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要写出优秀的文章,就离不开对生活的感悟。校园生活占据了学生生活的主体。我们要引导学生捕捉校园生活中的亮点并运用到作文中,进而写出真情实感的好文章。本文着重从慧眼看校园:捕捉亮点,蓄积素材;灵心品校园:感悟生活,升华素材;巧手绘校园:点拨技法,妙用素材三个层面,系统的论述了在作文教学中如何捕捉与运用校园生活素材写出真情实感的好文章。  相似文献   

2.
生活是一切艺术创作的源泉,所以作文创作要立足于现实生活。学生们只有认真地观察生活、感悟生活、思考生活,才能写出内容充实,感情真挚,有时代感有血有肉的好文章。  相似文献   

3.
杨道贤 《成才之路》2010,(32):I0021-I0021
高年级作文教学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意识,指导学生从读中积累写作方法和素材,更要结合生活实际写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相似文献   

4.
骆娜 《学苑教育》2012,(10):33-33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学生写出好文章,我们首先要把工作重点放在激发学生兴趣上,让学生愿意写,想写。  相似文献   

5.
作文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的练习过程,本次习作的内容是"爸爸、妈妈对我的爱"。要想真正写出哝道,写出精彩,只关注文章语言的训练是绝对不够的,我们更应该在情感上、生活中做一个有心人。所以我想这次习作的重点应放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昼夜不息。这充分说明生活对于写作的重要性,所以要写出好文章,就必须贴近生活,从社会中广泛获取材料。叶圣陶先生还说过:  相似文献   

7.
<正>作文的"根"在哪里?在我们的生活里。如凡.高所言,如果是麦子,一定要种到麦田里去,才能生根发芽,种在人行道上就会枯死。要写出感人至深的文章,还是要回到自己熟悉的生活里去,只有扎根于生活的文章,才能写出个性,打动读者。一、事——讲述自己经历有的同学拿到作文题,不是首先想到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取材,而是愿意从报刊、书本中所见的别人的生活中寻找灵感,仿佛自己的生活"不值一提",别人的生活才"有得可写"。殊不知,只有真实的经历,才  相似文献   

8.
怎样才能让学生写出好文章呢?多数时候,老师都要求学生写出生活中有意义的事,而实质上学生生活中有意义的事情实在不多。为此,学生只能胡编乱造。我们为什么一定要逼着学生写出有意义的东西来呢?为什么我们不能现实一点,只要求学生把生活写生动就可以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韩飞 《学苑教育》2012,(8):28-29
课标背景下,考场作文既要在限定的时间内和紧张的气氛下写出成文,写出适合社会、时代,生活发展需求的,富有个性色彩的文章,又要尽可能地多拿分数,这就要求师生认真研究"课程标准",指导学生写出具有文质优美,真情实感的文章。  相似文献   

10.
要想让学生写出生动感人的优秀作文,必须遵循观察、思维、表达密切结合这一习作规律。一、观察——作文的首要条件有好的素材才能写出好的文章。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接触自然,接触社会,有所见有所  相似文献   

11.
让学生写出感情真挚,具有个性特色的文章,要把写作的自主权交给学生;作文教学必须密切与生活的联系,并充分利用好教材这一重要写作资源。  相似文献   

12.
作文与生活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那么,我们怎样从生活中提取有用的写作素材,写出生活中珍藏的记忆呢?首先,要注意观察生活,写自己熟悉的内容。只有经过细致观察,透彻了解要写的事物,写出来的文章才会真切、生动。如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是这样描写"百草园"  相似文献   

13.
作文就是要写出对生活、社会、人生的观察、体验和思考。只注重观察和体验,忽视了思考,写出的作文就会显得肤浅。一篇好的作文应该闪烁着智慧之光。那么,怎样才能使文章意蕴丰厚、耐人寻味、充满理性色彩呢?  相似文献   

14.
生活与作文     
<正>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作为中学生,怎样才能结合生活实际写出理想的作文呢?笔者认为,应该很好地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概括生活、表现生活,作文是生活的艺术再现。一、观察生活,熟悉所写内容文章是客观事物和现实生活的反映。我们要注重观察、分析各种事物和现象之间的关系。因为只有去认识自然界、掌握生活,并用思想去钻研其中的各种因果关系的时候,生活才能成为创作的巨大源泉。只有经过细致观察,透彻了解要写的事物,写出来的文章才会真切、生动。  相似文献   

15.
艺术来源于生活,同样语文的写作也是来源于生活。语文写作需要积累素材,语文的素材就像生活中做菜的原材料一样,只有在原材料充足的条件下,才能够做出好的食物。同样,素材丰富才能够写出优美的文章。因此在高中的语文作文教学实践中,要让作文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6.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写出好文章,极其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具备一定的生活积累和生活感悟。因此,作文教学要带学生走进生活的丛林,一方面要不断丰富学生的生活,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从平凡的生活中有所发现。  相似文献   

17.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昼夜不息。”这充分说明生活对于写作的重要性,所以要写出好文章,就必须贴近生活,从社会中广泛获取材料。叶圣陶先生还说过:“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同时又表明阅读与写作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学生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以从多方面加以入手,指导学生写出真情文章,注意观察生活,多做思考,多读好书,对精彩的语句加以积累,语言朴实表达,表露真实情感,教师要勤写下水文,为学生提供指导,师生共同批改文章,共同促进写作水平,反对抄袭,鼓励创新。培养学生成长为勤奋的"小蜜蜂",使学生能够写出精彩的富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相似文献   

19.
作文教学改革要着眼于提高学生素质,由重形式转为重内容,注重引导学生积累生活素材,强调扩大学生的信息接受量,允许学生从自己的真实感受中提炼文章的主题,鼓励学生写出个性鲜明的作文.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要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学生只有用个性化的眼光,发现个性化的生活素材,进而提炼个性化的生活体验积累,才能写出个性化的好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