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历来重视学校的道德教育,但学校道德教育低效化的现象仍比较突出。造成道德教育低效化的原因比较复杂,归结起来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历史原因,包括传统道德教育历史传承的断裂及传统道德教育内容存在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一面;二是外部原因,包括社会大环境存在不利于道德教育的消极因素及学校、家庭的小环境在道德教育上存在问题;三是内部原因,即学校道德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都还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2.
宋双 《教师》2010,(24):12-14
学校作为青少年道德教育的主要阵地,对当前青少年的道德成长有着极为重大的影响。学校德育的教师问题是影响当前学校德育实效的关键。本文通过对学校教师在德育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自身德育观念、责任意识、品德素养、德育素养不足而导致学校德育低效的研究,分析了我国学校德育实施中存在的教师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宋双 《教师》2010,(21)
学校作为青少年道德教育的主要阵地,对当前青少年的道德成长有着极为重大的影响.学校德育的教师问题是影响当前学校德育实效的关键.本文通过对学校教师在德育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自身德育观念、责任意识、品德素养、德育素养不足而导致学校德育低效的研究,分析了我国学校德育实施中存在的教师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道德教育低效化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教育是人类德性的一种主动的培育活动,是促进教育对象对社会认可和倡导的道德价值原则的选择、认同和践行的实践过程。其成效关系着人性美善的发扬和社会良好秩序的形成。提高道德教育的成效,无不突显了对当前道德教育低效化反思与把脉的迫切性。基于道德自身视阈的审视,道德教育的抽象化、道德教育的理想化、道德的理论教育与经验教育和联想教育的断裂、道德价值意义教育的偏失以及道德示范教育的缺失,则是诱致道德教育低效化的主因。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道德教育在教育过程中出现了某些反道德的现象,即"目中无人"的道德教育、道德伪善和道德权利的遮蔽,这些都是背离道德教育的宗旨的.主体性道德教育是一种道德的道德教育.首先,它承认人的存在,承认道德的个体性和主观性,这是道德的主体性的本质体现.其次,主体性道德教育崇尚道德教育主体人的自由,从而达到道德行为的自觉和自律,最终上升为活动的自由.  相似文献   

6.
任何对道德教育课程的探讨,都必须以确定这一课程的性质为前提。道德教育课程根本上是实践性的,实践性是道德教育课程区别于其他教育课程的重要特征,活动课程应是道德教育的主导性课程。对道德教育课程性质的这一界定主要是基于:道德的实践本质;道德教育的实践性特征;活动对道德发展、道德教育的独特功能。实施活动课程应注意:通过学生的自主性活动促进主体性道德素质的发展;贯彻兴趣和需要原则;应密切联系当代社会现实生活,使学生在实际参与社会生活中形成道德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7.
一、学校道德教育的现实写照 现实中,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部分人群出现道德滑坡,不道德行为屡见不鲜,这对学校道德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面对这种严峻的社会现实,我们不能仅仅从社会道德教育或者家庭道德教育身上去找原因,我们应该直面学校道德教育低效的现实,要拿出有效的措施。当前的学校道德教育是典型的知识教育,其逻辑起点在于只要学生掌握了道德知识就能形成道德行为,存在着严重的“去情境化”的倾向。  相似文献   

8.
课堂教学是关系到学生发展,教师专业成长以及学校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因素,而在现实中却普遍存在课堂低效教学的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教师、学生、学校以及社会等方面,其中教师是主要的影响因素。本文根据课堂低效教学中教师的表现,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我国学校道德教育实效性的问题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学校道德教育失效的原因是:学校道德教育中存在诸多控制现象,导致人"自我"的缺失,学校培养的人很多都是"合乎"道德,而非"出于"道德.从分析道德特性出发,进而分析学校道德教育中的控制现象和人"自我"的缺失,探索学校道德教育如何让"自我"回归.  相似文献   

10.
道德教育从古至今就在教育中占据重中之重的地位,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一提法旗帜鲜明地将学生的道德发展提高到了凌驾于其他教育目的之上。然而,现实中社会上恶劣的道德风气和冷漠的人际氛围却以一种客观而残忍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了德育的低效甚至是失败。有鉴于此,本文通过对观念上道德必要性的缺乏、教育中德育的边缘化、德育内容结构的失衡以及德育方法的单一四个问题的论述探讨了当代德育中存在的几个困境,尝试揭示德育何以低效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1.
学校道德教育存在着四个误区。即把道德教育等同于知识及科学教育,像传授科学知识一样给学生传授道德,导致道德理论与道德实际相脱节,不能达到提升学生道德行为的效果;片面追求升学率,把学校道德教育视为摆设,导致学校德育工作的形式化、空泛化和简单化;普遍利用虚拟道德情境进行道德教育,而不能引起真实的道德冲突,导致道德教育理论上唱高调,道德行为上走低调或实际中的困惑不解、不知所措等现象;过多地强调道德是国家、社会对个体的一种制约,忽视道德对个体所具有的价值,导致道德教育的片面性、强制性。  相似文献   

12.
从教育的角度检视道德冷漠,可以发现教育功利化是道德冷漠产生的深层原因。具体而言,道德冷漠生成于物化教育。要减少道德冷漠现象,教育需要从三个层面入手:在教育目的层面,将"人"作为教育目的的"有限"回归;在道德教育层面,"专门"与"非专门"道德教育课程要改进现状、相互配合;在日常生活管理层面,营造适合道德情感生长的环境。  相似文献   

13.
道德教育中的道德悖论问题及消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鲁宁 《教育学报》2009,5(1):108-112
道德教育中的道德悖论指的是发生在道德教育领域中的一种正当的道德行为选择却同时产生善与恶两种自相矛盾的结果的特殊情况.与道德教育中的其他悖论现象相比较,道德悖论是一种结果式悖论,并且道德悖论中善与恶之间的矛盾是一种共时性存在的自相矛盾.就道德教育中道德悖论产生的原因而言,道德规则本身具有的"二律背反"特征是道德悖论产生的首要原因,而学生道德智慧的缺失和道德教育中人性向善假设的被利用则是道德悖论产生的另外两个主要原因.由道德教育中道德悖论产生的原因可知,道德教育中的道德悖论问题并不可以完全消除,而只能是通过培养学生的道德智慧来降低道德悖论发生的概率或者降低道德悖论带来的危害.  相似文献   

14.
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细节,其实掩藏着许多有关道德教育的大问题。通过“有道德的生活”来学习道德,是一种新的道德范式,代表着一种新的道德世界观。但是,反思当前学校道德教育,我们会发现道德教育疏离了学校生活,忽视了学生在生活中的道德体验和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关照,在实施的基本理念和方法上呈现出了附属化、简单化和专门化倾向,从而造成了学校道德教育的低效。  相似文献   

15.
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细节,其实掩藏着许多有关道德教育的大问题。通过“有道德的生活”来学习道德,是一种新的道德范式,代表着一种新的道德世界观。但是,反思当前学校道德教育,我们会发现道德教育疏离了学校生活,忽视了学生在生活中的道德体验和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关照,在实施的基本理念和方法上呈现出了附属化、简单化和专门化倾向,从而造成了学校道德教育的低效。  相似文献   

16.
道德教育的乏力是现代社会道德危机产生重要的因素,这种乏力使道德教育的效果与人们对于道德教育的期望值产生了很大的落差。探析道德教育低效化的根源,可以为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提供理论支持,进而提升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准。一、唯经济主义泛滥唯经济主义对经济活动的重视和关于经济人的假设,对于把经济活动从原有的道德羁绊中解放出来,并且重  相似文献   

17.
社会转型期需要重视道德冲突研究。这是由于当代社会变革冲击了人们的道德价值观念,而且道德冲突是道德教育不可避免的议题,漠视道德冲突还导致了道德教育的低效;同时,道德冲突的研究有助于明晰道德教育的目标,有助于反思道德教育实践,道德冲突的研究有助于促进学生的“成人”发展。  相似文献   

18.
幼儿园可以通过传统道德教育多样化、传统道德教育主题化、传统道德教育节日化和传统道德教育特色化开展传统道德教育;通过幼儿合作和分享活动、在活动中张扬个性、鼓励幼儿大胆创新来提升传统道德文化教育;通过家园合作将传统道德教育和现代幼儿教育理念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伦理道德文化,这种伦理道德文化教育的基石和依托是家庭,家庭教育是人的德性和道德教育的历史始点。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导致中国传统家庭结构发生变化。家庭结构嬗变、家庭道德教育功能弱化、家庭道德教育内容出现偏差,从而使人的德性生长和道德教育的基石发生了动摇,失去了人的德性的生发始点,这是造成我国道德教育低效的根源之一。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们的社会正处在大的变革转型期,我们的社会环境存在明显的道德行为负收益现象,付出与利益获得不成正比.在实际的德育工作中,存在着三种错误的观念:把教师"应然"的"道德身份"当成了"是";教师倾向于"知识化"、"对象化"地理解道德,把道德当成是"异己"的东西.在实践上,拷贝其它学科知识的专业化,将道德教育也专业化了.面对这一困境,大学德育最应该做的事情是培植一种道德理性的智慧力量,重建合理的义利观、是非观,以形成良好的社会生活环境和人际合作关系.心理辅导模式有助于建构新的大学德育模式,有助于提高德育实效.首先大学德育教师的自我提高、自我成长是搞好德育工作的关键;其次提高大学德育的实效,应从当代大学生道德发展特点入手,增强德育内容的针对性和现实感;最后在方法上,大学道德教育以人为本,应该紧紧抓住与大学生息息相关的问题,深入地与学生共同探讨,德育教师要以高尚的师德去影响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