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仓颉造字这一神话的核心在于解释文字的由来。在仓颉造字神话中,有一点尤值得我们注意,那就是他作为“黄帝史官”的这一身份。史官的源头在“巫”,占卜作为巫与上天沟通的重要手段,也成为了汉字最初的发端。在巫的时代,文字具有着代传神言的神性;在史的时代,文字则具有着象征王权的圣性。当文字神圣特性的来源问题被解决后,中国古代社会中广泛存在的文字崇拜现象就具有了合理性,这种崇拜背后所蕴含的是“仓颉造字”神话所代表的巫史传统。  相似文献   

2.
张怀罐在其书论著作《书断》中用了较大篇幅讨论汉字的起源问题。唐代的汉字起源观点有:八卦说、结绳说、仓颉造字说、河图洛书说。而张怀罐认为,上古时伏羲结绳而治,后文字取代了结绳,但文字并不直接起源于结绳;文字起源于八卦,八卦是文字之祖;造字者是黄帝史官苍颉,他先造的是象形字一类的“文”。  相似文献   

3.
<正>负责造字的仓颉爷爷刚开始造字时,有个主子带着一个年轻女仆来向他要字。仓颉爷爷想了一下,按照他们的样子造了个“人”字送给那个主子。  相似文献   

4.
夜晚,我做了一个梦,梦见的居然是仓颉老人。我揉揉眼睛上前问道:“哦,您好!您就是造字之祖仓颉老爷爷吧?您造了那么多字,真了不起!仓颉爷爷,您为什么要造字呢?”仓颉老人笑眯眯地回答:“以前没有文字,人们交流很不方便。我就创造一些汉字,用它来记录语言,这样,人们交流起来就方便多了。”我点点头,还想说些什么,可又不太好意思说。老人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问道:“你还有什么问题,就大胆问吧!”我吞吞吐吐地说:“汉字好是好,可我觉得笔画有点……有点多,写起来太累人了。哦,对了,仓颉爷爷,您能不能再施展一次本领,把汉字变得再简单些,好让我…  相似文献   

5.
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语言也妙趣横生。从远古时代“造字圣人”——仓颉创造汉字的传说来看.汉字就和动物有着密切的关系。发展到现在.汉语更是和动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生活中有关动物的习惯用语幽默诙谐.随处可见.  相似文献   

6.
《神州学人》2014,(2):10-14
《说文解字》:“源,水泉本也。”汉字的源头在哪里呢?直到今天,绝大多数的中国人都相信:汉字足圣人创造的。造字的圣人名叫仓颉,是华夏始}且黄帝的史官。  相似文献   

7.
祖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文字渊源流长,古书中流传最广泛的说法是所谓"仓颉作书",这样说来仓颉的功劳可谓大矣。但从文字的产生及发展过程来看,汉字决非一人、一时、一地所造,而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由各地劳动人民共同创造,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不过在洋洋数万的汉字库中的确有少量是名人出于表达需要而造出来的字。下面不妨撷取数例,让我们一道品评、欣赏。  相似文献   

8.
我国汉字的起源,相传黄帝的史官仓颉,看到鸟兽的足迹印,偶生灵感,便悟出汉字,世称仓颉造字说。其实,汉字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它有个逐步成熟和完善的过程,逐步进化和发展的过程.依据我国近年来发现的史前文物推测,汉字产生于我国氏族社会末期,大约已经有六干年左右的历史.  相似文献   

9.
《考试》2011,(11):22-22
《淮南子·本经训》说:“昔日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大意是说,过去仓颉造字的时候,天空下起了谷子,鬼在夜里发出哭声。《荀子》、《韩非子》等古代典籍里也有关于仓颉造字的记载。到了秦汉时代,这种传说流传更广,影响更深。  相似文献   

10.
从半坡陶文看甲骨文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从半坡陶文看汉字起源》一文对半坡陶文的辨认结果,利用“黄帝史官仓颉造字”传说,对甲骨文中“黄”、“帝”等字进行辨析,证实半坡陶文是商甲骨文的重要源头,从而使汉字八千年的发展史连续贯通。  相似文献   

11.
《中学教育》2005,(6):48-48
“仓颉书”:此书是用古彝书写的一段彝族先民的祭祀记录。古彝发祥于西北地区,与仓颉造字的传说有关,故得名“仓颉书”。  相似文献   

12.
地处秦岭山中(?)洛南县,是昔日仓颉造字的地方。就在这块文化积淀深厚的热土上,而今又有一成为仓颉造字的故乡添加浓重文化教育氛围的人,他就是全国摸范教师,陕西省优秀校长,洛南中学校长李银成同志。  相似文献   

13.
快哉此风     
自仓颉造字以来,其他字都各司其职,惟有风终日无事。一日,风开始寻找自己所渴望的位置。  相似文献   

14.
游仓颉庙     
到了白水县,才知道仓颉是该县人。过去,曾听到过仓颉造字的故事,但对仓颉了解不多。后来,从一些史书上知道仓颉复姓侯冈,名颉,上古皇帝时人,生于白水县的杨武村。传说他做皇帝史官时,“观奎星圆  相似文献   

15.
让文化滋润识字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说仓颉造字时"天雨粟,鬼夜哭,惊天地,泣鬼神。"的确,汉字的表意性,使它具有独特的魅力和非凡灵动的美。然而,审视现在的语文课堂,许多教师把学生当做了识字的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业社会不变的生产生活方式,基本保持了古代传说的原始形态。不能将传说见之于文字的早晚作为衡量传说可信度的唯一尺度。上古可能存在一个"造字运动"时期,但决不是全民造字的群众运动。复杂记事需要才是产生文字的根本动力,只有大规模的战争才能产生复杂记事需要。作为黄帝的史官,仓颉造字说是可信的。"仓颉"是结绳记事向符号记事过渡时的一种记事方法,仓颉因发明而得名。《周易》中"系辞"一词本身就是这种记事方法在汉语言中留下的痕迹。  相似文献   

17.
《仓颉书》:此书是用古彝文书写的一段彝族先民祭祀记录。古彝文发祥于西北地区,与仓颉造字的传说有关,故得名《仓颉书》。《夏禹书》:据有关专家研究,书中12个字,有5个是古彝文,7个是甲骨文。  相似文献   

18.
有同学问:“我们也能造字吗?”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一看造字的历史。我国古代有仓颉造字的传说,但只是传说而已,并不符合语言产生、发展的历史。汉字不可能由一个人造出来,它是由使用汉语的人共同创造的。随着生产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有一些字不再为大家所用,又有许多新字被不断创造出来。例如,公元38年,有种兽类动物第一次由月氏(音yuèzhī,汉朝时西域的一个国家)传入中原,按照那时伊朗的语音和汉字的形声字规律,就造出了“狮”了。又如,今天化学元素的名称氧、锰、铝等,也是适应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需要,按照汉字的造字规律产生出来…  相似文献   

19.
白水和黄陵之间隔着一座山,山那边葬着黄帝,山这边埋着仓颉.仓颉是黄帝的史官,是传说里造字的那个人.在当年跟黄帝干事、后来都流芳百世的人当中,仓颉的官可能是最小的.和黄帝陵轩昂的气势相比.  相似文献   

20.
白水和黄陵之间隔着一座山,山那边葬着黄帝,山这边埋着仓颉。仓颉是黄帝的史官,是传说里造字的那个人。在当年跟黄帝干事、后来都流芳百世的人当中,仓颉的官可能是最小的。和黄帝陵轩昂的气势相比,坐落在白水县北原上的仓颉庙,小得像一个过去大户人家的院子。我们华夏的第一个文人,就在这个院子里长眠了五千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