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母亲很忙,自打去年提前退休以后就在市场上租了个摊位卖菜。每天,母亲要很早地起来,给女儿做好饭后再轻轻地叩女儿的房门。女儿起床洗脸刷牙的时候,母亲已急匆匆地跟车去批发点取菜去了。从这时到太阳落山。母亲就一直待在菜市场的摊位上。  相似文献   

2.
带锁的日记     
母亲很忙,自打去年提前退休以后就在市场上租了个摊位卖菜。每天,母亲要很早地起来,给女儿做好饭后就急匆匆地跟车去批发点取菜去了。从这时到太阳落山,母亲就一直待在菜市场的摊位上。母亲很老相,父亲之所以坚决地要离开母亲可能也有这个原因。整天风吹日晒,老相的母亲变得愈加憔悴。即使是雨天、雪天,母亲仍然去进菜、卖菜。母亲说,越是不好的天气,进菜的人越少,菜就越好卖。女儿的学习成绩是从高三开始下降的,名次从以前班级的第  相似文献   

3.
张晓林 《下一代》2012,(9):41-42
案例: 曾经在教育杂志上看过这样一个故事:在圣诞节的晚会上,一位年轻的母亲,带着五岁的女儿去参加圣诞节派对。热闹的场面,丰富的美食,美丽的鲜花,还有圣诞老人的礼物……母亲兴高采烈地和朋友们打招呼,不断地领着女儿到晚会的各个地方。她以为女儿也会很开心,但女儿却哭了起来,母亲开始时耐心地哄着,但多次之后,女儿坐到地上,鞋子也甩掉了。母亲气愤地把女儿从地上拖起来,训斥之后,便蹲下来给孩子穿鞋子。  相似文献   

4.
母亲今年四十三岁了。应该还没有到更年期吧,可是话却多了,多了对丈夫的抱怨,多了对儿子的责备,也多了对女儿的倾诉。每次回到家中,总能听见母亲的高嗓门。站在门边无助的父亲面露难色,看见女儿就像见到救星,忙示意女儿过去接班。女儿无奈地走到母亲身旁,尽量讲些开心的话题,但最终还是不可避免地触到了母亲的伤  相似文献   

5.
捐一个微笑     
队伍很长。站在我前面的是母女俩,母亲牵着女儿的手,女儿仰起小脑袋奶声奶气地背着唐诗,背完一首,就向母亲讨表扬。年轻的母亲不吝啬,反复竖大拇指,鼓励女儿再接再厉。  相似文献   

6.
母亲在笑     
双腿瘫痪的女儿总是躺在小床上,靠着一扇小窗子,愁眉苦脸地望着天空发呆。“吱……”门开了,面容憔悴的母亲坐在女儿床前,握着女儿的手说“:女儿,妈妈带你去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吧!春天来了,外面的花儿都开了,可漂亮了。”母亲总是向女儿提出一些对女儿十分有益的事情,但从来没有一次成功过。这次,她的眼中依然带着一丝希望、一丝祈求。“不!已经是个废物了,还管我干什么?”果然,女儿依旧冲着母亲大吼。妈妈再一次哀求道“:让妈妈带你去吧。“”你烦不烦?”女儿一口回绝。妈妈丝毫没有生气,只是默默地走开了。第二天早晨,母亲走进了女儿房间,为女儿洗脸,一边洗一边试探地说“:女儿啊!公园里的花开了,红的黄的,真美……“”别说了,我不会去的!”女儿没等母亲说完便断然拒绝。母亲没说什么,把水端了出去,接着又端来了一杯热气腾腾的牛奶和几个面包喂女儿。“妈,我想吃糖。”女儿平淡地说“。好!妈这就去给你买!”母亲像听到圣旨一般,飞快地冲出了房间。女儿口渴了,便撑起拐杖来到厨房。猛地一愣,她看见厨房的饭桌上放着几块又干又硬的饼干。难道妈妈最近都只吃这些吗?女儿心想,眼睛也不觉落下了眼泪,滴在了饼干上。女儿又回到了床上。母亲回来了,手里提着一袋糖,那刻...  相似文献   

7.
她叫格香,母亲是个弱智。格香从来就不觉得自己的母亲与别人有什么不同,除了话少之外。当她上了学,同学们一见到她,便大叫疯婆的女儿来了,疯婆的女儿来了,然后就哄笑起来。莫名的委屈逼得她躲进厕所里哭,却又不敢发出声音。难熬的一天终于结束了,母亲一看到刚放学回来的她,笑眯眯地说:"女儿,风铃好玩,你也来玩吧!"格香如一枚欲燃的鞭炮。她伸出手,狠狠地把蓝色的风铃摔在地上。母亲呆呆地望着她,眼里噙满了泪水,弯下腰,小心翼翼地拾起地上的风铃。  相似文献   

8.
做母亲真好     
还没有想明白要不要做母亲,女儿就悄无声息地来了。从呀呀学语蹒跚练步,到背上书包能看懂《葫芦娃》,女儿在六个春秋里长大,有了六年当母亲的经历后,我说,当母亲真好!  相似文献   

9.
她叫格香。格香最初不觉得自己的母亲与别人有什么不同。但是当她上学后,同学们一见到她就会大叫,疯婆的女儿来了,疯婆的女儿来了。莫名的委屈逼得她躲进厕所哭泣。难熬的一天终于结束了,母亲一看到放学回来的她,就笑眯眯地说:"女儿,风铃好玩,你也来玩吧!"格香却伸出手,狠狠地把蓝色风铃摔在地上。母亲呆呆  相似文献   

10.
每天晚自习回来,走到楼下之前,远远地就能看到亮着的门灯,心中那种情愫油然而生。这是母亲怕放学的女儿害怕,每天晚上准时亮起那盏门灯。那盏灯亮在女儿的心里,也照得女儿心里暖融融的。一次,女儿夜里十一点多回家,街上几乎一个人也没有,路灯拉着长长的影子,更增添了女儿心中的恐惧。她只是一路拼命地跑,希望能看到那熟悉的灯光。看到了,看到了那亮着的门灯,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母亲,此时的她正徘徊在楼下等候晚归的女儿。女儿跑到母亲跟前,一头扑在母亲怀里:“妈,我回来了,咱们回家吧!”母亲于是拥着女儿上楼,安顿好了女儿,看着女儿…  相似文献   

11.
正曾看过这样一个故事:圣诞节晚会上,一位年轻的母亲,带着五岁的女儿去参加圣诞节派对。场面很是热闹,有丰富的美食、美丽的鲜花,还有圣诞老人的精美的礼物……母亲兴高采烈地和朋友们打招呼,不断领着女儿流连于晚会的各个角落。母亲以为女儿也会很开心,孰料女儿却哭了起来。母亲开始时耐心地哄着,却没什么效果,女儿甚至坐到地上,鞋子也甩掉了。  相似文献   

12.
一位母亲最近因为女儿学舞蹈的事情很烦恼。事情是这样的:这位母亲从小就热爱舞蹈,但是当年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坚持学习舞蹈,深感遗憾。为此,自从女儿出生后,她就送女儿去上舞蹈班。女儿幼小的时候,还挺配合,甚至说长大后要当舞蹈家。但是当女儿上小学四年级后,随着自主意识不断增强,女儿开始反感母亲的安排。  相似文献   

13.
女儿养鸡记     
小女儿点点两岁,特别喜欢小动物。上个月,我带女儿回母亲家小住,恰逢有人卖小鸡,女儿缠着母亲给她买了两只。看着笼中的小鸡,女儿乐得直拍手“太好了!太好了!”母亲开始张罗着给小鸡喂食,因为是菜鸡,母亲便摘来了菜叶,用菜刀剁碎了拌上玉米面喂给小鸡吃。女儿一改往日毛躁的性格,只是在一旁静静地看着……吃午饭了,女儿嘴里念念有词:“小鸡自己吃饭,点点自己吃饭,小鸡吃菜菜,点点吃菜莱。”破天荒地,女儿第一次自己安安稳稳地坐在小板凳上,大口大口地吃饭,青菜也顺利地咽下去了。我很高兴,平时没少教育女儿:“你长大了,该自己吃饭了,不能光…  相似文献   

14.
女儿的外婆     
女儿的外婆是我的母亲。她今年五十七岁,中等的个儿,微胖的身材,性情开朗、幽默和善。女儿刚满三个月,母亲就急不可耐地一遍又一遍地要她叫“外婆”。尚在襁褓中的女儿,尽管目不转睛地盯着外婆的口形,可无论如何也不能响亮地叫出“外婆”两个字。母亲毫不气馁,经过双方再三努力,只见女儿小嘴一动发了一个气音,似汉语拼音字母中的“P”,母亲欣喜万分,说她会叫“婆”了。从此,她不厌其烦地教外孙女  相似文献   

15.
储兆瑞 《早期教育》2002,(18):35-35
一天,一位母亲忧心忡忡地来到心理咨询门诊,向笔反应了这样一个情况:女儿12岁,上小学六年级。女儿很小的时候就喜欢在爸爸身上爬来爬去,爸爸看电视,女儿总要坐在爸爸腿上,头依着爸爸的胸膛。有时电视里出现男女亲热的镜头,女儿会冷不丁地回头亲爸爸一下。那时候,他们觉得女儿小,和父亲亲昵倒是显得活泼可爱。可今年入夏以来,  相似文献   

16.
梦游者     
在我出生的那个城镇,住着一位母亲和她的女儿,她们常常梦游。 一天晚上,当万籁俱寂之时,母亲和女儿再次在睡梦中漫游,她们在雾蒙蒙的花园中相遇。 母亲说:“完了,完了,我的仇敌,是你,摧残了我的青春,它消逝了——是你,在我的生命的废墟上建起你的生活!我多想亲手杀了你!” 女儿也开口了:“喂,你这令人厌恶的自私的老太婆!是你扼住了我向往自由的天性!你妄想让我年轻的生命成为你衰朽生命的回声!我多么希望你快去死!”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声鸡鸣,母亲和女儿都从梦游中醒来。母亲温柔地问道:“是你吗,宝贝?”女儿柔声回答:“是我,亲…  相似文献   

17.
叶风玲1岁时就失去了父亲,从此她们没有了自己的家。母亲朱孔娥双手残疾靠打短工让女儿读完小学和初中。女儿读高中时,母亲住在老师的柴房里。吃别人扔下的剩饭,过着近乎乞丐的生活,并每天捡破烂换钱,供女儿考上了向往已久的湖北大学。女儿来到武汉,本来就没有家的母亲决定继续到武汉捡破烂供女儿念大学……学校对这对母女给予了特殊的关照,社会各界对这位伟大的母亲充满了敬意,她的事迹也很快传遍了武汉。为了更加全面和真实地了解这位母亲的苦难经历和对女儿的似海深情,笔者采访了叶风玲,听她用自己饱含真情的话语讲述母亲的故事。  相似文献   

18.
一位商界女杰因病即将离开人世了,她年轻的女儿成了她公司的惟一继承人。没有任何经营和管理经验的女儿哭得一塌糊涂,她对母亲说:“您的公司可能要毁在我手里了!”母亲听了笑了笑,从枕头下面取出一支崭新的口红,说:“只要你能把它完整地用完,不要剩下一点儿,公司就毁不掉!”在女儿不解的神情中,母亲走向了天堂。事后,女儿开始使用这支口红。从前,她用过许多支口红,总是没有用到最后,就被她不耐烦地扔掉了,又买了新的:她是一个没有耐心的人,她自己知道,母亲更知道。然而这一回,她却听了母亲的话,坚持使用这支口红。渐渐地,能拧出来的红都用完…  相似文献   

19.
阅读魔方(1)     
《小火炬》2006,(Z1)
阅读精品捐一个微笑蔡成排队捐款的人好多,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对母女。母亲牵着女儿的手,女儿仰起小脑袋稚声稚气地背唐诗,背完一首,就向母亲讨表扬。年轻的母亲不吝啬,反复竖起大拇指,鼓励女儿再接再厉。  相似文献   

20.
冬瓜糖     
似乎有很久没有陪母亲逛街了。大概是上了高中以后,“没空”二字成为我推脱母亲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理由。今天,我允诺母亲一同出去。因为我步子大,就走在前面,母亲则脚步碎碎地紧跟在我后头。像小时候,我也这样跟着母亲,惟一不同的就是当时母亲会抓住我的小手,而今我却不会去拉着母亲的手。只是,偶尔母亲会挽住我。熟人见到,会问:“儿子啊?长得高了!”母亲就会幸福地笑道:“高有什么用?瘦啊!”我确实很瘦,大概这和我不喜欢吃零食有关。我不太喜欢陪母亲逛街,大凡每个男的都不太乐意与一个女人逛街。母亲喜欢逛夜市,那种一条街上,一个个摊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