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医认为爪为筋之余,齿为骨之余,发为血之余,舌为肉之余。指甲、牙齿、头发和舌头也因此被称为人体"四梢"。这"四梢"是我们健康的晴雨表,它们能基本反映人的健康状况。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对人体"四梢"的保健,是改善脏腑的功能、益寿延年的重要保障,绝对不可忽视。发为血之梢中医认为头发的生长要依赖于精和血。肾主藏精,所以说"其华在发"。而头发的生长与脱落、润泽与枯槁不仅要依赖于肾中精气的充养,还要依靠血液的濡养,故称"发为血之余"。事实上头发在中医里也是一味药,叫血余炭。血余就是血剩余的东  相似文献   

2.
郭振亚 《武当》2007,(6):27-28
八桩是刘派八卦掌之入门功法,主要培养人体外在的协调拧转之能,撑筋拔骨之功,内在的鼓荡圆滚之劲,周天横行之功。一、夹(夹马桩)  相似文献   

3.
少林捶把论     
释家捶把十要诀云:其一曰,明三节。其二曰,齐四梢。其三曰,闭五行。其四曰,身法。其五曰,步法。其六曰,手足法。其七曰,上法进法。其八曰,顾开截追法。其九曰,三性调养。其十曰,筋法。不难看出,捶把十法不是简单的经验堆积,而是一个完整有序的功法体系。其一是功法之基础,人体之框架。其二为筋  相似文献   

4.
浑圆按莲功     
浑圆按莲功亦称“玉女按莲功”,是峨嵋拳上乘内手功夫。练此功法,可将丹田之气疏达于身体四梢,即上稍百会,下梢涌泉,前梢劳宫或指端,后稍肘尖。四梢相撑,使身形处于无形的浑园圈内,形成浑圆之气,并以浑圆气之整力去习掌功。它不讲究丹田,可以说整个人体就是个大丹田,讲求浑圆之力,全身之整力集于一点。初始意念诱导方可求得,达到炉火纯青时,浑圆之力自然而来。一是要身体放松。“松而不懈、紧而不僵”,目自然前视,意随前手。二是要呼吸通畅。体内  相似文献   

5.
一、简述1、技击是武术之基本特性、功能,擒拿技术是徒手搏击四大门类技法之一,人称擒拿为技击术之皇冠,视为看家绝技,实用价值很高。擒拿是针对人体骨、肌、筋、络、穴的特点,运用拧、卷、缠、捏、点、拿、切、锁等技法,使对方失去反抗能力的技术。运用擒拿  相似文献   

6.
拳谱云:“缠丝劲发源於肾,处处皆有,无时不然,衍溢於四体之内,浸润於百骸之中,达四梢,通九窍,增长内劲无穷,使内劲收敛入骨,伸筋壮骨,气血流通,消化饮食,却病延年,皆缠丝劲之效力也。:”  相似文献   

7.
曹英峰 《精武》2006,(2):6-6
世传之易筋经实际由两个部分组成,即易筋经和洗髓经。易筋者,欲坚其外;洗髓者,欲清其内。所谓“易”就是改变、改善,取生生不已之意。“筋”是人体的经脉。按中医的说法,骨节之外,肌肉之内,四肢百骸,血气运行,都以此为联络。“易筋”就是通过导引、吐纳、推揉等方法,使筋壮则强,筋舒则长,筋劲则刚,筋和则康,同时配合器具、药物的辅助,成就外壮神勇,使血肉之躯如同金石那样坚固,不为外邪所侵害,为日后修道提供保障。所谓“洗”,就是洗涤、净尽的意思。“髓”是人体血气生发之地,而脑又为髓之海,主人之思维灵明。“洗髓”的关键,就是通过修炼使肾水充盈,真气旺盛,开关展窍, 将有形之身后天沾染的渣滓洗涤干净,从而智慧大开, 神通显现,返还青壮,甚至可以了悟生死!  相似文献   

8.
在江河湖泊或家塘中休闲钓、野钓,碰上大鱼的机会很多,断竿跑鱼的现象时有发生。眼看着几十几百元的心爱钓竿骨断筋折,钓鱼人的心情可想而知。有没有办法减少断竿跑鱼的可能呢?笔者有一种系主线的方法供众钓友参考:一般的悬坠钓方法是将主线系在竿梢的蛇信绳上,而笔者的方法是去掉竿梢的蛇信绳,在竿梢上套一截0.5厘米左右的气门芯,推到距竿梢约1厘米的位置,然后将竿梢用线绳加粗,用胶水固定,使其超过气门芯内壁,以防气门芯脱落。主线的处理是在主线上套一截2厘米左右的气门芯,从气门芯中穿出线约1米左右。主线的线头上再系一条15 ̄20厘米结…  相似文献   

9.
固齿养生术     
祖国医学认为,肾主人的寿夭,骨为肾所生,齿乃骨之余.因此,人们常将牙齿的好坏(特别是是否脱齿)作为是否衰老的标志.又因牙齿的好坏,关系到脾胃的消化吸收,所谓"牙好,胃口就好,吃嘛嘛香."本文向读者介绍古今固齿养生之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拟饵钓红梢     
赵玉堂 《钓鱼》2006,(4):30-31
红梢在我们东北地区称之红尾。红梢属于野生淡水鱼类,栖息在湖泊与江河中。红梢体形修长,体表布满鳞片,银白色,背部青灰色,背鳍、胸鳍和腹鳍均为灰白色,臂鳍窄小为淡红色,尾鳍深叉形,下剪鳍梢呈殷红色,故得此名。红梢性活泼,泳速快,被誉为“游泳健将”,虽无尖利牙齿,但捕食凶猛,以小鱼、小虾和其他水生小动物为食,属于食肉性中小型鱼类。红梢的钓法有很多,这里仅介绍一种用拟饵钓红梢的奇特钓法。说钓法奇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1.
唐代金栉     
《收藏》2017,(12)
正据许慎《说文解字》,栉为梳篦之总名。梳,齿较宽,用于梳理头发;篦,齿略密,用于清理头发中的污垢。自史前时代至今,梳篦的发展从种类上分,有骨牙角、竹木、玉石及金属类;造型上分,有扁方、长方、鱼尾、六边、亚字、马蹄和箕形等多种;装饰上有雕刻、描绘、镂空、錾刻、镶嵌、模压等不同工艺。梳篦的美体现在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12.
<正> 一、人体的结构及运动从人体的外形看,可分为头、颈、躯干和四肢四个部分。人体在结构上两侧是对称的,头颈和躯干位于中轴线上,四肢在躯干的两侧。头分为颅和脸;躯干分为胸腔、腹腔和盆腔;颈连接着头和躯干;四肢分为上肢和下肢。成人的骨骼有206块,上肢骨有(左右共有64块):锁骨、肩岬骨、肱骨、桡骨、尺骨、腕骨、掌骨和指骨;下肢骨有(左右共62块):髋骨、股骨、髌骨、胫骨、腓骨、跗骨、蹠骨和趾骨;躯干骨有(共80块):颅骨(包括听小骨和舌骨)、胸骨、肋骨、椎骨、骶骨和尾骨。骨和关节共同组成人体构架。人体的每一部分都由细胞与细胞间质构成,细胞和细胞间质是人体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生理功能的物质基础,生理功能则是细胞和细胞间  相似文献   

13.
窦汉东 《武当》2015,(1):28-29
缠丝劲是陈式太极拳独特内劲的运用方法。它源之于肾,润于百骸,通达九窍四梢,伸筋壮骨,使内劲收敛而增强。缠丝劲还能促消化,畅气血,稳固根基,平衡阴阳。一、缠丝劲之源缠丝劲是陈式太极拳的通神达化之道,是区别于其他内家拳的重要特征。习练陈式太极拳,要求立身中正、虚领顶劲、松肩沉肘、含胸塌腰落胯;心气下降、呼吸自然、屈膝圆裆、虚实分明、上下相随、刚柔相济、快慢相间。外形走  相似文献   

14.
太极拳的六松为一松开、二松沉、二松散、四松净、五松通、六松空。一松开。杨澄甫曰:"一个松字,最为难能,如果真能松净,余者未事耳!"又曰:"松要全身筋骨松开,不可有丝毫紧张,所谓柔腰百折若无骨,只有筋耳,筋能松开,其余尚有不松之理乎!"所以,松开是练太极拳的第一阶段。首先要在思想意识上松,心  相似文献   

15.
薛劲松 《武当》2005,(6):19-20
太极拳系内家拳。力出于骨,劲蓄于筋,不求皮坚肉厚,而求气沉骨坚,故无张筋错骨之苦,无跳跃奋力之劳。顺其自然,求先天之本能,为返本归原之功夫。练太极拳有三到。神到、意到、形到。如身法正确,神意俱到,则进步甚速,每日有不同之感觉,学者宜细心体味之。如身法不合,神意不到,如火煮空铛,到老无成,有十年太极拳不如三年外家拳之讥。故第一须勤,第二须悟。功夫如何,视智慧如何,但勤能补拙,须自勉之。  相似文献   

16.
李滨 《武当》2006,(9):32-33
(上接第5期)四、太极武事以得道1、太极体用解说《太极法说·太极体用解》曰:“理为精气神之体,精气神为身之体。身为心之用,劲力为身之用。心身有一定之主宰者,理也。精气神有一定之主宰者,意诚也。诚者,天道;诚之者,人道,俱不外意念须臾之间。要知天人同体之理,自得日月流行之气,其气意之流行,精神自隐微乎理矣。夫而后言乃武乃文,乃圣乃神则得矣。若特以武事论之于心身,用之于劲力,仍归于道之本也,故不得独以末技云尔。劲由于筋,力由于骨。如以持物论之,有力能执数百斤,是骨节皮毛之外操也,故有硬力。如以全体之有劲,似不能持几斤,是精气…  相似文献   

17.
<正> 骨与关节、肌肉共同组成人体的运动系统。骨与骨相连结构成骨架,成为人体的支架和运动的杠杆,它支持人体体重,维持人体外形,保护人体的内脏器官,它还是人体的造血器官和钙磷贮藏仓库。骨是  相似文献   

18.
判别一门拳术是内家拳还是外家拳,我认为不在攻守与刚柔,而在于该拳术的创立理论指导的内涵、宗旨和目的。内家拳以培本为秘旨,外家拳以修技为要务。人之本,精、气、神也;人之技筋,骨皮也。故内家拳以藏精、蓄气、炼丹田、培本为秘旨,外家拳以伸筋、硬骨、揉皮为外务之修造。心意六合拳即属于内家拳。练拳前,若不能对它的全貌有一个简单了解,学练起来往往很难把握要领,不得门径而入,正如心意六合拳拳谱中所说的“学拳容易得艺难,灵动上身天地翻”。本人根据多年的习练体会,从拳法特点上阐述心意六合拳的四大特点。  相似文献   

19.
凌召 《武当》2010,(9):9-11
贾力法 【原文】其法用意,蓄气周身,处处运之。挺直立彻顶踵无懈,骨卷肱掌指梢,两足齐踵相去数寸,立定两手从上如按物难下状,凡至地,腕转从下如托物难上,也过头顶。  相似文献   

20.
太极拳使骨骼年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们一般将面部出现皱纹、头发变白作为衰老的象征。其实人体衰老最早的是骨组织。 医学研究证明:人在二十岁左右就开始出现骨衰老。骨衰老的表现是指骨质脱钙所致的骨丧失,严重的骨质脱钙就形成了骨质疏松症。骨丧失进程最快的是在50~70岁之间。随着年龄的增长,骨组织脱钙现象逐渐加重,致使骨质密度降低,骨皮质变薄,骨骼的韧性和弹性降低,从而形成骨质疏松症。骨丧失的骨骼最容易导致骨折,且骨折后常常不易愈合或影响关节的功能,给老年人带来极大的痛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