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圆皮蠹Anthrenus verbasci Linnaeus在安徽1~2年发生一代,以不同龄期的幼虫越冬,4月下旬部分越冬幼虫化蛹、另一部分继续以幼虫形态存在直至再次越冬.5月上中旬成虫羽化,5月中下旬产卵,每雌产卵4~45粒,6月上中旬卵孵化,以幼虫为害昆虫标本和各种仓储物.常温下各虫态历期分别为;卵期19.7天,幼虫期5~7个月(越冬期除外),蛹期13.8天,雌虫寿命为21.4天,雄虫寿命为16.3天.食料和温度严重影响其生长发育速度.用1.5%甲敌粉放入标本盒内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2.
栗瘿蜂Dryocosmus Ruriphius Yasumatus在安徽黄山市1年1代,以初龄幼虫在被害栗芽内越冬。成虫于6月上旬开始羽化,6月中旬为羽化盛期,6月中旬开始产卵,8月下旬大部分幼虫孵化,在芽内短期取食,于9月下旬开始在芽内越冬。  相似文献   

3.
枣桃六点天蛾年发生2代,以蛹在表土层越冬,越冬代蛹翌年5月上旬开始羽化,5月下旬~6月上旬为发生盛期。第1代成虫7月上旬羽化,7月中下旬为发生盛期。幼虫经6龄。4龄开始为暴食期。幼虫对枣叶利用率为47.55%,排粪率为37.4%。粪便含水量1~4龄占49.54%,5~6龄占55.56%。幼虫排粪共1335粒,共重4639mg。成虫趋光性强。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了稻纵卷叶螟成虫的性比、寿命.产卵.潜在生殖力以及不同温度对其产卵的影响;不同的世代成虫性比不同,其变化范围为1:0.8—1.3;成虫的寿命平均为4.7天;雌成虫一般产卵2—3次,总产卵量为101.38±38.153粒/雌;但其潜在生殖力达223 8粒/雌。根据实验结果,组建了以温度为自变量的产卵模型.  相似文献   

5.
3年研究结果表明:沿黄稻区稻象虫1年发生1代,仅以幼虫在土中越冬。春季越冬幼虫化蛹羽化,稻田插秧后产卵危害,孵化幼虫沿稻茎入土危害稻须根。稻象虫发生程序与土质、耕作栽培方式等因素有关,沙壤土稻田重于粘土稻田,单季稻田重于麦稻轮作田,秋季免耕田重于秋耕田。成虫羽化后在土蛰留8-9d,出土时已发育成熟。成虫早晚活动,具有假死性,有一定飞翔能力和趋光性。稻象防治应以农业防治为基础,配合药剂防治。具体措施:提倡秋耕种麦;水稻插秧时多耕多耙,人工打捞泥水中土上浮成虫集中消灭;插秧后1周用3%呋喃丹G1.5-2.0kg/mu,拌细土撒施或40%甲基异硫磷Ec75ml/mu,兑水喷雾,防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印楝素处理对果蝇生长、发育及繁殖有显著影响.当印楝素处理浓度为1μg/mL时,果蝇成虫质量下降10.49%;幼虫期历时、产卵历时、卵孵化历时及羽化历时各期历时分别延长4.15%,28.64%,10.17%,12.01%;蛹化率、羽化率、繁殖率下降极显著,分别下降44.38%,33.70%,71.27%.当印楝素处理浓度为5μg/mL时,果蝇成虫质量下降14.53%;幼虫期历时、产卵历时、卵孵化历时、羽化历时分别延长7.29%,47.29%,20.06%,23.46%,果蝇蛹化率、羽化率、繁殖率分别下降46.74%,41.69%,82.12%.研究数据提示印楝素对幼虫及成虫生长过程影响较小,印楝素抑制果蝇生长主要通过抑制其变态发育及繁殖过程.  相似文献   

7.
一切生物都要经过生长发育以及产生后代的阶段。有许多生物产生后代后,马上就死亡,如昆虫中的家蚕及蜉蝣在产卵(产精子)后就死亡。 家蚕属昆虫纲、鳞翅目、蚕蛾科。虹吸式口器。家蚕的蛹在茧中经过12~15天后变成蛾,自己咬破茧爬出来。蚕蛾(家蚕的成虫)的口器已经退化,不能吃任何食物,生活所需的水分、养分和能量,完全是在幼虫期储存起来的。从茧中爬出来的蚕蛾,5~10分钟后即不停地扇动着双翅。雄蛾、雌蛾急于交尾,交尾时间大约10~15分钟,交尾后雌雄分开。雄蛾大约经半小时死亡。雌蛾产卵后大约经6个小时也死亡…  相似文献   

8.
荔枝蒂蛀虫繁殖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室内实验观察了荔枝蒂蛀虫的羽化日周期、交配日周期、产卵趋向和交配行为等,结果表明:荔枝蒂蛀虫的羽化高峰期和交配高峰期主要集中在晚上20:00-22:00,其中交配以三日龄为最多,其交配时间可持续20-90min,荔枝果实所散发出来的气味对荔枝蒂蛀虫雌虫的产卵有较强的引诱作用,其结果对何时进行雌蛾性信息素的提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金纹细蛾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纹细蛾在河北翼东地区一年发生5代,以蛹越冬,主要以幼虫潜食植物叶肉为害。各代成虫发生盛期分别为:越冬代4月15-18日;第一代5月23-28日;第二代6月22-7月2日;第三代7月20日-8月5日;第四代8月16日-9月4日。利用性诱剂防治金纹细蛾效果显著,5个诱扑器共诱雄虫25849头。利用树干注射器注射40倍速灭杀丁防治效果达53%。  相似文献   

10.
突缘拟凹背蝗Pseudoptygonotus prominemarginis zheng et Mao在云南大理地区一年发生一代,产于土中的虫卵于9月中、下旬开始孵化,以幼虫蝗蝻越冬,蝗蝻5龄,5月上、中旬开始羽化,不欠即交配产卵,成虫子6月下旬至7月上旬相继死亡。  相似文献   

11.
在室内7个恒温(20℃、23℃、26℃、29℃、32℃、35℃和38℃)条件下饲养家蝇,研究温度对家蝇产卵量和孵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能显著地影响家蝇的产卵量和孵化率,在20℃、23℃、26℃、29℃、32℃、35℃和38℃下,雌成虫的平均产卵量分别为244.71粒、285.04粒、293.55粒、244.07粒、217.40粒、171.69粒和52.96粒,其中26℃时产卵量最高,产卵期最长,低温和高温均能抑制家蝇产卵,38℃时的产卵量最低;在上述7个温度下家蝇卵的孵化率分别为88.70%、92.10%、94.04%、95.33%、87.47%、46.59%和14.89%,其中29℃时的孵化率最高,低温和高温下家蝇的孵化率则明显降低,38℃时的孵化率最低。  相似文献   

12.
塘养银鲈(Bidyanusbidyanus)3足龄可达性成熟。注射HCG可诱导银鲈产卵。水温23~25℃,注射剂量为雄鱼每公斤体重200Ⅰμ,雌鱼每kg体重500Ⅰμ,效应时间为30~35h,受精率60%~70%。23~25℃从受精卵发育至仔鱼孵出需时32h。仔鱼孵出后第5d开始摄食。  相似文献   

13.
槭树绵粉蚧在甘肃庆阳地区1年发生1代,以3龄若虫越冬。以若虫和雌成虫吸食苹果树的叶片、嫩枝的汁液,在20年以上老果园内发生严重。采用诱集越冬虫态,铲除越冬场所,消灭越冬虫源,结合药剂防治能有效地控制其发生危害。  相似文献   

14.
1983—1987年对稻纵卷叶螟第1、2代,1983,1985年第5代成虫的迁入量进行了调究。结果表明,1,2代成虫迁入量主要与风向,风力等气候因素有密切关系。从4月份开始,当气温达到21℃以上时,连续吹4天以上风力为2~4.8m/s的东南风,将有成虫迁入。关于迁入量,随着吹东南风日数的增加而增加;198s年主峰出现于4月中旬至5月初,以第1代迁入为主;其余调查年份主峰均出现在5月中、下旬至6月初,以第2代迁入为主。晚稻田迁入者为第5代,时间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  相似文献   

15.
谈蛔虫病     
蛔虫病是一种最常见的肠寄生虫病,农村里儿童得这种病的很多。蛔虫的形状象蚯蚓,皮肤光滑,活的蛔虫是淡红色,死后变成灰白色。它寄生在人体的小肠里,雌虫比较长而粗,雄虫比较短而细。雌雄成虫在小肠交配后产卵,随大便  相似文献   

16.
关于讲授“血吸虫”内容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笔者已撰文陈述(见《生物学教学》1994年12期)。在具体教学实施中,笔者认为应把握好以下几方面。一、形态结构血吸虫有三种,在我国流行的是日本血吸虫。教材中有插图,可结合插图告诉学生:(1)成虫雌雄异体,常互相合抱。(2)雄虫短粗,乳白色,有抱雌沟,雌虫较雄虫细长,暗黑色。二、生活史血吸虫成虫寄生于人体或哺乳动物(如耕牛)体内(门静脉及肠系膜静脉内)。在人体内产卵后,有些虫卵经过一定途径落入肠腔,随粪便排出人体外。虫卵与水接触后,即从卵内孵化出毛拗,毛拗的抵抗力较…  相似文献   

17.
利用26路飞行磨系统对不同温度条件下玉米象成虫的飞行能力进行吊飞研究.试验温度设置为22、25、28、31、34℃,相对湿度55%~60%,光照强度为900 lx.吊飞数据经整理得到单次最远飞行距离(Ud)、单次最久飞行时间(Ut)、单次最远飞行平均速度(Ummax)共3个飞行参数.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8℃时,玉米象的飞行能力最强;玉米象雄虫的飞行能力明显超过雌虫,雄虫可完成平均4 765 s连续不间断飞行,平均单次起飞最远飞行距离为649 m;雌虫可完成平均1 567 s连续不间断飞行,平均单次起飞最远飞行距离为67 m.温度对雄虫飞行能力的影响在Ut值上达显著水平.综合分析相关历史文献和试验结果,对高温条件玉米象的飞行行为的生态学意义和雌雄飞行行为的分化进行讨论,为改进危险储粮害虫玉米象的综合防治技术提供飞行行为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夏季天气炎热,蚊虫的叮咬,让人无法安睡,而且还会造成皮肤感染,传染疟病、丝虫病、脑炎等疾病。 据研究,蚊子活动的最低温度为10℃,每年5月至10月为蚊子的活动和孳生期。近年来,由于“温室效应”的影响,全球气温上升,蚊子的活动期提前到来、推迟结束。蚊子从卵到成虫的生长期为6.5—10天(雄故少1天),“温室效应”至少使蚊子多繁殖一代,按一只雌蚊子平均一次产卵100  相似文献   

19.
用不同频率的脉冲磁场处理各个虫态的黄粉虫,发现成虫受脉冲磁场的影响较大.在50-120mT强度的稳定磁场和50Hz频率的脉冲磁场共同作用下,成虫的存活率显著下降,雌虫的产卵期缩短了10天,雌虫的产卵量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20.
研究春梢、夏梢和秋梢期间,柑桔潜叶蛾雌成虫产卵行为对新梢叶片长度的选择。根据模型分析,春梢期产卵选择的最佳叶长为1.6m),夏、秋梢期选择产卵的最佳叶长为2.4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