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国际关系伦理是关于协调国际社会中经济、政治、文化、安全和生态等方面基本利益关系的活动规范.国际关系伦理与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在对立基础之上的统一体.我国国际关系理论界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提出一个独立于西方语境之外能反映发展中国家的立场、视角、国际处境和利益需求的国际关系伦理的研究框架,以便在此基础上展开具有自身特色的独立研究.中国主张的国际关系伦理应该包括国际关系生态伦理、国际关系经济伦理、国际关系文化伦理和国际关系政治伦理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尽管进入国际组织工作的人才具有多种专业背景,然而国际关系专业因其与国际组织的紧密联系而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典型意义.从就业数据来看,美国大学国际关系专业的毕业生进入国际组织就业的占较大比例.本文以美国10所大学的国际关系专业研究生课程为例,从其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并对比我国大学国际关系专业研究生培养的实际情况,提出将国际组织人才培养作为国际关系专业学科发展、课程设置、课外实践等方面的重要参考与创新思路,从而推动我国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提升国际关系专业研究生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3.
陈岳  李永成 《教学与研究》2003,12(12):40-45
中国的国际关系学科在近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与进步。国际关系学界对重大国际问题和中国外交战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论证方面更加深入 ,研究方法更趋科学化 ,专门研究人才的数量和质量都有可观的增长。一、国际关系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国际关系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非常强的学科。面对纷繁复杂、千变万化的国际关系现实 ,中国国际关系学界一直在努力使国际关系的学术研究紧密结合重大的国际问题或突发国际事件 ,增强理论的解释力和现实性。 2 0 0 3年的国际形势 ,可以说一波未平 ,一波又起 ,热点问题此起彼伏。强词夺理的伊拉克战争、迷…  相似文献   

4.
在全球化的作用下,国际体系发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变革和转型,其构成单元由一元向多元转变。在单元观问题上,国际关系学界存在一元还是多元的分歧,进而延伸出在国际体系管理方式、国际政治本质和国际格局形态等方面的不同观点,这主要源于对非国家行为体勃兴、全球化影响以及时代观等方面的不同认识和判断。探讨单元观问题及其争论,对于观察当代世界政治的演变、透视国际关系理论流派的异同以及推动国际体系和国际格局理论的再建构,有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5.
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进程中,1998年在国际政治上的和平与冲突、在国际经济上的发展与危机、在国际关系上的变化与新生表明,全球化和多极化趋势在危机、动荡和干扰中得到加强。在当代世界,有关国际关系研究与决策中,与其更直接相关联的是国际政治学与国际战略学,而前者在发达国家里甚至被认为是与国际关系学的同义语,三者交错并存。国际政治学着力于权力与利益,国际关系学注  相似文献   

6.
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进程中,1998年在国际政治上的和平与冲突、在国际经济上的发展与危机、在国际关系上的变化与新生表明,全球化和多极化趋势在危机、动荡和干扰中得到加强。在当代世界,有关国际关系研究与决策中,与其更直接相关联的是国际政治学与国际战略学,而前者在发达国家里甚至被认为是与国际关系学的同义语,三者交错并存。国际政治学着力于权力与利益,国际关系学注目于态势与对接,而国际战略学则问鼎于科学与艺术;前者是核心,次之是整体,后者是总揽,这也是审视1998年国际关系的逻辑起点。一、国际政治:和平与冲突政治动…  相似文献   

7.
从本源看国际关系与国际法之间联系紧密,在学科发展史上国际关系理论与国际法学相互依托、互相促进,两个学科的教学互动蕴含着巨大的潜力。一方面,国际关系知识可以从宏观、中观以及微观层次给予国际法的发展现象提供各种解释,以及产生程度不一的影响;另一方面,国际法学经常是某些国际关系学派的理论源泉,而国际法与国际组织的实践活动给予了许多国际关系理论学说现实上的支持。因此,面对国内当前国际关系学与国际法学之间教学割裂现状,促进它们之间教学的互动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是江泽民“七一讲话”中的一个重要观点 ,体现了党的第三代领导人对国际战略问题的深谋远虑和真知卓见。实现国际关系民主化不仅是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深切渴望 ,而且也是国际社会稳定和谐的内在要求。它的实现是一个曲折复杂的过程 ,需要在法律、政治、经济、外交、思想等一系列方面予以保证  相似文献   

9.
以国际体系的演变确定国际关系史分期,是重要的国际关系史编纂视角。当前的国际体系分期模式,多集中于国际格局变迁,对行为体的重要性关注不多,国家往往被假想为同质化的主权国家。实际上,民族国家作为主权国家的进一步演化,对于国际规范的确立、国际格局的变迁都具有重要意义,反思民族国家与国际体系演变的关联,有助于反思国际关系史的编纂方式。  相似文献   

10.
张伟 《中学生阅读》2010,(1):100-101
本专题主要讲述两极格局的形成、发展、瓦解和在此过程中的国际关系变化。在学习中,应重点掌握两极格局的演变,了解国际政治格局与国际经济格局的演变之间的必然联系,了解国际政治格局的形成、演变与世界主要大国综合国力消长、国际利益、价值观念、意识形志等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自从世界意义上的国际体系形成以来,大规模的战争和暴力是不同体系之间转换的基本形式.两极体系解体后,美国的霸权体系扩展到全球,国际恐怖主义暴力是当前体系转型中的能量释放,恐怖主义对国际社会具有极大的危害性,但不是国际社会的主流.国际社会的主流仍是国家间的竞争和合作.  相似文献   

12.
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了“坚持包容精神,共建和谐世界”的重要思想。和谐与法治的理念是融会在一起的,实现和谐世界的一个重要途径是法治途径。广义的法治包括政治与法治,国际法治从法律上说是指当代国际法体系建设;从政治上说就是“全球治理”;政治与法治的制度建设均落实在联合国改革上。因而建设和谐世界的法治途径包括完善当代国际法体系、加强全球治理和推进联合国改革。这也是中国参与和谐世界建设,并力争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的重要途径。贯穿这三方面任务的一个共同原则是要维护和坚持国家主权平等原则。  相似文献   

13.
国际新秩序、世界秩序与世界新秩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秩序指的是国际社会中围绕某种目标和依据一定规则相互作用形成的运行机制。通常 ,国际秩序体现着一定的国际格局以及大国的利益和价值观 ,因而任何关于国际秩序变革的主张都具有鲜明的政治取向和理论取向。通过辨析国际新秩序、世界秩序、世界新秩序等主张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内涵 ,有助于揭示国际社会日趋复杂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保罗·孟禄一生致力于国际教育合作,积极推进国际理解与世界和平。孟禄认为一个民族形成的根本在于拥有本民族的共同文化,教育是促进科技发展的重要力量和推进国际理解的重要方式,民族共同文化的形成主要通过教育来完成。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具有独特的价值,一是促进世界文化的传播,二是促进国际理解的达成。孟禄建议将民族主义、爱国主义、合格公民与国际理解四者有机结合,加强教育提高公民素养,发展教育繁荣民族文化,由此推进国际理解和世界人民友好相处。对于孟禄国际理解以美国利益为根本、确保西方教育的领导地位等观点,应客观认识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15.
世界多极化趋势与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是一位伟大的国际战略家。在国际形势和世界格局发展变化的趋势下,探讨了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的形成。在世界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中心问题的国际背景下,邓小平审时度势,高瞻远瞩,为当代中国制定了一套完整而科学的国际战略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国际政治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指导方针。它立足于中国又面向世界,是具有中国国家特色的国际政治学理论。文章从国际关系建构主义的视角,解读邓小平国际政治中的时代转换论、国际秩序论、国家利益集体自尊论,以新的视角来了解世界局势的变化,从而更全面地认识国际社会。  相似文献   

17.
民国北京政府时期中国红十字会的国际交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际红十字总会与国际红十字联合会的存在,使得世界各国红十字会之间有了更多联系与交流的机会,因而红十字会的工作便具有了国际性。中国红十字会的国际交往主要体现在参加国际性会议,参与国际性救护以及经常性地开展一些会与会之间的联系交往等方面,中国红十字会参加国际性会议,使其得以走出狭隘,走出封闭,走向世界,参与国际性救护,使其得以充分体现出“恤邻”的慈善胸襟,开展经常性的会际间的联络交往,使其得以走出一条独特的值得肯定的平等外交道路。  相似文献   

18.
大国成长既有特殊性要求,也有普遍性要求,后者要求我们有必要深入研究大国成长与国际社会的关系,这是因为国际社会是大国成长的基本社会背景,大国本身就是国际社会互动的产物,国际社会公共物品的主要提供者,部分地扮演着国际社会的组织者角色,此外,大国必须具备较好的国际形象,是国际社会的规范与道德的基本载体。  相似文献   

19.
蒲俜 《教学与研究》2007,26(11):50-54
和平发展道路与和谐世界理念是中国国际战略思想的重大发展,通过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时代主题与世界秩序、大国复兴与国际责任等三方面的结合,和平发展道路与和谐世界理念向国际社会传达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意愿和抱负.  相似文献   

20.
新冠肺炎疫情使全球教育受到严峻挑战。为了抗击疫情、缓解冲击、重建疫情后的世界教育、维护人类共同利益,多个国际组织呼吁各国提供教育国际公共产品。通过回溯"公共产品"概念的出现与形成,梳理"国际公共产品"理念的发展,探讨国际公共产品对全球治理的价值,分析国际公共产品的类型,尝试对教育国际公共产品进行分层分类。此外,通过检视中国为提供国际公共产品所做的努力,向中国比较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共同奋斗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