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酸樱桃为试材,取其春梢、秋梢或实生苗的茎尖或带腋芽的茎段为外植体,添加3种不同浓度的激素6-BA、IBA、NAA,进行组织培养离体快繁技术体系的研究.结果表明:酸樱桃的茎尖(或带腋芽的茎段)用浓度75%乙醇消毒30 s,再用浓度0.1%升汞消毒7 min,接种成活率可达82.9%.酸樱桃生长的基本培养基为MS培养基,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6-BA 0.5 mg·L-1+IBA 0.2 mg·L-1,增殖系数为4.5.最佳生根培养条件有两种:1)IBA 100 mg·L-1浸蘸植株20 min或IBA 200 mg·L-1浸蘸5 min,生根率均达到100%,根长5.1 cm-8.9 cm.2)1/2 MS+IBA 0.5 mg·L-1,生根率为71.4%,平均根长为2.1 cm;最佳移栽基质为蛭石,成活率可达80%.  相似文献   

2.
采用微波消解-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大蒜中硒的含量,并对测定结果进行不确定度评定.通过标准溶液配制、工作曲线拟合、样品制备过程、样品重复性测定等分量的不确定度评估,得出本方法的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样品制备过程和重复性测定.所测定的大蒜粉样品中硒的平均含量为0. 404 mg/kg,扩展不确定度为0. 048 mg/kg(k=2).  相似文献   

3.
评定了按照GB/T601-2002方法配制和标定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浓度的不确定度。主要从实验方法、建立数学模型、确定不确定度的来源、计算相对不确定度分量、合成不确定度、扩展不确定度等入手,介绍了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不确定度评定过程。  相似文献   

4.
按照国家标准GB/T 5009.372003中规定方法对食品中的羰基价含量进行测定,对涉及的玻璃器皿和仪器设备进行不确定度来源分析和评定.结果表明:本实验方法测量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为5个方面,按引入不确定度分量贡献大小排序,依次为5 mL移液管、25 mL容量瓶、分光光度计、重复性测定和天平.当食品中羰基价含量为9.71 meq/kg 时,拓展不确定度为0.49 meq/kg (k=2).  相似文献   

5.
目的:以最小二乘法直线度评定食品中砷测定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度,并找出影响不确定度的因素较大的环节。方法:根据GB/T 5009.11-2003《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的方法,应用最小二乘法拟合直线,进行不确定度评估,并计算出合成不确定度。结果:各分量中工作曲线变动性、移液管、样品定容过程及测量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贡献较大,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U=2.5%(k=2)。结论:以最小二乘法直线度评定食品中砷的不确定度,提高了评定的可信度,通过实验各环节的分析,要求操作过程必须细心、准确、规范,尽量减少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6.
GB/T19681-2005法测定辣椒油中苏丹红Ⅰ的不确定度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采用GB/T19681-2005食品中苏丹红染料的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辣椒中苏丹红Ⅰ不确定度评定的数学模型,对检测过程中引入的不确定度进行了分类和量化,较为全面地评定各个不确定度分量,并提出应用该方法检测的不确定度评定结果。  相似文献   

7.
以一水合柠檬酸作为碳源,四乙烯五胺作为氮源,利用熔融法合成一种新的氮掺杂碳量子点(N-CQDs),N-CQDs水溶液在紫外光下可发出强烈的蓝色荧光。通过荧光分光光度计确定N-CQDs最佳激发波长为350 nm,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对N-CQDs的结构进行初步分析,并从保存温度、pH值、光稳定性等方面研究N-CQDs的发光性能。研究结果表明,N-CQDs适合低温酸性条件保存,具有良好的光稳定性;Fe3+对N-CQDs具有强烈的荧光猝灭效应,Fe3+浓度在0~1 000μmol·L-1区间内与N-CQDs的荧光猝灭程度(F0/F)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9.16μmol·L-1。因此,所合成的N-CQDs可以用于Fe3+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8.
为保证污水中挥发酚的检测质量,科学地评定检测结果的分散性,根据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的理论,评定了分光光度法测定城市污水中的挥发酚的测量不确定度。通过识别了测量过程中不确定的来源、分析各分量的产生、计算了该法的扩展不确定度U95=0.002 1 mg/L(k=2)。结果表明,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主要来自仪器重复测定的分散性,其次是工作曲线拟合及样品前处理过程中引入的不确定度。因此,在运用该分析方法时,首要保证仪器运行的稳定性,提高检测的精密度,减少该过程输入的不确定度。此外,样品前处理在该测试中所引入的不确定度贡献也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门冬酰胺酶效价测量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方法:分析了门冬酰胺酶效价测量过程中几种因素对门冬酰胺酶效价测定不确定度的影响,其中包括:重复性测量,对照品和样品的稀释体积及使用仪器等测量因素并进行了评定,由此计算合成不确定度,最终给出测量在95%置信区间下的扩展不确定度。结果:本实验测量结果为(10495.29±165.82)IU/瓶(K=2)。结论:分析并量化了检测方法的不确定度,为优化实验方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复方金沙利胆颗粒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方法及质量控制研究。方法色谱柱为We Lch Utimate XB-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纯水(17∶83),流速1.0 m L·min-1,柱温室温,检测波长230 nm,进样量20μL。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芍药苷进行定量测定;对主要成分黄芩、白芍、枳壳等进行薄层鉴别。结果用该方法定性鉴别专属性强,芍药苷在浓度3.9298μg·m L-1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5)。芍药苷平均回收率为98.11%,RSD为1.10%(n=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分离度好,回收率高,能有效对复方金沙利胆颗粒的质量进行控制和评价。  相似文献   

11.
对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GB/T 22388-2008原料乳与乳制品中,三聚氰胺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三聚氰胺的结果进行不确定度评定。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由鱼刺图逐层分析、计算了检测过程中引入的不确定度,运用最小二乘法对外标曲线拟合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并将各不确定度进行合成,估计输出量接近正态分布,且有足够大自由度,取k=2计算扩展不确定度。该方法对采用外标法定量测定的气相色谱、液相色谱法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识别测量过程中不确定的来源,分析各个分量的产生,计算合成标准不确定度,测得地表水样中砷的浓度为0.43mg/L,扩展不确定度U95=0.01 mg/L(k=2).结果表明,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主要来自仪器分析过程,但样品前处理引入的不确定度的影响也不能低估.因此,在评定类似的化学分析的测量不确定度时,应充分考虑前处理过程的影响,优化实验步骤,减少该过程输入的不确定度分量.  相似文献   

13.
为了测定耐碱玻璃纤维混凝土的抗折强度并分析其不确定度及纤维体积率对混凝土抗折强度的影响,选择耐碱玻璃纤维体积率为0%0,.6%,0.8%,1.0%的100 mm×100 mm×400 mm混凝土抗折试件进行试验。试验在MTS810材料试验机上进行,通过三分点加载测定其抗折强度,分析混凝土抗折强度试验中影响试验结果不确定的因素和来源,并按照JJF 1059-1999标准的要求,对合理玻璃纤维掺量试件的抗折强度的不确定度进行分析和评定。结果表明:耐碱玻璃纤维的掺入改变了混凝土抗折破坏形式,不同纤维体积率的混凝土抗折强度较普通混凝土依次提高了18.87%,21.64%,23.24%。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确定耐碱玻璃纤维混凝土合理玻璃纤维掺量为0.6%;通过对试件抗折强度测定的不确定度评定,表明数学模型中自由度及测量的重复性是引入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建议在进行同类试验时,试件尺寸应尽量大,从而可增大跨距,以减小剪力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建立一种双黄消渴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以薄层色谱法鉴定双黄消渴颗粒中黄芪、黄连、赤芍3味药材,并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中的主要化学成分黄芪甲苷的含量进行测定.色谱条件:Waters Xbridge Shield RP18(4.6 mm×250 mm, 5μm);流动相条件:乙腈-水,流速1.0 mL·min(-1),柱温40℃,漂移管温度70℃,进样量为20μL.结果:采用所建立的TLC方法鉴别黄芪、黄连、赤芍等药材时,斑点清晰且分离度好,不产生黄芪甲苷的阴性干扰.黄芪甲苷在14.82~148.2μg·mL(-1),柱温40℃,漂移管温度70℃,进样量为20μL.结果:采用所建立的TLC方法鉴别黄芪、黄连、赤芍等药材时,斑点清晰且分离度好,不产生黄芪甲苷的阴性干扰.黄芪甲苷在14.82~148.2μg·mL(-1)质量浓度范围内,与相对应的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4);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12%,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41%.结论: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准确性高且易于操作,可用作双黄消渴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5.
为强化学生对新污染物处理理论和实验技能的掌握,设计了光自芬顿/过氧单硫酸盐(PMS)协同体系在自然光条件下对新污染物的强化降解实验。利用水热法和浸渍法制备改性氮化碳空心球MoS2/TCNCl-S(P),以四环素(TC)作为新污染物代表,构建了光自芬顿/PMS协同体系,基于其耦合效应,提高在自然光条件下污染物的降解效率。结果表明,光自芬顿/PMS体系对TC在120min内的降解率可以达到80%,较不引入PMS的光自芬顿体系提高了30%。其原因在于光自芬顿反应中产生的H2O2与PMS发生协同作用,产生了更多的·O2-、SO4-·和1O2等活性自由基,从而提高了TC的降解效率。该实验设计体系有助于促进学生对高级氧化技术的掌握,为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以福州市典型的清末合院式传统民居——旗山湖70号古厝为研究对象,在当地典型的夏季晴热天气下,对室外、天井、厅堂、次间和披屋等场所,进行了太阳辐射、温湿度、风速、墙壁温度等热环境参数的测试分析,通过计算标准等效温度(SET*),结合游客热舒适投票调查(TCV),对其夏热特性与气候适应性开展研究。结果表明:室内温度有明显的热延迟效应,午间温度低于户外4~5℃,相对湿度总平均值接近60%,平均风速较低(<0.2 m/s),灰板壁的隔热性能显著优于木板壁;SET*可反映古厝的热舒适性,当SET*超过33.3℃时游客开始出现热不舒适感,37.0℃为非常不舒适的临界点;对各测点参数进行差异化分析,尽管各测点长期处于不舒适或非常不舒适的区间,古厝在檐廊遮阳、墙体隔热与排窗通风等方面仍表现出对夏季炎热气候的适应策略,可在主导风向引入、室内通风、围护结构更新和外环境微气候调节等方面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纤维基载药羊毛角蛋白支架的肠道抗癌释药性能,该文选择5-氟尿嘧啶(5-FU)作为药物模型,使用全因子矩阵实验设计,在不同酸碱环境下,通过在两水平上优化多个显著性因子的参数,提高pH敏感性释放性能。这种全因子实验设计方法既可用于确定复合生物功能系统的主要效应,也可用于研究多因素相互作用的影响。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图像显示,在15 kV静电纺丝电压下,可得到具有均匀结构的复合纳米纤维基质;同时,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证实羊毛角蛋白在1 630和1 550 cm-1处有特征峰。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检测药物缓释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羊毛角蛋白与聚L-丙交酯(Poly-L-lactide, PLLA)的比例是影响药物缓释性能的主要因素。通过全因子矩阵实验设计优化后,在120 h内,含有50%羊毛角蛋白的复合载药纳米纤维在pH值为7.4的环境中释放了48.5%的药物,而在pH值为6.0的环境中释放了83.7%的药物。证明通过优化调整操作因子,实现了羊毛角蛋白纤维支架的pH响应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8.
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已成为阪崎肠杆菌的可靠检测方法。为了保证该方法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可比性,研制了4种质粒DNA标准物质,其分别含有一种阪崎肠杆菌PCR检测靶基因(MMS,ITS,16S r DNA,omp A)。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UV)和高分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HR-ICP-MS)对标准物质进行定值,对该标准物质的均匀性、稳定性进行了评估,并对定值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结果显示,4种质粒DNA标准物质量值可靠,均匀性和稳定性良好,可以在-20℃下保存1 a以上。4种质粒DNA标准物质的最终定值结果为(52.3±1.8)、(62.4±2.1)、(75.1±2.1)和(85.7±2.6)ng/μL(k=2)。对质粒DNA标准物质与阪崎肠杆菌基因组DNA的可替代性进行了研究,证明研制的质粒DNA标准物质可以替代阪崎肠杆菌基因组DNA对阪崎肠杆菌进行检测,满足阪崎肠杆菌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和方法验证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