一些日常用品改进实验,常常可以使学生更直观地观察到实验现象,而且能激发学生对实验的兴趣,本文结合本人在实验教学中的一些做法,谈谈小气球在初中化学实验中的应用。一、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中收集尾气工业上炼铁的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的反应,在实验室里,利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时,为了防止未反应的一氧化碳排放到空气中造成污染,可以利用一只小气球收集尾气代替用酒精灯燃烧尾气,可以使学生直观感受到实  相似文献   

12.
教材中的一氧化碳使氧化铜还原成铜的实验,没有回收一氧化碳,将会污染空气。因此,我把这个实验做了如下改进。 1.实验装置:如附图所示。 2.实验过程先通入一氧化碳气体,估计试  相似文献   

13.
在初中化学一氧化碳的教学中有两个演示实验;一氧化碳的可燃性和还原性实验。这两个演示实验可以集中成一次实验全部演示,同时还可以总结出一氧化碳的其它性质。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14.
王斌  陆庭銮 《化学教学》2023,(10):64-66
教材中模拟炼铁实验存在有毒气体泄漏、一氧化碳不纯引起爆炸等风险,不利于课堂上演示。基于工程思维模拟工业炼铁的原理,将木炭与二氧化碳高温反应与一氧化碳高温还原氧化铁的实验作一体化创新设计,同时改进加热方式并融合注射器的功能,再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检验产物的成分,体现了简约、安全、环保、工程性、思维性、一体化的实验创新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5.
1引言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2001版,九年级上册)第118页“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装置见图1),有几点不足。(1)需要用甲酸和浓硫酸来制取一氧化碳,有的农村初中学校不一定有甲酸,增加了实验的难处。(2)反应前需要先通一会儿一氧化碳,以排尽玻璃管里的空气,防止发生爆炸。但一氧化碳通多久难以把握,如果通入一氧化碳的时间过短,则加热时极易引起装置爆炸;如果通入一氧化碳  相似文献   

16.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的改进建三江农管局创业农场中学校朱广君初级中学课本化学第三章第五节,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钢实验,照课本实验方法进行操作,步骤和实验装置不尽合理。课文中说的意思是先往玻璃管中放入氧化铜粉末,通入一氧化碳;然后加热……按先通入一氧化碳,...  相似文献   

17.
某化学活动小组,在实验室设计了两种除去一氧化碳中混有少量二氧化碳的实验方案:方案一: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炽热的木炭粉一氧化碳;方案二: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一氧化碳.以上两个实验方案中,较好的是哪个?请说明理由.《哪个实验方案好》答案方案二.与方案一相比,方案二能将一氧化碳中的少量二氧化碳除尽,反应不需要加热(或实验装置简单),操作简便.哪个实验方案好!河南@夏晓雨  相似文献   

18.
在学习初中化学第五章第一节《一氧化碳的性质》时,沿用教材上的演示实验装置存在以下不足:学习一氧化碳性质时,需要较大量的一氧化碳,一氧化碳的用量难以估量,造成浪费;实验次数较多,实验现象不明显;反应体系开放,容易污染环境。尾气处理也存在弊端:教材上是将未反应的CO和产生的CO_2收集在一个塑料袋中,若CO和产生的CO_2量大,很容易使塑料袋炸裂,而导致污染。用点燃的方法处理时,实验开始通入一氧化碳并同时点燃尾气,则点燃的是一氧化碳和  相似文献   

19.
利用自主研发的微型实验仪器设计了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微型实验装置,检验了实验中生成的黑色粉末,证明在用酒精灯加热的条件下一氧化碳能够将氧化铁还原为铁。  相似文献   

20.
1.实验前是否要检验一氧化碳的纯度?为什么? 答:是.因为点燃或加热混有空气或氧气的一氧化碳混合气可能有爆炸的危险,因此实验前必须检验一氧化碳的纯度. 2.实验开始时,刚向玻璃管内通入一氧化碳,能不能立即就给玻璃管内的物质加热?为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