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城合川     
合川l地处重庆三环和“重庆一小时经济圈”,是重庆的北大门,紧邻“两江新区”,重庆六大区域性中心城市之一,距重庆主城核心区仅半小时车程,是规划中的重庆北部地区中心城市,是重庆与资源丰富的川北地区相连的纽带,也是重庆资金技术集约发展的延伸带,被誉为重庆通向四川北部、陕西、甘肃等大西北省区的“经济走廊”。  相似文献   

2.
对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五大国家中心城市的经济态势发展进行实证分析的背景下,从学校类型、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学科水平以及科研水平等几个方面对五个国家中心城市的高等教育发展现状进行比较研究,为广州高校的发展提供一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增强中心城市综合实力,是桂林经济整体提升的“发动机”,是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增强桂林中心城市的综合实力,既有优势,也有劣势,既面临着机遇,也面临着挑战。要增强桂林中心城市综合实力,必须有一个整体的战略思路,并在此基础上做出桂林中心城市发展战略构想及增强综合实力的战略选择,以达到实现带动桂东北地区经济整体发展的目标,从而为广西的进一步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论重庆旅游业发展目标、优势与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权威旅游专家预测,旅游业将在21世纪崛起,成为全球经济三大主要推动之一。至2020年,中国将会成为世界各旅游目的地的“领头羊”。现代旅游业发展经验证明,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必须以中心城市为依托。旅游业已成为重庆市重点培育和发展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把重庆建设成为“旅游大市”、“旅游强市”,必须首先将重庆建设成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这对重庆21世纪的大发展,具有特殊而又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深圳迈向全国经济中心城市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圳发展的目标定位是建设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国家创新型城市、国际化城市,深圳发展的功能定位是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金融中心、物流中心、贸易中心和文化创意中心。深圳建设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关键在于增强功能和地位。深圳在这方面具有有利条件,也有不足之处和制约因素。建设全国经济中心城市,重在完善和增强城市综合功能,加快发展模式转型和产业结构优化。  相似文献   

6.
重庆作为我国最年轻的直辖市,要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经济中心、西部教育高地,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城市文化建设.因此,对重庆城市文化建设进行研究,找准重庆城市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重庆城市文化建设的对策,对切实推进重庆城市文化建设,提升重庆魅力和形象,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清代重庆的移民会馆具有地缘性与业缘性两重特征,作为反映重庆城市商业繁荣的一种建筑形态,它的形成和城市地域环境是密切相联的.本文拟从城池演进发展的角度,探讨重庆的移民会馆建设与城市空间形态和功能布局的互动关系,并进一步认识清代重庆城由传统的军政中心向商业和贸易中心城市转变过程.  相似文献   

8.
正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是国家发展的战略部署。每个城市的具体定位和表述不尽相同,比如,广州市规划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综合性门户城市、国际大都市;重庆市规划建设国际中心城市;天津市规划建设经济中心城市、国际港口城市和生态城市;北京市和上海市规划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全球城市,等等。中心城市不同的功能定位将直接决定城市的发展路径、高等教育的地位和国际化策  相似文献   

9.
科技领跑未来,创新决定城市的高度。“十二五”发展架势已全面拉开,能否如期把重庆建成国家中心城市,成为西部增长极、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和内陆开放高地,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科技战线的担子更繁重,但创新的舞台更宽阔。  相似文献   

10.
根据国家区域发展战略需求,以及合肥“1331”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布局,针对将合肥打造成长三角西翼中心城市的区域政策导向.借鉴国内外关于城市发展的研究盛果与中心城市发展的实践经验,运用宴证研究方法,比较分析合肥在长三角城市群中的经济体量和城市特色,通过对合肥发展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现实基础、潜在条件与增长潜力的研究,得出结论:合吧应优化空间布局,善用自身优势,增强中心城市带动力,适度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优势产业.全力建设长三角西翼中心城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