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跨文化交际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对当今大学生的交际能力提出了更迫切的要求。然而,传统的外语教学以传授语言知识和培养语言技能为主,脱离了语言使用的具体语境,忽略了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所以,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经常会因不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或套用母语的表达方式而导致表达不妥当或不合适宜,从而使交际达不到预期效果或彻底失败。因此,本文作者运用语用学的有关理论,对跨文化交际中的常见语用失误现象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人们学习语言是为了进行交际,不沦是语言交际还是非语言交际都要受到文化的制约。在跨文化交际中,不同特性的文化相互接触,相互之间的误解和冲突在所难免。本文提出在外语教学中不仅要进行语言教学,而且还应进行文化教学,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3.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不了解交际对象的文化背景,势必会造成交际语言上的失误。从英语语言和文化的关系、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等方面,可以看出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是指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交际中运用语言不得体、不合适或不合乎习惯而导致交际不能取得预期效果的失误。语用失误可分为语言语用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在外语教学中应引入语用学理论,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避免语用失误,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5.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是指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交际中运用语言不得体 ,不合适或不合乎习惯而导致交际不能取得预期效果的失误。本文分析了跨文化交际中语用失误的原因及其后果 ,并探讨了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 ,避免语用失误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进一步对外开放,国际间的交流越来越广泛和频繁,这对我国的外语教育无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外语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进行交际的人才。语言是交际的工具,也是文化的一部分。语言和文化具有不可分离性,不同的语言有着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交往时跨文化交际意识就显得十分重要。所以,如何更好地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教学,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已成为新形势下高中英语教学重要课题之一,有待于积极探索与研究。跨文化交际是一种双语交汇流动现象,即用两种语言进行思考、交际阅读和写…  相似文献   

7.
浅谈跨文化交际中的词汇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在使用语言进行交际时,特别是在跨文化交际时,常常会因为词汇选择不当或不得体而造成交际失误或失败。本文试从干扰交际的文化因素、杰弗里·利奇(G·Leech)的言语交际模式等,说明成功的交际受文化背景的影响,但词汇又在交际中起关键的作用。因此,提出应加强对词汇内涵的正确理解和运用,以提高跨文化交际中使用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如何培养外国留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潇潇 《考试周刊》2009,(4):193-195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一部分。学习语言不只为了掌握语言技能,而是要利用这种语言技能进行有效的交际。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中,在培养学生语言技能的同时,更要时刻注意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本文通过对对外汉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分析,尝试地提出了对外国留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一些策略。  相似文献   

9.
“跨文化交际”的英语名称是“intercultural(或cross-cultural)communication”。它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可以说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的过程就是跨文化交际。由于不同的民族所处的生态、物质、社会及宗教等环境不同,因而各自的语言环境产生了不同的语言习惯、社会文化、风土人情等诸语境因素。不同文化背景造成人们说话方式或习惯不尽相同。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克服文化差异造成的交际障碍已经成为整个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研究这些跨文化交际中的故障问题,对于英语教学有着重大的实际意义。长期以来,我国外语教学只重视语言的外在形式和语法结构,即培养学生造出合乎语法规则的句子,忽视语言的社会环境,特别是语言和文化差异,会导致学生不知道什么场合该说什么话,在实际交往中自然地将汉语使用习惯带入跨文化语境,不可避免地使交际受到挫折。  相似文献   

10.
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使得跨文化交际成为当代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英语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基于对文化与交际、语言与文化之间关系的系统分析,以及对跨文化交际的界定,本文试着探究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11.
现代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而跨文化交际意识是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外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应当与语言知识的教学和语言技能的训练放在同等的位置上。本文讨论了JEFC教材中在词汇和话语方面存在的跨文化差异,提出进行跨文化差异教学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英语已经成了进行国际交流的语言,因此跨文化交际能力成为外语教育的最终目的。笔者首先从理论的角度探讨了在英语语言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必要性,其次分析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概念.最后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提出了几点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文化交际是指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相互交际时所要经历的互相学习对方语言、文化的交流过程.本文从语言文化关系入手,分析了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因素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以及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何雅媚  王波 《教书育人》2002,(10):17-18
学语言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交际。人们要实现成功的交际,除了要正确掌握一种语言的语音系统、语言结构、语言符号等,同时还必须学习目的语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消除母语文化的影响。因此,如何培养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成为一项重要课题。本文将剖析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状及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几点建议。一、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状及产生的原因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结晶。人类通过语言沟通着彼此的思想和感情,同时,语言也存储了前人的劳动和生活经验,记录着民族的历史,透视着民族的文化心态,蕴涵…  相似文献   

15.
语言是跨文化交际的工具;跨文化交际是语言的目的,不了解交际对象的文化背景,也就不可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英语教学中,要注重提高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适应性,运用文化导入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16.
徐静 《考试周刊》2013,(69):79-79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突破了空间与时间限制。实现心灵的近距离接触。由于民族与国际的历史发展过程不同,因此其文化背景与社会习俗也不一样,同时具有不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社会规范和语言规则。人们能否在“地球村”中和平共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能否有效地进行交往并相互理解。本文通过对学生跨文化交际知识与重视程度的调查,提出了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跨文化交际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高校外语教学中对学生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已取得大家的初步共识。本文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跨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外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几个方面来分别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8.
杨洁 《英语辅导》2010,(3):82-87
语用学主要研究在具体语言环境中人们如何理解话语意义并进行有效的言语交际行为。中国大学生在日常交际中即便是毫无语言障碍,却仍无法正确理解话语意义,或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他们在交际活动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是不明白说话者的真实意图,这说明很多大学生仍然缺少由语法能力和语用能力所构成的“语言能力”。本文主要探讨有关大学生在日常跨文化交际中语用失误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和性质,并对如何提高语用意识、培养语用能力、以提高中国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9.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语言的过程应该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学习。也就是说学习语言脱离不开文化。随着语言教学的发展,新课改的《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提出了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或跨文化敏感性及基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在英语教学活动中进行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新需求,高校英语教学应该让学生了解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并通过各种措施不断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而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忽略了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文化是语言的基础,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表表现形式,不明白我国同西方国家文化的差异,就不可能对英语有比较深入的掌握.本文首先对跨文化交际能力进行一定的界定,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高校英语教学中产生跨文化交际障碍的原因,并提出了高校英语教学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具体策略和举措,构建新型的跨文化交际教学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