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考试作弊及其防治的简单博弈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潘忻 《教育探索》2003,(1):52-54
学生考试作弊是严重违纪的行为,虽“屡禁”而“不止”。从博弈论经典模型“囚徒困境”的特点和条件入手,讨论学生考试作弊的收益。成本,有助于我们了解学生考试作弊的博弈心态;从完全信息纯策略静态博弈的视角分析学生考试作弊的原因和条件,有助于我们制定鼓励学生诚实应考的政策。教师监考是否得力对学生考试作弊有重要的影响,分析运用教师监考手段防治考试作弊的作用和条件,讨论师生博弈完全信息混合策略静态均衡的概率分布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我们从博弈视角提出防治学生考试作弊的条件和措施。  相似文献   

2.
就地取材     
一次期末考试后,保罗对同班的希尔文说:“你听说了吗,杰姆考试作弊被抓到了。”“怎么回事儿?”希尔文问道。“他考试时,把手伸进衣服里数自己的肋骨。”“那又怎么了?怎么能算作弊呢?”希尔文更加迷惑了。“可那是人体解剖课的考试呀!”保罗答道。就地取材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断推进,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日益严重。这种现象的存在和蔓延,败坏了校风、学风.毒害了大学生的心灵,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部分大学生为了作弊不惜铤而走险?怎样防止或减少大学生考试作弊?本文拟从导致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客观因素出发,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4.
.真是活见鬼,学生中考试作弊现象屡禁不止。怎么办?  相似文献   

5.
考试作弊,自科举制度建立以来就有。现有的各种考试中,也屡见不鲜。有考试就有作弊,这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但各种考试中,由于考试的内容和方式的不同,因此作弊的特点和手段也不尽相同。如成人高考的主要作弊是替考,今年抓住明年再来,一次抓不住就解决了学籍问题。自考作弊的特点也很明显,替考的相对较少,主要是考场里夹带资料,替考主要集中在《英语》和《高等数学》等少数几门实在过不了的课程。了解分析自考作弊的特点,我们就可以有的放矢地采取措施,制止、防范直至杜绝考试作弊现象。  相似文献   

6.
画饼怎能充饥──中学生考试作弊心理漫谈柴洪涛有关资料调查表明,目前一些中学生考试作弊已经到了惊人的地步,有些高中,学生的作弊率高达88%;有些初中,学生的作弊率高达79%。这不能不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的焦虑与深思。从心理学的观点看,学生作弊心理就是建立...  相似文献   

7.
一场师生冲突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阜生 《四川教育》2003,(10):41-41
高考临近,某校举行例行的考前模拟考试。监考老师来到教室,重申考试纪律。他警告道:“上次考试,我们这个班有人作弊,希望这次不再出现类似现象。否则.绝不轻饶。”学生骆某,党员,校学生会主席,成绩特优。听完老师的话,立即起立纠正道:“老师,如果说上次考试有人作弊的事发生在我们班教室,这是事实;但说我们班同学作弊  相似文献   

8.
论考试作弊     
考试作弊在高等教育中非常普遍,危害甚大,本将考试作弊大体归结为十一类。考试作弊违背公正和诚实做人原则,败坏学风,造成高等教育质量的滑坡,考试应该承担考试作弊的责任。  相似文献   

9.
考试作弊在我国越来越严重,屡禁不止。本文以问卷调查形式对考试作弊进行了一次考查,内容涉及作弊原因和防止作弊的措施等。通过统计分析,我们认为,恰当的方法和得力的措施还是能减少作弊的发生,但要从根本上杜绝考试作弊,还需要尽可能取消作弊有利的考试,提高决策质量。  相似文献   

10.
坚决铲除考试中的掺假现象殷石海平日里,我们听说过假烟、假酒、假冒商品,却不曾听说过学校考试的掺假现象。其实,这一掺假现象说白了就是指考试测评中的作弊。说起作弊当然已不是新鲜事,古已有之。然而,作弊现象延续到今天却出现了一种“突变”,曾一直被视为诚实、...  相似文献   

11.
如今,学校考试作弊现象的出现时有发生,作弊的方式花样更是层出不穷。今年高考曝出了广东电白、湖南嘉禾的大规模舞弊案丑闻,更令举国哗然。诚然,从某种意义上讲,作弊反映出了学生道德层面上的一些缺憾,比如不诚实,未能遵循所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之古训;也反映出学生为学之不扎实,“临时抱佛脚”,常常顾此失彼,焦头烂额之际,不免侥幸地以作弊来减少考试失败所带来的威胁……但是,我们也不禁要问:学生顶风作弊,敢冒违法之险,并且又能成功,某种意义上是否也反映出现行考试评价制度所隐含着的一些问题呢?我们在教育…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考试作弊是影响高校学风建设的一个大问题,尽管高校对大学生考试作弊行为有明确的处罚规定,而且在新生入学教育中都是作为必讲内容,每一个学生也都深知其后果,但我们无法否认这样一个事实: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始终未能从根本上加以解决,在一定时期和范围内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考试作弊作为学生中常见的一种错误行为,它既影响了对教与学质量评估的可靠性,又助长了学生的不良品德,是学生中的不正之风。  相似文献   

13.
浅议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及源头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期 ,我校连续发生三起考试作弊学生不服处理决定而引起的诉讼 ,使我们对“大学生考试作弊”问题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思考。近年来 ,教育部屡下通知 ,希望能采取切实有效措施 ,阻止考试作弊之风的蔓延 ,各高校也加大了对考试作弊的惩处力度。但事实是作弊之风并未被完全遏制 ,有时还出现反弹 ,其消极影响是不可低估的。许多有识之士指出 :“考试作弊现象不禁止将是我们教育事业的一个很大的失败。”所以 ,杜绝考试作弊是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的内容。杜绝和减少考试作弊现象的发生 ,应是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问题。  一、大学生考试作…  相似文献   

14.
视频:电影((MR.BEAN》片段。 教师提问:刚才这段视频以诙谐、夸张的方式演绎了憨豆先生在考试中作弊的情况。但是今天的话题却并不那么轻松,坦白地说,平时我们有没有偷看、抄袭等作弊现象?  相似文献   

15.
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黄本杰,蒋进当前,在我国中小学校里,心理不够健康的学生,为数不算很少。考试焦虑、考试作弊、逆反心理、社交障碍、多愁善感等等,我们不是经常看得到吗?这些心理现象得不到及时的矫治,就会影响学生的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也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健...  相似文献   

16.
杨燕 《考试周刊》2011,(21):6-7
1.中学生考试作弊现象 近几年,我校学生在各种考试中出现了考试作弊现象,学校对此给予了严厉的处理,但不少学生仍在考试时冒着被开除的风险继续作弊。我们通过对学生的大量访谈,了解考试作弊行为及相关要素,为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提供一些依据。2.研究方法主要采取调查、访谈等方式研究考试作弊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当前考试作弊现象在社会各类考试中普遍存在,它是人类诚信缺失的一种体现。根据有关规定,学生由他人代替考试、替他人参加考试、组织作弊、使用通讯设备作弊及其他作弊行为严重的,学校可以给予开除学籍处分(但不呵以勒令退学)。即使是对考试作弊者给予如此的严惩,每次期末考试作弊者从来没有消失过,反而近几年作弊现象更加猖獗,不但表现在作弊年龄低龄化、作弊手段呈多样化,而且作弊动机日益复杂。通过对46位考试作弊学生的调查发现了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18.
加强考试管理 严惩考试作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加强考试管理严惩考试作弊刘敬俭近年来,各级各类考试中违纪、舞弊现象逐年增多,形式和手段呈多样化、隐蔽化趋势,考风考纪形势十分严峻,重大违纪案件时有发生,且数量与规模呈上升趋势。人们在震惊之余,开始思索考虑作弊的缘由和防范措施。什么叫作弊?《现代汉语词...  相似文献   

19.
针对屡禁不止的考试作弊现象,究竟应该采用怎样的监管措施?文章运用经济学中“博弈论”的思想分析了学生考试作弊和教师监考偷闲的原因,认为作弊是学生和教师双方博弈的结果.学生作弊概率不是取决于对学生的惩罚力度,而是取决于教师对学生频繁作弊作出的反应,因此不仅要加大学生作弊的成本,更要加强对教师的监管,才能有效减少考场作弊.  相似文献   

20.
通过考试管理收集大量的现代大学生考试作弊资料,从客观、主观上具体分析了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各种原因,就学生考试作弊的心理动机方面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缺乏健康向上的心理,自信、自尊、自重、自强、自立意识薄弱和自我约束力差是导致作弊行为的重要原因。考试作弊是社会不良现象在高校中的反映,它给高等教育带来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也是十分严重的。根除考试作弊这种丑恶现象已成为高校学风、教风、校风建设的头等大事。为最大限度地遏制学生考试违规作弊现象的发生,建立考场新风尚,提高考试的信度和效度,特提出预防大学生考试作弊的措施扣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