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宿爱云 《现代语文》2007,(3):122-123
《马氏文通》中"顿"和"读",是全书中矛盾最多、最易混乱的两个术语,特别是马氏对"顿""读"的界说,研究学者们对此众说不一.本文通过对《马氏文通》中的"顿""读"界说及例句分析,得出一种结论:"顿"和"读"是两个不同层面的术语,"顿"是修辞层面,"读"是语法层面,不同层面的东西划分的标准是不一样的,但可以有交叉的现象.这种交叉现象也就造成了在句读分析中,有的既可以是顿,也可以是读.  相似文献   

2.
"面汤"与"面水"是现今南方方言区普遍使用的两个方言词,一般对应于普通话的"洗脸水".我们知道,普通话中的"洗脸水"是指"用于洗脸的水",一般是不分冷热的.  相似文献   

3.
庄林 《文教资料》2008,(23):76-78
介词是汉语中较难掌握的一类虚词,本文对同义词"朝"、"向"、"往"三个介词从词类、词义和语用几个方面进行辨析,论述了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似文献   

4.
有两个哲学名词--"实然"和"应然"与作文大有关系,这里不妨说一说. 什么叫"实然"?什么叫"应然"?其实它们的意思很寻常,也很好懂:"实然"就是指存在的事实,实际情况;"应然"则是指应该怎么样.这两个词儿跟写作文有怎样的关系呢?就是一句话:写作文是表达我们心中的"应然",而不是刻意去写事物的"实然";我认为这东西、这事情应该是什么,应该怎么样,把这个"应然"表达清楚也就完成了任务.  相似文献   

5.
围观"围脖"     
"围观"与"围脖"原本是毫不相干的两个词,但是在今天却可以组合成动宾短语,表示动作行为和对象的语义关系.这一变化的起因是"围观"与"围脖"这两个常用词在2010年分别产生了新义.  相似文献   

6.
刘蕾 《现代语文》2007,(7):110-111
一、古代典籍中关于"支"和"枝" "支"小篆的写法是手上拿着竹枝, 《说文解字》中解释道:"支,去竹之枝也,从手持半竹."可见"支"是个会意字,本义是去掉竹枝,竹去枝后便是竹竿,可用来作支撑物,是个动词."枝"则是个形声字, 《说文解字》中解释道:"木别生条也,从木支声.""枝"指树干上长出来的枝条,是在"支"的基础上加意符"木"形成的.  相似文献   

7.
"射"和"矮"是两个有趣的字:"射"字拆开成了"寸"和"身","一寸之身"不是"矮"吗?"矮"字拆开成了"矢"和"委"."矢"即箭;"委"可作"拋弃"解,容易使人联想到"扔出去".把箭扔出去,不就类似"射"吗?据此,有人怀疑:造字之初,"射"、"矮"的字义,当是这两个字对调后的意义,即"矮"的意义是射,"射"的意义是矮.  相似文献   

8.
班主任是教育工作中一个很重要的角色,是班级工作的管理者和组织者,是学生沟通于学校、家庭、社会的桥梁,也是联系学生与其他科任老师的纽带.笔者认为,这项工作就是两个方面的厚积薄发,即"勤"与"德"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力图体现以下三个方面的教育理念:一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二是"比结论更重要的是过程";三是"把思考还给学生".下面,我们通过关于"摩擦力"教学的几个片段来探讨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0.
背景 先生是个中学数学教师,笔者是小学数学教师,女儿则是浙师大刚毕业的中学物理老师.虽然三个"文人",却都是小肚鸡肠,特别是先生和笔者,两人都教数学,可谓"同行嫉妒".听人说:最好的防御是主动出击.因此,笔者虽是"小字辈",可也容不得先生"看不起".于是,往往由笔者出题"考中学数学教师".  相似文献   

11.
"温度"、"热量"、"内能"是初中物理热学中极易混淆的三个重要概念,现就其区别与联系小结如下,供同学们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下去"和"下来"是汉语中一对常见的趋向补语.外国学生在初学时对这两个词的选择经常会有一些偏差.如果把握住说话人、动作主体和动词之间的位置和时间关系,就容易正确使用这两个词.  相似文献   

13.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力图体现以下三个方面的教育理念:一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二是"比结论更重要的是过程";三是"把思考还给学生".下面,我们通过关于"摩擦力"教学的几个片段来探讨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4.
"穷而后工"说与"发愤著书"说辨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我国古代文论中的"穷而后工"说与"发愤著书"说是两个不同性质并包孕不同理论内涵的命题,人们惯常把后者视为前者的理论上源,这是有欠准确的."穷而后工"说回答的是作家的创作为何而工的问题,而"发愤著书"说回答的则是作家的创作何为而作的问题,一个属于作品缘何而工的成因说,一个属于情感缘何而发的动因说,两者各有其独自的理论内涵.  相似文献   

15.
"幸"与"辛"     
字典王国里有这样两个臣民,不仅模样相像,连名字的写法也差不离,你猜猜它们是谁?那就是命运迥异的"幸"和"辛"。 "幸",总是福星高照,鸿运相伴,是十足的幸运儿。什么"幸福"、"荣幸"、"万幸"、"庆幸"、"喜幸"、"幸好"、"幸亏"……都由"幸"唱主角。惹得字典王国的  相似文献   

16.
在有关中国地方城市的新闻报道中,"深圳"和"浦东"也许是两个出现频率最高的地名.新闻报道中的"深圳"含义很明确,是指广东省的"深圳市",其区划范围也很明确,换言之"深圳"即"深圳市";新闻报道中的"浦东"是指上海市"浦东新区",而不是指整个黄浦江以东的地区--"浦东".换言之,"浦东新区"和"浦东"含义并不相同.  相似文献   

17.
"预设"和"生成"这两个相互对立的概念,融入到了我们的教学实践中。而我则认为":生成"总在"预设"后。学生自发生成的活动与教师的预设活动是不可分割的,两者是相互交融,有效渗透的,即"生成"需要"预设"来引导,"预设"是"生成"的前提条件。"预设"与"生成"是相互依存的,没有"预设"的"生成"往往是盲目  相似文献   

18.
说到体育课上的"放",人们总是习惯地把它和"一个哨子两个球,老师学生都自由"等同起来,所以体育教学到了该"放"的时候也不敢"放",惟恐沾上口诛笔伐的"放羊"式教学之嫌.其实这是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放"."放羊"式教学教师是旁观者,教学无准备或准备不充分,学生无目的地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相似文献   

19.
我曾问学生:"你们怎么解析这个玩字?"有同学回答:右边是个"元"字,表示玩要有钱;左边是个"王"字,表示玩是公子哥们的事.  相似文献   

20.
说"大"     
"地球上最大的陆生生物是什么?""大象."对,是"象",哼"象"就"象"吧,为什么还要加个"大"字.细细品来,这"大"字还真有点味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