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千古文章意为本。意 胜则文胜,意顺则 文顺。“诗文美者,命意必善”,立 意“善”文章才会“美”,立意不正 确,文章的效果就不好,立意不 深刻,文章的思想意义就不深, 就没有多大的价值。中考作文如 何做到以“意”取胜呢?应做到如 下四点。 准 文章表达的思想、观  相似文献   

2.
小引“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探洞观景如此,作文更是如此。要想作文脱颖而出,就要思路创新,立意创新,视角创新,构思创新。否则,思路闭塞,立意浅陋,视角囿于平庸,构思落入俗套,写出的作文难以跨越“夫夷以近,则游者众”的档次。那么,思路、立意、视角、构思,如何进行创新思维呢?下面一组学生写的“创新作文”实例告诉我们:思路贵活,立意贵深,视角贵新,构思贵巧。一、思路活:“创新钥匙”开启“思路金锁”。例文一  相似文献   

3.
卜春富 《高中生》2009,(23):50-51
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可见,立意是文章的灵魂。文章的选材、构思、语言等都要以立意为依据,受立意的约束。作文立意当如高屋建瓴,瓴不建,其流则断;意不立,其文难继。  相似文献   

4.
千古文章意为本。考场作文更如此。意胜则文胜,意顺则文倾。“诗文美者,命意必善”,立意“善”文章才会“美”。立意不正确,文章的效果就不好;立意不深刻,文章的思想意义就不高,就没有多大的价值。“文贵乎自得”,“言前人所未言,发前人所未发”,  相似文献   

5.
材料作文,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学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故材料作文又叫"命意作文",即出题者已经把作文的"基本中心"提供给学生了。但学生往往不能准确抓住这个"意",动不动就跑题,不知害  相似文献   

6.
应允兰 《学子》2012,(2):52-54
一、中考凝眸千古文章意为本。考场作文更如此。意胜则文胜,意顺则文顺。"诗文美者,命意必善",立意"善",文章才会"美",立意不正确,文章的效果就不好,立意不深刻,文章的思想意义就不高,就没有多大的价值。"文贵乎自得","言前人所未言,发前人所未发",让人耳目一新的文章才能受人喜爱。文章最忌随人后,人云亦云,拾人牙慧是很...  相似文献   

7.
立意指确立文章的中心思想.文章的中心思想是文章的灵魂,是贯穿全文的主线.文章的选材、结构、语言表达都受它的约束.古人说过:"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意思是说,中心思想好比统帅,无统帅的士兵,只能称之为乌合之众.那么,如何很好地确立文章的中心呢? 一、立意求新法 所谓立意求新法,就是引导学生用自己独到的眼光,独特的思维,去发掘材料蕴含的时代意义,构思出具有时代气息的中心思想的方法.运用立意求新法,可以写出具有时代特色的文章.  相似文献   

8.
本文是一篇难得的议论性散文,主要有以下二点值得借鉴: 一、深刻的立意:千古文章“意”为高.本文不仅做到了立意的高,而且也做到了深。一般而言。很多考生都从规律、放弃角度来构思文章,而本文作者却从善意的反面来构思,这就高人一等。  相似文献   

9.
素描作为一切造型艺术的重要基础一直被人们所重视。随着新的通才教育思想的发展,它将突破现有范畴而在更广的方面发挥作用。培养审美意识应始终是素描的关键任务之一。这正是此前人们所未论及的。为此,深入到素描造型的诸环节,探讨其审美机制的形成,对于素描训练人完善人的审美品格发展人的审美意识无疑是很有益的。一.立意是素描的重要环节,古人云:“作画必先立意,以定位置,意奇则奇,意高则高,意远则远,意深则深,意古则古,庸则庸,俗则俗矣”!由此可见立意对于全画的决定性意义。因而也完全可以说意美则美。在立意环节中,主体审美活动的展开、审美因素的调动,审美  相似文献   

10.
素质教育向我们提出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时代要求,作文作为一种创新性的活动,更需要关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文章是思维的果实,立意是文章的核心,立意的优劣往往是文章成败的关键。立意不新、不深、不高,是学生作文常见的毛病。“新”,就是要有新意,能打破一般思维定势的束缚,文胜一筹;“深”,就是立意要深刻,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和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所谓立意,就是在审题的基础上,确定文章的中心。 好文章的“立意”有三个特点:一是深,穷究物情,洞察幽微,做到义深意远,烛照现实;二是新,独辟蹊径,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发现;三是精,命意集中,治繁以简,一线穿珠,防止“意多乱文”。 立意,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要求。写景状物,要以“山水风光”映照社会景象,以“物性”寄托“人性”,表现主体的理想愿望、审美情趣。写人、论事,要以人的“灵魂”折射时代  相似文献   

12.
龙燕 《广西教育》2012,(34):66-67
立意,即确立主题(中心思想、中心论点),是作者思想感情和写作意图在文章里的集中体现。俗话说:"千古文章意为本。""意胜则文胜,意顺则文顺。""诗文美者,命意必善。"我国明末清初的哲学家王夫之也说:"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立意是评判文章价值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考场作文材料是命题者“命意”的载体,也是写作者“炼意”的平台.“材料”的本意和命题者的“深意”,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融为一体,写作者要会“炼意”,才能“明意”.审题炼意要实现“稳、准、深”,不妨尝试“三步走”,通过提取信息(逻辑分析)、全面解读(思维指向)和态度取舍(写作定旨)三个环节进行.前两个环节针对材料本身,解决审题的“稳”和“准”,第三个环节侧重于立意,联系社会人生,实现审题的“深”.  相似文献   

14.
吴岳 《成才之路》2014,(29):56-56
正"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意在作文中起着组织领导之作用。何谓立意?意指作文的主题,即作者在描述生活现象、阐释事理规律、发表对某事物的看法或主张时,所表达的核心思想或意向。立意就是对文章或作品中心的确立。辞贵达意,语言文字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它表达的"意","言而无意,行之不远"。一、立意的作用(1)"意"之高低是文章成败的关键。文章之意,李渔认为,意犹主脑也;黄子肃更说"意者一身之主也"。可见,意  相似文献   

15.
古人云:“千古文章意为高”。足见一篇文章立意的重要性,“文以意为主”,“意”是文章的核心与灵魂。作文立意要在正确的基础上,追求新颖、深刻。新颖的角度是作文创新的核心,立意新颖要求跳出陈旧的条框、不按习惯思维或原有的心理定式进行立意构思,而是以独特的视角去审视题目所蕴涵的另类内容,避开他人所常写,  相似文献   

16.
考场作文要想脱颖而出,首先立意新颖,即强调确立思想内容或主题要有独创性,不落窠臼。元代陆辅之《词旨》云:“命意贵远,用字贵变,造语贵新,炼字贵响。”所谓“远”,即时作文立意要有高度、深度。立意的“新”与“深”有内在的联系,既要做到新颖,又需要透彻事物情理,有自己独特的发现和见解。例如命题作文《我解决了一道难题》,可以表现解决了数理化中的难题,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也可以写解决了生活中遇到的困难,通过自己向别人求教学习,获得了一种本领,解决了“难题”;还可以写自己的发明创造解决了生活中一些具体的困难,如发明“上楼车”,帮…  相似文献   

17.
2006年中考,许多地区出现了新型的给材料作文,这个"新"是相对于传统的材料作文而言的。传统的给材料作文一般要求按照"引——议——联——结"的模式写议论文,而现在出现的材料作文相当于话题作文,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故材料作文又叫"命意作文"。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画创作,以立意为先。清代画家方薰说:"作画必先立意以定位置,意奇则奇,意高则高,意远则远,意深则深。"他认为平庸者作画必平庸,因为缺乏最宝贵的"立意",所以作品平庸。同理,教学设计也应该以立意为先。借用方薰的话,我们教师应该努力追求"做课必先立意以定位置,意奇则奇,意高则高,意远则远,意深则深"。一、让数学课做到"意奇则奇"  相似文献   

19.
<正>考生在写文章之前,要先确立文章的主题,然后才能动笔。面对"立意自定"的考场作文,如何在文章立意方面抢得制高点,从而得到一个理想的得分呢?笔者认为,文章立意一要求深,二要求新。一、立意求深深刻是作文发展等级的能力要求之一。立意深刻,是指能透过表象深入挖掘,解释其蕴含的深意。1.围绕提示语,发散思维一般来讲,我们在写作立意时,都应该认真审读提示语,深入挖掘作文文题的内涵和外延,准确把握命题  相似文献   

20.
<正>王夫之曾说过:"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此话足见文章立意的重要性。现在的高考作文不主张在立意上为难学生,所以做到立意合理并不是一件难事。然而,众多合理的立意当中,深刻高远的立意则是备受阅卷老师青睐的。那么如何在紧张的考场上牢牢锁定深刻高远的立意,从而占尽先机呢?我认为要想文章立意深刻高远需具备"两种思维,三种情怀",即透视思维、辐射式思维、家国情怀、文化情怀、哲理思辨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