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柔道比赛紧张激烈,强度较大,比赛时间相对较长(男子5分钟,女子4分钟)。所以,运动员在比赛中通常会出现过度紧张、过度淡漠、盲目自信等不良心理状态。不良心理状态的产生,直接影响比赛成绩。本文简要阐述了运动员在比赛中心理焦虑的调控方法,以使运动员达到适宜的比赛竞技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2.
青少年射击运动员心理控制训练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射击运动员在比赛中对心理的控制能力与运动员的比赛成绩是密切相关的。就此对青少年射击运动员的心理特点 ,比赛中的各种心理表现 ,如何有效地控制心理 ,进行分析研究 ,目的是为青少年射击运动员的心理训练与参加比赛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采用心理测量、心理咨询与治疗、心理训练以及心理疲劳恢复等方法,对专项运动员比赛心理能力的发挥进行了综合系统性研究。结果表明,贯彻实施以比赛心理能力培养、比赛心理状态保持和比赛临场心理状态调节为主体的增强优秀运动员参加重大比赛心理能力发挥的内容和方式具有一定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比赛心理稳定性对于运动员比赛成绩的发挥起着非同寻常的作用,该心理能力的强弱,有运动员先天个性品质的原因,也有运动员自身比赛经验的积累和后天训练等方面的原因。比赛心理稳定性在比赛过程中的调控固然非常重要,但调控的效果还是取决于平时训练的功夫。  相似文献   

5.
高水平的竞技比赛对运动员的技术、战术、身体、心理有着较高的要求,通过赛前的心理准备,具体的心理训练方法,使运动员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以积极、平稳的心态进入比赛,并在比赛中运用赛前所准备的心理训练的方法,及时地调节在赛中所出现的问题,使比赛能够顺利地进行,圆满地完成比赛。  相似文献   

6.
在乒乓球比赛中运动员的心理状态是影响比赛胜负的关键。使用心境量表(POMS)、主观体力感觉等级量表(RPE)和运动心理疲劳问卷(ABQ)对辽宁省乒乓球运动员赛前不同阶段的心理状态进行测试评估,并提出赛前合理安排训练内容和休息、强化自信心、确定适宜的比赛目标、激发运动员的比赛动机、运用心理训练方法等心理调控手段,积极调整乒乓球运动员的赛前心理状态,旨在为改善乒乓球运动员的赛前心理状态,提高运动员比赛中的运动表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比赛中调节自身的竞技状态是高水平运动员必备的能力之一。在标枪比赛的过程中,运动员通过控制好自己的心理状态、排除外界的不良干扰来调整竞技状态对比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运动员的心理因素运动员比赛时的心理状态十分重要,它制约着身体素质和运动技术水平的发挥。标枪比赛中经常会有运动员在平常训练时技术表现、训练成绩都很好,一旦比赛就会心理紧张,发生脸色苍白,身体僵硬,动作变慢,技术变形等现象,造成比赛发挥失常。如何让运动员在比赛中处于最佳的心理状  相似文献   

8.
体操运动员比赛心理稳定性的特征:努力战胜自我,在参加比赛的全过程中,调理好自己的比赛心态,是体操运动员比赛心理稳定性的特征之一;扣除外来因素的干扰,具备独立作战的心理品质,是体操比赛心理稳定性的特征之二。体操运动员比赛心理稳定性形成的特点:优秀体操运动员都具备超强的、各个方面的竞赛能力,而比赛心理稳定性是竞赛能力之一。比赛心理稳定性能力的强弱,有运动员先天个性品质的原因,也有后天训练和比赛经验积累等方面的原因。先天个性品质好坏大部分归结为教练员在选材时的眼力,这是选材方法的问题。比赛经验的积累,一方面靠教练…  相似文献   

9.
浅谈体育舞蹈选手赛前心理状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尚悦 《湖北体育科技》2009,28(4):426-427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体育舞蹈比赛日益增多,体育舞蹈比赛的参赛选手也日益增多,体育舞蹈选手在参赛时要想充分发挥自己的运动技术水平,取得优良的比赛成绩,不仅要有过硬的运动技术,而且还要有适应技术水平的赛前心理状态。运用访谈法、文献资料法对体育舞蹈选手比赛前的心理状态和影响赛前心理状态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以期为今后指导比赛,调节心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网球比赛的胜负不仅取决于运动员的身体能力和击球技术,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态度和心理的影响。网球自身的比赛特点就向运动员的发出了强大的心理挑战,谁能够在心理上承受这挑战,谁就获得比赛的胜利。本文分析网球比赛对运动员产生的不同心理影响,并提出相关的应对方法。  相似文献   

11.
文章运用马腾斯的CSAI-2问卷,对参加第十二届全运会武术套路比赛中太极拳男女运动员的竞赛状态焦虑水平进行测试。旨在探讨在国内最高级别的武术赛事中,高水平太极拳运动员多维竞赛状态焦虑的影响因素及其与比赛成绩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武术运动员在竞赛中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着运动竞赛的成败,因而针对竞赛中的心理状态的训练更显得尤为重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法,根据赛场上运动员经常出现的一些不良心理状态的表现,提出三种有针对性的、可操作性的心理训练方法,以期使运动员克服不良心理状态的影响,达到最佳的竞技状态,从而使武术心理训练体系更趋完善。  相似文献   

13.
对于运动员流畅状态的干预已成为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而探寻流畅状态的影响因素进而调控运动员的流畅状态,也是训练与竞技实践工作者的迫切需要。从流畅状态干预角度出发,对124名冰雪项目运动员施测“运动员流畅状态影响因素问卷”,考察冰雪项目运动员流畅状态影响因子及其特点。研究发现:冰雪项目运动员流畅状态影响因素由“积极的心理准备”“、放松的情绪状态”和“专注于比赛的注意力”三个因子构成;不同训练年限运动员在“积极的心理准备”因子存在显著差异,不同项目、主力–非主力、训练年限分组、运动成绩分组的运动员之间,在“放松的情绪状态”和“专注于比赛的注意力”因子存在显著差异。对冰雪项目运动员赛前流畅状态的调控,要重视赛前心理准备、情绪放松以及比赛专注力的心理指导与教育,并要针对不同群体运动员的特点开展相应工作。  相似文献   

14.
试论田径运动中的竞技状态与最佳竞技状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动员取得的竞技状态是呈波动型的,一般赛事和训练应使运动员的有机体处于竞技状态波动的波峰期,重大比赛应使运动员有机体处于竞技状态波动的最高波峰期。  相似文献   

15.
文章运用马腾斯的CSAI-2问卷,对参加第十二届全运会武术套路比赛中太极拳男女运动员的竞赛状态焦虑水平进行测试。旨在探讨在国内最高级别的武术赛事中,高水平太极拳运动员多维竞赛状态焦虑的影响因素及其与比赛成绩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针对发生在竞技体育比赛中的最佳心理状态及其心理影响因素问题,选取中国技能和体能两种类型项目优秀运动员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他们比赛最佳心理状态结构模式之间的区别以及心理影响因素之间的差异,为更好的训练和控制他们比赛最佳心理状态及其心理影响因素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体育竞技比赛中,运动员个体的心理素质越来越受到重视,拥有高水平心理素质的运动员往往能在比赛中取得理想成绩。文章试图探究运动员赛前紧张和焦虑的原因,提出相关建议,帮助运动员在比赛中克服心理障碍,发挥出真实水平,取得优异成绩。  相似文献   

18.
中、美高等学校体育竞赛组织与管理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列举并分析了中、美两国高等学校体育竞赛的现状与特点,从两国国家、省(州)、市的不同层次的高校校际体育竞赛的组织和管理机构,到竞赛体制以及对运动员的学籍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为我国高校体育竞赛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竞技武术套路的审美情趣是多元化的元素组合,文章从关学的角度,通过对竞技武术套路的和谐美、气韵关、意境关的探讨,指出竞技武术套路审美情趣反映在美学上是整体艺术观的和谐、气韵和意境之关。  相似文献   

20.
百年奥运世界田径竞争格局及发展态势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本文以第1~26届奥运会田径竞赛成绩为素材,以我国学者任海教授对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历史阶段的划分理论为依据,探讨了百年奥运世界田径竞争格局的动态演变历程及发展态势。结果表明:1)百年奥运世界田径竞争格局始终以欧美为主导。其中,女子欧洲占优,男子北美逞强;2)随着田径运动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普及,获取田径金牌的国家数量随奥运届次的延伸而递阶增长;3)美国、前苏联、德国、芬兰和英国是百年奥运田径竞争格局中的优势国家集团。但其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不同历史阶段呈现了不同的竞争态势;4)女子田径项目进入奥运赛场已经并将继续深刻影响世界田径竞争格局的走向,东欧集团伴随国家政治剧变而表现出的女子田径实力下降,为其它有实力的国家提供了填补真空的机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