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课程以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教师的教学生活为旨归。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与参与是推行新课程的前提,因为他们最终决定着课程实施的走向。新课程全新的课程理念和教学理念,需要教师重新认识自己的角色,教师再也不是由专家编写教科书的忠实执行者,而是与专家、学生及家长、社会人士等一起共同构成新课程的合作者;教师再也不是只知“教书”的匠人,而是一批拥有正确教育观念、懂得反思技术、善于合作的探究者。  相似文献   

2.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给教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新课程将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也将改变教师的教学生活。新课程要求教师提高素质、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必然也要求教师的教学行为产生相应的变化,使之适应形势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启动以后 ,我校作为福建师大课程研究中心实验基地 ,我们开始将对新课程的理解转化为行动 ,并在教学行为的层面上 ,呈现出了新课程的理念和方式。通过半年来的学习和实践 ,教师与新课程共同成长和发展。新课程改变了教师的教学生活 ,改变了传统的课堂面貌 ,课堂教学正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而在悄悄地变化。一、课堂教学目标的变化新课程的教学目标重在发展 ,即开发人的潜能 ,发展人的个性 ,实现人的价值。教师一方面把学生已有知识及生活经验当做课程资源 ,并和新知识有机结合 ,构成一个教学平台。学生在发现中学习 ,在…  相似文献   

4.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重大改革,对中小学教师的职业生涯将产生重大影响。新课程不仅将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也将改变教师的教学生活。教师将与新课程同行,教师将在实施新程中实现自身发展,这种发展进而构成了新课程达成的条件。美术教师也同样如此。研究交流新课程中美术教师怎么当?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使美术教师重新建立自己的教学方式这是一个挑战。  相似文献   

5.
新时代要求教师不仅是制度课程的忠实执行者,更应该是课程的创生者。许多学校又急急忙忙地要求教师像课程专家那样去“编”课程,结果不仅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又因并非真正切合学生的实际需要,而增加了学生的负担,既然课程在本质上是一种教学事件,教学在本质上是一种课程开发过程,作为课程创生者的教师,更应该关注日常教学生活中学生中原发的“琐事”,从经验课程的视野来观照、整合这些“琐事”,既可以使教学做到个别化、有的放矢,又可以实现课程“回归生活”的时代理想。  相似文献   

6.
杨杰军 《考试周刊》2010,(31):16-17
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教育的目标、价值主要通过课程来实现,因此,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新课程将改变学生的生活,也将改善教师的教学生活,焕发出新的生命,教师将与新课程同行,与学生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将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新课程也将改变教师的教学生活。”的确,教师将与新课程同行,与学生共同成长。新课程的推进将直接影响高师提升对准教师培养的重视程度,也直接影响到高等师范院校教师的行为与角色的转变。因此我们认为在重视各门课程改革的同时,更应重视教师如何  相似文献   

8.
王淑侠 《成才之路》2012,(11):75-75
中学课程指出生物教学要“更加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将学生从身边的“生活世界”带人生物学的“科学世界”,最后回归到学生的生活世界中来。传统生物教学只是教师讲台上灌输,学生理解。教师要转变观念,  相似文献   

9.
陈桂萍 《文教资料》2011,(25):168-169
以苏教版四上《品德与社会》第四课《面对欺负和威胁》教学为例,充分发掘、利用文本以外的教育资源,主要是学生的生活世界、直接经验、感知体验,回顾学生真实的生活,巧妙利用学生之间的差异,着眼于学生的未来生活。教师由课程的执行者向课程的创生者转变,学生也由课程资源的享用者向课程资源的开发者转变,师生共同在儿童真实的生活中开发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10.
一、情中“探”——在探究中认识生活陶行知先生曾在《生活即教育》一文中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新课程理念下,教师不能做教科书的忠实执行者,而应是“自己的课程”的创造者。教学中,教师在安排主题活动和设计教学过程时,要尽可能考虑学生面临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当前在我国深入开展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倡导建构的学习,突出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作为教与学过程中一个重要方面的教师也是此次新课程改革关注的焦点。新课程将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也将改变教师的教学生活。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将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新课程也将改变教师的教学生活。新课程不但要求教师提高素质、更新教学观念,还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生活中很好地实现教师角色的转换和适应教学行为发生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课程是幼儿园教育的核心,也是幼儿学习的关键。但由于幼儿理解能力较差,语言教学难以取得很好的学习效果。对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将幼儿园生活和课程学习结合起来,给幼儿创设科学的生活课程,并采取趣味性的教学方式促进幼儿学习、领略知识,在提高幼儿生活能力的基础上提升其学习效果。结合幼儿教学现状,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给幼儿创设生活课程做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关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4.
潘美意 《教育探索》2003,(9):99-101
现代教育观不再把课程仅仅理解为静态的内容或制度水平上的文本,也不再把教学当做是对课程内容的被动实施。课程与教学是内在统一的共同促进学生发展的整合的动态场,是一种“实践状态”的教育活动。中小学教师在实现课程与教学整合的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他们的角色职能不再是单一的被动的课程执行者,而是主动参与课程研制全过程的课程设计者、组织者、实施者、评价者和管理者。中小学教师必须尽快实现角色职能转换:由教科书的被动执行者向教学资源的主动研制开发者转化,由知识的灌输者向导师转化,由教学过程的主宰者向参与者、促进者转化,由学习成果的裁判者向学习发展的激励者转化。从而实现由重知识的掌握和智力的开发到重整体素质提高的根本转变。  相似文献   

1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将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课程改革时代。新课程强调,评价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淡化原有的甄别与奖惩的功能,关注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发展中的需要,突出评价的激励与调控的功能,它将改变学生的生活,也将改变我们教师的教学生活。  相似文献   

16.
课程改革视域下教师教学哲学的审视与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的教学哲学是教师对其课程教学生活中的教学现象、教学方法、教学行为及其体系背后的理论基础、核心构成等整体关系的理解与认识。持续的课程改革改变了教师的生存状态和意义感受,对教师教学哲学亦提出了相应的变革要求。与之相应,在课程改革中审视并反思教师教学哲学的重构,是消解课程改革理论遭遇教师实践抵制和推进改革有效达成的可能性选择。  相似文献   

17.
《广西教育》2006,(9B):8-8
邓玉明、李国华在《中国教育学刊》2006年第3期上撰文认为,课程既源于生活,又要回归生活,特别是要与学生生活体验相结合。在进行教育教学时,应从学生的生活出发,使之与文本知识相融通,让课程返回生活世界,实现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和谐统一。然而一些教师在实践中对课程生活化的理解出现偏差,致使“生活化”走样、变形、失真,这不仅无助于学生依托生活体验来理解文本知识,还可能适得其反。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既是概念重建的运动,赋予了课程、教师、学生等概念全新的涵义,也是教师角色转变的过程,要求教师重新认识自己的身份地位和职责所在.教师将在教育改革的舞台上扮演一个新的角色,将进入课程规定的新的课堂生活方式,将随着课程所建立的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而重新建立自己的教学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改革鼓励教师积极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改变过去人们习惯于狭隘地把课程资源理解为教材的思维定势。增强课程的生命力。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具有生活性、综合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和活动性等特点,要全面实现课程目标,教师必须树立新的课程资源观,以“课程设计者”的角色,积极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那么如何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使之成为取之不尽的生命之活水,为品德学科的教学目标的达成服务呢?  相似文献   

20.
颜莹 《教育学报》2003,(12):24-27
《品德与社会》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设置的一门全新的综合课程 ,与过去的相关课程相比 ,在课程理念、课程内容、课程目标和课程实施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突破和改变 ,对教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在这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 ,必须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 ,突破原有的对课堂教学的认识 ,使教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指导生活 ;学会利用课程、开发课程、建设课程 ;使课堂教学立足课堂、开放课堂、延伸课堂 ;使这门课程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内在生命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