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一、球类教学中体能化设计1.学习准备兼体能。无论是一般性准备练习还是专项性准备练习,都应让学生动起来。如,在球类技能学习前,要设计密度较大,强度适中,对主学技能有帮助,且兼顾好学生体能发展的准备练习。再如,设计一套有"运、传、投、移"等篮球基本技术的球操,进行"影子运球"游戏(追着别人的影子运球),进行"足球弹珠"(将自己的球踢出去碰对手的球),这些练习,既起到了  相似文献   

2.
<正>江苏省"体育名师课堂"的水平五(高二年级)《足球:胸部停球》一课,较好地呈现了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体能与技能的和谐发展。其主教材是挺胸式停球,开始导入简单直接,突出动作力度"挺",确定触球部位"胸",为课堂教学的认知目标奠定了基础;在热身部分球性练习中,渗透穿插了"抛球"、生生合作"胸夹球";在基本学习阶段,有旧知复习,也有新技术的教授。整体而言,本节课以主教材教授为中心,以体能练习为落脚点,将体能练习与主教材有效结合,使课堂教学变得扎实有效。  相似文献   

3.
<正>一、巧用游戏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模仿能力强,对新鲜事物比较感兴趣,因此在准备部分应根据主教材的教学内容,选择符合教学实际的游戏(体能练习),运用情境化的游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接下来运动技能的掌握提供辅助性帮助。如,《左右滑步+传接球的练习方法》一课,准备活动中设计了"捕鱼"游戏(捕鱼者追赶"小鱼",被拍到肩膀即加入捕鱼行列),追赶的过程中迅速、敏捷地移动恰恰是左右移动步法的关键,将  相似文献   

4.
<正>体能是运动能力的重要体现,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体能的提升练习十分重要,但传统的体能练习方法单一、枯燥,很难激起学生的学练兴趣。笔者以传统游戏"抬轿子"为基础进行改编,将趣味性融入枯燥的体能练习中,对器材、人数、队形等方面进行变化,形成新游戏"人力轿子",让学生在玩中练,在练中玩,切实提升体能课堂学练的有效性,增强学生体质。  相似文献   

5.
<正>《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其课程性质中指出:"课程强调在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的过程中,通过适宜负荷的身体练习,提高体能和运动技能水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体育教师有必要全面考虑促进学生体能发展与提升的各方面因素,笔者试从以下方面进行探讨。一、合理安排准备活动内容与强度,科学渗透体能练习准备活动是教学过程中基本部分之前的有目的的身体练习,它能够有效促进学  相似文献   

6.
体育课堂教学模式直接关系到学校体育和课程实施的总体效能。但由准备活动、体能练习和放松活动内容组成的常态三段式体育教学模式,很少为体育课知识、技能和方法教学服务。为此,将体育课的准备活动、放松活动及体能课课练,与基本部分教学整合为全课一体化教学,将会显著提升体育课的承载能力。围绕教学目标和课的内容,通过准备活动专项化、基本部分赛事化、体能练习教学化、放松活动内容化,实现全课内容由负荷一体化向教学一体化的转变,有利于提升体育课堂教学的整体效能。  相似文献   

7.
在体育教学中,运用游戏主要表现在准备活动、基本技术技能、身体素质练习、结束部分四个方面,运用游戏,其关键在于如何让人们认识到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通过游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益;使游戏成为学生的"良师",老师的"益友"。  相似文献   

8.
《体育师友》2019,(4):10-12
以案例的形式呈现啦啦操教学的真实场景,从热身与放松部分、主体部分、拓展部分以及体能练习部分的具体分析来探究如何以最佳方式达成啦啦操教学目标,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研究表明,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要遵循不同运动技能层次结构,以技术动作的学习为基础,强调学生体育学习的身体练习体验过程,来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突出"自我选择与学习",满足锻炼需要,达成"身体动作—动作技能—运动技能—知识技能"的升华;适时渗透锻炼知识,经历"想学—乐学—会学"的心理体验,领悟其运动技能对于自身发展的意义,促进学生生命的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9.
《中国学校体育》2020,(2):38-39
<正>"教材三个一"是《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刚要》提出的一堂课的基本要求,主要包括单一身体练习、以此为核心的组合动作练习、游戏或比赛。[1]"学、练、赛、评"的课堂教学策略指向于学生在单一身体练习中"学",在组合练习中"练",在游戏或比赛中进行"自评"和"他评"。在水平四八年级的正面双手前掷实心球单元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在单一身体练习中近一步掌握正面双手前掷实心球的技术方法,在组合练习中习得该"技术"的应用方法以及所需体能的练习方法  相似文献   

10.
<正>一、体育游戏的特点与编排原则体育游戏一般分为活动性游戏和竞技性游戏,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健身性、地域性和历史性。根据各类体育课教学内容的不同,体育游戏的选择也应有所不同。如,球类课程尽量选择持球的游戏,田径课程尽量选择锻炼身体素质的游戏,武术、健美操等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的项目尽量选择趣味性强、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练习兴趣的游戏。根据体育教学的三个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体育游戏的  相似文献   

11.
<正>体育课的实质是以身体练习为特征的活动课程,技能和体能学练情况的优劣都是通过学生的身体运动表现出来的。不论是传统体育课,还是《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下的现代体育课,其基本架构主要还是"三段式",即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由于各部分的任务和要求不同,因此,在教学组织过程中  相似文献   

12.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能素质的提升会直接影响体育课堂教学整体质量的提升,实施技能练习与体能练习相融合,可以有效提升课堂运动技能,促进技能与体能共同发展。本文通过分析运动技能与体能的概念、关系与融合设计的意义,探寻篮球教学中运动技能与体能相结合设计,使得学生在课堂中实现运动技能与体能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3.
张烨 《体育教学》2012,32(12):54-55
本课亮点: 本节课以游戏作为载体,将体育知识的传授、体能素质的补偿有机融合到教学中. 在课的准备部分,设计了"快快跳起"游戏,提供与预置了环境,启发学生角色的自我投入,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通过日常生活中躲、跳、跨、跑等练习为下面的跳跃练习做好了热身和铺垫,达到预期的设置效果.同时以跑动过障碍过渡到两腿依次过障碍,实现了很好的导入.  相似文献   

14.
《中国学校体育》2021,(1):43-44
<正>支撑练习可分为技术类与体能类,技术类主要是对动作技能进行学习、控制和发展,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动作,养成良好的身体姿态;体能类主要目的是强化身体素质,提高核心力量,发展柔韧、灵敏、平衡等能力。核心力量是人体上下肢协同用力的枢纽,是人体重要的"发力源",支撑练习是发展核心力量的有效手段,笔者着重介绍巧用身体在不同场境进行支撑练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正>《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学建议部分提出:"应在运动技能教学的同时,安排一定的时间,选择简便有效的练习内容,采用多种多样的方法,发展学生的体能。"运动技能的掌握、体能的增强离不开大密度的练习和适宜强度的锻炼,"大密度适宜强度体育课"的提出很好地解决了运能技能掌握和体能增强的问题。自该理论提出以来,部分地区开展了先行先试工作。  相似文献   

16.
<正>体能练习以"辅助"或"补缺"内容存在于体育课堂中,一般安排在主教材前后,或融合于主教材中。根据练习方式的不同,分为"三式"即,"单列式""游戏式""嵌入式"。一、"单列式"体能练习方式在体育课中,教师为达到体能学习目标,在主教材前后安排一定时间的专门性练习,它具有直接性、实用性和简易性等特点。1.案例呈现。在《蹲踞式跳远》一课中安排810min的专项练习:收腹跳3组,每组练习10次;连续单脚跳3组(起始点距  相似文献   

17.
《体育师友》2020,(6):26-27
《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了"教材三个一",主要指单一身体练习、以此为核心的组合动作练习、以此为核心的游戏或比赛[1]。以"学、练、赛、评"一体化的方向,即在单一身体练习中"学",在组合动作中"练",在游戏或比赛中"自评"或"他评"。在区级教研活动中,体育教师在教学中紧扣"学、练、赛、评"环节,主题鲜明,亮点突出。文章以《立定跳远练习方法1》一课为例,阐述基于《纲要》的"学、练、赛、评"背景下课堂教学的要点。  相似文献   

18.
《体育师友》2021,(4):16-17
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访谈调查法,对初中篮球教学中体能与技能协同发展的练习方法进行探讨。研究认为,篮球教学中体能与技能兼顾的练习可分为以调动积极性和热身为目的的体能练习、以技能学习为主的体能练习、技能学习后加强体能练习等三种形式,各种练习形式的练习侧重点和运动负荷安排有较大区别。体能、技能协同发展时要注意区分体能与体力的差别,关注技能学习与体能练习的先后顺序,控制体能练习的负荷及量度。  相似文献   

19.
<正>《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高度彰显与健康相关的核心要义"掌握技能和强化体能"的重要性。体育游戏作为一种特殊的练习手段,能够诱发学生学练动机与兴趣,让学生在富有情趣的情境中感悟和享受运动之乐,已被体育教师广泛地运用到学生的体能发展上,它不仅能调动学生发展体能的参与性和积极性,而且能让每位学生都能"吃饱"。一、统筹构建游戏单元,推动体能全面发展为了弥补体能发展缺位或不到位的  相似文献   

20.
赵岩 《体育师友》2014,(6):11-12
结合体育教学实践,探讨了"短跳绳"在准备活动中、技能练习中、游戏活动中有效运用的作用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