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丁丁 《大中专文苑》2013,(12):45-45
瑞典文学院常任秘书恩隆德宣布加拿大短篇小说作家艾丽斯·芒罗获得了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他说——  相似文献   

2.
石闻熙 《新高考》2014,(1):46-48
瑞典当地时间2013年10月10日下午1时(北京时间10月10日晚7时),瑞典文学院公布了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为加拿大女作家艾丽斯·芒罗(Alice Munro)。颁奖词中,艾丽斯·芒罗被称为"当代短篇小说大师"。芒罗是诺贝尔文学奖历史上获此殊荣的第13位女性作家,她将获得由诺贝尔基金会提供的800万瑞典克朗的奖金。门罗以创作短篇  相似文献   

3.
2013年10月11日晴 梦想是来自宙斯的礼物。——题记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莫言成为有史以来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这一振奋人心的喜讯,更坚定了我的作家梦。还记得二年级时,有一次作业是看图编故事,很短的答题栏被我写得密密麻麻,在班上引起了不算小的轰动。  相似文献   

4.
事件 北京时间10月10日19时,瑞典文学院宣布将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加拿大女作家爱丽丝·门罗(Alice Munro),颁奖词称其为“当代短篇小说大师”。  相似文献   

5.
《当代学生》2013,(Z1):44
诺贝尔文学奖从1901年开始颁发,奖励文学领域有杰出行为和贡献的人士。第一个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是印度的泰戈尔。之后,以色列作家萨缪尔·约瑟夫·阿格农于1966年、日本作家川端康成于1968年、大江健三郎于1994年分别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而拥有泱泱五千年文化历史的  相似文献   

6.
<正>每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都备受关注,也是世界文坛最隆重的年度盛事。2014年10月9日晚,诺贝尔奖评委会公布,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颁给法国作家莫迪亚诺。而曾多次被认为是获奖热门的日本小说作家村上春树,继续与诺贝尔文学奖无缘。诺贝尔文学奖偏爱冷门作家的喜好已经让人习以为常。北京时间10月9日19时,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宣布法国作家帕特里克·莫迪亚诺获得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如果说过去两年的获奖者莫言、爱丽丝·门罗是"黑马"的话,莫迪亚诺就称得上是"黑马"中的"黑马",因  相似文献   

7.
佚名 《课外阅读》2012,(24):34-36
因为莫言,本届诺贝尔文学奖吸引了国人空前的关注。北京时间2012年10月11日19时,瑞典文学院宣布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为中国作家莫言,莫言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这是一个见证历史的时刻。尽管诺贝尔文学奖并不是文学最高和唯一的标准,有着这样那样的争议,诸如托尔斯泰、卡夫卡等伟大作家甚至都被排除在诺奖之外,而且,正如莫言本人所言,无论获奖  相似文献   

8.
北京时间2012年10月11日19时(瑞典时间10月11日13时),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宣布,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莫言因此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相似文献   

9.
2003年,库切“突然”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有人,如学者李建军,作家王安忆等人,对此不以为然。他们认为库切的作品根本不符合诺贝尔文学奖的标准(缺乏理想),库切并不是一个值得效法的大师,诺贝尔文学奖不过是又一次被戴在了一个三流作家的头上,应该可以找出一位比他更有资格领取诺贝尔文学奖桂冠的作家。  相似文献   

10.
2012年10月11日晚,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揭晓,莫言获奖,成为首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莫言获奖,是他个人的荣耀,也是中国文学界的喜事.中国有很多优秀的作家,如沈从文等作家也曾经非常接近诺贝尔文学奖.莫言获奖满足了很多国人心中的诺贝尔文学奖情结. 不过,诺贝尔文学奖也只是对莫言个人的肯定,这固然会令国人兴奋,会对中国文学起到激励作用,但是,也不妨看淡这个奖项.  相似文献   

11.
迟涵 《中国研究生》2012,(10):22-23
2012年10月11日晚19点16分,央视正在播出的《新闻联播》鲜有地插播一条新闻:本台最新消息,瑞典文学院今天宣布,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莫言成为有史以来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近年来的诺贝尔文学奖不同于早年颁给作家的某部作品,其性质更近似于终身成就奖,这更体现着一种对作家个人作品的公平,尤其对于莫言而言,他不是只有一部优秀作品,他的文学  相似文献   

12.
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加拿大作家艾丽斯·门罗是"当代短篇小说大师"。门罗作品内容多源于自己的生活,其小说堪称时间和记忆的艺术。通过记忆书写演绎叙事个体记忆选择、家族群体记忆追寻,表现自我独立成长和地域群体认同意识,探究记忆书写重构的本质。门罗在时间与记忆中穿梭,建构了自己完美的作家人生。  相似文献   

13.
自1901年法尉作家普吕多姆获得第一届诺贝尔文学奖起.到2007年的英国作家莱辛.诺贝尔文学奖已经颁给了107位对世界文学做出杰出贡献的人士。毫无疑问,他们中间,大多数都是菩作等身的作家文豪,但是.其中也有几位获奖者,获奖的原阕并非是他们的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14.
《新读写》2012,(11):4-5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这是第一位中国籍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一天,中国等得太久了。人民网评论说:一个有过先秦诸子、汉唐气象、宋明风韵的传统文学大国,一个曾诞生过孔子、屈原、李白、杜甫、曹雪芹的文明古国,走到今天,终于有中国籍作家在诺贝尔文学奖的名册上留下名字,这是一种肯定,也是新起点的开始。  相似文献   

15.
<正>河南籍作家阎连科是大器晚成的作家,也是备受争议的当代作家之一。一方面,他被誉为"魔幻现实主义大师",曾获得二十多次国内外文学奖项,两次获得鲁迅文学奖,一次老舍文学奖。2013年又获得了布克国际文学奖的提名,有的评论家认为他是继莫言后最有可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另一方面,不少评论家又批评他的作品内容充满各种性狂欢,妖魔化知青、  相似文献   

16.
, 《初中生》2013,(1):4
2012年10月11日,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莫言,原名管谟业,1955年生于山东高密,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上世纪80年代,莫言以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其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通过天马行空般的叙述  相似文献   

17.
艾丽丝·门罗,加拿大女作家,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也是首位加拿大籍获此殊荣的作家。近年来,国内掀起了门罗研究热潮。论文对国内门罗研究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力求呈现关于门罗研究的范围和趋势,为拓宽和加深门罗研究找到更大的空间。  相似文献   

18.
地域主义是加拿大文学批评领域重要文学批评模式之一,地域性也是大多数加拿大作家作品的普遍特点。在以短篇小说见长的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艾丽丝·门罗的代表作之一《逃离》中,展现了加拿大小镇独有的地理文化,关注具体和个别,充分展现了多元的地方书写特点。  相似文献   

19.
崔琰 《考试周刊》2008,(5):138-139
托尼·莫里森是著名的美国黑人女作家,199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美国黑人作家中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莫里森的Beloved这部小说获得了普利策小说奖,本文通过对主人公母爱的研究.揭示了伟大的母爱在奴隶制和种族歧视下的畸变.  相似文献   

20.
2009年10月8日,瑞典文学院宣布了2009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最终得主. 2009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最终得主不是此前外界预测的最大"热门"以色列作家阿莫斯·奥兹,不是国内学界看好的西班牙作家路易斯·戈伊狄索洛,不是获奖无数的美国作家菲利普·罗斯,不是呼声甚高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树,而是德国女作家赫塔·米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