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让鸟儿飞翔     
让鸟儿飞翔李岩我的心中总有一只小鸟在飞翔,它是那样的美丽,那样快乐。它在我的心中是永远自由自在地飞着,永远永远。记得上小学四年级时,我“收养”了一个小生灵──鸟。我把它关进爸爸给我找的一只竹笼子中。每天放学回家我第一件事是先去看看它。我给它喂食喂水,...  相似文献   

2.
从头再来     
我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女孩,然而我的心里却藏着一本叫“忧郁”的笔记本,上面写满了没有颜色的玫瑰、失去香味的百合。那是一种不能用眼睛看见的失落。有时,我会闭着眼慢慢地翻着它,翻着自己心中的故事。在有的  相似文献   

3.
栀子花开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而心中的栀子花,伸出洁白的“臂膀”,温柔地“环抱”着我。那是一片怎样的白色啊!是碧波中倒映的无声冷月,是青天里飞过的一行白鹭,是“沉舟侧畔”的万点白帆。徐志摩留恋着康桥,海子期待“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狄金森想爬过篱笆摘取一颗甜甜的草莓,而我愿意守着一株栀子,任它“暗香浮动”。初夏伊始的时候,栀子花开了。我静静地守着它,无言地亲近着它。在没有欢呼和荣誉的寂静之中,在容易被遗忘的一隅,栀子总是孤单的。它似乎总是有些孤芳自赏。我也是。我喜欢在一日的喧嚣后,打开昏黄的台灯,在日记…  相似文献   

4.
生活是美好的 ,热爱生活的人 ,往往能从一些点点滴滴的小事情上、一些普普通通的事件中 ,发现其中孕育着的丰富内涵 ,从而用它去表现人生、表现社会、抒发作者心中的情思。人教社初中语文课本第二册第5课《白蝴蝶之恋》是刘白羽写的一篇散文。文章中作者写了“我”对一只雨后受伤的白蝴蝶的救助 ,在“危难”时 ,“我”怜悯、救助了它 ;当它飞走后 ,“我”内心中又存有丝丝惆怅。文中作者对世间美好事物的爱怜对弱小者的同情 ,充分体现了作者真挚而美好的爱心。因为心中有爱 ,这世界才如此美好。全文文字并不晦涩 ,较易理解 ,却在全文中处处…  相似文献   

5.
我心中的星     
“天上的星,亮晶晶。”每当星星开始眨眼,孩提时的我便爱用星星般的眼睛在澄碧的天空中寻找着最亮的星,幻想着把它吞到肚里,飞向天空……不久,我的心中真有了一颗极亮的星,“他”在我心中闪着灿烂、耀眼的光芒。  相似文献   

6.
在一个美丽的山庄里,有一棵孤独的小树。人们都没有注意到它,因为它太矮太小了。尽管它整天都被风吹日晒,然而它却依然坚持着,因为它要实现心中的愿望——长成一棵参天大树!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小树学会了怎样在地底下寻找水源,怎样扎根在厚厚的土壤里生存。它独立生存的能力使它慢慢长成一棵高大挺拔的大树了。人们看到这一切,都不相信是真的,于是,有人给它起了个名字——“神树”。“神树”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大家简直把它当成了宝贝。“神树”依然独立自主地生存着,它想:如今,我已经长大了,应该去实现自己的愿望了。…  相似文献   

7.
最近有幸观摩了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的一些教学录像片,感觉自己也成了王老师的一名学生,心随着他一起动,情随着他一起洒,有种如痴如醉的感觉!忘不了《鸬鹚》中那潇洒的“一抹”,忘不了《我的战友邱少云》中令人震惊的“纹丝不动”,忘不了《荷花》中那个充满灵性的“冒”字……最让我久久不能忘怀的是他对《一夜的工作》中的“审阅”一词的教学,因为它已经在孩子们心中,在我心中,在所有听课人的心中定格!它是一幅画,周总理孜孜不倦批阅文件的身影就在我们的眼前,周总理为新中国的发展,双眉紧锁,冥思苦想的样子,就在我们眼前!周总理“身”在批…  相似文献   

8.
青春日记     
4月24日晴星期日“祝你生日快乐,每天过得开开心心。”他笑着把一份礼物递给我,“希望你会喜欢它。”“谢谢!”我笑着接下礼物。回到宿舍,当拆开他送给我的那一份礼物时,我高兴地蹦了起来,快乐地打转,满心都是惊讶与感动——一条天蓝色的水晶手链静静地躺在礼品盒里。这条手链是我上次逛街时看中的。那时它被人挂在橱窗中,闪着柔和的光,静静地向行人展示着它的美。当我看见它的那一瞬间,我就被它的美所吸引,喜欢上了它。但由于囊中羞涩,未能买下来。本来我以为不会得到它了,谁知它现在竟成了我的生日礼物,心中既喜又惊。高兴的是我得到了它,…  相似文献   

9.
这就是人生     
小时候常听母亲说“砥砺”二字。砥砺是什么?我想晚霞已经给了我最好的诠释——砥砺就是一把刀,它无时无刻不在砍着你心中的幸福之树。从晚霞的父亲受伤的那一刻起,晚霞心中便有了这把“刀”。它教会晚霞忍受煎熬,背负痛苦。当我读完这个故事的时候,更多的不是对晚霞的怜悯与同情,而是一种如  相似文献   

10.
“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在我疲倦的时候,我会想到它……”秋风吹打着一片片飘零的落叶,不知谁家的录音饥里传出了潘美辰那悲凉的歌声。秋,好美好凉。我伫立在萧瑟的秋风里,任它吹乱我的长发。“我想有个家……”在秋风中飘荡的歌声,卷起我心中万千波澜。  相似文献   

11.
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也是举行开学典礼的日子。刚一进班,同学之间的谈话声又把我带入了刚开学的新鲜之中。然而这种新鲜感似乎只占了我文/赵天沅内心的一部分,另一部分是一种从未有过的、无法表达的感觉。这种感觉是从一位同学的一句话中油然而生的:“太棒了,再过一个学期就能上中学了!”在这个清晨我没有与同学谈天说地,而是体会着,思索着这种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感觉。就要举行开学典礼了,我来到国旗广场等待着开学的第一次升国旗仪式。国歌又一次奏响了,在我向国旗行礼的那一刻,心中的那种感觉似乎更强烈了,它好像预示着什么…  相似文献   

12.
有种东西会成为永恒,在人与人之间传递着,即使岁月逝去,也带不走它在心中的暖意。那——就是记忆。———题记她,有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标准的身材,一张可爱的脸庞上嵌着美丽的微笑,自然而成为了本班的小班花。和她的邂逅是在一节体锻课上。我独自一人坐在班级的角落,正为一道数学题发愁着。“天哪。难道天欲亡我?”我用力地挠了挠头。“不会做吗?”一种就像巧克力软糖的声音传入了我的耳中。我抬起头,蓦然间,映入我眼帘的是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是她。”心中一震。“这题我会,我来教你吧。”我凝视着她,她那双眼睛透露出自信的光芒。没…  相似文献   

13.
初读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那份感觉真像是“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荷塘的那份清香,诗人的那份幽情,久久在心中萦绕,恰如“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我似乎听到了它的乐音,见到了它的倩影,心头也有了“淡淡的喜悦”。再读《荷塘月色》,心中那...  相似文献   

14.
在人生的旅途上,我们进行着“马拉松”,然而它似乎没有终点,直至生命消亡。分割它的,是一扇又一扇的大门,每年我们都会经过一新年的大门。我拖着疲惫的身体,终于跑到了它的面前。它,轩昂,火红,两只金灿灿的门环更是耀眼夺目。我忍不住碰了一下,“叮咚,叮咚”,发出了清脆的鸣响,仿佛在呼喊“进来”,“进来”。我多想推开它,看看明年的新景象,然而,一瞬间,我的手缩了回来,踌躇了——  相似文献   

15.
“吃亏不要紧,只要主义真,亏了我一个,幸福十亿人。”这是80年代,在边防前线流传着的一首诗。我不知道它的作者是谁,但我读了以后,却深深地感到这短短20个字,犹如20粒火种一样,点燃了我心中的火把。它是一个旋律,构成了中华民族的灵魂交响曲,它是人生的方程,人们在不断寻找它的根。  相似文献   

16.
夜深了,屋内也充满了夜的气息。我独坐在黑暗里,心中和这空气一样,沉甸甸的。桌上放着一枚闪闪发光的东西,那是一枚旧团徽,旧得连“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这几个字也不容易辨认了,但它在黑暗中却亮得那么醒目、耀眼。我怔怔地凝视着它,仿  相似文献   

17.
初三电路图     
我的初三生活可以用物理上的电路图来形容. “(|)”是电路图中的电源,它代表着我的理想和愿望,它是我勇敢和力量的源泉. “(.)”是开关,当它“闭合”时,电路中就有了“电流”,一周学习就开始了.每天晚自习上到9:00,回家后,再写写作业,有时忙到夜里11点,早上6:30又去上学.当它“断开”时,没有了“电流”,周末到了,我终于可以洒脱一下,排解心中的忧愁,尽情地玩耍.可是周一上学后……唉!“不管未来怎样,我都要保持坚强”.  相似文献   

18.
补白     
“文化大革命”长达10年,对于这一场所谓“革命”的评价,稍微有点良知的人的心中都是有数的。它让我们伟大又有智慧的民族,一时失去了理智,好像是无端着了魔。这种耻辱永远是磨灭不掉的。我个人总能算上是一个有头脑的“高级”知识分子,在这次运动中,却并不比任何人聪明。一直到  相似文献   

19.
绿水长流     
我曾摘过一朵花把它珍藏起来 ,想证明一个“永远”的故事。然而 ,过了些日子却发现它枯萎了、凋落了。清晨 ,看到一只落在青草地上的白色小鸟 ,那无瑕的可爱让我好想捧它入怀 ,可我又更愿看到它在晨风中自由自在飞翔。世间的事物是那么美好 ,人也是那么美好。对没有拥有的美好 ,我一直苦苦地向往和追求着 ;而对已经拥有的美好 ,我常怀着一份忐忑与不安。花开花落 ,月圆月缺。雪花 ,匆匆而来 ,匆匆而去 ;树叶 ,默默生长 ,默默枯萎。拥有的时候 ,我可能正在失去。从而 ,我感悟到 :轻松的人生需要学会放弃。那只小鸟飞走了 ,却在我的心中留下抹…  相似文献   

20.
前不久。看到一位学生的周记:“非常感谢沈老师。是您在初中二年把学这种无比圣美的东西带到了我的面前,让我领悟到了许多深奥的东西。让我心中有一股美的源泉。”“美的源泉”四个字冲撞着我的心。我不停地问:“我心中是否也有一股美的源泉?我和学生又是怎样一道开掘美的源泉的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