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玲玲 《大学生》2014,(13):24-25
上个月和杂志社的两个编辑跑了北京20多所大学,令我们感到惊讶的是,很多学校竟然没有书店。我们去的还是北京比较著名和重点的高校,可想而知其他学校的情况,这让我们感慨实体书店的没落。  相似文献   

2.
淘书杂记     
我常到旧书摊、小书店去淘书。大书店也去,但经济实力所限,很多书只能在书店里翻翻,又怕管理员嫌恶,不能多看细读,故而浮光掠影,一窥而过。这情形不似旧时皇帝选美,倒像路遇淑女闺秀,偷窥一眼,既饱眼福,又不过分逾礼。  相似文献   

3.
“少做点题”“多读点书”,这种呼声很多也很久了,但是,很多学校好像往往做得相反。语文课堂基本上是“讲堂”,课内课外基本上是“题海”。据我了解,很多中学生一个学期都没有去过阅览室,甚至我们的语文老师也很少去过。必修教材中的“名著导读”,有几个学校落实了,又有几个学生读了几本名著呢?更不要说新课标推荐的那一长串名著了。  相似文献   

4.
一封家书     
亲爱的儿子:尽管你伤透了我的心,但你终究是我的儿子。虽然,自从你考上大学,成为我们家几代里出的唯一一个大学生之后,心里面已分不清咱俩谁是谁的儿子了。从扛着行李陪你去大学报到,到挂蚊帐缝被子买饭票甚至教你挤牙膏,这一切,在你看来是天经地义的,你甚至感觉你这个不争气的老爸给你这位争气的大学生儿子服务,是一件特沾光特荣耀的事。的确,你考上大学,你爸妈确实为你骄傲。虽然现今的大学生也不一定能找到工作,但这毕竟是你爸妈几十年的梦想。我们那阵,上大学不是凭本事考的,要看手的茧巴和出身成分,有些人还要用贞操和人格去换。这也就…  相似文献   

5.
前几天,有位三年级学生的家长问我:"孩子每次到书店都买了很多书,可是,回到家里就放到书柜里了,根本不去读书,这是怎么回事?"我说:"您做对了,也做错了。"家长不解地问:"为什么啊?难道给孩子买书还有错吗?"我笑着说:"您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  相似文献   

6.
我为书狂     
如果将书比作我的知己,那我最渴望的地方便是书店了。常常觉得,天下最快乐的事就数读书了。我常选择到新华书店去读书,虽然离我家有一段距离,但我还是愿意去。你看,只要花半天的时间,在书店  相似文献   

7.
书之情缘     
县城的书店里没有什么可看的书。县城的图书馆里也没有什么可看的书。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因为缺钱。但有一点,我想大概是不会错的,那就是经营者不知道真正的文学精品,不知道什么是好书。找遍整个书店,寻不到一本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书。几月前,看《文艺报》上一篇文章,说是一个博士生长期跟踪县级新华书店,得出的结论是:书店经营者的素质低下,不知道诺贝尔个什么,也不知道思想家们的名字和著作。在他们眼里,武打、言情、凶杀才是好书。这样的人怎么能办好书店?柜台整了好几回,效益就是上不去。可我们这些读书人,却没地方可提意见。人微言轻,说了也没谁听。  相似文献   

8.
剑桥一书贾     
金耀基 《新读写》2009,(7):64-65
剑桥是一个标准的“大学城”,除了大学,剑桥就无甚可观了。剑桥也是一个真正的书贼。不错,剑桥也娃花城鸟乡,但花有不香之日,鸟有不语的季节,唯独书香则终年不绝。剑桥大小几十个图书馆且暂时不去说了,单单书店就不能胜算,在“王者广场”附近,几乎无街无之,无巷无之。而在这许多书店当中,我最爱去光顾的则是一家叫“台维”(David)的。  相似文献   

9.
2005年春对儿子和我来说,算是极为忙碌、慌乱的。因为儿子经历了6年的小学生活之后,迎来他人生中第一个小关口———小学升初中。首先我们考虑孩子要不要择校。很多家长、包括孩子的班主任都婉转地告诉我,对口的学校教学质量一般,中考成绩也一般,更关键的是,校风不是太好。于是我向过来人打探,到网上查找,打电话询问。北京有很多不错的中学,但这些学校的门槛都很高。我的儿子还不算太差劲,跌跌撞撞基本具备了这些学校的报考条件,那就报考几家试试吧。我和先生分头到几家学校去报名。真是不去不知道,一去吓一跳。我们都没有想到会有那么多人…  相似文献   

10.
十多年前求学时,学校的旁边有一个当地最大的书城。那时的我上完课后没事做的时候总会到书城里逛逛。去的次数多了,工作人员都认得我了。于是,我想方设法绕开工作人员。每次拿了一本书后,到书店里的某一个小角落“偷偷”阅读。常常忘记天黑。每次,都是工作人员的广播通知快下班了,我才记得该离开了。  相似文献   

11.
宋磊 《今日教育》2012,(5):53-53
有人说,一个城市里书店的品质决定着这个城市的品质。我对这句话深有同感。如今的书店虽很多,但你去看看书架上都有些什么,看看最红火的书店里卖的是什么:考研、考级材料,小学、中学教辅材料,致富经、成功学,最好的也只是一些名著导读,当然也只是导读而已,谁有闲工夫去读那些“无用”的大部头。这究竟是怎么了?  相似文献   

12.
每当看到这张照片,我脑海里就会泛起美好的北京梦。我在解放的曙光初露时出生在豫东一个农民家庭。入学后才耳闻到北京这一让人神往的圣 地,从那时起,去北京的美梦就藏进我的心底。那时农民的孩子想去北京谈何容易,还是老 师告诉我的,想去北京得好好学习,这句话也就成了我刻苦学习的动力。可惜在我上小学 时 却赶上了大跃进,我们全村人都搬了家,我也随之去了新的学校读书,文化考试也被劳 动评 分所取代。我上学的思想动摇了,最终还是辍了学。但我的北京梦并没有泯灭。时隔两年,学校形势有了转机,经不住和我同样辍学伙伴的劝说,…  相似文献   

13.
淘书记     
上大学之前,我没买过书。当然,跟考试有关的教辅书除外。原因也简单,就是没钱。上大学了,是师范类院校,每个月给学生五十几块钱助学金,吃饭有富裕,省下来的钱,买书。我买书的方式是淘,在电影里看过那些淘金者,拿着筛子站在河滩上,一遍又一遍地淘那些金沙,我买书时也是那样,掂量着口袋里的钱,在书店里一排排仔仔细细地淘:看上一本,一翻定价,超支了,放下,再去书架上淘下一本。那时候,街市上大小书店很多,你随便在哪一条街道走过,差不多都会遇到一家书店或一个书摊。我一般看的时候多,买的时候少。能被我淘走的书一般要满足三个条件之一:一,价格实惠。二,图书馆里借不到。三,这本书被我带走以后,我一定不会只看一遍就扔下。  相似文献   

14.
父亲的礼物     
我和妻子送女儿去150英里以外的地方上大学刚回来。这是我们生平第一次让她离开我们很长一段时间。我们不知道别人是如何挺过这个困难时期的。后来,当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睡不着觉的时候,我想起自己开始上大学时的情景。我记得,当时也是我的父亲开车送我去学校的。我们是驾驶着农用卡车去的。卡车的后车厢里放着我的旅行箱,那是我用那年夏天叉干草挣得的钱买的。虽然,我在兄弟姐妹们中间排行第四,却是第一个离开家去上大学的。我母亲哭了,我也哭了。当我们的卡车开出农场时,我开始感到软弱和恐惧。卡车行驶得很慢,我觉得很高兴。我不想那么快…  相似文献   

15.
我1972年上中学,那时候正是“文革”时期,整个国家都很混乱,很多学校都关门了。我被分配进了一所临时组建起来的中学,老师也都是临时招来的。学校里就我们这一个年级,共有六个班。我在这个学校上完初二,这所学校也关门了,我们整个班级又被插进另一所中学。尽管我只在这所中学呆了两年,但在这两年中,我有两个好伙伴陪伴着,她们是小秋和小华。我们彼此认定了对方是好学生,也就成了最要好的朋友。  相似文献   

16.
我这人有一个小优点,如果读到一本很喜欢的书,就喜欢呱呱呱四处对人说。虽然不可能说到普天下人家喻户晓,但是我周围的人很难有人可以听不见。我在我所在的大学课堂上只要说哪一本书,我所在的大学附近的两家书店,如果有这本书的话,那么这本书就非卖完不可。我到书店去,认识我的老板说,啊,梅老师,不知道什么原因,《……》一下子就卖完了。我就告诉他们,因为我在课堂上呱呱  相似文献   

17.
我喜欢逛书店、买书。久而久之,儿子也喜欢去书店。我跑书店的目的非常明确,即只看文艺和社科类的书,其他种类的书一概视而不见。儿子先是还跟着我翻翻画册,但不久即告失踪——不知钻到哪里去了。有几次我去找他,发现他不是盯着动漫书傻笑,就是捧着《哈利·波特》入  相似文献   

18.
孙悦 《家庭教育》2007,(9S):16-16
我喜欢逛书店、买书。久而久之.儿子也喜欢去书店。我跑书店的目的非常明确,即只看文艺和社科类的书,其他种类的书一概视而不见。儿子先是还跟着我翻翻画册,但不久即告失踪——不知钻到哪里去了。有几次我去找他,发现他不是盯着动漫书傻笑,  相似文献   

19.
我与书     
我家世代藏书,我也爱书。因为藏书,所以有不少人来找我借书;因为爱书,我也曾得罪过几位朋友。我不愿看到一本好书在传看中被弄脏了封面,卷折了书页。一次有位熟人借我的《浮士德》,他接过书就顺手卷成卷地塞到了裤兜里。我马上说:"哎呀,好书入神兜.亵渎文明呀!"开始他还以为是句玩笑,但看到我的脸色神情,他就面露尴尬了。每见到书店里有自己相中的书,就总想买到手。对于"文革"中被烧或抄走的,现在有新版本出来了,就像突然见到了受难的老朋友一样,是非得"请"家去不可的。有些精品,如书价不太贵,还要买上两本。一本放架上,…  相似文献   

20.
兄弟之谊     
我有一个平凡的哥哥,但我们却有一段不平凡的感情。去年暑假,我去北京哥哥家玩。一天,吃过晚饭,我和哥哥去散步,不知不觉来到一个书店,里面的书应有尽有。突然,一个大盒子吸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