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高湘琳 《视听》2022,(5):99-101
中国动画电影在创作初期以"中国学派"享誉世界,又在近几年飞速发展,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大量的非遗元素为中国动画电影注入了浓厚的"中国风".中国动画电影在选材上借鉴流传民间的非遗文学故事,将非遗元素与动画电影的题材内容结合起来进行创作与探索,并在视听方面对非遗进行直观的运用与呈现,使非遗在动画电影中从过去言传身授的传承发展...  相似文献   

2.
刘丝雨 《东南传播》2020,(12):56-59
动画电影在中国电影历史中有过辉煌,也遭遇到发展瓶颈,然而其始终在受到传统文化影响的同时又承担着传承传统文化的任务。"中国学派"的代表作品可谓是中国动画电影对传统文化传承的优秀模范,通过对其和近年国内优秀动画电影作品的传统文化元素进行解析,将为中国动画电影的创作在传承传统文化中提供经验。结合近年国内优秀的动画电影案例,探讨在文化融合语境下动画电影的创作者从"跨文化价值观的表达"和"动画技术的运用"中应如何传承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3.
在观看了不少宫崎骏创作的动画电影后,可以发现其作品中涉及的文化元素琳琅满目,古今内外.宫崎骏的动画电影中虽然网罗了世界各国的诸多元素,但这些文化元素在作品中相互融合、相辅相成,毫无突兀感,使得其作品具有鲜明的本土民族特色,却又不乏丰富的创新力和多元的吸引力.宫崎骏动画电影的成功带给我们不少启发和灵感,希望本文可以为中国动画事业的发展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4.
胡淼 《视听》2022,(3):99-101
从动画电影《花木兰》(1998)到真人版电影《Mulan》(2020),中国的木兰故事一直是美国迪士尼公司拓宽全球市场的重要题材.动画电影《花木兰》曾引起热烈的反响,但真人版电影《Mulan》在我国上映后却备受诟病.分析两部影片的文本可知,二者在主要情节与叙事内核方面并无实质性差别,皆是借中国故事和中国元素传播西方价值...  相似文献   

5.
宁大鹏  付志晴 《传媒》2020,(1):38-41
国产动画电影经过多年摸索,不再单纯追求创作数量,而是把更多精力用在人物设计和故事内核,特效制作水平向好莱坞看齐,对观众的审美趣味有了更精准的把握,实现了口碑和票房的显著提升。一方面,政策优势、技术革新以及动漫受众的激增,为中国动画电影市场提供了高速发展的肥沃土壤;另一方面,以《大圣归来》《风语咒》《大鱼海棠》为代表的精品国产动画,代表着动画电影制作整体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随着爆款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出现,国产动画电影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6.
贺宏福 《传媒》2016,(7):75-76
国产动画的发展,离不开既具有传统文化血脉、又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联的好故事,也离不开推动创作生产方式变革和进步、丰富创作手段的先进技术驱动,讲好故事、用好技术都是增强动画艺术表现力和市场竞争力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李云平 《视听》2022,(3):95-98
近年来,优秀的中国动画电影逐渐形成有意识吸收和移植传统绘画意象元素与视觉特征的创作趋势,其中,对中国传统山水画美学形态的传承与转化是一个重要方面.在当今数字电影时代语境下,国产动画电影通过对"虚实相生"的意境美和"形神兼备"的气韵美的深入发掘,在电影的观看规则与空间形态下保留了山水画的构图方式和运笔意味,在动画语言的叙...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故事叙事为切入点,通过对比分析《大圣归来》与《大闹天宫》两部中国传统文化题材动画电影,寻找到中国动画电影发展成长过程中叙事策略的变化及现象予以归纳.希望能提炼出动画电影现代化叙事策略的共性特点,对中国传统文化题材动画电影的发展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9.
风珍 《大观周刊》2011,(34):83-83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动画电影的产生,为现代人们的生活留下了无数的艺术享受。从美国动画电影到日本以宫崎骏动画电影为代表的动画产业以及中国刚刚起步的动画电影,都离不开色彩元素的表现。本文从多个色彩角度方面进行分析说明,更加体现出了色彩在动画电影产业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苏天运 《出版广角》2019,(24):61-63
文化自信时代背景下,第三版《辞源》的修订具有重要意义。新版《辞源》总的修订原则为"正本清源,修旧增新",既追溯了传统文化源头,又丰富了传统文化内核,采用数字化出版形式表现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高度自信。  相似文献   

11.
宁大鹏 《大观周刊》2011,(16):110-110
随着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广告不但是一种促销手段,也是一个文化载体,“广告是文化”的观念渐渐被人们接受。现代广告应从中汲取有益的元素,既保持民族传统文化特色,又融入现代创作意识与创作理念,制作出文化特质鲜明、立意独特的广告创意。  相似文献   

12.
赵岚  李梦芸 《青年记者》2017,(29):89-90
中国的动画电影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从诞生之日起就蕴含着我国多样的民族元素,在世界上独树一帜.2015年《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以下简称《大圣归来》)上映后,得到了普遍好评,豆瓣评分8.2,票房达到9.56亿元,更有网友评价“属于中国的动画电影时代又开启了”.此部动画电影饱含民族元素,给我们展现了一场民族元素的盛宴.  相似文献   

13.
正从上世纪60年代"中国学派"获得国内外的广泛赞誉,并创作出诸如《大闹天宫》等佳作之后,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在中国影坛中一度很难再看到高水准的国产动画电影。但是,从上世纪末开始进行的中国电影体制改革又推动中国动画电影的新发展,在取消了国家对动画电影的统购统销政策后,中国动画电影的创作开始受到市场化和商业化的影响。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最终在新世纪之初,借助创作理念的变化、市场化与商业化因素的注入和传播媒介的革新等内外条件的共同作用,新世纪中国动画电影的叙事策略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一个显著的变化就是"跨媒介叙事"方法与策略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依托古代故事为原型的再创作,着力点在于内容和形式上的双重翻新,目的在于超越,让旧故事扎根在现代社会的土壤之中,通过古代故事来反思现代生活的精神内核。  相似文献   

15.
2008年以来中国动画电影市场出现了新的变化,主打中国元素的《功夫熊猫》在全球获得巨大成功,喜洋洋灰太狼系列动画电影国内取得了过亿的票房佳绩。但与此同时,中国动画电影产业自身发展也面临了诸多问题。文章立足于中国动画产业发展的现状,从故事、取材创意与叙事能力的提升;观众群体选择与针对性的制作策略;档期选择、促销等营销运作策略等方面,对2008年至2011年中国动画学界业界围绕中国动画产业发展的热点论题与若干观点进行了整理与辑录。  相似文献   

16.
雷宇恬 《视听》2022,(4):118-120
神话一直是中国动画电影探索民族风格之路上的重要题材来源.国产的神话改编动画电影在母题选取的策略上,糅合幻想与现实,又选取兼顾虚拟性与可塑性的神话原型;在叙事策略上,根据社会情况进行适应性更新,显示出高度的人文关怀;在内核表达上,国产动画电影对神话原型的朋克路线进行镜像描绘,达到了商业性与艺术性的平衡,使得我国改编自神话...  相似文献   

17.
谢稚  孙茜 《青年记者》2012,(35):56-57
美国迪斯尼公司以中国古代巾帼英雄花木兰为原型,以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诗》为叙事母体,创作了动画电影《MULAN》,让花木兰这个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女性形象得到了新的诠释和演绎。本文通过比较分析从《木兰诗》到迪斯尼动画电影《MULAN》的叙事变化,阐释了这种叙事变化的叙事意义及其传播效果。从《木兰诗》到动画电影转化中的叙事变化  相似文献   

18.
向志敏 《今传媒》2024,(2):63-66
母题是文学电影叙事的动力因素,是整个叙事结构的潜在构成要素。神话母题是神话学中常见于不同文化语境中的共同主题或元素。国产动画电影中两个常见的神话母题“人蛇恋”与“英雄之旅”,集中体现于2019年的《白蛇:缘起》和《哪吒之魔童降世》。本文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对运用“神话母题”讲好国产动画电影故事的方法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神话母题在动画电影叙事中的重要作用,旨在为“讲好中国故事”的相关研究提供新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19.
中国首部动画电影长片《铁扇公主》诞生于上海"孤岛"时期,该片特有的创意思维:借鉴与孕育出新;在市场的夹缝中求创作;故事与主题契合当下大众和时代特征,并以创作者万籁鸣的学养历程为例,强调传统文化神韵的蕴藉将生发动画创作的灵动。这将为当今希图突破美、日垄断的国产动画业者提供一个自我审视的历史文化视角。  相似文献   

20.
随着现代动画与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近几年不断有制作精良的国产动画电影涌现在大众视野之内。纵观中国动画艺术近90年的历程,国产动画电影在曲折中发展、在探索中前进、在瓶颈中创新,从而走进当代世界。在后现代主义审美时代,国产动画电影不断确立其当代性的过程,也是自我民族性确认和回归的过程。在当代文化语境之下,中国动画电影艺术如何以民族话语来谋求创新发展,是近几年国产动画电影的艺术前沿命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