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深圳市宝安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我校”)近四年计算机相关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展开调研.采用的调查方法基本能够科学、准确地反映中职毕业生的工作现状,调查结果包括毕业生就业岗位情况、毕业生自身薪酬情况、毕业生对自身工作的态度及毕业生自身专业与从事工作的相关程度,以及对学校教育教学的建议和意见.旨在为计算机专业课程的设置更适合学生的发展,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使其贴近社会需要.  相似文献   

2.
文章首先分析了中职计算机毕业生就业情况和中职计算机教学现状,然后阐述了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教学策略,包括创新课程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开展校企合作,促进人才对口培养;开展计算机专业师资培训,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3.
中职学校计算机网络专业毕业生对口就业相当困难,主要原因是:学校对专业定位模糊。培养模式落后;专业课程设置既不适应中职学生的特点。也不适应行业需求;实训设施落后;专业师资职业实践经验不足。可采取的对策或方法是:紧盯市场,开展就业分析;改革课程,使课程适合中职学生;瞄准就业市场,精选考证项目;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开展校企合作,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完善学生的实训设备。  相似文献   

4.
为满足社会对高层次计算机人才的需求,对美国大学计算机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必修和选修课程设置及课堂实施过程进行分析,并以河南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为例,介绍我国应用型大学计算机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情况。对比中美计算机研究生教育特点,提出我国计算机研究生教育应该在交叉学科协同培养模式下,增加跨专业选修课程,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这将有利于增强学生创新能力、科研能力及应用能力,提高我国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中职学校课程设置的演绎过程的分析,探讨了在企业用人市场化的环境下中职学校“计算机及应用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及课程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6.
周群 《教师》2012,(29):60-60
在现如今的中职教育中,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存在着很多共性的问题,诸如课程设置不能适应市场需求,专业教师的理念陈旧、实践能力一般,课堂教学方法单一无效等,这就给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本文就此论述了改革当前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中等职业教育是在高中教育阶段进行的职业教育,也包括一部分高中后职业培训,其定位就是培养数以亿计的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如何定位民族地区中职计算机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服务对象,对于课程体系的设置、教学模式的创新、考核方法的改革等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民族地区中等计算机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进行了思考,指出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既要适应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又要顾及民族地区学生自身的特点,通过对课程体系的设置、教学方法的创新、考核方法的变革,创建以“掌握基础,实践为主,重点突破”的教学模式,提升民族地区中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职业规划能力。  相似文献   

8.
企业对计算机类专业毕业生的创新性、实践性、团队协作性要求较高,如何在教育实践中"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系统培养技能型人才,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发挥引领作用"是我们高职教育工作者要考虑的重点问题也是难点问题。本文对湖北某职业学院计算机类专业4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对毕业生就业区域、毕业生对工作的满意度、工资水平、专业满意度、专业对口率、求职竞争力、就业单位对毕业生评价、就业单位对学院人才培养的建议等项目进行了统计分析。通过毕业生调查分析为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使课程设置更适合高职学生职业发展特点,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9.
针对黄冈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从专业培养目标、生源质量、课程设置、教学环节和学生素质培养等方面分析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实现“就业至上”的办学理念。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中职学校计算机平面设计课程思政融合教学情况,对莆田市 13 所中等职业学校(含民办学校)进行调查与统计分析:中职计算机平面设计课程教学中思政教育内容少,教师对“课程思政”的重视度不足等因素造成学生在专业技能的学习和提升过程中与思政课同向同行的融合度不足,本文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课程项目任务设计的角度出发,讲述如何培养学生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思想修养,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会一技之长,就业和前途就有保障。当今社会对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计算机技术水平的高低以及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强弱,已经成为今天衡量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质量和水平的重要尺度之一。本文围绕就如何培养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应用能力这一关键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提出"一套教材、两个阶段、三个强化、四个更新"的改革方法和培养模式,对中职学校在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面有一定的现实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分析试点中职学校机械加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考虑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通过专业需求调研和毕业生跟踪调查,中、高职试点院校共同确定中职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毕业生、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毕业生分别面向的职业岗位,再根据职业岗位要求设置相关专业课程,实现岗位与专业课程的对接以及中、高职院校专业课程及教学内容的无痕衔接。本文介绍了中、高职课程衔接方案的制订思路和课程设置原则,以及中职机械加工技术专业与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课程衔接方案和中、高职衔接课程的教学实施。  相似文献   

13.
<正>目前,中职学校与高等院校之间的课程衔接存在以下问题:中职与高校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的重复造成学习时间的浪费;中职阶段专业课程的设置不能满足高等院校对学生基本专业能力的要求;大多数中职学生的数学、英语等文化基础课程的基础比较薄弱,难以适应高校文化基础课程的学习等。"3+4"分段培养模式的人才培养方案是按照七年一体的原则,整体设计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标准,统筹制定文化基础、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课程衔接贯通的教学体系、课程体系。中职一高校衔接课程设置应整体考虑,从而构建一体化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4.
在“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教学指导思想指导下,对于中职学生而言,只有具备了专业技能能力,才能称得上是一名优秀的中职毕业生。在职业教育专业教学中,成就学生的专业技能就是中职学生成功人生的开始。做好学生对计算机课程的正确学习兴趣的培养,用学生自己的闪光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令学生在浓厚的兴趣氛围,体验不断地的进步,才能发挥兴趣的最大动力,帮助学生持续学习,成长专业技能。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延安大学园林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类课程体系现状和“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教学特点的基础上,根据延安大学园林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结合园林行业的专业特点、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入手,探索改革“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体系建设。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改革实践,延安大学园林专业的教学水平、学生的专业水平、学生毕业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等方面都有较为明显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唐亚峰 《成才之路》2010,(32):64-64
计算机专业在中职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培养了大量中职计算机毕业生,但是我们培养的学生是不是眼高手低?是不是实际动手能力不强?  相似文献   

17.
关折澜 《考试周刊》2012,(91):120-121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这也对中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种种原因,中职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效果一直不太理想,这势必影响学生今后的发展。计算机专业教学在培养中职学生的应用能力、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方面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的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由于当前教育中学校专业设置、课程设置、课程内容等与行业、企业的要求不相适应,造成一部分中职毕业生在就业上不能完全适应企业需要,使中职校毕业生的就业矛盾凸现。另一方面,高校的连续扩招,使中职学生的就业受大学生  相似文献   

19.
中职教育是以培养职业人才为方向的教育,因而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是中职教育必须要考虑的重大课题,以就业为导向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调整,是积极顺应时代发展,提高中职毕业生素质能力的重大举措。一、对中职护理课程改革的原因1.我国中职护理课程的现状。以往的中职护理专业的课程,在内容的设定上主要侧重对护理理论知识的教学,在课程的开头部分是有关医德与法律知识的内容,在专业课方面设置了人体学、免疫学、护理技术等有关的知识性内容。  相似文献   

20.
计算机教学相对于其他中职教育课程,是一科实用性和实践性都比较强的课程,学习计算机知识和计算机实践操作技能。中职计算机教学主要以就业为向导,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实际操作技能和强化学生计算机理论知识。让中职生通过计算机教育,让计算机毕业生所学专业技能与企业计算机工作者的要求相符合,降低学生毕业找工作的难度,使计算机毕业生可以更容易找到合适的工作,并且迅速适应企业的计算机工作。本文以计算机学生就业为导向,分析了推进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改革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