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20世纪初期以来,西方各种思潮在中国广泛传播,现代大哲张东荪与张岱年受西方现代哲学及自然科学的启发,先后建立了以层次论为核心的宇宙论哲学,这是中国现代哲学史上宇宙层次论思想的两个主要典型.在认识论与宇宙论的关系、宇宙层次论的具体内涵及各自的理论特色上,二者既有相近之处,更有根本的不同.张东荪与张岱年的宇宙层次论思想对中国当代哲学的新建构仍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八卦宇宙论”是一种基于“易学”的天文学理论,由我国学者刘子华提出。刘子华(1899-1992)四川简阳人,早年赴法国勤工俭学,就读于巴黎大学。1940年以论文《八卦宇宙论与现代天文——一颗新行星的预测》获巴黎大学博士学位。1980年法国麦迪西出版社再次将该论文出版。后来,刘子华将该论文的法文原本翻译成中文,进而加工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定名为《八卦宇宙论与现代天文》,该书已于1989年12月由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3.
《乐记》从本体论的角度将人的情理诠释为礼乐的本源意义。《乐记》礼乐意义论的诠释逻辑是在以宇宙论赋予礼乐神圣意义的同时又把天道还原为人的情理。这种本体论与宇宙论的互文结构的阐释逻辑具有双重原因,即儒家"述而不作"的阐释学传统与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礼乐意义的情理内涵反映了礼乐本身的实践精神和超越精神。  相似文献   

4.
一、教学构想 高中语文(人教版)第五册第四单元集中选入四篇西方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卡夫卡的《变形记》、伍尔夫的《墙上的斑点》、贝克特的《等待戈多》(节选)及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节选)。它们分别是西方现代派文学中表现主义、意识流、荒诞派和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之作。还有一篇附文《西方现代主义小说、戏剧简介》。  相似文献   

5.
作为美国汉学研究的著名学者,狄百瑞对新儒家思想价值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抨击了固步自封、自以为是的西方汉学研究环境,指出了中国传统思想中的自由成分。狄百瑞一生学术严谨,著作等身,本文以《中国的自由传统》和《东亚文明——五个阶段的对话》为主要研究对象,梳理并从四个方面——学以为己、克己复礼、修己治人、平民教育——阐释了狄百瑞对朱熹教育思想"为己之学"的西方解读。这四个方面与西方人文思想上的自由教育相似相通,构建出一幅层次丰富的中国古代自由教育的图景。本文通过梳理阐释狄百瑞的自由教育观,试图消解外界对儒家的误解,展开中西文化的交流对话。  相似文献   

6.
《马氏文通》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语法著作,它与西方语法体系和它与中国语文传统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着手点之一。《马氏文通》和中国语文研究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对此,从《文通》与中国古代语文理论、《文通》中的文章学思想、《文通》中的辞气论、《文通》中的古典文化气息四个方面分析阐释了《马氏文通》对中国语文研究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运用逻辑思维的不同形态(形式逻辑、辩证逻辑、模糊逻辑)来解决美学、文艺学的本体论问题,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克服实体思维、二元思维等形而上学思维的弊端.运用儒、释、道"三位一体"后被诗性化了的悟性思维以及东西方文化融会后的"艺术地掌握世界"的思维,才能回答东西方传统的本体论在宇宙论的"已然性"、"可然性"、"未然性"和"应然性"问题,并使之达到融合.  相似文献   

8.
《四个四重奏》是T.S.艾略特创作后期的代表作,尝试通过信仰的重建为人类社会建立一个永恒的理想模式。《四个四重奏》从主题和结构等方面与不同时期的东西方宗教著作形成互文关系。本文借用狭义互文性理论的研究方法,解读《四个四重奏》与基督教《圣经》及与印度教《薄伽梵歌》之间的互文关系,以透析来自东西方不同时空的两种宗教观在《四个四重奏》中"难以置信的结合"以及这种结合的根源和意义。  相似文献   

9.
《宜宾学院学报》2019,(9):65-71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人生观根植于诗中庞大的人生隐喻系统。这些人生隐喻图形,一类以"复制"为目的派生,另一类在西方传统宇宙论的基础上衍生。它们起作用的机制,恰好与拓扑心理学空间对应与转换的手段以及拓扑等价等理论契合。从拓扑心理学的视角来看,莎翁隐喻世界中的人生观突破了平面的局限,建立在一个立体的心理空间之上。  相似文献   

10.
人教版第五册第四单元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单元,共选入四篇文章,依次是《变形记》《墙上的斑点》《等待戈多(节选)》《百年孤独(节选)》。现代主义文学作品相对于传统文学而言,显得有些"另类",带有叛逆色彩。因此,鉴赏这类作品,不能用传统的阅读方法,  相似文献   

11.
自我研究(self—study)是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高校开展校内院系评估的传统,是西方高校开展内部院系评估的一种基本的较为成熟的实践形态,反映了西方大学制度的特点和西方高等教育学术社区珍视学术自由的传统。西方院系评估案例表明,至少在高教系统、高校、学院和学系等四个层面上分别进行过各具特色的院系自我研究。随着问责、质量保证、绩效思想在高教的影响日益扩大、加深,院系作为高等学校的基本组织单位面临一系列改革议题,进一步加强这一领域的评估研究或探索的必要性和动机日益凸现。  相似文献   

12.
熊十力是现代新儒学最具开创性的代表人物,“体用不二”是其最有特色的思想。“体用不二”的宇宙论解释,既为中国传统哲学提供了有中国特色的本体论学说,又为本体大用提供了哲学宇宙论前提,因而这一解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基督教于公元一世纪由巴勒斯坦境内拿撒勒人耶稣创立并于公元四世纪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取得合法地位的基督教随之在欧洲得以广泛传播.此后,基督教传统和作为基督教经典的《圣经》在西方世界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主要阐述基督教传统和《圣经》对西方文学、音乐、绘画和雕塑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古埃及神话是人类文明史上最古老最具原生态的精神结晶之一,其宇宙论和丰富的象征令人惊异地反映了古埃及人的原始生态环境与宗教心理体验、绿洲文化语境与法老政治体制;其创生神话中的手淫/口生母题则从形而下和形而上的角度揭示了古埃及人对生命本真和存在意义的思考。在古埃及象征体系中,宇宙之蛇、凤凰、莲花、独眼、卡以及其他象征系列都各有其独特的文化蕴含。古埃及宇宙论和象征以一种东方式的浑融型神话思维对世界进行整体性把握。这种人文哲学或精神科学思维的基本方式,与西方哲学以自然科学为中心、以逻辑和理性为特征的传统思维模式迥异其趣,甚至有其不可取代的完美性。20世纪西方哲人对前逻辑的古代精神回溯和对人文研究领域的多元开拓,表现出一种普遍性的"认识论转向",提示我们古埃及神话的宇宙论与象征体系在今天仍然具有亟待深入探索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基于不同的文化传统和哲学传统,中西方悲剧具有各自不同的形态。与西方悲剧相比,中国悲剧的美学特色主要表现在:悲剧冲突的伦理性、悲剧人物的平凡性、悲剧结局的中和性和审美效果的教化性这四个方面。以《窦娥冤》为范本,文章分析了中国悲剧与西方悲剧的差异,从而总结出中国悲剧的民族特色,也足见中西悲剧各有各自的民族性烙印,与本民族的文化心理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6.
俞弘 《鸡西大学学报》2014,(10):139-141
小说《喜福会》塑造了四个在美国长大的华裔美国女人。她们挣扎在母亲传授的中国传统文化和成长环境熏陶的西方思维方式之间,建构了双重的、相互矛盾的种族和文化认同,成为美国主流社会边缘化的华裔美国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她们逐步找到了自己身上东方和西方两种文化元素的融合点,重新塑造了理想化的双文化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17.
从结构主义理论出发,运用二元对立的方法,从现代与传统、人类与自然、白人与黑人、文明与野蛮四个方面对澳大利亚短篇小说《引渡亡灵的恩加纳格》进行文本剖析,揭露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对落后地区弱小民族的野蛮侵略、对自然资源的巧取豪夺以及对生态环境的肆虐破坏。  相似文献   

18.
中西方传统道德思维方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中国的环道德思维与西方的线性道德思维、中国的保守性道德思维与西方的批判性道德思维、中国的直觉道德思维与西方的理性道德思维三个方面。中西方传统道德价值观的差异则主要表现在“天人、群己、义利、德力”这四对范畴上。要使中国的传统德育发扬光大.就必须使其思维方式培养出道德创新能力,使其价值观形成整合。  相似文献   

19.
杜道流教授的新书《西方语言学史概要》已经面世。这部36万字的著作是作者花费四年多时间的呕心沥血之作,该书有以下几个特点:(一)内容新颖,脉络清晰。目前,有关西方语言学史方面的著作,我国出得不多。除徐志民先生的《欧美语言学简史》外,其余的像冯志伟先生的《现代语言学流派》和刘润清先生的《西方语言学流派》等著作还不能算是真正的语言学史著作。因为这些著作只注重对各种学派和各类学说介绍,不太注重各类学说理论之间的历史联系。  相似文献   

20.
案例教学法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旨在改革《西方经济学》传统课堂教学所存在的弊端,发挥案例教学的优点,以《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教学内容为例从课前设计、课中实施、课后评价三个层面在部分经济管理专业(本科)实施案例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根据案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新情况,得出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必须处理好案例教学和理论教学相结合、构建“学习共同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