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课程理念的核心就是把学生的发展作为教育教学的归宿和宗旨。教师作为新课程改革的践行者,其作用既体现在课程的实施与二次开发上,更体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的主导作用上。教材是课堂教学的主要载体,是核心资源,因此实现新课程目标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活用教材——“用”教材“教”。其最终目的就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各种素养,从而达到由“教”走向“不需教”、从“学会”走向“会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阐述新课程实验教学的现状以及实验教学的发展趋势。以福建省普通高中化学新课程实验教学暨高三教学工作研讨会的实验教学片断作为研究蓝本,总结出目前实验教学的特点,即重视挖掘教材,强调学生对实验细节的观察与思考、重视教材实验的改进与创新,强调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重视观念教学。强调学生化学观念的建构与生成、重视实验教学生活化,强调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得出要加强实验教学,夯实实验教学基础、倡导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开发富有地方特色的实验课程新体系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地理新课程提出要“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由此可看出,新课程在教学理念、目标制定、评价机制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所以新老课程的转变,是教师面临的一大挑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城市也是一个重要的地理研究问题。无论是教学大纲还是课程标准都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具体要求,但各版本教材的处理方式却很不一样。本文就城市有关问题将老人教、新湘教、新人教三个版本的教材进行对照。  相似文献   

4.
“提高每个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实施生物新课程的核心任务。为完成这个核心任务.新课程倡导探究性学习,以此作为实施新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孙国华老师执教的《细胞膜——系统的边界》一课,在实施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感悟科学方法等方面,做了有益且有效的尝试,对如何实施新课程、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做出了很好的诠释。  相似文献   

5.
处于粤北山区的乐昌市于2004年秋季按要求实施了高中新课程。作为乐昌市的一名英语教师,我在此谈谈实行高中英语新课程后的一点心得体会,以便抛砖引玉。一、以教材特点为出发点,确立教师的角色——“因特网”和“双语教师”新教材涵盖地理、历史、物理、化学、政治、艺术及文学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各地初中化学教学也已陆续进入了新课程的实施阶段.在使用新教材,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化学实验教学成了许多教师关注的热点.新教材和老教材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新教材把以往教材上的大量验证性实验改为科学探究、设计实验、实践活动等,实验不再分为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改革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模式,建立开放的化学实验教学模式;弱化演示讲授,强化实验探究;改变传统的“照方抓药”式的学生实验,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设计,在“做科学”的实验中学习科学,逐步提高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7.
苏美华 《教学月刊》2011,(12):63-64
新老教材最大的区别在于课程理念的差异,化学课程的核心理念为通过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切忌新教材老上法,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重眼前轻长远。教师要深入理解新课程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化学新课程的实施体现了新的教育理念,在课程目标上注重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在课程结构上重视基础,体现课程的选择性;在课程内容上体现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在课程实施上注重自主学习,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在课程评价上强调更新观念,促进学生发展.而化学考试是检查学生学习成果和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化学测试和评价对新课程的实施起“指挥棒”的导向和调控作用,所以探究新课程教学模式下化学试题的设计,必将成为化学试题研究工作者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我作为一名一线教育工作者,谈谈化学试题的设计问题,旨在抛砖引玉.[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实施要在深刻理解《化学课程标准》和对新教材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适度"教学。《把握新课程教学的度——谈对化学新课标和新教材的理解》一文阐述了新课程教学要在深刻理解新课程理念和内容标准的基础上,准确把握教材的知识结构、知识深度、知识广度以及有效进行探究性学习和评价等问题,可供进入新课改的教师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上海市二期课改高二化学教材第十章是"学习几种定量测定方法",本章内容体现了化学课程改革新课程标准中加强实验、适当增加定量实验比例的要求,新课程在定量实验中更强调实验的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相似文献   

11.
2008年江西省开始实施新课程改革,课改既是一种挑战,又是一种机遇.无论哪个年龄层面的教师,面对新课改都是“新教师”,都应该有危机感,与其被动适应,不如主动出击.于是,我在暑期就开始上网参加了新课程培训,开始深层次研究《化学课程标准》,认真分析内容标准,进行化学教育就不仅要重视知识技能教学,更强调从生产、生活的角度出发,要求“通过实验探究”“通过实验事实”“查阅参考资料”等学习活动来认识和了解所学知识.“新教师”实施新课程,当然不能再“穿新鞋走老路”.  相似文献   

12.
焦彦平 《物理教师》2007,28(8):14-15
江苏高中全面实施新课程已经一年了,本人作为高一物理教师也亲身实践了一年新课程,下面我就谈谈个人对新课程的一点粗浅感受.1新教材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但仍有值得商榷的地方1.1新教材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1.1.1新教材强调三维目标的实现,突出探究理念.新必修教材在内容安排  相似文献   

13.
洪君 《成才之路》2009,(7):61-61
新课程标准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为此。教师不能就教材讲教材,而要立足于教材而又不拘泥于教材,一切从实际出发.把教材讲“活”.把学生激活”.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14.
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征之一。化学实验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实验探究是化学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新教材的突出特点。通过调查发现,新课程实施以来,学生的实验能力不仅没有得到加强,反而被严重地削弱。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既不是课改的错,也不是教材的错,而是课程的实施者——教师对实验教学“形”与“神”出现误解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时下 ,被冠以“我国基础教育领域一场深刻革命”的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全国大部分地区予以实施 .新课程在理念、教材和评价上 ,不妨换一个视角——从新课程评价理念窥视新高考数学试题 ,我们会理智地发现 ,作为选拔性考试 ,“甄别”仍是其基本功能 ,但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已不同程度地体现了新课程发展性评价的理念 .本文试着对其分析 ,以期抛砖引玉 .一、突出体现思想和智慧的“知识与技能”在影响学生学习成效的心理变量中 ,“知识与技能”是智慧因素 .新课程评价突出了体现数学思想和智慧的“基础知识与基…  相似文献   

16.
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实施后,高中化学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化学感到迷茫——内容多、结构乱、学习困难和讲解麻烦是高中化学教师和高中学生的共同感受。通过本人对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三年的使用,本文就积累和总结的一些经验和方法作一阐述,希望在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中起到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杨天焕 《教学月刊》2008,(10):41-42
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入,新课程越来越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无论在知识体系的编排上,还是在版本的设计上,化学新教材都有着老教材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在新课程实施的这段时间里,我对自己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反思,用新课程的理念,重新审视那些曾经被视为经验的观点和做法。对比老教材,化学新课程确实在许多方面都存在优越性,至少它在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方面存在以下几大优点。  相似文献   

18.
在新课程英语教学中,我们要必须与时俱进,转变自身教育理念——把“教教材”变成“用教材”,从而依据教材充分挖掘、开发课本教学资源,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形成有效的学习效果,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苏教版(国标本)新教材,是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编写的一套十分优秀的教材,有些教学内容的编排很有利于学生开展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相对于新教材的原苏教版教材就有些欠缺了,教学内容的编排相对陈旧。如何利用老教材来实施新课程?如何在数学课堂中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呢?本人就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分数化成小数”这一教学内容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20.
<正>我省实施高中新课程进入好几年了,随着新高考方案的变化,高三化学总复习是中学化学学习非常重要的时期,也是巩固基础、优化思维、提高能力的重要阶段,高三化学总复习的效果将直接影响高考成绩.在高三复习过程应如何正确理解并应用教材、课标和考纲,选择怎样的教与学方式?笔者在此结合我省实施新课程的具体情况,提出对新课程下高三化学总复习教学策略的思考.1.领会新课标、依据新考纲,立足基础,强调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