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张雅旖 《新闻窗》2006,(4):105-105,92
未成年人的保护在全世界都受到特别的重视。我国在这方面也制定了相关的法律。然而近年来,作为新闻媒体,在对未成年人进行采访报道的时候,却屡屡发生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现象,主要表现在对未成年人名誉权、肖像权、隐私权等方面的侵害。在现实生活中,未成年人的各种权益被忽视的现象较普遍地存在,然而,在媒体采访报道中对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侵害使其造成的伤害往往是不可估量的。笔者对这一状况的关注发现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想就此谈一些肤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未成年人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在我国,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约有4亿,占全国人口的三分之一。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在全世界都受到特别地重视,我国在这方面也制定了相关的法律。然而,近年来有些新闻媒体在对未成年人,特别是对触及刑事犯罪的未成年人进行采访报道的时候,却屡屡严重侵害他们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3.
未成年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从法律角度解释,就是指未满18周岁的不具备民事行为能力或者不完全具备民事行为能力的公民。在中国,这一群体有3.8亿人。  相似文献   

4.
新闻媒体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和保护未成年人利益方面承担着不容推卸的责任。近几年来,关涉未成年人权益的法律法规相继修订,而一些新闻媒体在报道该类案件时,因过分追求“新闻利益第一”而陷入了法律和道德的双重误区。  相似文献   

5.
正未成年人的保护在全世界都受到特别的重视。我国在这方面也制定了相关的法律,对新闻媒体在采访未成年人时也作了具体要求。对于新闻媒体,应该如何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笔者试从以下几方面来探讨。未成年人:父母的关爱无法替代"3岁时,爸爸妈妈就离婚了,妈妈从此没有再来看过自己一次。爷爷、奶奶70多岁了,身体也不好,为了筹集到我的学费,每年学校开学前,在寒冷的冬天,奶奶还拖着病痛的身体去附近的洋葱加工厂挣钱。如果有一天我能够挣到一笔钱,不让爷爷奶奶操心我的学费,那  相似文献   

6.
文章对未成年人个人信息处理的监护人同意规则进行理论阐释,梳理该规则存在的主要困境,并就更好地完善与实施该规则提出建议。通过研究我国法律规范文本和个人信息处理者制定的未成年人用户隐私政策,发现未成年人个人信息处理的监护人同意规则存在:未成年人个人信息处理监护人同意的年龄标准与民事行为能力年龄划分标准相冲突、对未成年人年龄和监护人同意的鉴别流于形式、监护人滥用同意规则侵犯未成年人个人信息权益等问题。提出未成年人个人信息处理监护人同意规则的未来出路:细化未成年人个人信息处理监护人同意年龄标准、开发公共的未成年人个人信息处理身份识别系统、构建未成年人个人信息被遗忘权。  相似文献   

7.
网络时代,未成年人涉案事件已经成为网络和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认为,未成年人有普通未成年人和未成年公众人物之分,既不能用未成年人隐私权保护对抗舆论监督未成年公众人物,也不能借舆论监督之名肆意侵害普通未成年人隐私权;网络侵害未成年人隐私权还来自于法定监护人的传播权,而法定监护人的传播权受制于法定监护权,必须进行适当限制,让其慎重而又节制地传播未成年人的隐私内容;代理律师的传播权受到法律和职业伦理的双重规范,避免律师通过博客、微博等传播平台操纵舆论,影响和干扰案件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8.
唐玉春  宋显仁 《今传媒》2010,(12):39-42
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公民和法人日益重视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通过提起民事诉讼保护自己的名誉权;我国法律制度的逐渐完善,又使得人们有依据对名誉权案件提起诉讼。而新闻媒体在报道中,如果把握不当,就容易造成侵权,因而,新闻媒体常常容易成为名誉侵权案件的被告。媒体侵权有何特点,媒体应当怎样加以防范,这是媒体应引起重视的问题。本文就此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9.
民事责任能力是民事主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的资格,是民事法律主体的独立人格之一。它与行为能力,意思表示能力等民法概念没有谁决定谁的关系。我国现行民法缺失民事责任能力这一概念,实践中认为民事责任能力受制于民事行为能力和意思表示能力,即限制行为能力人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民事责任能力.这使得民事责任承担的法理十分混乱,同时导致我国现阶段多部法律存在漏洞。不利于我国的法制建设。在民法中明确民事责任能力这一概念,在法理上可以理顺民事行为和民事责任的关系,同时有利于发挥法律对青少年的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10.
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从2013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对新闻媒体的案件报道将会产生前所未有的影响。新刑法修改百余处,其中涉及到新闻采访报道行为的禁区相当多,如果编辑记者不认真学习新刑法,准确理解新刑法及立法精神,及时改变法制报道思路,严格规范采编行为,将会承担巨大的法律风险。未成年人案件成为报道禁区  相似文献   

11.
当前,采访报道死刑犯等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是新闻媒体的惯常做法,其实这种做法存在法律意识上的偏差;本文从法治视野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深入探讨,在肯定其传播目的的基础上,对其存在的法律差错和疏漏进行了详尽的阐释,认为这是有关方面集体“无意识违法”的典型表现,并从媒体促进公民实现“法治化生存”的高度剖析其危害:新闻媒体在法律传播中应强化公民的法律意识和守法的自觉性,自身在法治报道中的违法做法无疑将损害其社会公信力,削弱其社会功能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新闻管理也应对外开放——中国涉外新闻管理制度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新闻作为商品可以跨国流动.但无论是新闻作品生产,还是新闻作品的销售,都会受到各国新闻法律规范的制约.这些制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新闻媒体及其从业人员的资格进行审查;其次,对新闻媒体及其从业人员采访报道行为进行审查;第三,对新闻媒体发布新闻作品的内容进行审查;第四,对新闻媒体发布作品市场环境进行审查;第五,对新闻媒体发布作品的方式进行审查.  相似文献   

13.
新闻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是群众联系政府的桥梁,一名好的新闻记者,不仅在文笔上精益求精.更能够从采访报道的过程中,自觉履行记者这一群体特殊的社会责任。这样才能够使报道深入人心,获得良好的反响和效果。  相似文献   

14.
新闻报道中,常常涉及法律知识的运用问题.法律知识的运用体现在多个方面,包括对基本法律概念与词汇的表述,援引法律条文,对报道事件某个情形的法律评价、法律解答与分析等.由于一些新闻工作者缺乏对法律知识的系统学习,再加上采访不够扎实,极易出现错误.这些错误具有很大危害性,主要表现为:违背了新闻真实性原则,降低了新闻媒体的公信力;损害了法律尊严与权威,甚至可能构成侵权进而引发官司;容易误导读者,与新闻媒体的责任使命相左.  相似文献   

15.
关于我国网上格式合同中消费者保护问题,绝大多数的研究只是从立法的角度来保护消费者权益,但目前我国还没有这方面完善的法律。本文主要通过分析网络格式合同的主要特征和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表现形式,从消费者的角度提出消费者自我保护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新闻侵害法人名誉权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文明社会,信息犹如空气、水一样都必不可少。在新闻以及新闻媒体已然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每个角落的同时,新闻侵权现象也成为家常便饭了。新闻侵权的客体主要是公民和法人的名誉权、隐私权、肖像权与著作权等。在我国隐私权尚未成为一项独立的人格权得到法律保护,而是把侵害隐私  相似文献   

17.
新闻媒体是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主要渠道,也是实现舆论监督的有力工具,新闻媒体在实现公民的知情权、保证公共利益的正确使用方面表现出了越来越巨大的作用。同时,法治观念也不断深入人心,人们对自我的合法权益也学会了用法律方式来加以保护.这就导致了新闻官司频频发生.以致使一些媒体每每处于尴尬的处境。因为在新闻监督的背后.还存在着监督新闻的力量,因此,舆论监督和新闻舆论的作用与法律保障问题已经到了急需研究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18.
温云云  高欣欣 《传媒》2021,(15):91-93
2021年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正式生效,丰富和完善了对新闻媒体舆论监督权的相关解释和界定.一方面,该法强调以法律权威充分保障新闻媒体舆论监督权,在合理限度内给予媒体采访报道自由;另一方面,该法也为媒体依法行使舆论监督权划清了规则底线,保障了舆论监督的合法性、权威性和公信力.本文就《民法典》颁布实施后,新闻媒体舆论监督报道的合理空间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9.
公开审判与新闻报道是两个不同范畴的问题,一个是法学理论与实践问题,一个是新闻学理论与实践问题。然而,两者又具有密切关系。原则上说,凡是公开审判的案件,都可以在新闻媒体上公开报道。然而,新闻媒体在对公开审判的案件进行报道时,有一些不易把握的问题,值得研究。公开审判制度是当代世界各国通行的一项审判制度。我国宪法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案件,除法律规定的特别情况外,一律公开进行。所谓法律规定的特别情况,主要指涉及国家机密、个人隐私及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公开审判的反面是秘密审判,封建专制的秘密审判由于秘密进行…  相似文献   

20.
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近年来,伊春市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2006年6月,中宣部组织11家新闻媒体对伊春市该项工作进行了集中宣传报道。通过这次报道,笔者对新闻媒体在引导未成年人成长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有了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