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羌族舞蹈文化传承与发展规律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羌族是中国古老的民族之一,早在商代甲骨文中已有许多关于羌人的记载。历史上,羌人对中华民族的形成、民族文化的发展以及高原农牧文化的创建,都曾起着重要的作用。今日岷江上游的羌族,由于历史发展、居住环境、社会结构、经济生活等诸多原因,人们仍有原始信仰、自然崇拜等宗教观念的遗存,"释比("巫师)成为民族文化传承的主导者,许多民间舞蹈形式,多是在"释比"主持下的民俗活动中进行的。本文拟以羌族舞蹈的动态形象特征作为切入点,探索"释比"文化对羌族民间舞蹈影响;探索羌族舞蹈文化传承的规律;以及动态保护与多种开发措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李征 《教育教学论坛》2012,(21):127-128
羌族是我国的一个古老民族,有自己独特的语言,但无本民族文字,历史悠久的羌族民歌在羌族文化的传承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羌族民歌与生活息息相关,是生活的直接表现,饱含传统文化的精髓,涵盖了羌族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羌族民歌的保护与羌族文化的传承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3.
羌族在中华民族中是一个人数相对较少的民族。但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民族。汶川大地震对羌族文化的保护造成了双重的影响:一是对羌族人口、物质文化、居住环境、精神面貌造成极大的损害,还形成传统聚居区的分剐,造成传统文化区域的瓦解。但灾后重建对于发展羌族地区经济、振兴民族文化也是一个有利的契机。  相似文献   

4.
羌族传统体育是羌族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虽然在古时文字记载较少,但也得到了较好的传承,并融入到中华民族的体育文化发展进程中.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羌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受到了强烈的冲击,通过对北川羌族聚居地进行调研,提出围绕绵阳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13-2020年),依托旅游、节庆、日常休闲健身等方面,在根本上保持羌族原生态的民族体育文化,促进北川羌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思路,为促进北川羌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羌族因其特殊的历史、生活变迁、独特的居住环境以及受生产生活等的制约,逐渐形成了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信奉"万物有灵"的多神信仰,在此基础上产生了释比和以释比为代表的释比文化。笔者通过对羌族释比及释比文化的研究,较为全面系统、准确地介绍了羌族释比文化的发展历史,以期为羌族地区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6.
四川省茂县位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南部,地处青藏高原向川西北平原的过渡地带。北有岷山、南有龙门山、西有邛崃山脉,境内高山耸立、河谷深邃,素有“峭峰插汉多阴谷”之称。茂县总人口104895人,其中羌族占全县人口总数的89%,占全国羌族人口总数的40%,是全国羌族人口主要聚居区。全县大部分人口居住在高半山,居住分散,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经济基础十分薄弱,是典型的“老、少、边、穷”地区。1989年,茂县被列为四川省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重点扶贫县。全县共有中小学176所,在校学生总数20110人。经过全县上下和全体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在羌民族…  相似文献   

7.
采用调查法、文献法、访谈法等方法,在调研羌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民族文化政策和羌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传承.发展的需要,分析了具有特定社会功能的羌族传统体育课程开发的必要性,并扼要提出了可供借鉴的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8.
作为羌族人民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体育文化,是在没有文字记载的背景中得以继承,要它在中华民族的体育文化历史发展进程中得到发展,则应立足于自身的创新改造,立足于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立足于保持民族传统文化,服务大众群体。为此,确立羌族体育文化的发展方向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羌族,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民族之一,羌族人民勤劳勇敢,且能歌善舞,羌族民歌记载了这个民族的历史和灿烂文化,羌族民歌是羌族文化的艺术灵魂。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地区是羌族的主要聚居地之一,文章以羌族多声部民歌的演唱初探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羌族民歌的演唱方式和演唱。  相似文献   

10.
羌族雕刻是一种独特的羌民族民间美术形式,是羌族综合性文化的承载者。它以本民族美术语言与外来文化对话并且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成熟,最终形成自己民族独特的美术作品形象。“5.12”汶川大地震以后,如何继承与发展羌族本民族雕刻文化,既保留它的精华,又能使之发展提高,是我们羌族艺术研究工作者的重大课题。对羌族雕刻作品的研究与保护,应该从羌族雕刻作品中的宗教思想与外来文化影响入手,从根本上恢复这些民族民间艺术品的原貌。  相似文献   

11.
羌族民族民间艺术是在传统艺术的基础上,以本民族艺术语言与外来文化对话.通过与外来民族间的文化艺术相互渗透,发展本民族文化井形成自己民族独特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田野调查、访谈法、文献资料法、逻辑辩证法等方法,从人类社会学的角度,探析《羌族释比图经》中的武术元素,全面解读羌族远古武术文化特征。笔者认为古羌民族武术文化大多以宗教祭祀为载体,活动既体现古羌民族的尚武精神,又展现古羌社会人际交往的和谐意境,其器械使用的独特性和攻防技击性等文化特征。通过本文研究,对丰富我国武术文化内容,弥补羌族武术史料的描述不详,从而展示古羌民族武术文化存在的真实面貌,填补羌族体育文化史料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羌族有人口30余万,主要分布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汶川县、理县、黑水县、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等地。羌族的历史可追溯到商代。早在3000多年前,商代甲骨文中就有关于羌人的记载。今天的羌族只是古代一部分羌人的后裔。羌族有本民族的语言,没有本民族的文字,通用汉文。羌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族聚居区处于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这里山脉重晕,地势险峻。羌寨一般建在高山的山腰上,所以羌族被称为“云朵中的民族”。  相似文献   

14.
从羌族文化浓厚的陇西走廓至岷江上游区域成长起来的唐朝诗人李白,在自己"清雄奔放,名章俊语,络绎间起,光明洞澈,句句动人"的文学作品中,处处留下了羌族文化的背景因素。本文拟对李白生地的陇西走廊和成长地川西青莲之匡山进行地域文化特征与时代民族成份特点研究,结合其文学作品中表达出来的羌文化背景因素,证明李白文学思想的形成是受了羌族文化的极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羌族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境内。这里河谷深邃,山高坡陡。羌族有自己的语言,羌语是他们进行交际的主要工具,汉语则成为他们掌握的第二语言。一般说来,羌族儿童在开始接受学校教育以后,也就开始了第二语言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习策略的运用是影响学习者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笔者认为,对羌族儿童汉语学习策略方面的有关问题进行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由于羌族长期没有本民族的文字,绚丽多姿、异彩纷呈的羌族神话传说故事只能依靠口耳相传、口传心授的单一方式进行流传和传承。以羌族神话故事为切入点探求羌族口传文化的特征与内涵,不仅有利于人们对羌族神话故事所蕴含的功能和价值有更加清晰的认识,也有利于进一步传承羌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7.
羌族地区义务教育发展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羌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堪称优秀而又影响深远的成员。羌族现有 40余万人左右 ,主要分布在四川西部高山峡谷地区的茂县、汶川、理县、松藩、黑水、北川、平武、丹巴及贵州什阡、江口等地。其中 ,茂县是羌人的主要聚居地 ,是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数千年来 ,羌族人民创造了自己辉煌的历史和优秀的文化 ,然而 ,随着岁月的变迁 ,由于受到人文、经济、自然、地理等因素的限制 ,今天的羌族地区经济不发达 ,文化教育还比较落后。在新世纪 ,羌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将随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呈现出与往日迥然不同的全新格局 ,这就需要民族文化教育向更深层…  相似文献   

18.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由于羌族长期没有本民族的文字,绚丽多姿、异彩纷呈的羌族神话传说故事只能依靠口耳相传、口传心授的单一方式进行流传和传承。羌族神话传说蕴含着羌族人们共同的情感认知和精神需求,反映了羌族人民潜意识中的道德标准和价值理念,以羌族神话故事为切入点,探求羌族口传文化的传承价值与机制,不仅有利于人们对羌族神话传说故事所蕴含的文化功能和教育价值有更加清晰的认识,也有利于进一步传承羌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9.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羌族民间歌谣充分展示了古老羌族的民族风格和艺术特色,具有"活文化"的价值。以羌族民间歌谣为切入点探求羌族口传文化的传承方式与机制,不仅有利于人们对羌族民间歌谣所蕴含的文化功能和教育价值有更加清晰的认识,也有利于进一步传承羌族非物质口传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20.
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羌族"是一个云朵上的民族、歌声中的民族[1]。它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在民歌这方面有独特的吸引力;又在多声部民歌中散发着无比浓烈的音乐气息。在这里,我们就主要探讨羌族多声部民歌这一部分,从了解羌族多声部民歌、探索羌族多声部民歌到我们真正爱上这片热土,爱上这里的多声部民歌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