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慧 《知识文库》2023,(13):52-54
<正>基于翻转课堂教学理念研究小学数学课程思政,力求通过研究构建包含课前小学生预习、课中小学生学习、课后小学生复习三个方面融入思政元素的小学数学课程思政融合路径,从而推动小学数学教学和课程思政的同向同行、协同推进。为此,需要加强数学教师队伍能力建设,推动数学内容和思政元素融合,运用新媒体技术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助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可见,小学教育也必须进行课程思政,思政教育需要融进小学生的教材、课堂和头脑。《小学数学》是小学开设的重要课程,课程目的是培养小学生了解、掌握和理解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灵活运用数学解决现实问题的同时,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思政课在立德树人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当前的思政课存在缺乏深度、流于形式等问题,对学生的吸引力大大降低。时政演讲项目致力于以“知情意行”为框架、以热点时政为内容、以学生演讲为形式,通过“构建新知、丰富情感、增强意志、推动实践”四个维度,拓展思政元素、变革教学方法、建构思政课堂,从而改变学生对思政课枯燥无味的片面印象,让学生更好更全面地参与思政课堂,陶冶学生品性,提升学生素养。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自动化类等相关专业嵌入式系统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对该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和实践。在该课程的教学中引入慕课等线上资源,充分利用微信教学立方等现代教学手段进行课堂互动,并通过"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督促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  相似文献   

4.
宋欢 《海外英语》2023,(7):214-216+219
课程思政是当前高校教育培养体系的重要改革方向,是落实“立德树人”的行动指南。基于课程思政的要求,专业课程应有策略、有过程地将思政元素融入课堂。《英国文学》作为天然拥有丰富价值观元素的专业课程,可以通过豪恩斯坦的教育目标分类法逐步构建价值元素,最终完成以价值观输出为导向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5.
课程思政建设是当前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构建全方位育人格局,将其他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协同育人,以最终实现“立德树人”根本教育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现代色谱分析是高等农业院校化学、农学、食品科学、动物药学、动物医学等专业研究生的必修课程。该课程开课专业广、修读人数多,是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作者以高等农业院校现代色谱分析课程为例,介绍了实施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及思政内容与专业内容的融合,希望能为相关学科课程思政教学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6.
推进职业院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建设,通过在职业院校师生中开展"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现状调查,结合调查结果提出对策与建议:树立立德树人理念,构建学校全员协同育人;提炼各种思政元素,构建学校课程协同育人;发挥隐形思政内容,构建课堂内外协同育人;积极打造平台建设,构建线上线下协同育人;构建相互配...  相似文献   

7.
新时代金课建设的根本在于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在这一背景下,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OBE理念,以"课程思政"为主旨,设计与电气专业及电力行业相匹配、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本要求的课程教学目标;挖掘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的有机结合点改革课程教学内容;选择有利于思政教育的教学方法探索课程教学方式;采取全过程教学评估方式,构建知识、能力和思政素养"三位一体"的考核评价体系;根据目标达成度评价对电气专业"信号与系统"课程进行持续改进,对新时代金课建设落实立德树人这一个根本任务起一定的指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高等教育》2020,(8):F0003-F0003
江苏海洋大学围绕止德树人根本任务,深挖各类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取得了显箸成效在改革中强化思政课程主渠道为了进一步提高思政课的感染力、亲和力、说服力和实效性,学校利用实践基地和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创设相应的教学场景、体验平台。形成提案教学法、以史代论法、浸润式体验课堂等一系列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体验中享受学习的乐趣,实现思政课“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林学斌 《黑河学院学报》2023,(3):117-119+135
思政课是立德树人、培根铸魂重要通识课,通过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思想观、价值观,思政课程是塑造学生思想品德的关键“纽扣”。在当前的高校思政课程建设中,要精准把握时代定位与构建价值,以问题导向、逻辑导向、典型导向、行为导向“四维”维度,打造“事、课、学、思、用”五位一体的思政课程,推进思政课的改革创新,丰富思政课一体化体系建设的内容和实效,深挖思政课程育人元素,切实改进思政课程教学,全力推向高校思政课育人新格局,协同思政课程一体化体系建设,有效培养学生主流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0.
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中的重要内容。高校思政课作为新时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承担着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重要任务。通过对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的剖析,并以问题为导向,提出全面推进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创新路径,优化思政课教学内容、创新思政课教学方法、增强思政课实效性。这些路径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对于筑牢国家安全根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促进青年学生健康全面发展,以及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课程思政是当下我国实现"立德树人"育才任务的重要举措,专业课程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是课程思政育人战略主体。通过分析车辆工程专业核心课"车辆试验学"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入手,结合车辆工程专业课教师在推进课程思政过程的现状和实际问题,提出"车辆试验学"课程思政建设路径,即明确课程特色与育人目标、提升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思想政治元素挖掘与价值塑造、教学方法改革等四方面的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为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王敏 《大学教育》2023,(3):97-99
课程思政理念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回归教育的主体即“人”本身,为新时代振兴本科教育与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提供了重要抓手。作为一门以异质文学文化为内容、以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为目标的外国语言文学专业课,英美文学课具有开展课程思政的巨大潜能。课程组对英美文学课进行了课程思政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梳理课程内容的思政元素,根据内容潜在的德育视角采用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同时,依托网络教学工具如超星学习通等,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的功能。随着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深入,英美文学课思政教育的潜能将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发挥。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地方高校开展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地方高校开展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路径:以“大思政课”理念为导向,增强教师课程思政意识;深层融入思政元素,完善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内容设计;创新课程教学方法,构建公共体育课程思政“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评价指标,完善公共体育课程思政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4.
高等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课程思政的建设是必不可少的。作为预防医学中重要基础课程的儿童少年卫生学,如何落实和提高课程思政的实效,更好地完成培养本专业学生的任务,是该课程教师面临的新挑战。本研究利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将课程思政融入儿童少年卫生学课程教学中,对该课程的思政教学进行了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5.
教育信息化改革为推进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可行路径和拓展空间。文章构建了大学英语课程思政一体化模式,即以课程思政为导向、以课程内容为载体、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以现实课堂和网络平台为支撑,提出变革教学模式、完善教学资源、健全评价体系、培养教师队伍等内容,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贯穿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中,于潜移默化中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有机融合,在完成课程培养目标的同时,实现课程思政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16.
黄中慧 《亚太教育》2023,(23):113-116
将社会主义文化元素融入英语教学,既是落实国家立德树人教育的工作任务,又是完成英语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在思政一体化视域下,以中职英语基础模块第二册第六单元拓展活动课为例,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方面论述在中职英语课堂中融入社会主义文化元素的策略,通过课前指导学生线上自主预习、课中采取多种教法学法、课后延伸拓展,以达到养成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职业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肖璇  肖弋 《高教论坛》2023,(5):55-59
在联动视域下对学前教育本科专业核心课程“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四个维度,探讨如何通过联动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教学中,构建“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四位一体”课程思政教学联动模式,充分发挥课程立德树人价值,培养具有高尚思想境界、具有师德为先品质、具有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幼儿园课堂意识和能力的高素质学前教育专业教师。  相似文献   

18.
"慕课"即"大规模、开放免费的在线课程"。"慕课"以开放的网络化学习教育为基础,课程的范围覆盖人文学科、社会科学和科技学科。近几年以来,一些操作性与技术性强的课程也被试着挂到慕课上。至今为止",慕课"课程基本上是免费的。作者主要从分析"慕课"教学模式相比较与传统教学模式的特点,基于这些特点慕课教学给高校思政教学带来了机遇与挑战,由此引发对于慕课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9.
随着慕课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网络课程免费向全世界学习者开放,教师课堂"讲师"角色正在面临挑战。本文以环境、学生、课堂的变化为出发点,系统地分析了"慕课+翻转课堂"课程模式发展的时代背景,并通过教师在课前、课中、课后的任务担当,阐明教师在课程构建和实施中的角色转变。  相似文献   

20.
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对于提升当代大学生的德育水平具有重要作用。结合设施花卉学课程的教学实践,阐述了课程思政体系的构建:将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进行梳理,并与授课内容相结合,重构教学环节;引入雨课堂等在线授课工具,改进教学方法;同时在现有课程考核基础上建立思政能力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