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书名是书的“灵魂和眼睛”。一本书的书名,既要能表达出书的内容,还要求能吸引人。既忌老面孔,也要避免耸人听问。有人说,一个好的书名能顶半部书,是说书名关系到书的销路。不只是现在。自古亦然。例如,只不过是从《三言》《二拍》中选了一些文章,加上一个略为新颖的书名——《今古奇观》,结果,“青出于蓝”,非常走俏。上海图书馆藏有一部《古今笑》(冯梦龙编)。不少人没听说这部书,有人以为是“笑话大全”之类的消遣书。其实它是《古今谭概》(冯梦龙著)的易名。《古今谭概》这部书,虽不够雅俗共赏,却久已为人所知。冯梦龙何以要给它改名?据与冯梦龙同时人李渔(笠翁)说,是因《古今谭概》这书名太文了,不能吸引更多的普通读  相似文献   

2.
人文社科类     
榜中评本月人文社科类畅销书榜第一名《七十年代》,书名自然让人想到前两年另一本文化味极浓的书——查建英的《八十年代访谈录》。事实上,两本书确有渊源,《七十年代》的两位主编北岛、李陀当年都是查建英书中访谈的人  相似文献   

3.
序志     
《序志》是本书的第五十篇,是全书的总序。古代书的总序放在最后,像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扬雄的《法言》,都是这样。这篇先解释书名,“文心”是讲作文的用心,这是一;“雕龙”是指作文要讲究文采、像雕刻龙纹那样,这是二。本书主要是讲文章的,文章有两类:一  相似文献   

4.
谈“主题书名”与“功用书名”我把书名分为两类:一类是以书的主旨内容命名的,称之为“主题书名”,如《知识论》、《数理逻辑》、《近代诗词选》等;另一类是以书的特定作用命名的,称之为“功用书名”,如《怎样科学地学习》、《学会生存》、《认识世界的工具》等。“...  相似文献   

5.
近日,铁二十局党委宣传部副部长王成忠所著的《铁军情缘》一书由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一本新闻作品选集,是一部再现“铁军”改革发展历程的专著。艾丰为本书题写了书名;沈掌荣为本书作序;戴舟为本  相似文献   

6.
记得陈原先生在80年代曾经以《书林漫步》的书名出版过他的两本书,作者在该书续集中说,这“是一个在浩瀚书林中漫步的求知者随手写下的札记汇编,或者是被称为“杂家”的编辑工作者的读书笔记和随感录。”现在我手边的一部《书林漫步》同名书,则是资深编辑严麟书先生的书评创作结集。这位很勤奋有成就  相似文献   

7.
初看到山东人民出版社新出版的两本书《因为好》《很滋润》,书名真是古怪,翻了书才知道,“因为好”其实就是一个两岁半的小女孩的创造。她做了什么事情,无论是对是错,问她为什么要这样做,她就使出自创的怪招,说,“因为好。”  相似文献   

8.
岁末年初,书市上有本书很火:《主编死了》.书名很吸引人. 它给人的期待不亚于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弗兰克·施尔玛赫的《网络至死》和叶夫根尼·莫罗佐夫的《技术至死》.作者们试图用一种“耸人听闻”的标题效果,来唤醒公众对“娱乐工业主义”、“互联网中心主义”或“技术至上主义”的反思与批判.在《主编死了》一书中,作者陈序则对“网络冲击传统新闻业”的空前危机表现出了一名传统媒体人的无力和身为知识精英的忧虑.  相似文献   

9.
从《语言大典》的书名谈起舒宝璋我兴冲冲地买了煌煌精装两巨册的《语言大典》,在使用过程中却多次感到迷惘,觉得这《语言大典》确乎是不可思议的“奇”书。首先,这本书本身就是不可思议。什么叫“语言”?《语言大典》的解释是:“为广大公众所使用所理解,并经长期应...  相似文献   

10.
新书·点评     
《失落的天书:山海经与古代华夏世界观》,刘宗迪著,商务印书馆,2006.12《失落的天书》这本书的副标题是《山海经与古代华夏世界观》。看了这个书名,读者肯定会想,作者所谓“天书”,旨在点明《山海  相似文献   

11.
书名刍议     
一有书必有书名,这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其实不然。先秦时代的古籍大多数没有书名。比如孔子编订的“六经”中,《诗》、《书》、《礼》、《乐》、《易》的名称就全是后人加的。而《春秋》也只是当时对编年体史书的通称,在孔子之前就有鲁春秋、周春秋、燕春秋等,孔子只不过沿用旧称罢了。至于“子书”,如《管子》、《孟子》等书名也是后人所加的,其意义不过是人名的替代,即“管先生”、“孟先生”的意思。秦汉时  相似文献   

12.
《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一书出版 本书收入江泽民总书记今年2月在广东考察工作时的讲话要点和5月在江苏、浙江、上海考察工作时的讲话要点。同时,还收入有关“三个代表”的人民日报社论和新华社特约评论员、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等。本书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自5月下旬起在全国各地新华书店陆续发行。 江泽民为《保险知识读本》题写书名并作重要批语  相似文献   

13.
首届韬奋新闻奖评奖前夕,评委会办公室收到上海新民晚报的推荐材料:曹正文和他写的书《秋天回眸话人生》。在一百多位被推荐者中,以书作为评选资料的不下30人。我作为评委会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只是记住了书名,并未特别注意。 后来,朋友向我推荐一本书中的一篇文章,一看书名是《秋天回眸话人生》,忽然想到作者定是曹正文。文章只读了一遍,便令我爱不释手,一口气将全书读完。这是曹正文出版的第27本书。  相似文献   

14.
何镇飚 《新闻界》2006,(1):40-42
近两年不断遇到“媒介即按摩”与“媒介即信息”的同时出现,似乎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传统的“媒介即信息”的金科玉律。在《从容面对媒体——让你的媒体亮相尽善尽美》一书的第三章《表演戒律》中,作者乔治·莫利斯指出:“马绍尔·麦克卢恩,被尊称为‘电子时代的先圣’。他道出了那句名言‘媒介就是按摩’。后来他把这句话作为一本书的书名,而这书几乎被所有的人误念为‘媒介就是信息’(把m assage中的a看作e)——使得整整一代发言人认为只要在电视上露面或者在印刷品上署名就能成功地传递讯息。其实,这一书名术语是一个文字游戏;麦克卢恩使…  相似文献   

15.
在第9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中,大众日报社记者于晓波、毕华德采写的《青岛14名下岗工竞得道路保洁权》(原载《大众日报》1998年3月30日)一稿,荣获消息二等奖。一篇非时政类新闻受到评委们的如此青睐是不多见的。那么,是什么使《青岛14名下岗工竞得道路保洁权》魅力独具?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有一句名言:“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大艺术家罗丹曾经说过:“生活中并非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笔者曾  相似文献   

16.
目前,在图书发行界有一个奇怪的跟风出版现象,就是哪本书好卖,随后就有与之相似书名以及相似封面的书问世。这种奇怪而病态的出版现象,已引起了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不久前,××出版社推出了“另类”作家张驰的长篇小说《北京病人》,无独有偶,随后,××出版社又推出了70年代出生的“美女”作家洛艺嘉的长篇小说新作《中国病人》,两本书名显然“借鉴”了因电影而火起来的加拿大小说家迈克尔·翁达杰的作品《英国病人》。陡然间,书界“病人”吃起香来。继韩寒的《三重门》由作家出版社推出后,书市上又有××出版社的《九重门》、××出版社的《三重门外》的“孪生书”面市。甚至耐人寻味的是,《三重门外》封面上赫然印着“韩寒新著”四字等距离排行,让人分不清到底是韩寒的新  相似文献   

17.
根据一九七八年三月二十日美国《出版者周刊》报导,波克尔公司出版了三本有关儿童读物的书: 一本是《1977—1978年在版儿童书籍》:本书是从幼儿园至高中十二年级各阶段有关读物的目录。其中详细介绍了作者、书名、出版商、出版年代和价格。约有三万九千五百部精装及平装书籍按作者、书名和说明进行编目。今年又新增了五千种新书,除了几千种绝版书籍,更动了一些价格,一千名出版商的名称和地址也列入书中。  相似文献   

18.
近日游走书市间,看到几本新书,不由地一惊,打个激灵。首先是《糟蹋从亲人开始》(巫昂著)和《畜生级男人》(李师江著)两本新书。“语不惊人誓不休”,应该讲,这两本书的书名完全达到甚至超过了这个境界,将汉字的组合功效发挥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翻阅全书,其中的文字并没有这样的书名来得刺激、来得抓人。原来作家自有作家的解释:巫昂说这里的“糟蹋”指的是“真诚面对”;李师江言及的“畜生级”男人则是一种“简单粗暴”、“掐掉文人的悲悯情怀”、“注重对生活的第一感觉  相似文献   

19.
在第9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中,《大众日报》记者于晓波、毕华德采写的《青岛14名下岗工竞得道路保洁权》(原载《大众日报》1998年3月30日)一稿,荣获消息二等奖。 一篇非时政大新闻而受到评委们的如此青睐是不多见的。那么,是什么使《青岛14名下岗工竞得道路保洁权》魅力独具? 大发明家爱因斯坦有一句名言:“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大艺术家罗丹曾经说过:“生活中并非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笔者曾听人讲过这样两个故事:一个是一块黑乎乎、油光光,村里人都嫌弃的石头,被一位科学家发现后,经鉴定…  相似文献   

20.
二十多年前,买过一本书,书名就是"图像与花朵",是波德莱尔和里尔克诗的汉语选译本,译者乃九叶诗人之一的陈敬容先生,出版单位则是湖南人民出版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