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中学化学教学大纲》指出:“中学化学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和化学基本技能,初步了解它们在实际中的应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化学是一门充满辩证法的自然科学,教材中蕴藏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观点,是学生接受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好教材。因此,教师在备课中应根据化学学科自身特点,把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观点渗透于化学教学的各个环节,寓教育于传授知识中,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一、物质存在及运动的客观规律世界是物质的,…  相似文献   

2.
一、在化学教学中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重要性 教育的功能除了文化教育功能外,还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化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之间进行整合,是发展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化学教学“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关心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中学化学教学大纲》也提出:“要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进行渗透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目前实行的高考“3+X”考试中,综合科也着重考查“学生在学科间渗透、交叉与综合的能力,考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一题多解,培养学生发展思维能力安徽省涡阳一中高效春(233600)中学化学教学大纲指出:通过中学化学教学,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和化学基本技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和自学能力;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相似文献   

4.
《中学化学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中学化学教学的目的之一是要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这无疑说明了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为指导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寓思想政治教育于化学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  相似文献   

5.
中学化学教学大纲指出:“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解决生活和生产中常见化学问题的能力,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爱国主义教育,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正确的学习态度。”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应将辩证唯物主义和科学实践渗透于化学教学中,激励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学科学、爱科学思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相似文献   

6.
1运动思想的培养是初中数学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需要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初中数学的教学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初中数学中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因素主要是:数学内容中普遍存在的运动变化、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等观点”。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运用运动变化思想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是一个重要内容,也是进行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中学化学教学新大纲对教师提出明确要求:在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使之有目的地将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寓于化学教学之中。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树立唯物主义世界观,而且能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辨别是非》教学设计□叶中林张淑贤教材分析:本课内容属于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的范畴。贯彻《教学大纲》高年级教学要点中第二十条“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的初步能力”的要求。这是一篇向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好教材。通过教育,使学生进一步明白:人的辨别是...  相似文献   

9.
数学教学大纲中指出:“数学教学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良好的个性品质主要是指:正确的学习目的,浓厚的学习兴趣,顽强的学习毅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要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阐述教学内容,使学生从中领悟到数学来源于实践,又作用于实践。”作为教育工作,对大纲中的这些要求,要“吃透”其精神,深刻领会其内涵。教学中,应该用活用好教材,真正使学生长知识、受教育、懂道理,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用之材。  相似文献   

10.
何香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20(6):153-153,155
一、问题的提出。《中学德育大纲》指出:“各科教师均要教书育人,寓德育于各学科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中学化学教学大纲》也指出:“寓思想政治教育于化学教学之中,以达到中学化学教学的目的。”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化学教师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无旁贷的责任。现行化学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教育素材,只要教师努力挖掘并积极地从课外搜集相关材料,依据教学内容适时地插入,就可以使化学教学与思想教育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1.
《高级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指出:“哲学常识引导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观察事物。分析问题,逐步适用时代发展。社会进步和参与社会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面对改革开放.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确定正确的人生目标和道路。”通过哲学课的教学,对学生施以教育和影响。使他们作为独立的个体,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12.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数学:辩证的辅助工具和表现形式。”他充分肯定了辩证思维在数学中的存在。数学中充满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我们要结合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使学生能用实践与认识、对立与统一、运动与变化等辩证法思想探究数学问题,使学习过程成为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激发起学习积极性,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能够克服困难,勇于追求新知的良好的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13.
中学化学教学新大纲对教师提出明确要求:在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使之有目的地将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寓于化学教学之中。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树立唯物主义世界观,而且能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一、狠抓“双基”教学,培养“两个能力”1.明确“双基”教学的内容及其意义,是加强“双基”教学的前提。《大纲》规定:中学化学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牢固地、系统地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了解它们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培养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相似文献   

15.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指出:“数学教学要注意联系实际。加强实践活动,”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要“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扁蒙教育”,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指出自己的独立见解。要“培养学生认真、严格、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计算仔细,书写整洁.自觉检验的学习习惯”。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等。这里而包含着许多学生心理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教学的德育任务在于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优秀的道德品质。教学中传授知识发展智能是形成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础;而学科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品德教育,又为完成学科知识、智能教育提供了动力和思想保证。下面根据语文科的特点,谈谈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启蒙教育,培养其辩证观点的问题。一、培养全面看问题的观点。任何事物都是复杂的有机体,矛盾的统一体,都具有两重性。教学中,要让学生懂得辩证地认识事物,树立“一分为二”的思想,防止片面性,培养其全面看问题的观点。三册教材《骆驼和羊》就形象地  相似文献   

17.
九年义务教育的《生物教学大纲》明确规定:“生物课的教学目的要求,主要包括知识教育、能力培养和政治思想教育三个方面。”《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生物教学大纲》指出:“通过生物课的教学,要求达到以下教学目的:要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帮助学生逐步建立科学的世界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笔者结合初一、初二、高二这三个年级生物课教学综合运用文献法、调查法、测验法和经验总结等方法进行研究,为生物学科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是社会主义学校的教育任务之一。小学数学教学中也应重视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我们数学教师应充分发掘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内在思想性,有目的地、深入浅出地对学生进行一点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使小学生从小能够学会初步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来认识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正确了解社会发展的现象。这将有助于尽快培养学生成为“四有”人才。  相似文献   

19.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行草案)》中指出:“要通过数学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受到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个人认为这项要求是至关重要的。从德育的角度看,它是培养和树立青少年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启蒙教育和基础建设;从智育的角度看,辩证唯物主义是给人以聪明和智慧的学问,它对于打开学生智慧的门扉,具有提供金钥匙的作用。因此,这项要求关系到教书育人,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20.
《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指出:“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必须重视在教学中灵活运用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范例分析中展示观点,在价值冲突中识别观点,在比较鉴别中确认观点。”充分肯定了精妙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本文以苏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教材中“改革开放的新时代”的教学为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