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刊讯 伴随着汽车工业的火热,汽车杂志在我国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时期。半年来,已经相继有改版后的《汽车驾驶员》、《车主之友》的增刊《越玩越野》,以及在2004年北京国际车展上做足广告的《车赏》杂志也粉墨登场。汽车类杂志蜂拥而至有着深刻的原因:中国作为世界上发展速度最  相似文献   

2.
2001年 6月 20日,人民交通出版社在上海举行了《汽车工程手册》首发式。至此,这套上千名专家历时 5年心血撰就的千万字巨著得以问世。这是我国汽车行业第一部工程技术工具书,也是继德国和日本之后的世界第三个《汽车工程手册》的版本。   诸事草创艰辛备尝   《汽车工程手册》是汽车界非常重要的一部综合性的工具书。国外同类手册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德国著名的博世《汽车工程手册》在 1932年就出了第一版,以后不断补充、更新,至今已出到第 21版,并于 1976年开始在全球推出英文版,受到广泛欢迎;日本在 1957年出版了其《汽车工…  相似文献   

3.
卖书     
郭沫若  一元 《出版参考》2004,(10):32-32
我平生受苦了文学的纠缠,我想丢掉它也不知道有过多少次了。小的时候便喜欢读《楚辞》、《庄子》、《史记》、《唐诗》,但在一九一三年出省的时候,我便全盘把它们丢了。一九一四年正月我初到日本来的时候,只带着一部《文选》。这是一三年的年底在北京琉璃厂的旧书店里买的。走的时候本来也想丢掉它,是我大哥劝我,没有把它丢掉。但我在日本的起初一两年,它被丢在我的箱里,没有取出来过。  相似文献   

4.
仅仅一年多前,《金融时报》让我接手北美汽车专访业务,我没敢说“不”。这似乎是个极好的机遇,此外,刚进入报社三个月就说“不”似乎也并非明智之举。  相似文献   

5.
2003年是不同寻常的一年。尽管有SARS的爆发,对国民经济及人民生活造成一定影响,但印刷业发展的速度丝毫没有放慢。《印刷企业“十年”后3年总量、结构、布局宏观调控指导意见》的出台,全印展的火爆场面,中国柔印产品在国际上获奖……一桩桩,一件件历历在目。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数码印刷》为您献上一本记事簿,帮你留住2003年印刷业的精彩瞬间。  相似文献   

6.
2004年.是新闻评论发展强劲的一年。全国不少晚报、都市类报纸,相继增设了评论版。在重庆,有影响力的报纸也都开设了评论版。《重庆时报》一创刊,便设了评论版,在此前后,《重庆晨报》有《每日时评》,《重庆商报》辟了《评论》,《重庆晚报》开设《新闻评说》(后改为《都市评说》)。  相似文献   

7.
1978年,一首《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让人们记住了一个具有草原气息的名字——德德德玛,20多年来,她以《乳香飘》、《我从草原来》等一曲曲缓慢悠长、带有浓郁草原韵味的蒙古族歌曲,无数次地为世人描绘着内蒙古大草原的迷人景色。1998年,在日本突发脑淤血的她忍痛离开了深爱的舞台。1999年,她击败病魔奇迹般地重返舞台,继续用生命讴歌草原,并在有生之年为草原培育一批新的艺术人才,延续自己的艺术生命。  相似文献   

8.
向勇 《军事记者》2005,(5):21-22
入伍10年,我从在《解放军报》上第一篇“豆腐块”出炉,已有上千篇稿件在军内外报刊面世了,并捧回了20多个不同的奖杯。也因为《解放军报》,使我从一名列兵成长为连职军官,并立过了3次三等功,1次二等功。是《解放军报》给了我进取的信心与力量,是《解放军报》才使我有了今天的进步。  相似文献   

9.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地市晚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地市晚报之间发展却极不平衡。有的不断发展壮大,有的举步维艰,甚至有的已经成为集团或母报的负担。细究起来,虽然当地的经济土壤肥沃与否是根本原因,但整体办报资源、实力和观念与体制受限也是重要的原因。只要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才可能使地市晚报获得新的发展。四川省《泸州晚报》自2002年创办以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泸州晚报》筹备之时,我由《泸州日报》调入《泸州晚报》并工作了一年多,对如何办好地市级晚报有了一定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通顺物流的前身,北京汽车工业供销公司材料科早在1992年便实施了应用管理系统。由于当时整个企业处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IT系统也不时需要进行修改。那一段日子,让现任通顺物流信息部经理于浦难以忘怀,用于浦的话来说:“回头看看这十几年,我有经验也有教训,不过比较幸运的是经验多于教训。”  相似文献   

11.
那是2010年一个夏日的午后,在北京海淀区五道口光合作用书店楼上的咖啡馆里,我又一次见到了明晓溪。其实我们第一次见面也是在这间小小的咖啡馆,明晓溪给我讲了她即将创作的两个故事的大纲,而我被这两个那时尚未成为小说的故事深深打动,后来,这两个故事成为了两部超级畅销书,她们就是明晓溪最广为人知的代表作一一《会有天使替我爱你》和《泡沫之夏》。  相似文献   

12.
陈思劼 《新闻记者》2005,(10):39-40
《1/7》是一个60分钟的大型电视周刊,是2004年1月4日开播的。栏目的前身是上海电视台的一个名牌栏目,叫《新闻观察》。《新闻观察》的创办是在1997年,所以加上《新闻观察》,我们这个栏目有8年的深度报道制作经验,整个栏目是延续发展的,有很多经验也是延续的。  相似文献   

13.
郝诚之 《档案与社会》2005,(2):17-19,22
20年前的1984年,我在《内蒙古日报》的科学副刊当责任编辑。面对当时世界范围的新技术革命浪潮的冲击,我认为这是挑战也是机遇。中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内蒙古,在科学知识的宣传上不应落后。我斗胆向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院士约稿,希望他能在百忙中给内蒙古自治区党报的科学园地(当时叫《科学宫》)撒点科学的良种。鉴于副刊只有四分之三的版面,我请老科学家“写一篇1500字左右的短文。如果言犹未尽,长点也不怕,我可以分期连载”。当时年轻,只贴了8分钱的普通信邮票发出去了。时间是1984年5月25日。  相似文献   

14.
作为“协助第一把手抓总”的第二把手,我在《太原日报社》副总编岗位上,也就能和市委领导有比较多的接触。在这8年的工作中,我经历了王建功、王茂林、孙英三位市委书记。有人把机关报总编和市委书记打交道视为“畏途”,1984年元月,我就开始跋涉在这“畏途”上……  相似文献   

15.
出版界的隐忧樊公裁我很喜欢买书,逛书店也就成了很大的乐趣。在50年代,我的专业是马列主义理论,而我却买了许多与马列主义无关的书,如《随余丛书》、《癸已类稿》、《癸已存稿》之类。几十年来买的书确也不少。到了80年代末,突然感到买不起书了。有一次在书店看...  相似文献   

16.
我不会开车,但是喜欢拍汽车。 我是从1998年开办《中原赛车》栏目以后,有机会拍摄汽车比赛的。当初,只是涉猎拍摄卡了车比赛,尔后,拍摄一部专题片《中国车王卢宁军》,才对拍摄汽车拉力赛产生浓厚的兴趣。几年的拍摄经验,我觉得要拍好汽车拉力赛,需要把握以下几点: 第一,要了解拉力赛的基本常识。如汽车拉力赛为什么要有领航员,他的职能是什么?从前,我们在电视里看的领航员只是嘴里念念有词不停地为车手报出比赛路线。殊不知,这只是领航员在拉力赛中最基本的职能。其实,领航员还要在每个特殊赛段的起点CT处,准时递交参…  相似文献   

17.
人间情怀     
杨诚勇先生的《盛世微言》放在我的案头,扉页有他的签名,时间是2000年11月。书是2000年10月刚刚出版。可以看出,送书是在他拿到样书不久。时间之快,让我感到了其中的浓厚情谊。 这是诚勇兄送我的第二部书。1998年,他煌煌30万言的《晓阳杂文集》出版后,也是很快赠我一本。接到《晓阳杂文集》后,即有为文集写点文字之意,后来终于搁下了。想要说的话,最后变成了一封短信,而且我记得,其中提到的,还是后来收入《盛世微言》的《善待下岗》。因为,我是深深为该文的情怀所感动,差不多到了几乎不能自己的程度。 《盛…  相似文献   

18.
我是《档案管理》杂志的一名忠实读,也是一名痴情投稿。说来还真与《档案管理》杂志有缘,我的第一篇专业论《谈简牍档案的管理》就发表在1991年《档案管理》杂志第6期上。是《档案管理》杂志激起了我思考、撰、投稿的勇气,当时的《档案管理》杂志编辑老师还给我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函,激励我静心思考、勤于笔耕、厚积薄发。  相似文献   

19.
李丹 《新闻实践》2013,(3):67-67
读《十年》,仿佛有一种在看有关广告营销方面的微型电视剧的感觉。一个个经典案例,正是一群媒体经营者演绎、制作出来的广告片。她们是一串串闪亮的珍珠,串起了长达十年的钱江晚报广告营销的链子。她们也是一个行行清晰的脚印,记录着晚报广告人的艰辛跋涉,无穷创意。读《十年》,有一种亲切感。集团党委的分工,有幸将我与晚报经营紧紧联系在一起。她是浙报大院里的经营台柱,多少人在关心她,呵护她。我,自然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20.
最愉悦的阅读情形之一,是一个你非常喜欢的领域中数十年没有特别精彩的作品后,突然被你读到一本标志着突破的书。这时你可能被释放出一种“情结”,发现你对某一理论领域数十年的依依不舍的恋情,真是非常非常的“值”。最近我就体验了这样的读书愉悦。今年4月一次会议上,王知津教授送给我一部《现代信息检索》。这部由计算机专家编写的检索理论专著,立即以其近乎完美的结构吸引了我:信息检索的理论,还可以这样写!信息检索曾是情报学领域内最引人入胜的领域之一。1984年兰开斯特的《情报检索系统:特性、试验与评价》被翻译出版后,整整一代情报检索理论家成了“兰迷”。连我这样不搞检索的人,也深深受其吸引。20年过去了,如王知津教授所说,“有那么一大批人,他们几十年如一日地奋斗在信息检索的领域里,对信息检索……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研究”。成绩固然不菲,只是从一个喜好检索理论的旁观者的角度看,尽管新的论著无一例外地论及网络信息检索,但它们并没有将网络时代信息检索理论的新成就完美地组织到新的体系中。我甚至怀疑,如同米哈依诺夫的《科学交流与情报学》成为绝唱一样,兰开斯特的《情报检索系统》,也无人可以超越了。直到读到《现代信息检索》,我才发现对这一领域的长达20多年的期待,总算有了初步的结果。因此,我有些兴奋地向信息检索研究者与爱好者推荐王知津教授关于《现代信息检索》的书评,分享王教授和我体会过的阅读快乐。王教授的书评《探索现代信息检索的理论架构》是在原书“译者序”基础上写成的。《现代信息检索》是计算机专家所写的书,其立场对图书情报领域的读者也许有些障碍。这部书评中没有评论这点,出于译者对本书的喜好,完全可以理解。好在书评的后面是很有针对性的导读内容,它们对于图书情报领域的大多数读者,将会有很多帮助。。本期的另一篇书评出自一位新手,所评之书是一部多年前译出的论著:Arms的《数字图书馆概论》。所选理由除了所评之书同样是讲技术,同样是译书外,主要是我从书评中读到了作者的兴奋:被自己的阅读发现所激发的评论的兴奋。据说作者的学科背景是历史学,一位学历史的基础图书馆员,能如此激情地“悟”着有些枯燥的数字图书馆,我以为有些难得。评者的有些感性的阅读固然不能取代理性的思考,但在数字图书馆技术发展到一定高度并略为放慢其前进步伐之时,或许适当地“感性”也不失为激发我们寻找新的突破口的一种方式。《数字图书馆概论》的书评已出现过几篇,是好书,多评又何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