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婚内强奸是个值得关注的社会现状,婚内无奸的说法在现代社会是站不住脚的。而且为了更好地维护妇女权利,促使妇女自身的独立,有必要确立婚内强奸的犯罪化。  相似文献   

2.
婚内强奸是否应定强奸罪,在学界有否定说、他罪说、折中说和肯定说。否定说的缺陷在于未能认识到,妻子是独立的个体,婚姻不是性权利的让渡,配偶权不能当然实施性暴力,同居权也只是请求权;他罪说未能清楚识别婚内强奸行为的侵害法益——妇女的性的自主权,因而也不正确;折中说额外给婚内强奸增加时间条件,缩小了强奸罪的外延。从犯罪特征看,婚内强奸具有社会危害性和刑事违法性。从法律原则看,婚内强奸违反了婚姻自由原则,认定婚内强奸行为构成强奸罪并不违反罪刑法定原则。  相似文献   

3.
“婚内强奸”犯罪化是当今世界各国刑法发展的一个总体趋势,也是当前我国刑法理论与实践中最富争议的问题之一。本文评析了“婚内强奸”犯罪化的学术之争,试图通过一种宏观的刑法学思考为“婚内强奸”在我国刑法理论与制度层面上的存在寻找到合适的立足点,并针对相关问题求得较为合理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4.
王艳 《华章》2013,(32)
中国封建宗法制下,妇女的地位低下,承受着封建君权、族权、父权和父权的压迫,妇女的法律地位十分低下。但是在男尊女卑的社会中,居“卑”的妇女,若一旦犯罪中国传统社会刑罚对妇女是“从轻”的,我们从汉代和唐代看法律都可以看到刑罚对妇女的体恤,但是这并不能改变妇女卑弱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黄清明 《红领巾》2005,(2):13-16
婚内强奸是个值得关注的社会现状,婚内无奸的说法在现代社会是站不住脚的.而且为了更好地维护妇女权利,促使妇女自身的独立,有必要确立婚内强奸的犯罪化.  相似文献   

6.
婚内强奸与妇女人权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婚内强奸是从古至今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婚内强奸产生的原因,是妇女与男子在人权上的不平等。建议将婚内强奸犯罪化,只有加强和完善婚内绍奸的立法和司法工作,才能切实保障妇女的权利。  相似文献   

7.
目前学术界对非婚生子女的探讨较多,成果颇丰,然而,对强奸犯罪中生育角色缺失的法律探讨很少,有也是散篇短论,系统成果几乎为零。本着“以人为本”的精神和“弱者倾斜保护”的原则,剖析了强奸犯罪中生育角色缺失的概念、特征、及其制度完善的必要性和矫正措施,指出应该单独建立强奸犯罪中生育角色缺失法律制度,并从立法及政府、社会等方面全方位地研究矫正措施,以图对该制度的完善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婚内强奸是否应定强奸罪,在学界有否定说、他罪说、折中说和肯定说.否定说的缺陷在于未能认识到,妻子是独立的个体,婚姻不是性权利的让渡,配偶权不能当然实施性暴力,同居权也只是请求权;他罪说未能清楚识别婚内强奸行为的侵害法益--妇女的性的自主权,因而也不正确;折中说额外给婚内强奸增加时间条件,缩小了强奸罪的外延.从犯罪特征看,婚内强奸具有社会危害性和刑事违法性.从法律原则看,婚内强奸违反了婚姻自由原则,认定婚内强奸行为构成强奸罪并不违反罪刑法定原则.  相似文献   

9.
婚内强奸是个值得关注的社会现状,婚内无奸的说法在现代社会是站不住脚的.而且为了更好地维护妇女权利,促使妇女自身的独立,有必要确立婚内强奸的犯罪化.  相似文献   

10.
社会性别分析是一种以社会性别理论为指导的分析问题的方法。文章在对妇女性自由权利及其限制进行法理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社会性别分析方法对婚内强奸非罪的理论进行了质疑和批判。指出“婚内强奸非罪论”及其理论基础“女方承诺论”反映了男性权力对女性的压迫。首先.它们从内容上实现了对女方性自由权利的彻底剥夺;其次,它们将男性的意志强加于女性;最后,它们歪曲了婚姻的目的。“婚内强奸非罪论”不但使为人之妻的那些妇女的性自由的权利得不到法律的保护,而且,对这种权利造成了更大的威胁和侵害。  相似文献   

11.
尽管印度于1983年通过了刑法修疋案,但其法律体系仍不能有效规制强奸罪,也许有必要从被害人角度唤醒他们自身对权利的认知,同时提高司法介入的效率。印度宪法第21条规定,妇女和男人平等享有生存权和自由权,因此当前的问题不是被害人是否有保持身体完整的权利,而是能否采取紧急措施根除犯罪,让妇女在当前和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处于安全。由于其他因素的存在,致使可能单纯通过颁布新的法令或扩大法律执行机构等方式不能遏制犯罪,所以立法目的和法院办案思维可作适当调整,考虑将妇女权益尤其强奸罪被害人权利作为明确的保护范畴。既然该种犯罪属于社会一法律交叉问题,那幺时于政府、妇女组织及法律制度来说。当务之急是给予妇女及时的救济。  相似文献   

12.
龙小虫 《成长》2006,(1):91-92
广西南宁三塘镇某小学教师梁宏贤涉嫌强奸、猥亵14名小学生一案最近受到广泛关注。此案关注的焦点,一是当下教师的素质问题,二是幼女的代理律师张树国提出“处女膜物质化”概念。张树国律师坦言,提出“处女膜物质化”的概念,实际上是对法律的一种迂回变通,是试图对法律拒绝刑事案件精神赔偿的突破。  相似文献   

13.
秋凌 《科技文萃》2001,(3):162-164
美梦破碎 最近几年,大部分美国政府机构和非政府组织都对妇女、儿童进行跨国界“性开发”或是强 迫他们当苦役的行为一律称为“贩卖”,美国的新法律对这两种行为都予以禁止。据不完全 统计,美国犯罪组织每年通过贩卖人口所获取的利益高达70亿美元,纽约的“少女教育与指 导服务中心”的负责人劳埃德说:“这些被贩卖的女孩过的可不是朱丽娅·罗伯茨在《漂 亮女人》中过的日子,我们为那些真正受到虐待的姑娘提供帮助,以前她们很少得到足以改 变命运的帮助。” 说起来可怜,那些被用假签证或是被藏到货物中卖给美国妓院的女孩多是被人贩子拐骗、 购买或是以提供工作机会为由骗来的,其实在被卖到妓院前,这些姑娘就遭受到打骂、强奸 等非人折磨。她们被关进密不通风的黑屋子里,被迫为一些连语言都不通的男人提供性服务 。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被贩卖的妇女、儿童的遭遇没有什么改变,也就是他们绝大多数成了性 奴隶,但犯罪的形式有所变化。在过去20年里,性奴隶贩卖已变成组织严密的跨国运作的国 际犯罪,这种犯罪组织在越南战争期间就形成了,战争结束后迅速在菲律宾和泰国等东南亚 国家滋长起来,一开始是为了满足那里的外国军人的性欲,后来为到那里旅游观光或是度假 的美国 人、日本人、加拿大人和欧洲国家的男子提供性服务。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男子到东南亚旅游 的一个目的就是逛妓院,享受性服务。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女人又成了这些国际犯罪组织 猎获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王齐刚是我几年前接触到的一个男孩子,如今算来,他入狱已经3年多了。他犯的是“强奸杀人罪”。这个罪名本身没什么稀奇的,我们在法院里工作,各种案件见得多了。但是,谈到家庭教育,我却常常想起他来,可以说,他的毁灭更多地是因为父母对孩子的要求过高。那年他读初三,本来正处于紧张的学习阶段,但他却强奸并企图杀死邻居的一个女孩。案件发生以后,没有人相信他会犯罪,连他的父母、老师都不相信。王齐刚并不是被黄色网站或黄色书籍误导走上犯罪道路的。他本来学习不错,但是在他上初中以后,数学成绩越来越不好了,几次都数学考试…  相似文献   

15.
男字由“田”“力”两部分构成。“田”指在田地里耕作;“力”的本义是古代的一种农具,就是“耒”(lěi)。在田里劳动是古代男人的主要职责,所以用“田”“力”来表示男人。女字是一个象形字:一个女子跪坐着(古人席地而坐),双手温文地放在胸前。“女”的本义就是“妇女”。不过,在古文中有时借为“汝”(rǔ,意思是“你”)。“男”和“女”@李乐毅  相似文献   

16.
当前青少年犯罪的预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天魁 《甘肃教育》2009,(12):10-11
在许多发达国家,青少年犯罪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而在我国,青少年犯罪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且呈现出新的特点:一是犯罪类型“多样化”。不仅有打架斗殴、流氓滋事,而且盗窃、抢劫、强奸案件也不鲜见。二是犯罪年龄“低龄化”。很多青少年11岁-12岁开始犯罪,14岁-16岁达到犯罪高峰年龄,  相似文献   

17.
强奸,是一种严重侵犯妇女人身自由、危害妇女身心健康,破坏社会治安秩序的犯罪。它还常常造成被害人精神失常、重伤、死亡或自杀等严重后果,对社会危害极大,因此,对这类犯罪分子,要依法从重从快严厉打击。要准确认定强奸罪,做到稳、准、狠地打击这类犯罪分子,其关键就在于证据。强奸案件中的证据来源,受着强奸案件自身特点的制约。在通常情况下,强奸案件的发生,除了被害人和犯罪分子外,没有第三者在场,这样,被害人的陈述就成了强奸案件中证据材料的主要来源之一,它不仅是被害人对犯罪分子的控诉,也是我们查情案件事实、证实…  相似文献   

18.
关于在《科普法》中是否应删除“伪科学”一词,之所以近来成为一个广泛的社会争论热点,与这一讨论实际上聚焦了我国社会环境良性建设和学术环境良性建设中的诸多重大的冲突因素大有关系。如果“伪科学”问题值得法律关注。那么应当在《刑法》和《教育法》中进行设置。在《科普法》中出现匪夷所思。“伪科学”一词在科学发展史上是一个常见提法。没有准确定义。一些新的科学理论最初也被冠以“伪科学”受到某种势力的打压而难以得到承认和传播。是“科学”还是“伪科学”更是法律所没有能力判断的,因此在法律中删除“伪科学”一词具有合理性。一是并不影响法律对以任何名义恶意欺骗的犯罪进行打击和惩罚;二是保持了法律的纯洁性和理性原则;三是维护了宪法规定的公民的认识自由、思想自由和科学研究自由。由于科学认识理性尚未在中国完全建立,一方面有些人科学认识理性素质低下。对现代科学成果盲目质疑。幼稚地宣称有“最新重大科学成果”发现;另一方面有些人以打击“伪科学”为名,不自觉地对科学创新活动形成了严重的阻碍。并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科学资源持错误的虚无化的态度。成为不利于科学发展的社会环境因素。只有培养公民的现代哲学认识理性和现代科学认识理性。才能够逐渐消除我国科学创新领域出现的这些低级现象,形成真正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良好的学术环境和社会环境。从而使我国建立“创新型国家”与“和谐社会”的政治目标得以尽快实现。  相似文献   

19.
最近我发现,刚满六岁的儿子纬纬染上了一个让人既尴尬又反感的“恶习”——只要挨着人坐下,就喜欢模别人下体的“重要部位”。不论是大人小孩男人妇女,他都要笑嘻嘻地摸,神态还有些暖昧。男人们还好一点,只当是小孩子调皮淘气,妇女尤其是年轻姑娘可就受不了了,尴尬万分,  相似文献   

20.
“罪刑法定原则”是我国刑法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是法律常识教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含义是:什么样的行为是犯罪以及对构成犯罪的行为如何处罚,必须由刑法预先规定。也就是说,只有法律才能规定犯罪与刑罚,只要法律没有规定,便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