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小学语文教学对我们新一代继承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小学是学生学习的基础阶段,而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部分文言文,文言文是一种古代的书面语言,是传承中华文化的前沿阵地,学生学习文言文可以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同时可以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从而让中华文化发扬光大。一、了解传统文化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文言文古诗词等,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为学生讲解这些课程的内容,还应为学生延伸教  相似文献   

2.
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除了诵读和了解中华传统文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明白道理,获得人生感悟,增加爱国之情。本文将从小学语文文言文的教学价值出发,对教学文言文的方法和策略进行详细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何亚娟 《考试周刊》2014,(93):20-20
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文言文教学包括四方面内容:文言、文章、文学、文化。对文言文中优秀作品的学习,可以让今人了解其中的民族文化,初中新课程理念要求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必定离不开文言文教学。所以,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和加强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  相似文献   

4.
曹奇 《学苑教育》2020,(7):32-32
文言文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是小学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从全面发展的角度看,小学语文旨在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健全的人,一个具有核心素养的人。基于此,学生就有必要从文言文中汲取充分的养料,以使自己在语文方面的素养得到全面的发展。现代社会也理应有文言文生存的一席之地,将文言文与现代生活融合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种趋势。  相似文献   

5.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语言文化的精华,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小学时期是学习文言文的启蒙阶段,能够为初高中的继续学习奠定基础,因此小学阶段文言文的教学应该受到重视。以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结合王崧舟、靳家彦、于永正等六位著名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实录,分析小学文言文的特征、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对小学文言文教学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文言文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统编语文教材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接受事物的特点,从关注学生的朗读、关注学生的思维以及关注学生的语言表达等方面展开教学,以使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文言文的方法,为学生由小学阶段的文言文阅读向中学阶段的文言文学习过渡提供支持,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奠基。  相似文献   

7.
杨飒 《教育教学论坛》2015,(14):188-189
为了提高技能人才的知识水平及素养,为了继承、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在职业教育中,我们还要注重对文言文的学习。如何在职业教育的语文课程中激发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吸纳,是我们需要不断探讨的问题。本文将通过对文言文的特点、文言文教学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来谈谈在职业教育语文教学中的文言文教学应该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统编语文教材在小学阶段大幅度增加了文言文的篇目,为的是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但实际教学中,文言文教学多停留于诵读和了解课文内容的层面,难以达到文化传承的高度。对此,教师需要在文言文教学的生字学习、文本诵读、意蕴挖掘、想象补白等不同的层面进行探索,引导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9.
文言文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统编小学语文教材选编了不少的文言文。小学阶段的文言文学习是一种启蒙学习,能促进学生对文言文特征的了解,为中学阶段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文言文的教学定位和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有效策略,通过朗读、积累、运用等途径,帮助学生初步感知文言文的语言特点,自觉地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这样教学,符合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基本规律,有助于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成果,是中国历史上道德传承、文化思想、精神观念的总体。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对诸多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将传统文化融入文言文的教学中,可以使文言文教学充满活力,也能使学生透彻理解文言文及其背后精神。文言文教育和传统文化传承相辅相成,两者之间有着密切关系。然而在实践中,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却不尽如人意。因此,文章重点围绕将传统文化渗透到文言文教学中的几个方面进行深入剖析,以期在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基础上,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宝库中,文言文是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小学语文课本中,安排了几篇文言文,目的是让小学生初步接触、了解文言文,为初中的文言文学习打下基础。那么,怎样让这几篇课文发挥它们的作用,让学生在掌握好这几篇文言文的基础上去感受祖国文化的绚丽多彩  相似文献   

12.
文言文是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主要内容之一,它承担着传承弘扬传统文化的重任。在“双减”背景下,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的文言知识,还要求教师为学生创设趣味化、减负化的文言文学习环境。基于此背景,文章以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篇章为例,以教材为本、以读书为基、以文意为要、以活动为径,于设定目标、引领诵读、解析字词过程中,将“双减”融于文言文教学之中,为学生创建趣味化的文言文教学模式,让他们在良好的氛围中探究学习。  相似文献   

13.
文言文是一种古代文化教育内容,在当今语文教学中占据较大的比重。学习文言文不仅可以使学生充分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而且可以使学生从文言文的学习中吸取丰厚的人文精神。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加强我国古诗词的教学已经势在必行。本文立足文言文教学的价值所在,论述了文言文教学方法探究,在不断挖掘文言文的重要内涵及创新文言文学习的课堂模式、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创设文言文教学中合理的教学情境,从而为文言文的学习提供重要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4.
语文是学生从小学就开始接触的重要学科,几乎伴随了学生的全部校园生活,高考语文占据着150分的权重,学生要想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语文成绩,就需要重视语文古文的学习,在高考语文的各项题型分布中,文言文阅读占20分,如果学生能把握好这20分,自己的高考语文成绩便可以更上一层楼,挤掉无数的竞争者,最终可以考取自己理想的大学,有些学生对于文言文的学习毫不在意,甚至认为只要会翻译就够了。我国的中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在高中阶段,教师需要教授学生文言文。并且在最新的教学大纲中还明确了学习文言文所要达到的标准是什么,这充分说明了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学生学习文言文知识并不单纯是应对高考中的题型,学习文言文还是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提高自己文化修养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学在初中整体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而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文言文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思维,深入理解古代文人的表达方式,对于传承传统文化和提高学生文学素养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我国近些年非常重视国学等传统文化的回归,很多学校采取很多措施来弘扬民族传统文学知识,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初中文言文实际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从当前初中文言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出发,分析了文言文教学对于学生、教育、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并针对创新文言文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提出了几点有效的策略,希望为文言文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文言文占据了初中阶段语文学习相当大的比重,为此,在该阶段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文言文教学技巧,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传授相应传统文化,帮助学生感悟语言学习魅力。因此,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主体地位出发,加强学生实际探索,让学生了解相应民族文化传统,提升自我人文素养,这也是目前中国教育十分重要的一大环节。  相似文献   

17.
文言文是小学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学好文言文有助于理解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感受古代汉语的言语智慧。但是文言文的文本特征鲜明,与现代汉语存在明显差异,小学生在学习中总是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因此,文言文教学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值得教师重视其教学有效性。本文结合实践经验,就引导学生学好文言文提出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8.
文言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从儿童视角出发教学文言文,契合学生认知事物的特点,可以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与传承,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在教学统编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时,教师从丰富读的形式、活化内容理解以及设计丰富的写的活动来引导学生学习文言文,能让文言文课堂显得更加活泼,使学生在趣味盎然中开展文言文学习。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学在初中整体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而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文言文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思维,深入理解古代文人的表达方式,对于传承传统文化和提高学生文学素养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我国近些年非常重视国学等传统文化的回归,很多学校采取很多措施来弘扬民族传统文学知识,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初中文言文实际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从当前初中文言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出发,分析了文言文教学对于学生、教育、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并针对创新文言文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提出了几点有效的策略,希望为文言文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文言文是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载体,是小学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统编教材的文言文选编起步早,篇目多。教学时,教师要读懂编者意图,充分发挥文言文的教学价值。在课堂上,教师要把准文言文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感受文言文的独特韵味,并注重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语言训练。这样,能让学生理解文言文的特点,掌握阅读文言文的基本规律,爱上阅读文言文,自觉传承我国优秀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