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髌骨骨折关系关节内的骨折,在治疗上临床医生主张在骨折的早期施行手术,以确保骨折端精确的复位和坚强的固定。但对于术后护理往往重视不够,通过临床护理实践及术后患者复查随访,使我们认识到护理是保证治疗结果的重要环节。1临床资料1.1本院骨科自1988年以来...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观察AO股骨钉旁交锁髓内钉(UFN)治疗股骨干粉粹性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探讨同侧股骨颈、干骨折的损伤机制、特点及应用UFN治疗同侧股骨颈、干骨折的优越性、手术要点及注意事项。方法2001年1月~2003年12月使用AO产UFN治疗11例同侧股骨颈、干骨折患者,手术使用骨科牵引床,C形臂X线机,采用闭合或小切口切开复位、锁定技术。结果所有患者随访8~36个月,平均15个月。除1例股骨颈骨折为GrardenⅣ型合并同侧股骨干骨折患者术后8个月出现股骨头坏死,1例股骨干C3型骨折术后7个月发现骨折延迟愈合,经拔除远端锁钉改为动力固定5个月后骨折愈合,其余均Ⅰ期临床愈合。平均股骨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为5.1个月;股骨干骨折临床愈合时间为6.9个月,Ⅰ期愈合率为81.82%。患肢关节功能优良。结论A0股骨钉旁交锁髓内钉(UFN)治疗同侧股骨颈、干骨折具有手术创伤轻、切口小、固定可靠、骨折愈合率高的优点,符合生物力学要求,是治疗股骨干粉碎性骨折伴同侧股骨颈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3.
根据我院1996-2000年临床收治68例胫腓骨骨折,就患者性别、年龄、外伤原因,骨折部位特点和治疗结果进行了分析,指出我区胫腓骨骨折原因主要是交通事故,且开放性、粉碎性骨折多见,局部污染严重为特点,认为开放性骨折不定采用内固定术,尽早合理处理局部,当局部条件改善后再行内固定术效果最佳,不但减少感染和钢板外露机会,而且减少畸形愈合和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刘章桂 《中国科技信息》2005,13(13):240-240,242
目的:总结肱骨骨折与桡神经损伤关系及其临床处理方法。方法 用髓内钉及钢板内固定治疗50例肱骨干骨折病人,其中肱骨上1/3骨折12例,中1/3骨折33例,下1/3骨折5例,50例病人中有6例合并桡神经损伤。本研究分为髓内钉固定组和钢板内固定组。结果:两组病人术后患者骨折均愈合良好,术中术后无一例神经手术致伤,合并神经损伤中4例在5个月内恢复,2例4个月内未恢复行手术探查,见桡神经部分断裂,局部形成神经瘤,行神经瘤切除,断端束束吻合术,先后在半年后逐渐恢复。结论:两种方法治疗肱骨骨折均取得了较好结果,两种方法没有一种更优于另一种,桡神经损伤只要及时处理,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交叉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1年2月至2007年10月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交叉内固定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46例,所有骨折均为闭合性骨折,无神经血管损伤。患者年龄5~12岁,平均7.8岁。从肘关节的功能和外观两方面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术后随访时间9~30个月,平均16个月。所有骨折均为术后3~5周达到临床愈合,并拔除克氏针,治疗过程中未出现骨折再移位。术后无一例肘内翻等并发症。按Flynm评分:优26例,良12例,一般8例,差0例。肘关节伸屈活动丢失是影响治疗结果的主要原因,但这种活动受限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有所改善。结论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交叉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手术创伤小,固定可靠,可以获得良好的肘关节功能和外形,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临床治疗选结果对Ti Ni形状记忆合金内固定器治疗骨折的特点进行探究。方法 :使用Ti Ni形状记忆合金内固定器治疗64例髌骨及长管状骨骨折患者,并通过3-14个月的术后随访调查对于患者进行调查,安排患者进行定期X线片拍摄查看骨质愈合情况。结果:采用Ti Ni记忆合金进行内固定的手术术后骨质愈合良好,术后骨头功能正常,无不良情况发生。结论:通过临床治疗表明Ti Ni形状记忆合金内固定器治疗骨折拥有以下优点:(1)手术过程较为简单,易于操作;(2)手术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相对较短,方便患者工作和生活;(3)固定效果好,骨折端口血运破坏较低等。  相似文献   

7.
我院骨科自80年代从国外引进A0技术,用国产器材内固定四肢骨折,使该技术成为我院手术治疗骨折的主要手段。从1986年~1996年以来,通过加压钢板治疗股骨干骨折608例,经随访2例因骨发育异常,5例因老年人患严重内脏病变死亡外,其余601例均满意愈合。仿A0技术能使骨折获得相对坚强的固定,而有指导、有计划的进行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生活基础护理,是病人手术成功,痊愈的关键。1临床资料男487例、女121例。平均年龄34.2(8~73岁)岁。新鲜骨折460例,陈旧骨折148例。280例病人伴有休克或其它不同程度复合伤及多发…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高原锁骨骨折的两种手术治疗方法的疗效,以便提高锁骨骨折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九五六医院2004年01月至2020年04月西藏自治区林芝地区单纯性中段锁骨骨折279病例,分别行克氏针内固定和钢板螺丝钉内固定术,统计两种手术的手术完成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手术切口长度以及术后手术切口愈合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骨折不愈合例数等,通过计算骨折愈合时间、骨折断端对齐率和术后肩部运动功能良好率来评价手术治疗的疗效。结果 克氏针内固定165例,钢板螺丝钉内固定114例,两组相比较,克氏针组比钢板螺丝钉组术中手术时间更短、出血量更少、手术切口更短(p<0.00),克氏针组骨折愈合时间更短(p<0.01),但是并发症比钢板螺丝钉组更多(p<0.01),钢板螺丝钉内固定术后肩部运动良好率比克氏针内固定术后更高(p<0.05),钢板螺丝钉内固定术后骨折断端对齐率比克氏针内固定术后更好(p<0.05)。结论 两组手术方式各有优缺点,克氏针内固定是一种安全有效、便捷的治疗方法,可在艰苦边远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拉萨地区168例踝关节开放性骨折的治疗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提出早期彻底清创及妥善内固定是治疗和后期功能恢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亲式剖宫拉特点,对我院1999年1月至7月月17例因不同原因行新式剖宫产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术后疼痛时间平均为14.2h,术后6-8h基本可以下床活动,术中出血量平均141.1ml,术后进食时间12h,术后第5d伤口全部拆线,均甲级愈合,除3例因纠正低蛋白血症、腹水、黄疸而住院时间延长至7d外,其余全部术后第5d出院。结论:新式剖宫产术患者进食早、活动早、疼痛轻、恢复快,既减轻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